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

文/韋波

2019上海車展期間,合眾U算得上是無數不多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

對我來講,合眾U中控臺頂端的“小YOU智能機器人”不算新鮮事,因為蔚來車上也有類似的東西——說得不客氣一點,這玩意的最初創意就是來自蔚來;還有不低於500km的NEDC工況續航力,其實很多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也能做到……最吸引我的東西,怕是還要算合眾U的“無盲區A柱”——俗稱“透明A柱”。

"

文/韋波

2019上海車展期間,合眾U算得上是無數不多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

對我來講,合眾U中控臺頂端的“小YOU智能機器人”不算新鮮事,因為蔚來車上也有類似的東西——說得不客氣一點,這玩意的最初創意就是來自蔚來;還有不低於500km的NEDC工況續航力,其實很多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也能做到……最吸引我的東西,怕是還要算合眾U的“無盲區A柱”——俗稱“透明A柱”。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其實早在2014年的洛杉磯車展,我在起亞展臺上就看到過類似的概念技術。當時仔細體驗了一圈之後,我的評價是:這玩意不實用!

當時起亞的這個概念技術需要和座椅記憶聯動,顯示角度需要用戶自己設定,然後用“座椅記憶”功能進行儲存。現場起亞工作人員表示,司機高矮胖廋各不同,不同的座椅記憶位置對應不同的無盲區A柱顯示角度。

其實起亞已經做得很細緻了。然而實際問題在於,哪怕是對於同一個司機而言,駕駛過程中他的頭也不可能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比如說司機仰頭打了個呵欠,這個時候眼睛瞥了一眼A柱顯示屏,就會明顯發現顯示的透視角度不對了。

"

文/韋波

2019上海車展期間,合眾U算得上是無數不多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

對我來講,合眾U中控臺頂端的“小YOU智能機器人”不算新鮮事,因為蔚來車上也有類似的東西——說得不客氣一點,這玩意的最初創意就是來自蔚來;還有不低於500km的NEDC工況續航力,其實很多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也能做到……最吸引我的東西,怕是還要算合眾U的“無盲區A柱”——俗稱“透明A柱”。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其實早在2014年的洛杉磯車展,我在起亞展臺上就看到過類似的概念技術。當時仔細體驗了一圈之後,我的評價是:這玩意不實用!

當時起亞的這個概念技術需要和座椅記憶聯動,顯示角度需要用戶自己設定,然後用“座椅記憶”功能進行儲存。現場起亞工作人員表示,司機高矮胖廋各不同,不同的座椅記憶位置對應不同的無盲區A柱顯示角度。

其實起亞已經做得很細緻了。然而實際問題在於,哪怕是對於同一個司機而言,駕駛過程中他的頭也不可能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比如說司機仰頭打了個呵欠,這個時候眼睛瞥了一眼A柱顯示屏,就會明顯發現顯示的透視角度不對了。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所以,最初看到合眾U的無盲區A柱的時候,我在此前《一不小心,合眾汽車把蔚來ES3提前量產了……》一文中,也提出了同樣的質疑——“如下方官方圖片中的這種嚴絲合縫的顯示效果,是系統自動根據司機坐姿以及觀測角度而自動調整,還是需要司機自己手動調整?如果顯示角度不可以根據駕車人的坐姿進行相應調整,那麼某些條件下會不會導致司機產生視覺判斷錯誤進而危害駕駛安全?”

"

文/韋波

2019上海車展期間,合眾U算得上是無數不多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

對我來講,合眾U中控臺頂端的“小YOU智能機器人”不算新鮮事,因為蔚來車上也有類似的東西——說得不客氣一點,這玩意的最初創意就是來自蔚來;還有不低於500km的NEDC工況續航力,其實很多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也能做到……最吸引我的東西,怕是還要算合眾U的“無盲區A柱”——俗稱“透明A柱”。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其實早在2014年的洛杉磯車展,我在起亞展臺上就看到過類似的概念技術。當時仔細體驗了一圈之後,我的評價是:這玩意不實用!

當時起亞的這個概念技術需要和座椅記憶聯動,顯示角度需要用戶自己設定,然後用“座椅記憶”功能進行儲存。現場起亞工作人員表示,司機高矮胖廋各不同,不同的座椅記憶位置對應不同的無盲區A柱顯示角度。

其實起亞已經做得很細緻了。然而實際問題在於,哪怕是對於同一個司機而言,駕駛過程中他的頭也不可能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比如說司機仰頭打了個呵欠,這個時候眼睛瞥了一眼A柱顯示屏,就會明顯發現顯示的透視角度不對了。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所以,最初看到合眾U的無盲區A柱的時候,我在此前《一不小心,合眾汽車把蔚來ES3提前量產了……》一文中,也提出了同樣的質疑——“如下方官方圖片中的這種嚴絲合縫的顯示效果,是系統自動根據司機坐姿以及觀測角度而自動調整,還是需要司機自己手動調整?如果顯示角度不可以根據駕車人的坐姿進行相應調整,那麼某些條件下會不會導致司機產生視覺判斷錯誤進而危害駕駛安全?”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另外,事故中如果A柱變形,顯示屏會不會因此而碎裂進而造成次生傷害?長時間在烈日下進行曝晒,這套顯示屏會不會因溫度過高產生安全隱患或故障隱患?

這一次,合眾汽車智能座艙研究院的院長張祺先生,對以上質疑給出了終極解答。

張祺先生表示,合眾U的智能座艙並非是一個單純依靠智能配置堆砌起來的座艙,在以前的配套合作模式中,A供應商供應A配件,B供應商供應B配件,組裝在一輛車上之後,能用,但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為政。

如果按照這樣的傳統配套模式搞一套“無盲區A柱”出來,只能成為一個噱頭,絕對不實用。而合眾的這套無盲區A柱技術,消費者能看到的不過是左右A柱上的兩塊屏以及外後視鏡框上的圖像採集攝像頭,其真正的技術核心其實在於智能算法。

"

文/韋波

2019上海車展期間,合眾U算得上是無數不多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

對我來講,合眾U中控臺頂端的“小YOU智能機器人”不算新鮮事,因為蔚來車上也有類似的東西——說得不客氣一點,這玩意的最初創意就是來自蔚來;還有不低於500km的NEDC工況續航力,其實很多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也能做到……最吸引我的東西,怕是還要算合眾U的“無盲區A柱”——俗稱“透明A柱”。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其實早在2014年的洛杉磯車展,我在起亞展臺上就看到過類似的概念技術。當時仔細體驗了一圈之後,我的評價是:這玩意不實用!

當時起亞的這個概念技術需要和座椅記憶聯動,顯示角度需要用戶自己設定,然後用“座椅記憶”功能進行儲存。現場起亞工作人員表示,司機高矮胖廋各不同,不同的座椅記憶位置對應不同的無盲區A柱顯示角度。

其實起亞已經做得很細緻了。然而實際問題在於,哪怕是對於同一個司機而言,駕駛過程中他的頭也不可能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比如說司機仰頭打了個呵欠,這個時候眼睛瞥了一眼A柱顯示屏,就會明顯發現顯示的透視角度不對了。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所以,最初看到合眾U的無盲區A柱的時候,我在此前《一不小心,合眾汽車把蔚來ES3提前量產了……》一文中,也提出了同樣的質疑——“如下方官方圖片中的這種嚴絲合縫的顯示效果,是系統自動根據司機坐姿以及觀測角度而自動調整,還是需要司機自己手動調整?如果顯示角度不可以根據駕車人的坐姿進行相應調整,那麼某些條件下會不會導致司機產生視覺判斷錯誤進而危害駕駛安全?”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另外,事故中如果A柱變形,顯示屏會不會因此而碎裂進而造成次生傷害?長時間在烈日下進行曝晒,這套顯示屏會不會因溫度過高產生安全隱患或故障隱患?

這一次,合眾汽車智能座艙研究院的院長張祺先生,對以上質疑給出了終極解答。

張祺先生表示,合眾U的智能座艙並非是一個單純依靠智能配置堆砌起來的座艙,在以前的配套合作模式中,A供應商供應A配件,B供應商供應B配件,組裝在一輛車上之後,能用,但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為政。

如果按照這樣的傳統配套模式搞一套“無盲區A柱”出來,只能成為一個噱頭,絕對不實用。而合眾的這套無盲區A柱技術,消費者能看到的不過是左右A柱上的兩塊屏以及外後視鏡框上的圖像採集攝像頭,其真正的技術核心其實在於智能算法。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為了實現無盲區A柱的應用,合眾專門開發出一套“眉心算法”,即通過攝像頭跟蹤司機兩眼的位置,從而計算出司機眉心的位置,再以司機眉心位置去計算A柱顯示屏的顯示透視角度並進行實時顯示。所以,行車過程中當合眾U副駕駛座上的乘客認真觀察A柱顯示屏的時候,就會發現,顯示角度會一直不停地在動……

換句話說,通過這套監測系統,開車的時候你的車會一直在“看著你”——絕對比你的戀人更專注!就算你故意不停地搖頭晃腦,你在A柱顯示器上看到的景象絕對和車外“嚴絲合縫”,這和高矮胖廋以及座椅位置記憶沒有半毛錢關係。

"

文/韋波

2019上海車展期間,合眾U算得上是無數不多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

對我來講,合眾U中控臺頂端的“小YOU智能機器人”不算新鮮事,因為蔚來車上也有類似的東西——說得不客氣一點,這玩意的最初創意就是來自蔚來;還有不低於500km的NEDC工況續航力,其實很多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也能做到……最吸引我的東西,怕是還要算合眾U的“無盲區A柱”——俗稱“透明A柱”。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其實早在2014年的洛杉磯車展,我在起亞展臺上就看到過類似的概念技術。當時仔細體驗了一圈之後,我的評價是:這玩意不實用!

當時起亞的這個概念技術需要和座椅記憶聯動,顯示角度需要用戶自己設定,然後用“座椅記憶”功能進行儲存。現場起亞工作人員表示,司機高矮胖廋各不同,不同的座椅記憶位置對應不同的無盲區A柱顯示角度。

其實起亞已經做得很細緻了。然而實際問題在於,哪怕是對於同一個司機而言,駕駛過程中他的頭也不可能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比如說司機仰頭打了個呵欠,這個時候眼睛瞥了一眼A柱顯示屏,就會明顯發現顯示的透視角度不對了。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所以,最初看到合眾U的無盲區A柱的時候,我在此前《一不小心,合眾汽車把蔚來ES3提前量產了……》一文中,也提出了同樣的質疑——“如下方官方圖片中的這種嚴絲合縫的顯示效果,是系統自動根據司機坐姿以及觀測角度而自動調整,還是需要司機自己手動調整?如果顯示角度不可以根據駕車人的坐姿進行相應調整,那麼某些條件下會不會導致司機產生視覺判斷錯誤進而危害駕駛安全?”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另外,事故中如果A柱變形,顯示屏會不會因此而碎裂進而造成次生傷害?長時間在烈日下進行曝晒,這套顯示屏會不會因溫度過高產生安全隱患或故障隱患?

這一次,合眾汽車智能座艙研究院的院長張祺先生,對以上質疑給出了終極解答。

張祺先生表示,合眾U的智能座艙並非是一個單純依靠智能配置堆砌起來的座艙,在以前的配套合作模式中,A供應商供應A配件,B供應商供應B配件,組裝在一輛車上之後,能用,但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為政。

如果按照這樣的傳統配套模式搞一套“無盲區A柱”出來,只能成為一個噱頭,絕對不實用。而合眾的這套無盲區A柱技術,消費者能看到的不過是左右A柱上的兩塊屏以及外後視鏡框上的圖像採集攝像頭,其真正的技術核心其實在於智能算法。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為了實現無盲區A柱的應用,合眾專門開發出一套“眉心算法”,即通過攝像頭跟蹤司機兩眼的位置,從而計算出司機眉心的位置,再以司機眉心位置去計算A柱顯示屏的顯示透視角度並進行實時顯示。所以,行車過程中當合眾U副駕駛座上的乘客認真觀察A柱顯示屏的時候,就會發現,顯示角度會一直不停地在動……

換句話說,通過這套監測系統,開車的時候你的車會一直在“看著你”——絕對比你的戀人更專注!就算你故意不停地搖頭晃腦,你在A柱顯示器上看到的景象絕對和車外“嚴絲合縫”,這和高矮胖廋以及座椅位置記憶沒有半毛錢關係。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至於安全隱患的問題,張祺先生表示A柱顯示屏採用的是可摺疊柔性屏,碰撞後不會碎裂。此外合眾的工程部門還針對高溫曝晒場景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工程驗證,甚至考慮到了強日光下的使用環境,所以A柱顯示屏的最高對比度達到了10000:1,絕對可應付大多數情況下的強光場景。

"

文/韋波

2019上海車展期間,合眾U算得上是無數不多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

對我來講,合眾U中控臺頂端的“小YOU智能機器人”不算新鮮事,因為蔚來車上也有類似的東西——說得不客氣一點,這玩意的最初創意就是來自蔚來;還有不低於500km的NEDC工況續航力,其實很多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也能做到……最吸引我的東西,怕是還要算合眾U的“無盲區A柱”——俗稱“透明A柱”。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其實早在2014年的洛杉磯車展,我在起亞展臺上就看到過類似的概念技術。當時仔細體驗了一圈之後,我的評價是:這玩意不實用!

當時起亞的這個概念技術需要和座椅記憶聯動,顯示角度需要用戶自己設定,然後用“座椅記憶”功能進行儲存。現場起亞工作人員表示,司機高矮胖廋各不同,不同的座椅記憶位置對應不同的無盲區A柱顯示角度。

其實起亞已經做得很細緻了。然而實際問題在於,哪怕是對於同一個司機而言,駕駛過程中他的頭也不可能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比如說司機仰頭打了個呵欠,這個時候眼睛瞥了一眼A柱顯示屏,就會明顯發現顯示的透視角度不對了。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所以,最初看到合眾U的無盲區A柱的時候,我在此前《一不小心,合眾汽車把蔚來ES3提前量產了……》一文中,也提出了同樣的質疑——“如下方官方圖片中的這種嚴絲合縫的顯示效果,是系統自動根據司機坐姿以及觀測角度而自動調整,還是需要司機自己手動調整?如果顯示角度不可以根據駕車人的坐姿進行相應調整,那麼某些條件下會不會導致司機產生視覺判斷錯誤進而危害駕駛安全?”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另外,事故中如果A柱變形,顯示屏會不會因此而碎裂進而造成次生傷害?長時間在烈日下進行曝晒,這套顯示屏會不會因溫度過高產生安全隱患或故障隱患?

這一次,合眾汽車智能座艙研究院的院長張祺先生,對以上質疑給出了終極解答。

張祺先生表示,合眾U的智能座艙並非是一個單純依靠智能配置堆砌起來的座艙,在以前的配套合作模式中,A供應商供應A配件,B供應商供應B配件,組裝在一輛車上之後,能用,但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為政。

如果按照這樣的傳統配套模式搞一套“無盲區A柱”出來,只能成為一個噱頭,絕對不實用。而合眾的這套無盲區A柱技術,消費者能看到的不過是左右A柱上的兩塊屏以及外後視鏡框上的圖像採集攝像頭,其真正的技術核心其實在於智能算法。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為了實現無盲區A柱的應用,合眾專門開發出一套“眉心算法”,即通過攝像頭跟蹤司機兩眼的位置,從而計算出司機眉心的位置,再以司機眉心位置去計算A柱顯示屏的顯示透視角度並進行實時顯示。所以,行車過程中當合眾U副駕駛座上的乘客認真觀察A柱顯示屏的時候,就會發現,顯示角度會一直不停地在動……

換句話說,通過這套監測系統,開車的時候你的車會一直在“看著你”——絕對比你的戀人更專注!就算你故意不停地搖頭晃腦,你在A柱顯示器上看到的景象絕對和車外“嚴絲合縫”,這和高矮胖廋以及座椅位置記憶沒有半毛錢關係。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至於安全隱患的問題,張祺先生表示A柱顯示屏採用的是可摺疊柔性屏,碰撞後不會碎裂。此外合眾的工程部門還針對高溫曝晒場景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工程驗證,甚至考慮到了強日光下的使用環境,所以A柱顯示屏的最高對比度達到了10000:1,絕對可應付大多數情況下的強光場景。

無盲區A柱,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技術革命?

總而言之,合眾U的無盲區A柱,不是噱頭,而是真實可用的最新智能科技。

如果是你買車,你願意為這套高科技玩意多掏多少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