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區秦樓街道“街長制”讓城市管理無死角

社會 日照網 2017-06-07

直播日照6月3日訊 在文明創建工作中,東港區秦樓街道探索實施“物業+業戶+街長”三位一體的“街長制”管理模式,壓實物業管理責任,建立常態長效機制,讓轄區的市容環境整治管理工作無死角。

在棗莊路與山東路交匯處,工人們正在對沿街商鋪門前區域破損的人行道板進行更換、修補。

為走出過去市容環境管理工作中“整治—反彈—再整治”的反覆循環圈,東港區秦樓街道創新城市管理機制,實施了“街長制”城市管理模式,將轄區劃分為4大街圈、20個網格,按照屬地就近的原則,由31名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47條主次幹道的街長,每天深入到責任區域進行巡查,對發現的門前三包、車輛亂停亂放等各類城市管理問題彙總彙報,並督促落實解決。

除了每天的巡查外,街長作為第一責任人,還負責壓實責任區物業公司的主體責任和業戶的直接責任,使城市管理從執法部門集中整治的“突擊戰”模式,轉變為街長日常巡查駐守的“陣地戰”模式,進而調動起廣大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推動城市管理長效化。

據東港區秦樓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林玉樑介紹,他們將建立由街長負責的聯動機制,與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併網聯動,由街長統籌管理調度,對發現的問題按職能部門歸口管理,讓街長有職能有動力把門前三包管理好。(日照新聞/直播日照記者:楊青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