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計葵生:金融科技經歷四次轉型 下一階段為智能生態化'

"

"過去的服務,需要客戶打開一個又一個的APP去尋找,未來的服務,可能只需要一個藍牙耳機,客戶就能在無障礙的人機交談間完成理財的行為,而且未來三年的變化之快,可能比金融科技過去七八年的發展之和還要更快、更大!"

陸金所聯席董事長兼CEO計葵生在第四節保險節上表達了他對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關注,他認為,未來三年,人工智能理財或將成為下一個金融科技風口。

計葵生指出,過去的七八年間,金融科技經歷三次轉型:從1.0的金融線上化,到2.0的線上平臺化,再到3.0的平臺生態化的三次轉型,計葵生預言下次轉型應是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生態智能化",

"金融和科技共贏共生,雙方在未來將在提升金融服務能力上產生廣泛合作",計葵生坦言金融科技企業可以藉助在用戶流量、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優勢,為保險業乃至整個傳統金融行業賦能,這種賦能主要體現在普惠性高、適應性強,降本增效、支持實體等四個方面。

計葵生表示,傳統金融行業普遍面臨服務成本高、門檻高、效率低的痛點,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出現將金融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將產品覆蓋面顯著擴大,將服務門檻從幾萬元,壓低到幾百元甚至更低,讓行業變得更具有普惠價值。陸金所運營七年多來,僅靠1000多名員工就服務了全國超過400個城市的4200多萬客戶,平臺運營產品超過5400個。

行業痛點催化技術的迭代,投資者理財專業知識的不足,外加其對自我風險承受能力的認知偏差,使得理財的適當性匹配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計葵生表示,陸金所獨家研發的KYC系統,正是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手段,對客戶的消費行為、數據進行精準的人群畫像分析後,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動態化、專業化的產品智能匹配服務。

"用戶沒有時間去研究海量的產品,我們可以用KYC系統幫他們挑出最適合他的幾款產品,讓他的理財變得更高效。如果他選擇了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符的產品,系統會及時提示風險。"計葵生表示,目前被KYC系統"拒絕"的交易已經有幾百萬單,也正是科技的不斷迭代,才讓金融服務真正實現從利益導向到用戶導向的轉換成為了可能。

"未來三年,人工智能、機器人可能會對金融各個行業,包括保險、銀行、證券等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如果你瞭解它並知道怎麼用它,它可能變成一個很大的機會點",計葵生表示目前大可不必"談AI色變",擔心AI搶走自己飯碗,因為不管對客戶還是對金融從業者而言,最缺的其實是時間,AI技術的成熟和投入應用,可以替代很多重複性和低端的勞動,將人解放出來,去做更多高端、有價值的服務,進一步提高行業產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