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集體發衛星,到底是真需求,還是新噱頭?

航空航天 市場營銷 36氪 運載火箭 阿里巴巴 融資中國雜誌 2018-12-13

互聯網公司紛紛發衛星的當下, 有人說這是與時俱進探索業務新需求,有人也認為這只是新的營銷噱頭。考慮到當下的實際,正反雙方都無不道理。

但無論如何,從只有少數企業才能結緣中國航天,到今天大量的互聯網公司開始探索與航天的結合,不管是出於探索還是營銷,都是中國航天商業化、中國商業航天曆史上重要一步。

而當中國商業航天從“功能機時代”跨入“智能機時代”,也許我們會見到更多真正互聯網化的應用。

一、 你方唱罷我登場——細數過去兩年宣佈或成功發射衛星的互聯網企業

商業航天可能從來沒有像這兩週一樣與互聯網緊密結合。本週五,包括阿里、鬥魚、華米、貓王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均發射了衛星,希望與自有業務結合。兩週前,另一家互聯網公司 WiFi 萬能鑰匙也對外公佈了星座組網計劃。

具體來說:

2018 年 10 月 25 日,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搭載的阿里巴巴集團的“糖果罐號”迷你無人太空站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2018 年 11 月 27 日,WiFi 萬能鑰匙母公司連尚網絡帶來了最新的衛星發射“連尚蜂群”計劃。該星座系統預計投入 30 億人民幣,星座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距離地面 1000km 的 72 顆骨幹星組成,內層由距離地面 600km 的 200 顆節點星組成。

2018 年 12 月 7 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沙特-5A/5B衛星發射升空的同時,搭載發射了 10 顆小衛星。這其中包含互聯網直播企業鬥魚的“666 星”,小米旗下華米的“華米星”、貓王冠名的衛星,星內三分之一寶貴空間只放了一個公仔的“天貓國際星”以及鹿晗工作室的一顆公益衛星。

事實上,這並不是特例,早在去年就有互聯網公司探索與衛星的結合。2017 年 5 月 20 日,ofo 小黃車是最早一個宣佈發射民用娛樂衛星的企業。計劃從 2018 年發射第一顆星,最終一共發射 60 顆。

基於36氪從業內獲得的信息,明年是人類登月50週年紀念,不少企業可能也會從這方面做文章,很可能還會有更多互聯網企業與航天親密接觸。

二、“中國航天”,你變了

這種情形在以前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過去,企業花費無數時間、鉅額的資金,最重要的是還要通過政治審查,最終才能在產品上跟中國航天沾上邊。36氪從業界瞭解到,早年蒙牛成為“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也是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而更多的企業雖然有營銷預算,但在政審方面遇到了困難,最終於航天無緣。

但今天,企業與商業航天親密接觸的門檻大幅降低。這也給互聯網公司“發衛星”提供了可能。本週五,約 10 家公司參與了衛星發射。36 氪瞭解到,這次互聯網公司多是通過天儀研究院、九天微星、微納星空等衛星公司完成衛星的研製,搭載長二丁火箭完成入軌。

一夜之間,企業與航天這道曾經存在的巨大的門檻消失了。事實上,這個門檻已經比想象中的要低。今年某微商品牌也冠名了長光衛星的三顆視頻衛星。

這種變化,來自於幾方面。一是民營商業航天公司成為了中國航天的新參與者,這些公司面對市場行為和商業行為更為靈活。另一方面,隨著低價的微小衛星的出現,衛星研製、發射的成本大幅降低,給了企業參與航天可能,不管是出於營銷還是業務探索。

三、是新探索還是新噱頭?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些互聯網企業發射衛星,到底是存在真實業務需求,能對主營業務有提升促進作用;還是因為國外比較火,聽起來又高級,順勢成為了一種營銷的新噱頭?

1、 正方辯友觀點:確實真需求!

隨著微小衛星的崛起,過去只有國家隊才能承擔的發射任務,如今互聯網企業也可以負擔得起。門檻從過去的數十億元降到今天的千萬量級。降低的門檻可以使互聯網企業們進行快速試錯,而快速迭代本身就是這些企業的看家法寶。與此同時,這也給用盡了人口紅利處於競爭“下半場”的互聯網企業帶來了一個新的業務增長極。

傳統衛星的三大應用領域中主要集中在通信,導航,遙感,目前來看業務也有外溢的趨勢。這得益於美國的私人航天公司 OneWeb、Bigelow Aerospace 等企業的異軍突起,給我們國內企業開拓了思路。

譬如,連尚網絡從一個教別人如何蹭網的目前月活超 8 億的工具類軟件起家,想要通過“連尚蜂群星座系統”最終組網完成後提供全球 WiFi 業務。這是典型的從產業鏈下游(蹭別人網)往產業鏈上游(自建網絡)的轉變。

又如華米科技通過“瓢蟲系列”的“華米星”與華米手錶進行連接,可以實現在海上、沙漠和戈壁進行野外緊急救援和野生動物監測的功能。當然中間需要一箇中繼熱點來完成整個數據傳輸鏈條的閉環。

以上兩個例子並不是全部,但具有代表性,都是企業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嘗試利用商業航天提供更好的服務。

2、 反方辯友觀點:這可能還有噱頭成分

整體來看,也有不少人持有不同意見。比如,當前的應用都還是初級階段,不具備商用的價值,也不能給用戶帶來價值;這些探索固然是好,但成本可能要用戶最終承擔,而這些功能現在相對雞肋。因此,互聯網企業發衛星也被很多人認為是營銷噱頭。

一位接近阿里的雙 11 衛星人士表示:雙十一期間工作的微型空間站並沒有激起太多用戶的參與度,好多用戶不知道,而且體驗流程對小白用戶有一定門檻。因此內部定義該項目為失敗項目。

而一年半之前計劃發射帶有 VR 全景相機、LED 燈陣、自拍相機等設備娛樂衛星的 ofo,近期也已經沒有消息。

事實上,商業衛星要真正服務於這些互聯網公司,往往還需要在地面端做相應的適配,這也意味著成本。造衛星、發衛星、做應用的成本由誰來分擔,也是一個關注點。

3、脫離了基礎設施談應用毫無意義

歸根到底,我們認為,脫離了基礎設施談應用毫無意義。

以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的視角來看現有的航天領域,基礎設施還相當的不完善。比如當年汶川地震時,國家想要一張災區的照片,3 天之後民政部才能出一張圖。從圖上來看,人力物力最集中甚至到了擁堵程度的地區卻並不是受災最嚴重的位置。而瞭解這一點的時候已經過了 72 小時黃金救援時期。

單以目前的遙感衛星舉例,舉國之力才能造出幾顆高空間分辨率(<1m)的大型衛星,可還是很難做到高時間分辨率(跟形快,對同一地點拍攝兩張照片時間越短越好)。由於所拍攝圖片圖片體積大大,傳輸的帶寬又窄。等待幾個小時,回來一張照片,發現完全拍的是雲層,造成衛星實際工作效率降低。

目前整個航天產業的各個環節還在“功能機”(feature phone)年代。在這個年代,收音機、電話機、音樂播放器、指南針以及可以上網衝浪的微型計算機,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每一個硬件都只有單一的一個功能。

從這個功能機時代還要再跨越一個 4G 的時代,在基礎設施建設完畢並且價格便宜觸手可及之後,才會真正迎來應用層面的大爆發。千域空天的 CEO 藍天翼對筆者講了一個有趣的比方來解釋“脫離基礎設談應用毫無意義”:假設目前全北京城只有 5 輛出租車,而你想在現有這個基礎上做打車應用是完全沒戲的。因為整個行業的供給嚴重不足,完全是一個賣方市場。你想實現打車一公里 2 塊錢又隨叫隨到——他們現在一公里收 1 萬塊錢。

天儀研究院 CEO 楊峰也表示:目前所有想在現有航天基礎設施的成本結構上做應用開發,都沒有太大價值。因為對行業仍然高企的成本以及現有格局沒有任何促進。商業航天只有在現階段實現上游的大幅成本下降後,才可能有未來的下游應用的繁榮。

這些互聯網企業其實踏入了一個鏈條非常非常長的大產業集群,鏈條中隨便挑出一個環節,都是幾代航天人不斷開拓與沉澱的結果。至少從現在的太空基礎設施條件來看,互聯網企業想要通過微小衛星來實現業務助力,道阻且長。

四、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傑夫·貝佐斯創辦藍色起源時,最開始想做太空旅遊。結果發現行業裡每一個環節都沒有質優價廉的供應商。沒有辦法,只能不斷往行業上游走,現在藍色起源是一家火箭公司。

我們不得不承認,目前整個中國航天產業,尤其是民營航天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相當多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現有的互聯網企業發衛星即便是“瞎折騰”、”沒價值”的探索,他們所做的的動作仍然是很有益的嘗試。這可以從以下三點來看。

1)將航天領域普及大眾,讓更多的人瞭解航天,吸引更多的感興趣的聰明人投身於這個行業。NASA 是這個星球上航天領域科研能力最強的機構,可是他們仍然做了大量的普及工作,讓更多的普通人能夠參與其中。多年積攢,深入人心。以至於強大如阿里巴巴,在 2017 年發佈的一項科研計劃就直接用 “NASA” 來命名。

2)為中國航天事業添磚加瓦。如果你信奉自由市場經濟,你就會懂得:一個行業的興起——大家蜂擁而上、行業過熱、泡沫破碎、剩者為王、巨頭誕生——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背後是有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來調節的。正如天儀研究院的楊峰所說:不要悲觀,在現階段無論你做什麼,都是為了中國航天事業添磚加瓦。

3)整個大航天產業的各個細分領域的機會其實是平行展開的。在關鍵的運載能力突破以後,將會迎來各個領域的同時爆發,而不必等到所有基礎設施都建設好了再開始行動。比如太空旅遊、太空居住/房地產、各環節的保險業務、小行星探礦、軌道間運輸等等等等,這中間的技術研發期至少要 5-8 年,推廣期又要 5-8 年。從現在起到 2030 年大航天時代全面來臨,只有區區 12 年時間。中國若不想落後,即使看文章的你現在投身其中,仔細算來,時間也挺緊張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