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黃陵:啟動“三長制”城市管理更精更細

三長制 三農 農業 社會 黃陵宣傳 2017-05-21

從5月19日開始,黃陵縣城市精細化管理邁出新步伐——縣城的道路、居民小區和廁所全面開始推行“路長制”“院長制”“廁長制”,使縣城的21條道路、68個小區、16個公廁“各有其主”,通過相關領導和幹部負責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確保監管無盲區、責任無空白,以推動城市管理工作向更精更細發展。

路 長 制

城區共設“路長”21名、“段長”104名。各衛生責任區牽頭黨委(黨總支)、系統主要負責人為路長,段長為各黨委、系統下屬單位負責人。各“路長”巡查中發現的市容環境衛生、市容環境秩序的存在問題,處理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同時,巡查保潔員工作狀態、“四包三禁止”責任落實和執法隊員在崗履職情況,把工作責任落實到具體的每個人,形成“路常管、路全管、路共管、路聯管”的工作格局。

院 長 制

城區共設小區“院長”68名。建成小區、自建小區、城中村及居民區為其工作責任區,其中建成小區院長由房管局包小區幹部擔任;自建小區及居民區院長由社區幹部擔任;城中村院長由村主任或居民小組組長擔任。“院長”主要負責檢查居民小區專業保潔人員配備、小區綠化、車輛停放、亂搭亂建、垃圾清運和各項制度落實等情況,並在45分鐘內現場處置,使城市精細化管理無死角、無盲區,切實把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落到了實處。

廁 長 制

城區設“廁長”16名,由城管局主管領導或中層管理人員擔任,每個公廁落實管理人員、保潔員各一名。“廁長”的主要任務對公廁衛生狀態、人員上崗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督促上崗人員整改,對損壞的設施及時督促維修人員維修。要求路長”每週對責任路段檢查不少於1次,段長每週對責任路段檢查不少於2次。“院長”每天對責任社區、居民小區、城中村檢查不少於1次。“廁長”每天對公廁檢查不少於2次。

同時黃陵縣還制定出臺了《黃陵縣環衛工作考核獎懲辦法》、《黃陵縣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標準》、《黃陵縣自建、住宅小區衛生管理標準》、《黃陵縣城中村衛生標準》、《黃陵縣公共廁所管理規定》,健全了工作機制,建立了信息共享制度和管理公示制度,並將“三長制”落實工作納入全縣年度考核工作之列,確保取得實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