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的有感與無感

次新股 IPO 投資 滬指 紅刊財經 2017-05-30

紅刊財經 特約作者 胡東輝

股災4.0,這是目前大部分人的感覺,因此寄望於救市的人不少。但也有少部分人沒有股災的感覺,比如持有大銀行、保險和白酒板塊股票的人就沒有股災的感覺,可能感覺還挺好,某個私募大咖持有大把貴州茅臺,高興得大喊好得很。在這種情況下,救市是沒有可能的。股災的有感與無感,將決定A股市場未來走向何方,這個問題需要說說清楚。

股災的有感與無感

無感股災才有“挺住”的底氣

監管部門對A股市場的認知來源,一是聽彙報,二是也看看股價指數,比如上證指數。民間關於股災的議論應該能下情上達,比如現在有一半的股票已經跌破了2638點時的低位,有的甚至比那時的股價又腰斬了。但同時還有另外一些統計數字,比如上證指數跌幅不大,上證50指數則創出了新高。如果再解剖幾隻麻雀,看看大銀行股,比如農業銀行,會發現股價在一路走高,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穩中有漲、漲幅有限的慢牛行情嗎?

有了這種感覺,“挺住”的底氣一定會更足的,所以指望監管政策改弦更張是不現實的。為什麼2015年股災時,國家會史無前例地投入巨資救市?因為那個時候市場上所有的炒家都投降了,幾乎所有的股票都失去了流動性,市場崩潰了,引發系統性風險,不救不行了。現在是一九現象,至少還有一成的股票在天天創新高,更何況那些跌成狗的股票正是要擠泡沫的對象,比如題材股、高送轉股、次新股,三令五申之下都不聽招呼,現在跌成狗正中下懷。

好吧,一成的股票漲上去,九成的股票跌下來,如果這就是健康股市的標誌,那就說明九成的股票是沒有投資價值的,是應該被拋棄的,那麼這九成的股票是不是多餘的?現在上市的那麼多次新股,基本上都可以歸到九成的股票中去,這是在往A股中輸送垃圾嗎?有人一定會說,這九成股票不是多餘的,而是因為股價太高才失去投資價值的,跌下去就會恢復投資價值,現在上漲的一成股票就是因為有投資價值而受到了追捧。平心而論,這九成股票有很多確實股價偏高,次新股上市就漲幾倍,明顯太貴了。如果像美股、港股市場那樣,次新股上市只漲10%左右,少數股價翻倍,也有少數破發,投資者對次新股就像對老股一樣抱以平常心,那就太理想了。

股災的有感與無感

“定向打壓”股價製造新風險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假定次新股上市就保持那種理想狀態,漲幅有限,長期穩定。可是當一年後小限流通怎麼辦?三年後大限流通又怎麼辦?原來的平衡勢必被新的供求關係打破,股價豈不是要接連下臺階?如果普遍就是這樣的結果,那麼投資者由結果倒推回現實,得出的結論只能是次新股上市後那種漲幅有限的狀況是不可持續的,並不能長期持有,那誰還願意碰次新股呢?結果必然是連漲幅有限都做不到,最終只能暫停IPO。顯然,次新股漲幅有限不是理想,而是幻想。如果不解決IPO不合理的股本結構,不對大小限的流通問題設計出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指望用“定向打壓”的辦法來實現次新股的所謂合理估值,無異於痴人說夢。而試圖引導投資者去集中買進那一成所謂藍籌股的想法,更是後患無窮。

“定向打壓”股價,就意味著代替投資者判斷了股價是高還是低、風險是大還是小,這顯然是越俎代庖了。股價高低都是相對的,並不是股價越低風險就越小,還要看市場是處於上升還是下跌的趨勢中。50元的股票一定比5元的股票風險大嗎?不一定,50元跌到25元與5元跌到2.5元的市場風險是一樣的。“定向打壓”股價之舉超出了監管的職權範圍,本身就成為新的風險源。

有觀點認為股價下跌是風險的釋放,股價跌到一定程度,風險也就釋放完畢了,市場自然也就好起來了。但2015年的股災表明事實恰恰相反,股價持續下跌會不斷產生新的市場風險。那時候股價越跌越猛,越跌越快,風險不僅沒有減小,反而越來越大,就是因為觸發的平倉盤越來越多,並且可能危及銀行系統的資金安全,最後不得不出動“國家隊”來救市。(此文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紅刊立場。)

歡迎關注紅刊財經微信號(hkcj2016)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