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撬動 產業拉動 嵐縣73個集體經濟空殼村“破零”

三農 農業 林業 種植業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7-06-23

近年來,嵐縣在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破零”工作中,因地制宜、多元發展,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動”模式,走出了一條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縣73個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了“破零”,其中年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44個,5萬元以上的16個。

內挖潛力,發掘本地資源撬動“破零”。集體土地、辦公用房、集體財產……這些閒置在村的集體資源如何盤活是嵐縣各級幹部群眾一直思考的主要問題。今年,順會鄉戍子村瞅準祥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在該村開展集中連片有機馬鈴薯種植的有利時機,對300畝集體耕地進行了流轉,每年可獲得4.5萬元土地租賃費,從而一舉“破零”。無獨有偶,在王獅鄉蛤蟆神村、府臺村,村民也緊緊抓住新一輪退耕還林機遇,依託5000畝退耕還林地構建林業資產收益脫貧新模式。“村民把經營權流轉村集體後,再由我們與嵐縣茂林綠化有限公司簽訂合同。村民以土地入股,獲得相應的資產收益,同時對這些退耕還林地,村集體每年每畝提取10元公益金,僅此一項每年集體收入就達22540元!”蛤蟆神村村支書馬林珍高興地說。

藉助外力,實施光伏產業拉動“破零”。如果說這些集體資源豐富的行政村可以通過提高資產利用率達到“破零”目標,那麼對一些山多地少、集體資源匱乏、區位優勢不明顯、人口較少的村,嵐縣則通過採用建設村級光伏電站、引入高效農業項目等形式,幫助村集體經濟實現“破零”。最近,50多歲的樑家莊鄉草城村村支書楊侯奴每天都要到村委去瞧瞧“稀罕”——村委房頂上剛裝好的太陽能板。“過段時間太陽能板併網發電後,每天能生產200多度電,按每度電0.98元算,一年我們村集體就能獲得將近4萬元的收入。”楊侯奴興奮地述說著對未來日子的期望。今年,嵐縣共在全縣範圍內實施了34MW的光伏發電項目,將持續20年帶動112個貧困村每村每年收益2萬餘元,2000餘戶深度貧困戶每年收入3000餘元,實現集體經濟壯大和群眾增收致富“雙豐收”。

創新思路,發展產業項目推動“破零”。作為純農業村,上明鄉官橋村的集體經濟“破零”祕訣則是在擴大自身優勢上下功夫。依託多年的蔬菜種植優勢,官橋村將18萬元整村脫貧項目扶持資金投入到合作社中,在村窪上流轉土地1000畝,發展蔬菜種植綜合農業園區,實現蔬菜產業的提質增效。而王獅鄉史家莊村則是與山西新大象集團合作發展生豬養殖項目,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78戶貧困戶每戶年底分紅7500元,村集體年分紅達3萬元,土地收益1.5萬元,每年增收4.5萬元。通過“三動”模式,村集體富了,有錢辦事讓基層黨組織腰桿硬了,惠民發展成果讓百姓幸福感更強了。(薛衛平梁瑞霞)

呂梁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