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中國迎來大減稅,自主車企未見狂歡卻是無奈?

豪華車 技術 吉利汽車 奧迪 路虎 自主汽車 2019-04-03

4月1日起,國內增值稅減稅新政將正式實施。隨著政策落地,一大波商品迎來降價潮,從關係民生的油、電、氣到汽車等大宗商品紛紛出現降價潮。

4月1日起中國迎來大減稅,自主車企未見狂歡卻是無奈?

圖片來自網絡

背景解讀:

在上月結束的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就已經指出,今年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3月2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三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決定自4月1日起降低部分行業增值稅率: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

汽車行業為何首當其衝?

汽車行業在製造行業中舉足輕重,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國內汽車行業銷售額突破2萬億規模,製造業降稅最大受益者自然是汽車行業。僅整車製造一年將至少減稅超過600億,而汽車生產又是一個涉及廣泛的龐大產業鏈,初步估計整個產業鏈減稅額超過千億。

老套路,降價促銷

2018年汽車消費市場出現近30年來首次負增長,雖然2018年已經過去,但2019年車市仍在寒冬陰霾下。前有汽車下鄉政策吸引,今有增值稅下降再次助力。眾多車企寄以希望通過降價進一步刺激消費市場,同時由不影響銷售利潤。

緣何豪華車、合資車成為排頭兵

4月1日起中國迎來大減稅,自主車企未見狂歡卻是無奈?

前一段時間隨著進口稅率調整,豪華車紛紛開啟了瘋狂官方降價模式,奔馳最高降6.4萬,寶馬也最多優惠了6萬元,與此同時林肯、奧迪、路虎也紛紛降價。而今的增值稅大降3%合資車企卻率先開始官降,而自主車企這次似乎還沒有聲音。

編者分析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 溢價空間:

向來自主品牌大多走的性價比路線,溢價空間本來就少。一方面自主車企除少數的如吉利、長城、長安外,進入百萬產銷的很少。由於產銷量少在原材料採購方面自然不如合資主流車企有優勢;另一方面由於技術原因,國內大多數自主車型並未形成平臺化更別說模塊化平臺,生產成本進一步不佔優勢;三是品牌溢價能力一直不如主流合資車企,在過往競爭中或許降稅額度早已透支。

2. 降價影響:

4月1日起中國迎來大減稅,自主車企未見狂歡卻是無奈?

數據來源:根據官網統計整理

自主品牌主銷車型大多集中在8到10萬級別,即便減稅後降價也僅1000、2000幅度,對市場刺激作用自然不如豪車動輒幾萬那麼有吸引力。合資主銷車型大多在15萬級別,相對降幅可達4000元以上水平,也比1000、2000的幅度能夠吸引市場。

3. 無奈之舉:

4月1日起中國迎來大減稅,自主車企未見狂歡卻是無奈?

圖片來自:歐尚汽車官網

不用自己花錢卻又能降價促銷,換誰誰都願意。可無奈汽車下鄉政策讓自主品牌已經提前透支了這部分讓利空間,由於汽車下鄉僅是綱領性文件,而非這次減稅是實質性措施。汽車下鄉補貼是要車企自掏腰包的。降無可降還不如不作為。

4. 庫存因素:

4月1日起中國迎來大減稅,自主車企未見狂歡卻是無奈?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其實呢,降稅的影響還沒真正到來。4月1日起降稅,但現在銷售的庫存車輛大多是此前生產的,還未享受到這一政策。按現如今普遍2左右的庫存當量計算,終端經銷商大規模更新庫存採購價格也是在5月左右。如果此時宣佈官降,那麼現有庫存怎麼辦?必然會讓經銷商來背這個鍋,自主品牌經銷商本就不如合資那麼有實力,自然是背不起的。因此,自主品牌也不敢貿然在此時宣佈官降,或許隨後會有官宣官降,但也只是跟隨的無奈之舉。

通過汽車下鄉、降稅官降合資車企與自主車企間不同的做法,對我們自主車企來說,其實也有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比如市場策略、平臺化戰略等等,保價降本雙策略。

縱觀合資品牌車型,如龍頭上汽大眾等,他們大多會在每年都推出升級款車型,以保持車型價格的穩定,而此次降稅恰好在第一季度,此時合資品牌升級車型剛剛上市,終端並未有大規模的讓利促銷現象。此時官降,經銷商仍有空間,同時,新升級車型庫存當量還未攀升。

對於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此次減稅降價的行為,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或者對我們的自主車型市場策略還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關注“自主汽車”,或者添加微信公眾號:zizhuche,每日收穫不一樣的汽車行業評論,評論不是結論,是提供多一種看問題的方法和角度。如有買車需求,請點擊下方我要買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