'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莊子 孔子 子路 寧靜 菜根譚 易論 2019-08-06
"

導語:正所謂說“大隱隱於市”,如若一個人能在紅塵之中做到一種清靜無為,內心豁達,這便是一種境界,這樣的人才能有一種真正的坦然和快樂。

"

導語:正所謂說“大隱隱於市”,如若一個人能在紅塵之中做到一種清靜無為,內心豁達,這便是一種境界,這樣的人才能有一種真正的坦然和快樂。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但是他們所追求的幸福卻又背離了幸福的本質。

大多數人追求的幸福是以外物的得失為基礎,以物質是否擁有為因素。我們所追逐的名利,是我們避不過去的一個因素,因為沒有名利,我們不可能談不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物質卻是阻撓我們內心清靜的一個根本。

如果把所有的得失,放在外物的得失上,那麼一旦得到的時候物慾就會膨脹,一旦失去的時候內心則會嘈雜和憤怒。越是把內心的憂慮放在外物上,內心的枷鎖越是重。

"

導語:正所謂說“大隱隱於市”,如若一個人能在紅塵之中做到一種清靜無為,內心豁達,這便是一種境界,這樣的人才能有一種真正的坦然和快樂。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但是他們所追求的幸福卻又背離了幸福的本質。

大多數人追求的幸福是以外物的得失為基礎,以物質是否擁有為因素。我們所追逐的名利,是我們避不過去的一個因素,因為沒有名利,我們不可能談不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物質卻是阻撓我們內心清靜的一個根本。

如果把所有的得失,放在外物的得失上,那麼一旦得到的時候物慾就會膨脹,一旦失去的時候內心則會嘈雜和憤怒。越是把內心的憂慮放在外物上,內心的枷鎖越是重。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莊子》的思想中,就認為一個人想要真正的大隱隱於市,在入世之時有一種坦然,需要注重是內心的修養,而非外物的得失。

有一天孔子到楚國去,半路有一座名叫蟻丘的山坡,山坡腳下有一戶賣漿的人。

孔子師徒就在他們家住下來了,鄰居有一家人,有丈夫,妻子,有僕人,還有小妾。一起人都到房頂上去了。

子路就說:“這些人到房頂上去幹什麼?”

孔子說:“這些人是聖人的學徒,他們隱匿於民間,把自己藏於天眼之間,名聲消亡了,但是志向卻無限遠大。他們嘴巴里雖然還說話,但是內心從未言語,說也是無心的表達,遠離人間事事。他們人雖在陸地,但如同在水中一樣,大概是隱居的市南宜僚和他的家人吧。”

子路上去打算把市南宜僚叫過來,孔子就說:“算了吧,他知道我瞭解他,知道我到楚國去,一定是派來徵召他的,他認為我是個巧言善辯的人,要是那樣,他聽到我的言論都會覺得羞恥,何況見到這類本人呢。”

等第二天的時候,子路到鄰居家裡去看,那戶人家的房子已經空空如也了。

"

導語:正所謂說“大隱隱於市”,如若一個人能在紅塵之中做到一種清靜無為,內心豁達,這便是一種境界,這樣的人才能有一種真正的坦然和快樂。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但是他們所追求的幸福卻又背離了幸福的本質。

大多數人追求的幸福是以外物的得失為基礎,以物質是否擁有為因素。我們所追逐的名利,是我們避不過去的一個因素,因為沒有名利,我們不可能談不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物質卻是阻撓我們內心清靜的一個根本。

如果把所有的得失,放在外物的得失上,那麼一旦得到的時候物慾就會膨脹,一旦失去的時候內心則會嘈雜和憤怒。越是把內心的憂慮放在外物上,內心的枷鎖越是重。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莊子》的思想中,就認為一個人想要真正的大隱隱於市,在入世之時有一種坦然,需要注重是內心的修養,而非外物的得失。

有一天孔子到楚國去,半路有一座名叫蟻丘的山坡,山坡腳下有一戶賣漿的人。

孔子師徒就在他們家住下來了,鄰居有一家人,有丈夫,妻子,有僕人,還有小妾。一起人都到房頂上去了。

子路就說:“這些人到房頂上去幹什麼?”

孔子說:“這些人是聖人的學徒,他們隱匿於民間,把自己藏於天眼之間,名聲消亡了,但是志向卻無限遠大。他們嘴巴里雖然還說話,但是內心從未言語,說也是無心的表達,遠離人間事事。他們人雖在陸地,但如同在水中一樣,大概是隱居的市南宜僚和他的家人吧。”

子路上去打算把市南宜僚叫過來,孔子就說:“算了吧,他知道我瞭解他,知道我到楚國去,一定是派來徵召他的,他認為我是個巧言善辯的人,要是那樣,他聽到我的言論都會覺得羞恥,何況見到這類本人呢。”

等第二天的時候,子路到鄰居家裡去看,那戶人家的房子已經空空如也了。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這一個小故事,是《莊子》之中所虛構的故事,它是通過孔子對於市南宜僚的一個看法,所闡述的厭惡功名,追求內心的一個自然之心。

《莊子》之中所闡述的一個精神,就是道家中所提倡的無為灑脫的一個精神追求。

當你能夠擺脫外物的一個束縛,達到內心的一種自由,這才是人生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和思想。

而反觀我們生活中的人,很多人總是在自鳴得意,總是執著於自己目前的執念之中,無法自拔,甚至還沾沾自喜。

這樣的觀念便為世俗的觀念所累,很多人在生活中,也總是拿虛榮心去其他人攀比,拿虛榮心給自己上了一個枷鎖,無法達到的時候就沮喪和懊惱,一味的去攀比。

在這之中,其實自己只是陷入一種執念之內,如同井底之蛙觀天一樣,而且這樣的人整天患得患失,斤斤計較。

一個人如果他陷入一個固有的思維之中,一味的去追究執念,為了蠅頭小利也會拼得你死我活,其實這樣的一種狀態完全是井底之蛙思維,他因為執念,而看不到更遠的天地,心胸也會狹窄。

"

導語:正所謂說“大隱隱於市”,如若一個人能在紅塵之中做到一種清靜無為,內心豁達,這便是一種境界,這樣的人才能有一種真正的坦然和快樂。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但是他們所追求的幸福卻又背離了幸福的本質。

大多數人追求的幸福是以外物的得失為基礎,以物質是否擁有為因素。我們所追逐的名利,是我們避不過去的一個因素,因為沒有名利,我們不可能談不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物質卻是阻撓我們內心清靜的一個根本。

如果把所有的得失,放在外物的得失上,那麼一旦得到的時候物慾就會膨脹,一旦失去的時候內心則會嘈雜和憤怒。越是把內心的憂慮放在外物上,內心的枷鎖越是重。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莊子》的思想中,就認為一個人想要真正的大隱隱於市,在入世之時有一種坦然,需要注重是內心的修養,而非外物的得失。

有一天孔子到楚國去,半路有一座名叫蟻丘的山坡,山坡腳下有一戶賣漿的人。

孔子師徒就在他們家住下來了,鄰居有一家人,有丈夫,妻子,有僕人,還有小妾。一起人都到房頂上去了。

子路就說:“這些人到房頂上去幹什麼?”

孔子說:“這些人是聖人的學徒,他們隱匿於民間,把自己藏於天眼之間,名聲消亡了,但是志向卻無限遠大。他們嘴巴里雖然還說話,但是內心從未言語,說也是無心的表達,遠離人間事事。他們人雖在陸地,但如同在水中一樣,大概是隱居的市南宜僚和他的家人吧。”

子路上去打算把市南宜僚叫過來,孔子就說:“算了吧,他知道我瞭解他,知道我到楚國去,一定是派來徵召他的,他認為我是個巧言善辯的人,要是那樣,他聽到我的言論都會覺得羞恥,何況見到這類本人呢。”

等第二天的時候,子路到鄰居家裡去看,那戶人家的房子已經空空如也了。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這一個小故事,是《莊子》之中所虛構的故事,它是通過孔子對於市南宜僚的一個看法,所闡述的厭惡功名,追求內心的一個自然之心。

《莊子》之中所闡述的一個精神,就是道家中所提倡的無為灑脫的一個精神追求。

當你能夠擺脫外物的一個束縛,達到內心的一種自由,這才是人生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和思想。

而反觀我們生活中的人,很多人總是在自鳴得意,總是執著於自己目前的執念之中,無法自拔,甚至還沾沾自喜。

這樣的觀念便為世俗的觀念所累,很多人在生活中,也總是拿虛榮心去其他人攀比,拿虛榮心給自己上了一個枷鎖,無法達到的時候就沮喪和懊惱,一味的去攀比。

在這之中,其實自己只是陷入一種執念之內,如同井底之蛙觀天一樣,而且這樣的人整天患得患失,斤斤計較。

一個人如果他陷入一個固有的思維之中,一味的去追究執念,為了蠅頭小利也會拼得你死我活,其實這樣的一種狀態完全是井底之蛙思維,他因為執念,而看不到更遠的天地,心胸也會狹窄。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無為,內心自然清靜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故曰:置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至德之人無我,神人不求立功,聖人無需立名。

如果一個人能從內而外做到遠離名利場,不去執念繁華,那麼自然能拋開的是眼前的一個執念。

而以道家之中,所提出的無為的道理,則是人生更好的一種境界。這樣的人心胸會變得開闊,心思會變得通透,心靈在冷靜的時候,你更容易明白是非的曲折。不會因為斤斤計較之心,讓自己心胸逐漸狹隘,利害得失之心,自然能夠淡然許多。

"

導語:正所謂說“大隱隱於市”,如若一個人能在紅塵之中做到一種清靜無為,內心豁達,這便是一種境界,這樣的人才能有一種真正的坦然和快樂。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但是他們所追求的幸福卻又背離了幸福的本質。

大多數人追求的幸福是以外物的得失為基礎,以物質是否擁有為因素。我們所追逐的名利,是我們避不過去的一個因素,因為沒有名利,我們不可能談不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物質卻是阻撓我們內心清靜的一個根本。

如果把所有的得失,放在外物的得失上,那麼一旦得到的時候物慾就會膨脹,一旦失去的時候內心則會嘈雜和憤怒。越是把內心的憂慮放在外物上,內心的枷鎖越是重。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莊子》的思想中,就認為一個人想要真正的大隱隱於市,在入世之時有一種坦然,需要注重是內心的修養,而非外物的得失。

有一天孔子到楚國去,半路有一座名叫蟻丘的山坡,山坡腳下有一戶賣漿的人。

孔子師徒就在他們家住下來了,鄰居有一家人,有丈夫,妻子,有僕人,還有小妾。一起人都到房頂上去了。

子路就說:“這些人到房頂上去幹什麼?”

孔子說:“這些人是聖人的學徒,他們隱匿於民間,把自己藏於天眼之間,名聲消亡了,但是志向卻無限遠大。他們嘴巴里雖然還說話,但是內心從未言語,說也是無心的表達,遠離人間事事。他們人雖在陸地,但如同在水中一樣,大概是隱居的市南宜僚和他的家人吧。”

子路上去打算把市南宜僚叫過來,孔子就說:“算了吧,他知道我瞭解他,知道我到楚國去,一定是派來徵召他的,他認為我是個巧言善辯的人,要是那樣,他聽到我的言論都會覺得羞恥,何況見到這類本人呢。”

等第二天的時候,子路到鄰居家裡去看,那戶人家的房子已經空空如也了。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這一個小故事,是《莊子》之中所虛構的故事,它是通過孔子對於市南宜僚的一個看法,所闡述的厭惡功名,追求內心的一個自然之心。

《莊子》之中所闡述的一個精神,就是道家中所提倡的無為灑脫的一個精神追求。

當你能夠擺脫外物的一個束縛,達到內心的一種自由,這才是人生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和思想。

而反觀我們生活中的人,很多人總是在自鳴得意,總是執著於自己目前的執念之中,無法自拔,甚至還沾沾自喜。

這樣的觀念便為世俗的觀念所累,很多人在生活中,也總是拿虛榮心去其他人攀比,拿虛榮心給自己上了一個枷鎖,無法達到的時候就沮喪和懊惱,一味的去攀比。

在這之中,其實自己只是陷入一種執念之內,如同井底之蛙觀天一樣,而且這樣的人整天患得患失,斤斤計較。

一個人如果他陷入一個固有的思維之中,一味的去追究執念,為了蠅頭小利也會拼得你死我活,其實這樣的一種狀態完全是井底之蛙思維,他因為執念,而看不到更遠的天地,心胸也會狹窄。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無為,內心自然清靜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故曰:置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至德之人無我,神人不求立功,聖人無需立名。

如果一個人能從內而外做到遠離名利場,不去執念繁華,那麼自然能拋開的是眼前的一個執念。

而以道家之中,所提出的無為的道理,則是人生更好的一種境界。這樣的人心胸會變得開闊,心思會變得通透,心靈在冷靜的時候,你更容易明白是非的曲折。不會因為斤斤計較之心,讓自己心胸逐漸狹隘,利害得失之心,自然能夠淡然許多。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菜根譚》中說:此身放在閒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靜中,是非厲害誰能瞞昧我。

如果讓身體處在一個悠閒的地方,世俗的榮辱得失,怎麼能夠驅使我呢?如果讓心經常處於冷靜的一個狀態,世間的是非厲害,怎麼能夠欺瞞我呢。

超脫就是一種人生態度,超然於物外,更能讓自己人生達到一種自由。

正如開篇所說的“大隱隱於市”,內心的清靜不需要依靠擺脫外物而達到,只要注重修身,在浮躁之中能夠洞察一切利害得失,看淡一切過往歲月,內心自然變得通透。

"

導語:正所謂說“大隱隱於市”,如若一個人能在紅塵之中做到一種清靜無為,內心豁達,這便是一種境界,這樣的人才能有一種真正的坦然和快樂。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但是他們所追求的幸福卻又背離了幸福的本質。

大多數人追求的幸福是以外物的得失為基礎,以物質是否擁有為因素。我們所追逐的名利,是我們避不過去的一個因素,因為沒有名利,我們不可能談不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物質卻是阻撓我們內心清靜的一個根本。

如果把所有的得失,放在外物的得失上,那麼一旦得到的時候物慾就會膨脹,一旦失去的時候內心則會嘈雜和憤怒。越是把內心的憂慮放在外物上,內心的枷鎖越是重。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在《莊子》的思想中,就認為一個人想要真正的大隱隱於市,在入世之時有一種坦然,需要注重是內心的修養,而非外物的得失。

有一天孔子到楚國去,半路有一座名叫蟻丘的山坡,山坡腳下有一戶賣漿的人。

孔子師徒就在他們家住下來了,鄰居有一家人,有丈夫,妻子,有僕人,還有小妾。一起人都到房頂上去了。

子路就說:“這些人到房頂上去幹什麼?”

孔子說:“這些人是聖人的學徒,他們隱匿於民間,把自己藏於天眼之間,名聲消亡了,但是志向卻無限遠大。他們嘴巴里雖然還說話,但是內心從未言語,說也是無心的表達,遠離人間事事。他們人雖在陸地,但如同在水中一樣,大概是隱居的市南宜僚和他的家人吧。”

子路上去打算把市南宜僚叫過來,孔子就說:“算了吧,他知道我瞭解他,知道我到楚國去,一定是派來徵召他的,他認為我是個巧言善辯的人,要是那樣,他聽到我的言論都會覺得羞恥,何況見到這類本人呢。”

等第二天的時候,子路到鄰居家裡去看,那戶人家的房子已經空空如也了。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這一個小故事,是《莊子》之中所虛構的故事,它是通過孔子對於市南宜僚的一個看法,所闡述的厭惡功名,追求內心的一個自然之心。

《莊子》之中所闡述的一個精神,就是道家中所提倡的無為灑脫的一個精神追求。

當你能夠擺脫外物的一個束縛,達到內心的一種自由,這才是人生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和思想。

而反觀我們生活中的人,很多人總是在自鳴得意,總是執著於自己目前的執念之中,無法自拔,甚至還沾沾自喜。

這樣的觀念便為世俗的觀念所累,很多人在生活中,也總是拿虛榮心去其他人攀比,拿虛榮心給自己上了一個枷鎖,無法達到的時候就沮喪和懊惱,一味的去攀比。

在這之中,其實自己只是陷入一種執念之內,如同井底之蛙觀天一樣,而且這樣的人整天患得患失,斤斤計較。

一個人如果他陷入一個固有的思維之中,一味的去追究執念,為了蠅頭小利也會拼得你死我活,其實這樣的一種狀態完全是井底之蛙思維,他因為執念,而看不到更遠的天地,心胸也會狹窄。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無為,內心自然清靜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故曰:置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至德之人無我,神人不求立功,聖人無需立名。

如果一個人能從內而外做到遠離名利場,不去執念繁華,那麼自然能拋開的是眼前的一個執念。

而以道家之中,所提出的無為的道理,則是人生更好的一種境界。這樣的人心胸會變得開闊,心思會變得通透,心靈在冷靜的時候,你更容易明白是非的曲折。不會因為斤斤計較之心,讓自己心胸逐漸狹隘,利害得失之心,自然能夠淡然許多。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菜根譚》中說:此身放在閒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靜中,是非厲害誰能瞞昧我。

如果讓身體處在一個悠閒的地方,世俗的榮辱得失,怎麼能夠驅使我呢?如果讓心經常處於冷靜的一個狀態,世間的是非厲害,怎麼能夠欺瞞我呢。

超脫就是一種人生態度,超然於物外,更能讓自己人生達到一種自由。

正如開篇所說的“大隱隱於市”,內心的清靜不需要依靠擺脫外物而達到,只要注重修身,在浮躁之中能夠洞察一切利害得失,看淡一切過往歲月,內心自然變得通透。

莊子:內心無為,即便身處紅塵,也不在乎外物得失

如同水中之物,自然一目瞭然,內心的功利之念,即便是身處世俗塵世之中,也會有寧靜的心境出現。

這是道家思想中所提倡的無為而治的核心,在我們的人生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