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春夏之際,人容易乏累胃口不佳。每當這個時候,吃點爽口的醬菜胃口便打開了。

要說這醬菜啊,最有名氣的要數北京的六必居了。但在天津人眼中,最好吃的醬菜還是本地品牌——玉川居。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有民間諺語稱“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足見玉川居醬菜的“江湖地位”。天津玉川居醬菜廠始創於1920年,創始人張玉安為天津寧河縣人。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1920年張玉安在天津市河西區東樓玉川居大街5號開設了玉川居醬園三間門面,以前店後廠,自產自銷經營模式打開了天津醬菜的市場。張玉安加工製作的醬菜質優價廉,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因而,醬菜產銷逐步擴大,後成為以經營醬菜為主的醬園。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玉川居醬園開業初期,東樓一帶地處荒郊野外,人煙稀少。後米隨著搬來住戶的逐漸增多,店鋪相繼建立,形成了居民的小集聚區。當時命名街道里巷時,玉川居已頗有名氣,故街道定名,玉川居醬園前店所在處命名為玉川居大街,玉川居後廠所在處命名為玉川居后街,說明當時的玉川居醬園已有較高的知名度。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玉川居醬菜原料主要選用以運河水澆灌,質地脆嫩口甜的靜海菜。這種選料的傳統原則始終堅持不變,從而保障了原料的優質化。

沒有好麵醬就醬不出好醬菜。玉川居製作醬菜所需輔料麵醬、豆醬、五香粉等,堅持自行加工製作,做到了真材實料,品質優良。玉川居自行製作的麵醬、豆醬,全部採用天然發酵,麵醬發酵週期3~4個月,豆醬的發酵週期為6個月以上。採用天然溫度發酵的豆醬香味濃郁綿長,鮮口大,色澤為醬紅色和醬褐色,有光澤;天然發酵的麵醬具有紅褐色,有光澤,醬香濃郁,甜鮮口大等特色。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玉川居的產品有醬黃瓜、醬小菜、醬羅卜、醬地環、五香菜、韭菜花、佛手菜、水大頭、春不老、醬八寶菜、醬什錦、醬子蘿、醬磨茄、竹葉青、醬黑菜、雪裡紅、辣蘿蔔條、辣蘿蔔皮、天然麵醬、蒜茸辣醬、番茄醬、涮羊肉調枓等60多個品種,2006年被國家商務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之稱。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玉川居”醬制的甜醬包瓜,是在小香瓜在根部開一個小口,把裡邊瓜子挖出醃製,並將桃仁、青絲、瓜條、花生仁、芝麻、薑絲、桂花、瓜子仁等十幾種小料,裝入香瓜內,用線捆好,再入布袋,在麵醬中醬制一個月。其特點是外皮黑紅光亮,內心金黃色,口脆、味濃香、鹹甜適口,具有獨特風味。用刀切開,五花八層,非常美觀,是醬菜中的珍品。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玉川居”製作的五香大頭菜,堅持在每年霜降芥菜大量上市時,把購進的芥菜洗淨,用18°C鹽水浸泡一週,攜出晾乾入缸封存,待轉年將封存的芥菜開口,加五香粉(花椒、大料、桂皮、白芷、山奈等磨面配製),合層加鹽,然後蓋泥封存,讓其自然發酵,當年中秋節期間開缸銷售。此時經年的大頭菜色呈金黃,口感軟脆,香味濃厚。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口感脆嫩,鹹甜鮮適,醬香濃郁”是“玉川居”醬菜獨有的風味特色。多年來獨特的醬香風味特色得以繼承,發展和完善,嚴苛的選材,品控成就了玉川居的傳奇。

“津有玉川居,京有六必居”,天津人最耐吃的醬菜——玉川居醬菜

百澤全域旅遊,專業天津地接旅行社

優惠的景區門票、演出門票

關注我們!隨機送粉絲福利哦~

咱們明天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