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的時候就請出人體的胃動力藥——公孫穴。並介紹1道藥膳'

食療 中醫 推拿 穴位 牛奶 下班來點精氣神 2019-08-20
"

胃不舒服的時候就請出人體的胃動力藥——公孫穴

針對疾病:胃疼、胃脹、胃酸

適宜人群:此證患者皆適宜

操作方法:用拇指用力按揉公孫穴3分鐘,也可用艾條點燃固定懸灸於施灸部位約3釐米高處,以皮膚稍起紅暈,有溫熱感但無灼痛感為宜,灸大約10分鐘左右。堅持一個月。

“最近不知怎麼回事,的胃總不舒服,成天不想吃東西,吃點食物就感到肚子脹,精神也特別不好,吃了胃藥,可不管用。”

該怎麼辦?

這類病症大多是脾虛氣滯而導致的不消化。

按揉腳上的公孫穴幾分鐘,就會舒服了很多。

天天按摩此穴,胃病就會慢慢好起來。

公孫穴怎麼找呢?

在腳拇趾後側第一趾骨內側,往後用手推有一弓形骨,在弓形骨前端下緣,可觸及一凹陷,按的時候有酸脹或是痠痛的感覺,就找對地方了。

"

胃不舒服的時候就請出人體的胃動力藥——公孫穴

針對疾病:胃疼、胃脹、胃酸

適宜人群:此證患者皆適宜

操作方法:用拇指用力按揉公孫穴3分鐘,也可用艾條點燃固定懸灸於施灸部位約3釐米高處,以皮膚稍起紅暈,有溫熱感但無灼痛感為宜,灸大約10分鐘左右。堅持一個月。

“最近不知怎麼回事,的胃總不舒服,成天不想吃東西,吃點食物就感到肚子脹,精神也特別不好,吃了胃藥,可不管用。”

該怎麼辦?

這類病症大多是脾虛氣滯而導致的不消化。

按揉腳上的公孫穴幾分鐘,就會舒服了很多。

天天按摩此穴,胃病就會慢慢好起來。

公孫穴怎麼找呢?

在腳拇趾後側第一趾骨內側,往後用手推有一弓形骨,在弓形骨前端下緣,可觸及一凹陷,按的時候有酸脹或是痠痛的感覺,就找對地方了。

胃不舒服的時候就請出人體的胃動力藥——公孫穴。並介紹1道藥膳

用拇指用力按揉此處3分鐘,堅持按壓,就會有效果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公孫穴位於足太陰脾經,同時又與衝脈相通。

脾在人體居正中,主管運化水谷精微。也就是說,脾統領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輸的功能。而衝脈是十二經脈和五臟六腑氣血的要道,既可上貫於頭部,又能下滲於四肢。

公孫穴總督脾經和衝脈,有統領全身的功效。它最明顯的功效就體現在胸腹部,所以與腹部有關的問題,如胃痛、胃脹、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病症,它都管。

如果有胃脹、胃疼、胃酸等不適症狀,按按公孫穴大多可以起到很好的調治效果。不過,因為公孫穴的位置特殊,所以按摩起來可能比較困難。這時也可以採用灸的辦法。取一根艾條,點燃後在此處施行溫和的灸法。

(溫和的灸法,就是將點燃的艾條固定懸灸於施灸部位大約3釐米高度,以皮膚稍起紅暈,有溫熱感但無灼痛感為宜)

如此灸大約10分鐘左右,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對於有胃病的朋友來說,僅僅通過穴位刺激還是不夠的。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公孫穴解決的只是一個治的問題。

如何才能“養”呢?

養胃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需要在生活中慢慢調養。

這裡再為大家介紹一款養胃藥膳——牛奶粥。取大米100克,牛奶500克。將大米煮粥,熟後倒入牛奶攪拌即成。

"

胃不舒服的時候就請出人體的胃動力藥——公孫穴

針對疾病:胃疼、胃脹、胃酸

適宜人群:此證患者皆適宜

操作方法:用拇指用力按揉公孫穴3分鐘,也可用艾條點燃固定懸灸於施灸部位約3釐米高處,以皮膚稍起紅暈,有溫熱感但無灼痛感為宜,灸大約10分鐘左右。堅持一個月。

“最近不知怎麼回事,的胃總不舒服,成天不想吃東西,吃點食物就感到肚子脹,精神也特別不好,吃了胃藥,可不管用。”

該怎麼辦?

這類病症大多是脾虛氣滯而導致的不消化。

按揉腳上的公孫穴幾分鐘,就會舒服了很多。

天天按摩此穴,胃病就會慢慢好起來。

公孫穴怎麼找呢?

在腳拇趾後側第一趾骨內側,往後用手推有一弓形骨,在弓形骨前端下緣,可觸及一凹陷,按的時候有酸脹或是痠痛的感覺,就找對地方了。

胃不舒服的時候就請出人體的胃動力藥——公孫穴。並介紹1道藥膳

用拇指用力按揉此處3分鐘,堅持按壓,就會有效果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公孫穴位於足太陰脾經,同時又與衝脈相通。

脾在人體居正中,主管運化水谷精微。也就是說,脾統領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輸的功能。而衝脈是十二經脈和五臟六腑氣血的要道,既可上貫於頭部,又能下滲於四肢。

公孫穴總督脾經和衝脈,有統領全身的功效。它最明顯的功效就體現在胸腹部,所以與腹部有關的問題,如胃痛、胃脹、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病症,它都管。

如果有胃脹、胃疼、胃酸等不適症狀,按按公孫穴大多可以起到很好的調治效果。不過,因為公孫穴的位置特殊,所以按摩起來可能比較困難。這時也可以採用灸的辦法。取一根艾條,點燃後在此處施行溫和的灸法。

(溫和的灸法,就是將點燃的艾條固定懸灸於施灸部位大約3釐米高度,以皮膚稍起紅暈,有溫熱感但無灼痛感為宜)

如此灸大約10分鐘左右,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對於有胃病的朋友來說,僅僅通過穴位刺激還是不夠的。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公孫穴解決的只是一個治的問題。

如何才能“養”呢?

養胃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需要在生活中慢慢調養。

這裡再為大家介紹一款養胃藥膳——牛奶粥。取大米100克,牛奶500克。將大米煮粥,熟後倒入牛奶攪拌即成。

胃不舒服的時候就請出人體的胃動力藥——公孫穴。並介紹1道藥膳

中醫認為,牛奶補氣血,入肺、胃,因此有很好的養胃功效。儘管這道粥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不過是在粥熟後加入牛奶,但其養胃功效卻大大增強。中醫有時候就是這樣奇妙。牛奶粥做起來十分方便,可以當作早餐,天天食用。另外,奉勸胃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還要注意保養,少食生冷、油炸及辛辣食品。

下次胃不舒服了,別忘了咱們身上的公孫穴,這是我們身上自帶的“健胃良藥”。

人體本身就是一臺精密的機器,而你,就要做一個專業的工程師,只有調理好這臺機器,才能身強體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