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場裡,像我們這種散戶,被稱為“個人投資者”,也叫“普通投資者”,相對應的那些基金經理們,就稱為“職業投資者”,也叫“機構投資者”。普遍的認為,職業投資者肯定比個人投資者佔優勢啊,但事實上是:不一定。那個人投資者與職業投資者的區別到底在哪呢?

散戶VS機構,普通投資者的優與劣

1、散戶相對機構的優勢

優勢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散戶不需要像專業投資人那樣,捨近求遠、舍易求難。

首先,投資賺錢其實很簡單,長期買大類資產的指數就行了。很多的研究者都用數據證明了,幾乎所有的大類資產長期都是上漲的,所以說投資賺錢其實是個理所應當的事。像我們散戶就可以大大方方地使用就像指數基金、ETF 基金、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這些看起來既不高級,也不復雜的投資工具,來完成我們的投資目標。

散戶VS機構,普通投資者的優與劣

但是這麼好的一個投資工具,職業投資人士基本是用不了的。為什麼用不了?道理也很簡單:這種誰都能做的事,我們沒必要花錢僱人來做啊。想買指數基金,開個賬戶自己直接買就好了。換個角度說,作為專業人士,獲得市場平均回報可是不夠的。他們一定要證明自己非常聰明、可以打敗市場,這樣大家才能心甘情願地把錢交給他們來管理。

其次,職業投資人天生攜帶的這種“捨近求遠、舍易求難”的使命,還給他們造成了另一重的障礙,就是他們不但要和市場比,還要和自己的同行們比。而這種行為,又是投資虧損的一個重要來源。

彼得·林奇在他的書裡這寫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他認識的兩個公司的總裁,史密斯和瓊斯,湊在一起打高爾夫球。這兩家公司的養老基金都放在同一個銀行進行管理。結果兩個人一聊天,發現史密斯那個公司的養老基金賬戶這幾年漲了40%,而瓊斯的漲了28%。當然,對於那一段的市場來說,這兩個成績都非常好了。結果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瓊斯就面色鐵青地給銀行的負責人打電話,質問他們為什麼在同一個銀行,自己的基金回報比史密斯要差。答案也很簡單:管理兩邊基金的具體團隊是不一樣的,買的股票和債券等也不完全相同。

散戶VS機構,普通投資者的優與劣

但由於這個電話,銀行為了不得罪客戶,只能讓旗下團隊把不一樣的資產賣掉,讓所有客戶的持倉基本一樣,這樣誰都不會有意見了。最後大家只能買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大公司、藍籌股,因為只有這樣才最不容易出錯。

彼得·林奇的這個故事是想說什麼呢?他其實想說的就是:很多專業投資者看似專業,但其實要做很多身不由己的事。

比如你是個基金經理,今年大家普遍收益都有20%,結果你只賺了15%,那你很可能工作都要保不住了,也不會有人願意把錢交給你管。所以為了和大家都差不多,你會做什麼呢?你會越來越和其他專業投資人趨同。也就是說,人家買什麼,你就買什麼,最後連選擇的自由都失去了。

所以你看,作為個人投資者,其實是有一些專業人士不具備的優勢的,我們應該時刻記得“舍難求易”,來提高我們的投資回報。這就像巴菲特說過的那句名言:“在投資這個領域,當一個人明白自己有多傻之後,他就不再傻了。”

2、散戶相對機構的劣勢

聰明、消息靈通、經驗豐富這些都是機構投資人的特點,但也只是表象,普通投資者比起專業人士的真正差距,是一些更不容易看到的東西。

散戶VS機構,普通投資者的優與劣

第一,資產配置上的劣勢。

2017年,一個叫 AQR 資本的三個基金經理,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叫《一個世紀的趨勢投資證據》,這篇論文帶來了一個相當反直覺的結論,也提供了一個非常賺錢的操作,簡單說就是:我們盯住一個國家的股市,如果過去的這一個月,股市是上漲的,我們在下一個月就做多買入;如果過去這一個月,股市是下跌的,我們就做空賣出。然後沒了,就這麼簡單。

但是為了得出這個結論,他們做了大量複雜的測算,他們把137年,29 種商品(比如黃金、石油、小麥)、11 個市場的股票指數、15 個債券市場,還有 12 種外匯,都進行了測算,才得到的這個結論。感興趣的童鞋可以自己找來學習一下。總之,這個方法相當靈驗。

散戶VS機構,普通投資者的優與劣

AQR 資本管理公司

聽到這裡相信你一定在想了:如果我也能實現這樣的操作,豈不是賺大錢了?

那麼,關鍵問題來了:AQR基金採取的“追漲殺跌”的傻瓜式策略,我們能複製嗎?答案是,比你想象的困難得多得多。原因就是,很多看起來能賺錢的方法,普通投資者由於種種條件限制很難做到。

比如,這個投資策略為了分散單一國家單一資產品種的風險,實際上是進行全球配置的,而且不只是投資股票,還要投資債券、大宗商品、外匯等等都有所涉獵。另外,由於不同國家的不同監管要求,做空一個國家的市場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也難以實現。還有,雖然趨勢投資這個策略相當樸素,但它要求我們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執行。也就是說,在市場真的開始下跌的時候,你要毫不猶豫地減倉賣出,即使當時賣明顯是虧錢。對於專業的對衝基金來說,它們往往會利用編程和算法來進行操作,減少人為干擾因素。但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不光上面說的這些,普通投資者的侷限還不止於此。

那麼你又會說,既然他們這麼厲害,我們去買他們的基金不就好了?這樣可以嗎?可惜也不可以。這就要說到第二點了。

第二、資金規模上的劣勢。

我們知道的雷伊·達里奧(Ray Dalio)和他管理的著名的橋水基金,這隻基金目前掌管著超過1500億美元,旗下的產品常年回報在11%~15%的水平,而且業績極其穩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回報是正的;2018年全球市場疲軟的時候,橋水旗下的 Pure Alpha 基金在扣除費用之後的回報是完美的14.6%,成績非常出色。你要是問我,我當然想把錢交給這種水平的基金經理管理。

散戶VS機構,普通投資者的優與劣

雷伊·達里奧

可是隻有一個問題,橋水基金並不對我們這樣的個人投資者開放。

在它的官網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這麼一句話:我們對客戶的要求一般是,最少有50億美元的可投資資產。並且,使用我們服務的費用一般在每年50萬美元到475萬美元不等。所以要想讓達里奧管錢,門檻還是稍微有點高的。

這背後也有它的原因:本來市場上能穩定提供超額回報的專業基金管理人就極為稀少,所以一旦真的出現一個常年都能跑贏市場的人,所有的錢都會湧向他的基金,而這時候這名基金經理出於供需關係和管理上的方便,就更傾向於去拿大體量的資金,而不接受普通投資者的錢了。

散戶VS機構,普通投資者的優與劣

所以說,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先不說自己在專業知識、行業經驗、智力水平這些主觀方面和專業投資者的差距,在很多客觀方面,比如能使用的投資工具不多,信息渠道的不暢,甚至時間精力上的無法顧及,都使我們可以採取的投資方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對待優劣的平常心

很多人在想象投資這件事的時候,有一種感覺就是:我們需要的是掌握一些高深的知識、學習一些特別的技巧,或者有渠道獲得一些不為人知的消息和工具……這樣才能成功。但投資其實是非常反直覺的,我們做的事情越簡單,越承認自己的侷限和不足,越有平常心,就越容易取得成功。

一方面,從優勢的角度來講,普通投資者可以“舍難求易”,可以使用最簡單和樸素的投資工具來管理自己的財富,這是非常划算的。

另一方面,非職業的身份使得我們能接觸到的資源本身就相對有限,再去花時間研究那些奇技淫巧的東西其實更是得不償失。

所以對於普通的個人投資者來說,掌握一些最樸素的投資方法,避免那些最明顯的投資錯誤,才是我們走向投資成功的正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