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冠心病 心臟病 藥品 手術兩百年 心肌梗死 技術 心血管內科張醫生 2019-08-01
"

支架植入治療,老百姓俗話“下支架”。隨著冠心病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支架植入已經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中之重。相比冠心病搭橋手術創傷大、恢復較慢、心臟病患者接受難度大;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一般,症狀易反覆,冠心病支架治療具有創傷小、症狀改善顯著、能快速提高生活質量等優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所接受。再加上心內科醫生手術水平的提高、支架器械的改進,以前只能開胸搭橋才能解決的複雜冠狀動脈狹窄病變,也可以進行支架置入了。以上因素都使得接受支架治療的冠心病人群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接受支架治療的人數約 為100 萬,2017年我國的手術量也達到了75萬例。

"

支架植入治療,老百姓俗話“下支架”。隨著冠心病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支架植入已經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中之重。相比冠心病搭橋手術創傷大、恢復較慢、心臟病患者接受難度大;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一般,症狀易反覆,冠心病支架治療具有創傷小、症狀改善顯著、能快速提高生活質量等優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所接受。再加上心內科醫生手術水平的提高、支架器械的改進,以前只能開胸搭橋才能解決的複雜冠狀動脈狹窄病變,也可以進行支架置入了。以上因素都使得接受支架治療的冠心病人群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接受支架治療的人數約 為100 萬,2017年我國的手術量也達到了75萬例。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雖然冠心病支架治療的安全性不斷提高,但它畢竟需要全程經過動脈,最後在心臟裡進行操作的“活兒”,手術風險依然存在;再加上接受冠心病支架治療的人群基數大,心臟病人便常常聽到某些做手術時出現併發症的事例,這些都讓冠心病患者產生一種支架治療“不安全、容易出事”的錯覺。並且,有些手術醫生在術前交代手術風險時,往往太過“粗放”,短短几分鐘時間,就把眾多手術併發症一股腦“砸到”患者和家屬面前,心臟病人和家屬不但聽得一頭霧水,更是聽得“心驚膽戰”。往往只是聽到了支架時出現的各種嚴重後果,什麼這個“猝死”、那個“致殘”,但並沒弄清它們如何出現,以及出現概率大不大,更是對應急的方法一無所知,而這也加大了心臟病患者對支架置入的牴觸情緒。

由於支架置入的前前後後過於複雜,這一次,我和大家主要探討一下支架植入手術時的會出現哪些嚴重的併發症,出現的原因和後果為何,以及我們醫生有哪些處理方法。

"

支架植入治療,老百姓俗話“下支架”。隨著冠心病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支架植入已經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中之重。相比冠心病搭橋手術創傷大、恢復較慢、心臟病患者接受難度大;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一般,症狀易反覆,冠心病支架治療具有創傷小、症狀改善顯著、能快速提高生活質量等優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所接受。再加上心內科醫生手術水平的提高、支架器械的改進,以前只能開胸搭橋才能解決的複雜冠狀動脈狹窄病變,也可以進行支架置入了。以上因素都使得接受支架治療的冠心病人群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接受支架治療的人數約 為100 萬,2017年我國的手術量也達到了75萬例。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雖然冠心病支架治療的安全性不斷提高,但它畢竟需要全程經過動脈,最後在心臟裡進行操作的“活兒”,手術風險依然存在;再加上接受冠心病支架治療的人群基數大,心臟病人便常常聽到某些做手術時出現併發症的事例,這些都讓冠心病患者產生一種支架治療“不安全、容易出事”的錯覺。並且,有些手術醫生在術前交代手術風險時,往往太過“粗放”,短短几分鐘時間,就把眾多手術併發症一股腦“砸到”患者和家屬面前,心臟病人和家屬不但聽得一頭霧水,更是聽得“心驚膽戰”。往往只是聽到了支架時出現的各種嚴重後果,什麼這個“猝死”、那個“致殘”,但並沒弄清它們如何出現,以及出現概率大不大,更是對應急的方法一無所知,而這也加大了心臟病患者對支架置入的牴觸情緒。

由於支架置入的前前後後過於複雜,這一次,我和大家主要探討一下支架植入手術時的會出現哪些嚴重的併發症,出現的原因和後果為何,以及我們醫生有哪些處理方法。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冠心病支架植入時雖然存在併發症的可能,但是概率很低。心內科較強的醫院年支架量可達五六千例以上,頂尖的心內科更是可以過萬例,如果併發症隔三差五的出現,醫院早就得“賠的關門”了(開句玩笑)。

那麼在支架植入時到底有哪些風險呢?下面兩種情況的對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脅最大:1.手術操作時出現的冠狀動脈損傷甚至破裂;2.術中及術後出現的急性支架堵塞。

一、手術操作時出現的冠狀動脈損傷甚至破裂

健康的冠狀動脈“結實而有彈性”,如同體表的皮膚,磕一下蹭一下都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傷。但是發生斑塊狹窄的冠狀動脈可就不一樣了。冠狀動脈發生狹窄處,質地如同皮膚表面出現的“血泡”(小時候頑皮皮膚被擠壓而出現的血泡),變的脆弱、易損傷。支架植入時需要導絲、擴張球囊等手術器械反覆的接觸“血泡”,尤其是為了開通狹窄的血管進行球囊擴張時,要以很大的壓力擠壓“血泡”(狹窄斑塊),“血泡”很可能就在巨大的壓力下越擠越大。本來也就一個米粒長短的病變,因為血管內膜的擠壓撕裂,出現了超過原來病變長度的血管夾層。這種夾層會嚴重阻礙冠狀動脈遠端血流,必須立即進行支架置入。可能術前醫生和患者交代只需要下一個支架就可以覆蓋病變,結果血管夾層的長度遠遠大於原有病變,只能額外置入更多支架,手術費用陡增。

同時出現的血管夾層嚴重影響了冠狀動脈遠端血流,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心絞痛症狀。情形更為嚴重的是,冠狀動脈原本發出了很多分支血管,如果這種夾層病變過長,累及到其他分支,會導致分支血管術中發生急性閉塞,甚至引發急性心肌梗死!不但術中會出現胸悶胸痛,症狀還可能持續1-2天才能完全消失。

"

支架植入治療,老百姓俗話“下支架”。隨著冠心病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支架植入已經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中之重。相比冠心病搭橋手術創傷大、恢復較慢、心臟病患者接受難度大;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一般,症狀易反覆,冠心病支架治療具有創傷小、症狀改善顯著、能快速提高生活質量等優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所接受。再加上心內科醫生手術水平的提高、支架器械的改進,以前只能開胸搭橋才能解決的複雜冠狀動脈狹窄病變,也可以進行支架置入了。以上因素都使得接受支架治療的冠心病人群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接受支架治療的人數約 為100 萬,2017年我國的手術量也達到了75萬例。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雖然冠心病支架治療的安全性不斷提高,但它畢竟需要全程經過動脈,最後在心臟裡進行操作的“活兒”,手術風險依然存在;再加上接受冠心病支架治療的人群基數大,心臟病人便常常聽到某些做手術時出現併發症的事例,這些都讓冠心病患者產生一種支架治療“不安全、容易出事”的錯覺。並且,有些手術醫生在術前交代手術風險時,往往太過“粗放”,短短几分鐘時間,就把眾多手術併發症一股腦“砸到”患者和家屬面前,心臟病人和家屬不但聽得一頭霧水,更是聽得“心驚膽戰”。往往只是聽到了支架時出現的各種嚴重後果,什麼這個“猝死”、那個“致殘”,但並沒弄清它們如何出現,以及出現概率大不大,更是對應急的方法一無所知,而這也加大了心臟病患者對支架置入的牴觸情緒。

由於支架置入的前前後後過於複雜,這一次,我和大家主要探討一下支架植入手術時的會出現哪些嚴重的併發症,出現的原因和後果為何,以及我們醫生有哪些處理方法。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冠心病支架植入時雖然存在併發症的可能,但是概率很低。心內科較強的醫院年支架量可達五六千例以上,頂尖的心內科更是可以過萬例,如果併發症隔三差五的出現,醫院早就得“賠的關門”了(開句玩笑)。

那麼在支架植入時到底有哪些風險呢?下面兩種情況的對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脅最大:1.手術操作時出現的冠狀動脈損傷甚至破裂;2.術中及術後出現的急性支架堵塞。

一、手術操作時出現的冠狀動脈損傷甚至破裂

健康的冠狀動脈“結實而有彈性”,如同體表的皮膚,磕一下蹭一下都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傷。但是發生斑塊狹窄的冠狀動脈可就不一樣了。冠狀動脈發生狹窄處,質地如同皮膚表面出現的“血泡”(小時候頑皮皮膚被擠壓而出現的血泡),變的脆弱、易損傷。支架植入時需要導絲、擴張球囊等手術器械反覆的接觸“血泡”,尤其是為了開通狹窄的血管進行球囊擴張時,要以很大的壓力擠壓“血泡”(狹窄斑塊),“血泡”很可能就在巨大的壓力下越擠越大。本來也就一個米粒長短的病變,因為血管內膜的擠壓撕裂,出現了超過原來病變長度的血管夾層。這種夾層會嚴重阻礙冠狀動脈遠端血流,必須立即進行支架置入。可能術前醫生和患者交代只需要下一個支架就可以覆蓋病變,結果血管夾層的長度遠遠大於原有病變,只能額外置入更多支架,手術費用陡增。

同時出現的血管夾層嚴重影響了冠狀動脈遠端血流,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心絞痛症狀。情形更為嚴重的是,冠狀動脈原本發出了很多分支血管,如果這種夾層病變過長,累及到其他分支,會導致分支血管術中發生急性閉塞,甚至引發急性心肌梗死!不但術中會出現胸悶胸痛,症狀還可能持續1-2天才能完全消失。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那麼冠狀動脈破裂又是怎麼回事呢?“血泡”徹底被擠破造成的!如果在球囊擴張或導絲通過狹窄病變時,病變斑塊的破裂甚至導致整個血管管腔的撕裂,冠狀動脈內的血便會迅速流出心臟。心臟是在心包腔(包裹心臟的囊袋狀保護組織)內跳動的,如果大量外流的血液填充心包,心臟的跳動將會嚴重受限,甚至出現沒有多餘空間跳動的可能,從而引發心包壓塞,這種情況下導致心臟驟停,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心臟病患者聽說的“某某病人在手術檯上不行了”,多數屬於這種情況。對於這種情形進行心包穿刺,以及冠狀動脈內介入止血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

支架植入治療,老百姓俗話“下支架”。隨著冠心病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支架植入已經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中之重。相比冠心病搭橋手術創傷大、恢復較慢、心臟病患者接受難度大;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一般,症狀易反覆,冠心病支架治療具有創傷小、症狀改善顯著、能快速提高生活質量等優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所接受。再加上心內科醫生手術水平的提高、支架器械的改進,以前只能開胸搭橋才能解決的複雜冠狀動脈狹窄病變,也可以進行支架置入了。以上因素都使得接受支架治療的冠心病人群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接受支架治療的人數約 為100 萬,2017年我國的手術量也達到了75萬例。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雖然冠心病支架治療的安全性不斷提高,但它畢竟需要全程經過動脈,最後在心臟裡進行操作的“活兒”,手術風險依然存在;再加上接受冠心病支架治療的人群基數大,心臟病人便常常聽到某些做手術時出現併發症的事例,這些都讓冠心病患者產生一種支架治療“不安全、容易出事”的錯覺。並且,有些手術醫生在術前交代手術風險時,往往太過“粗放”,短短几分鐘時間,就把眾多手術併發症一股腦“砸到”患者和家屬面前,心臟病人和家屬不但聽得一頭霧水,更是聽得“心驚膽戰”。往往只是聽到了支架時出現的各種嚴重後果,什麼這個“猝死”、那個“致殘”,但並沒弄清它們如何出現,以及出現概率大不大,更是對應急的方法一無所知,而這也加大了心臟病患者對支架置入的牴觸情緒。

由於支架置入的前前後後過於複雜,這一次,我和大家主要探討一下支架植入手術時的會出現哪些嚴重的併發症,出現的原因和後果為何,以及我們醫生有哪些處理方法。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冠心病支架植入時雖然存在併發症的可能,但是概率很低。心內科較強的醫院年支架量可達五六千例以上,頂尖的心內科更是可以過萬例,如果併發症隔三差五的出現,醫院早就得“賠的關門”了(開句玩笑)。

那麼在支架植入時到底有哪些風險呢?下面兩種情況的對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脅最大:1.手術操作時出現的冠狀動脈損傷甚至破裂;2.術中及術後出現的急性支架堵塞。

一、手術操作時出現的冠狀動脈損傷甚至破裂

健康的冠狀動脈“結實而有彈性”,如同體表的皮膚,磕一下蹭一下都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傷。但是發生斑塊狹窄的冠狀動脈可就不一樣了。冠狀動脈發生狹窄處,質地如同皮膚表面出現的“血泡”(小時候頑皮皮膚被擠壓而出現的血泡),變的脆弱、易損傷。支架植入時需要導絲、擴張球囊等手術器械反覆的接觸“血泡”,尤其是為了開通狹窄的血管進行球囊擴張時,要以很大的壓力擠壓“血泡”(狹窄斑塊),“血泡”很可能就在巨大的壓力下越擠越大。本來也就一個米粒長短的病變,因為血管內膜的擠壓撕裂,出現了超過原來病變長度的血管夾層。這種夾層會嚴重阻礙冠狀動脈遠端血流,必須立即進行支架置入。可能術前醫生和患者交代只需要下一個支架就可以覆蓋病變,結果血管夾層的長度遠遠大於原有病變,只能額外置入更多支架,手術費用陡增。

同時出現的血管夾層嚴重影響了冠狀動脈遠端血流,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心絞痛症狀。情形更為嚴重的是,冠狀動脈原本發出了很多分支血管,如果這種夾層病變過長,累及到其他分支,會導致分支血管術中發生急性閉塞,甚至引發急性心肌梗死!不但術中會出現胸悶胸痛,症狀還可能持續1-2天才能完全消失。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那麼冠狀動脈破裂又是怎麼回事呢?“血泡”徹底被擠破造成的!如果在球囊擴張或導絲通過狹窄病變時,病變斑塊的破裂甚至導致整個血管管腔的撕裂,冠狀動脈內的血便會迅速流出心臟。心臟是在心包腔(包裹心臟的囊袋狀保護組織)內跳動的,如果大量外流的血液填充心包,心臟的跳動將會嚴重受限,甚至出現沒有多餘空間跳動的可能,從而引發心包壓塞,這種情況下導致心臟驟停,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心臟病患者聽說的“某某病人在手術檯上不行了”,多數屬於這種情況。對於這種情形進行心包穿刺,以及冠狀動脈內介入止血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二、術中及術後出現的急性支架堵塞

冠狀動脈支架內發生急性狹窄甚至堵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冠心病支架僅僅是把狹窄的病變“撐開”,但是並沒有改變人體血栓形成的機制。再加上支架屬於體外異物,置入冠狀動脈時支架所攜帶的藥物(如紫杉醇等)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更是加劇了血栓在支架內的形成,甚至完全堵塞支架。這種閉塞病變往往會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威脅生命安全。所以術前術後定時足量的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是有效減少上述情形發生的重中之重。這也就是為什麼每一個心內科醫生都會跟心臟病患者反覆交代的好好吃藥的原因所在了。

但是吃著抗血小板藥物為什麼還會發生急性血栓事件呢?正所謂“百樣水養百樣人”,極個別的患者吃抗血小板藥物並不能充分抑制血小板在支架內過度聚集,尤其是一次性置入多枚支架或是小直徑支架的患者,發生短時間內再狹窄的概率高於其他冠心病患者。隨著醫學的進步,通過血液化驗可以發現個別患者吃藥後血小板抑制力不夠,或是基因型所致天生是抗血小板藥物抵抗的群體,也能提前告知醫生替換更強的抗血小板藥物。比如應用替羅非班或是替格瑞洛都是抑制支架內血栓病變的有效方法。

"

支架植入治療,老百姓俗話“下支架”。隨著冠心病介入技術的不斷髮展,支架植入已經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中之重。相比冠心病搭橋手術創傷大、恢復較慢、心臟病患者接受難度大;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一般,症狀易反覆,冠心病支架治療具有創傷小、症狀改善顯著、能快速提高生活質量等優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所接受。再加上心內科醫生手術水平的提高、支架器械的改進,以前只能開胸搭橋才能解決的複雜冠狀動脈狹窄病變,也可以進行支架置入了。以上因素都使得接受支架治療的冠心病人群越來越大。有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接受支架治療的人數約 為100 萬,2017年我國的手術量也達到了75萬例。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雖然冠心病支架治療的安全性不斷提高,但它畢竟需要全程經過動脈,最後在心臟裡進行操作的“活兒”,手術風險依然存在;再加上接受冠心病支架治療的人群基數大,心臟病人便常常聽到某些做手術時出現併發症的事例,這些都讓冠心病患者產生一種支架治療“不安全、容易出事”的錯覺。並且,有些手術醫生在術前交代手術風險時,往往太過“粗放”,短短几分鐘時間,就把眾多手術併發症一股腦“砸到”患者和家屬面前,心臟病人和家屬不但聽得一頭霧水,更是聽得“心驚膽戰”。往往只是聽到了支架時出現的各種嚴重後果,什麼這個“猝死”、那個“致殘”,但並沒弄清它們如何出現,以及出現概率大不大,更是對應急的方法一無所知,而這也加大了心臟病患者對支架置入的牴觸情緒。

由於支架置入的前前後後過於複雜,這一次,我和大家主要探討一下支架植入手術時的會出現哪些嚴重的併發症,出現的原因和後果為何,以及我們醫生有哪些處理方法。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冠心病支架植入時雖然存在併發症的可能,但是概率很低。心內科較強的醫院年支架量可達五六千例以上,頂尖的心內科更是可以過萬例,如果併發症隔三差五的出現,醫院早就得“賠的關門”了(開句玩笑)。

那麼在支架植入時到底有哪些風險呢?下面兩種情況的對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脅最大:1.手術操作時出現的冠狀動脈損傷甚至破裂;2.術中及術後出現的急性支架堵塞。

一、手術操作時出現的冠狀動脈損傷甚至破裂

健康的冠狀動脈“結實而有彈性”,如同體表的皮膚,磕一下蹭一下都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傷。但是發生斑塊狹窄的冠狀動脈可就不一樣了。冠狀動脈發生狹窄處,質地如同皮膚表面出現的“血泡”(小時候頑皮皮膚被擠壓而出現的血泡),變的脆弱、易損傷。支架植入時需要導絲、擴張球囊等手術器械反覆的接觸“血泡”,尤其是為了開通狹窄的血管進行球囊擴張時,要以很大的壓力擠壓“血泡”(狹窄斑塊),“血泡”很可能就在巨大的壓力下越擠越大。本來也就一個米粒長短的病變,因為血管內膜的擠壓撕裂,出現了超過原來病變長度的血管夾層。這種夾層會嚴重阻礙冠狀動脈遠端血流,必須立即進行支架置入。可能術前醫生和患者交代只需要下一個支架就可以覆蓋病變,結果血管夾層的長度遠遠大於原有病變,只能額外置入更多支架,手術費用陡增。

同時出現的血管夾層嚴重影響了冠狀動脈遠端血流,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心絞痛症狀。情形更為嚴重的是,冠狀動脈原本發出了很多分支血管,如果這種夾層病變過長,累及到其他分支,會導致分支血管術中發生急性閉塞,甚至引發急性心肌梗死!不但術中會出現胸悶胸痛,症狀還可能持續1-2天才能完全消失。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那麼冠狀動脈破裂又是怎麼回事呢?“血泡”徹底被擠破造成的!如果在球囊擴張或導絲通過狹窄病變時,病變斑塊的破裂甚至導致整個血管管腔的撕裂,冠狀動脈內的血便會迅速流出心臟。心臟是在心包腔(包裹心臟的囊袋狀保護組織)內跳動的,如果大量外流的血液填充心包,心臟的跳動將會嚴重受限,甚至出現沒有多餘空間跳動的可能,從而引發心包壓塞,這種情況下導致心臟驟停,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心臟病患者聽說的“某某病人在手術檯上不行了”,多數屬於這種情況。對於這種情形進行心包穿刺,以及冠狀動脈內介入止血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二、術中及術後出現的急性支架堵塞

冠狀動脈支架內發生急性狹窄甚至堵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冠心病支架僅僅是把狹窄的病變“撐開”,但是並沒有改變人體血栓形成的機制。再加上支架屬於體外異物,置入冠狀動脈時支架所攜帶的藥物(如紫杉醇等)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更是加劇了血栓在支架內的形成,甚至完全堵塞支架。這種閉塞病變往往會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威脅生命安全。所以術前術後定時足量的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是有效減少上述情形發生的重中之重。這也就是為什麼每一個心內科醫生都會跟心臟病患者反覆交代的好好吃藥的原因所在了。

但是吃著抗血小板藥物為什麼還會發生急性血栓事件呢?正所謂“百樣水養百樣人”,極個別的患者吃抗血小板藥物並不能充分抑制血小板在支架內過度聚集,尤其是一次性置入多枚支架或是小直徑支架的患者,發生短時間內再狹窄的概率高於其他冠心病患者。隨著醫學的進步,通過血液化驗可以發現個別患者吃藥後血小板抑制力不夠,或是基因型所致天生是抗血小板藥物抵抗的群體,也能提前告知醫生替換更強的抗血小板藥物。比如應用替羅非班或是替格瑞洛都是抑制支架內血栓病變的有效方法。

冠心病置入支架時,兩大風險最為致命!醫生幫你理清來龍去脈

聽上去這些情形十分嚇人,但是,隨著冠心病介入器械的發展以及心內科手術醫生技術的提高,這些併發症的發生少之又少。這裡僅僅是對術中發生併發症的原因、過程和處理方法向大家做簡要的介紹,讓準備或是已經進行冠心病支架置入的患者解開心中的疑問,可以更加坦然地接受支架。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更好的進行治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