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普及落實“雙心醫學” 重視患者抑鬱

單純生物醫學模式是“現代醫學”(西醫)與生俱來的先天缺陷。推動醫學模式轉變,實現心理-生物-社會綜合醫學模式,不能停留在理論與口號上。我1995年在朝陽醫院倡導並身體力行實施的“雙心醫學”(cardiophycology)——care both heart and mind.模式是一個從實踐上走出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的突破口。

焦慮抑鬱不僅是人情緒的激亢和低落,而且會出現軀體症狀。最常見的症狀部位:第一在胸部,第二在腹部。由於心血管醫生至今大多數仍缺乏精神心理的常識性教育,又忽視問診的重要意義,出現了荒謬燒錢的怪異等式:胸痛=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

不僅如此,近期歐洲的研究表明,伴有抑鬱症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是不伴有抑鬱症患者的兩倍。並且,抑鬱是心血管患者死亡最重要最強的危險因素,其預測價值高於年齡、高血壓、糖尿病、心力衰竭、腎衰竭、心肌梗死或卒中病史。而且即使心血管病患者發生抑鬱的時間不長,也同等程度增加死亡風險。

抑鬱與心血管病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一方面,伴有抑鬱增加心血管病患者死亡風險;另一方面,患了心血管病,做了支架或搭橋的患者更容易出現焦慮與抑鬱,包括對疾病和支架/搭橋的遠期效果心中無數,糾結。而我們當前的醫療模式是“只賣汽車不辦4s店”,做完手術就放羊。有限的隨訪,更多是醫生關注收集數據,為的是做研究,寫論文,真正出於對患者健康與慢病的全面全程關愛和服務少之又少,尤其很少涉及精神心理方面的呵護。

伴有抑鬱的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更差,也是導致預後不好的原因之一。抑鬱症時,體內免疫功能、自主神經功能的紊亂,也可使死亡風險增加。

歐洲的研究對象為2.4萬冠心病患者,其中15%(2646例)有抑鬱症。伴有抑鬱的冠心病患者與不伴抑鬱的冠心病患者相比較,前者更年輕,女性居多,糖尿病更常見,既往患抑鬱者也更常見。

我們要把雙心服務模式更為廣泛紮實地加以推廣普及,並推向以縣醫院為中心的鄉鎮村和城市的社區醫療服務,以及老年醫養結合的服務內涵。應制定相關指南和臨床路徑,明確要求對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進行精神心理評估和干預。要把對焦慮/抑鬱的干預,視為對高血壓、糖尿病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干預同等重要。

作為臨床醫生,無論專科還是全科,不認真學習精神心理知識,不把精神心理服務融入自己的臨床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尊重患者的感受,理解患者的疾苦。因此,必然是“跛足”醫生。支架/搭橋/藥片的一條腿長,精神心理的一條腿短,是知識與服務能力殘缺不全的醫生。

(原文標題:胡大一:要充分重視“雙心醫學”服務的普及與落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