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鱉甲湯

青蒿 黃芪 地黃 當歸 馬氏中醫 馬氏中醫 2017-11-05

青蒿鱉甲湯

青蒿鱉甲湯既可以用於溫病後期,溫病在後期,邪熱不重了。到後期,傷陰為主了。熱病後期,陰液已傷了。它暮熱早涼,熱退無汗,又這種特殊的一個熱型。但這是作為溫病常用的,這個熱仍然是實熱。

所謂的虛熱,是指的熱的程度,熱到後期,強弩之末,相對於溫並在早期,中期,熱勢盛,那個實熱來講它虛,所以從《溫病條辨》原書用的這個熱,虛實的界定上,仍然是個實熱。這是第一個。在討論到虛熱當中,特別青蒿鱉甲湯針對的虛熱,學生一開始就是,究竟這是實熱還是陰虛發熱,容易弄不清楚。這方能不能用於陰虛發熱呢?可以用。內傷雜病中的陰虛發熱也可以用。它養陰透熱。所以用青蒿鱉甲湯來作代表。

主治

溫病後期,邪伏陰分,陰液已傷

證見

暮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苔少,脈細數。

《溫病條辨》少這樣描述,溫病後期,邪伏陰分,暮熱早涼,熱退無汗。溫病後期,邪伏陰分,說明陰液已傷,時間較常,或者說程度較重,這時的特點,一個邪在陰分,第二個特點,陰傷。《溫病條辨》描述的症狀,暮熱早涼,進入晚上發熱,早上熱退,但熱退又沒有出汗。它的意思反應了邪伏陰分。因為人體的陽氣白天出表,晚上入裡,白天在陽分,晚上在陰分,邪熱,既然溫熱病邪,這個邪熱還是實熱,不是陰虛的發熱。邪熱本身伏在陰分,到後期了,到入暮,暮熱,到晚上,陽氣回到陰分,陽入於陰,兩陽相爭,伏在陰分的邪熱,和人體的陽氣迴歸陰分,在陰分兩陽相爭,發熱。所以有暮熱的特點。“陽入於陰為之寐,陽出於陰則寤”。所以晚上睡覺了,眼睛一閉,陽氣入裡,這時候溫熱病邪在後期,邪伏在陰分,兩陽相爭,發熱。到早上,陽氣出於表,陽氣到陽分,那和邪伏陰分的邪脫離接觸,這樣不發熱的。並不是熱退是隨著作汗。正氣鼓舞出汗,可以使得熱隨汗出,隨著汗退。說明病邪伏陰分,是邪沒又透出來。說明陰分還有邪。這八個字,兩句話,簡要的反應了溫病後期,邪伏陰分的特點。

陰液損傷是溫病後期的特點,所以舌紅苔少,脈細數。

功用

養陰透邪

方解

鱉甲

滋陰清熱(清邪伏陰分之熱)

青蒿

清熱透散

生地

滋陰清熱

知母

滋陰清熱

丹皮

辛散透熱(血中之熱,虛熱)活血散瘀

這透熱是說你邪伏陰分,只能向外透。透,也包括清解。鱉甲、青蒿這兩個藥配伍,有個分工合作的道理,邪在陰分傷陰,鱉甲有滋陰退熱作用,有的說鱉甲擅長通絡,能夠透熱,實際上主要是滋陰清熱。鱉甲主要作用於陰分。這種邪伏陰分,這是實邪到溫病後期強弩之末,邪並不重了,但是在陰分了。鱉甲可以滋陰清熱。但有很多陰虛而又內熱,它也可以滋陰,清陰分的虛熱。所以鱉甲是常用的。包括像清骨散、秦艽鱉甲散這些裡頭都是用它滋陰。

青蒿帶有芳香特點,可以透散,青蒿嚴格講,偏於有辛散,苦寒的特點。能夠清熱,又帶有芳香透洩的作用。青蒿自身清熱作用主要是氣分,但有透熱這特點。陰分伏熱要往外透,青蒿透熱挺好,和鱉甲同用,吳鞠通說它能入陰分透熱。“青蒿不能獨入陰分”因為它是陽分藥。“有鱉甲領之入也”。那就是鱉甲青蒿同用的話,可以既能滋陰,又透出陰分之熱。鱉甲、青蒿配伍有這個關係。“鱉甲不能獨入陽分,有青蒿領之出也”。這也是吳鞠通講的。我體會這兩句話呢,有它自己特定的意思。寫的像對聯,有些不太理解,本來邪伏陰分,鱉甲在陰分算了,它到陽分來幹什麼?實際上,這兩句話有個意思,一個相互分工合作,這是相輔相成。鱉甲、青蒿合用,主要目的從陽分透熱達外,但鱉甲擅長走陰分,說它不能出陽分,是認為在陽分有熱的話,鱉甲比較滋膩,和青蒿同用,就滋而不膩了。既揚長又避短,這個意思。所以這兩者又有一個相反相成。鱉甲領青蒿入裡,透陰分之熱,鱉甲、青蒿合用,鱉甲就滋而不膩。吳鞠通這話說的是絕對的,古人寫東西,文字上喜歡寫得像對聯一樣,很好聽。此方有先入後出之妙,實際上是寫了兩者,相輔相成、相反相成。分工合作,又能制約的關係。

這是在理解青蒿鱉甲湯裡邊,方義分析當中,吳鞠通那兩句話的意思。我自己理解的一個體會。

生地和知母,能夠滋陰清熱,生地養陰清熱,知母一般說它比較滋潤。都是能夠補充溫病後期的傷陰,陰不足,來養陰滋陰,同時清熱。

丹皮,能透熱,丹皮辛散,它偏寒涼,能夠清熱,丹皮既能透散血中之熱,也能透虛熱。透虛熱,方經常也用。涼血熱也常用。而且這裡是全方偏涼,他這種活血散瘀作用,使陰分滋陰養血退熱同時,整個方滋而不膩,有這個特點。

青蒿鱉甲湯裡,歷來常用的退虛熱的藥,透熱的藥不少。鱉甲、知母、丹皮這類,都常用來退虛熱,青蒿對虛熱能夠透熱達外,用的透熱的特點。所以不但用於溫病後期,邪伏陰分這種虛熱,而且青蒿鱉甲湯對於陰虛引起的發熱,也可以運用。所以運用當中加地骨皮、銀柴胡這類結合起來,也就成為了一個常用的退虛熱方。

像青蒿、鱉甲這類的結構,既清又透,在其它清虛熱方里經常也有。

青蒿鱉甲湯不但可以用於溫病後期,邪伏陰分的暮熱早涼,熱退無汗,這種虛熱,也可用於陰虛發熱。一般用青蒿鱉甲湯,病程都比較長,而且服用時間長,最好還是加一點理氣化溼的,使它能夠服用較長不礙脾胃。

配伍特點

滋清兼備,標本兼顧。清中有透,養陰不戀邪,祛邪不傷正。

鱉甲比較滋膩,配青蒿以後,滋而不膩了。這方里的清虛熱藥,結合養陰祛邪不傷正。

運用

辨證要點

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隨證加減

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去生地,加天花粉

兼肺陰虛(反應出陰虛咳嗽),加沙蔘、麥冬

小兒夏季熱,加白薇,荷梗

因為溫熱病邪深伏在陰分,也有可能陽分還有餘邪,其表現主要是口渴,口渴不渴?如果邪在陰分,一般來講口乾而不渴,如果邪在氣分,還可以口渴。所以暮熱早涼,如果說汗解渴飲,就是汗多,有明顯汗,特別口渴,那涉及到有一些氣分的津液損傷,加天花粉。

虛熱,小兒夏季熱,往往反應出很多虛熱特點,可以增加透熱,透虛熱,白薇,荷梗都能對外透熱。

使用注意

陰虛欲作動風者,不宜使用。

我們說陰虛虛熱,青蒿鱉甲湯也能作為基礎方用。但動風,引起要動風,一般不用。

清虛熱的方還有清骨散,常用於骨蒸勞熱的,它以透熱、骨蒸比較深了,清熱透熱結合。特別集中了大隊的清虛熱藥,清透虛熱的藥做為一個配伍的特點。清骨散,三類方,我們只作個提示。

當歸六黃湯比較特殊,這方涉及到我們常用治療自汗的法,可以數法結為一體。比如方里用量很大是黃耆,但黃耆不是君藥。黃耆起固表作用。歷來的解釋認為既然陰虛火旺盜汗,而且這種盜汗日久,反覆發作,隨著汗出,衛氣也會耗傷。所以開始可以是陰虛,但由於汗出導致了衛虛。繼發病機裡有陰虛火旺,火脅迫津外洩,又有表衛不固。不僅僅是盜汗,雖然原本盜汗,可以兼有自汗因素。所以用生地、塾地這一類,滋陰清熱。從滋陰方法、滋陰涵陽這種方法,和固表相結合。由於火旺,陰越虛,火越旺,用三黃來清熱,所以也有人認為,這種清解實熱,也是治療汗出的一個方面。滋陰清熱也是治療虛熱盜汗的一種方法,固表止汗是治療氣虛不攝,自汗的方法,這是集中起來了。是反應了,只要汗出日久到最後,由於是一開始是實熱引起汗出,出汗傷陰,這時候再產生熱的話,有實熱因素,也有由陰傷產生這個熱的因素了。當然長期出汗,又有表虛的因素。幾個結合。所以青蒿鱉甲湯在病機上,歷來教材不好寫,講課不好講,學生說,你是陰虛,雖然有養陰清熱的,不是清虛火藥,而是清實火的藥;你既然要清實火,你又用大劑量黃耆固表,怎麼回事?

實際上,青蒿鱉甲湯運用的時候,它是反應了三個方面,清熱降火的,滋陰的,益氣固表的。臨床上出汗,盜汗、自汗相互可以影響。這個方盜汗日久,引起了包含有自汗的因素,針對盜汗,結合強有力的降火或大劑量的固表。這種方法治療。你再比一下,另一個方牡蠣散。那是先自汗,自汗日久,汗為心之液,心陰損傷,心陽相對失去潛藏,最後又兼有盜汗。那就是說,陰不足,陽偏亢,汗為心之液,那是陽亢以後,熱迫津外洩。這時候又產生盜汗因素。這種病人,你要說他是盜汗,他也有晚上出汗,睡著出汗,那有時候動一動,白天也出,自汗,也有。所以由自汗日久,繼發盜汗,自汗、盜汗同見。那像青蒿鱉甲湯,可以有盜汗,又繼發表衛不固,又有自汗因素。所以這反應出一種基本病機,和具體氣機變化以後,複雜的複合病機的一種關係。如果純以基礎病機來解釋,是不好解釋。但臨床上,這類複雜情況最多,所以初學方劑運用的時候,往往容易建立在基礎病機的這個依據上。而不容易基礎病機形成以後,進一步可能向哪些發展,考慮較少。

而當歸六黃湯和牡蠣散這類,它是治療臨床常用方。對一些具體證型,常用方療效較好。過去有的教材當歸六黃湯作附方,或者是不要了。後來大家覺得這臨床很好用,還是要擺在裡面作三類方。清虛熱講一個重點,就是青蒿鱉甲湯。其餘方只作提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