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奇英:多方發力分類施策堅決打贏打勝村集體經濟“破零”攻堅戰

農村 農村改革 三農 農民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7-06-14

多方發力 分類施策

堅決打贏打勝村集體經濟“破零”攻堅戰

中共嵐縣縣委書記 高奇英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增強基層黨組織功能、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嵐縣縣委按照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在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破零”工作中,因地制宜、多元發展,“輸血”“造血”並舉,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推動了精準脫貧。截至目前,全縣73個村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了“破零”,其中年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44個,5萬元以上的16個。

高奇英:多方發力分類施策堅決打贏打勝村集體經濟“破零”攻堅戰

1

落實責任,多方聯動,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破零”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艱鉅複雜的任務。我縣把這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統籌協調,壓實責任,整體聯動,形成縣、鄉、村三級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

1

領導掛帥重引導,帶動“破零”。縣委把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全縣“十三五”期間的一項重大任務,作為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召開常委會進行專題研究,制定出臺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方案,明確了空殼村“破零”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落實了縣四大班子領導的包聯責任,縣直包村領導、駐村工作隊和農村第一書記的幫扶責任,鄉鎮黨委書記的領導責任,村“兩委”主幹的直接責任,明確了各部門、各單位的職責任務,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各級領導幹部把抓黨建促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抓黨建促脫貧任務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主動包聯集體經濟“破零”困難村,進村入戶,走訪調研,與農村幹部一起謀思路、想辦法、尋突破,以點帶面、引領脫貧攻堅工作,形成了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乾的良好氛圍。

2

黨建引領謀發展,合力“破零”。“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縣、鄉黨委著眼於把建強基層組織作為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堡壘,在極力推進村集體經濟“破零”行動中強化組織建設、壓實工作責任,著力解決空殼村“零收入”的困境。統籌省、市、縣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的力量,秉承因村派人、因人定村的原則,共選派167名“第一書記”、128支扶貧工作隊,深入農村駐村工作2年,按照一村一策、一村多策和一村一業、一村多業,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旅則旅原則,找準切合各村實際的途徑,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破零”的有效模式,精準發力。

3

部門聯動齊發力,助推“破零”。在農村集體經濟“破零”的行動中,將責任層層壓實,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幫扶推動作用。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定期召開會議,通報進度、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宣傳部門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報道集體經濟“破零”工作動態以及好經驗、好做法;發改、工商、環保等部門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簡化手續,縮短審批時限;農業部門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和監督;財政、扶貧部門有計劃有重點地將項目、財力向集體經濟薄弱村傾斜、集中,截止目前共投入各類經費4000餘萬元,其中,整合扶貧資金3000餘萬元。縣直各部門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挖掘潛在的資源,帶項目下村,促產業興村,從源頭增強村級集體自身“造血”能力,幫助村集體謀思路、定規劃、找路子,實現集體收入“破零”。

2

創新模式,因村施策,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

我們堅持從經濟基礎、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等村情實際出發,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培育農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一村一策、一村一業,探索出“盤活集體資產、開發集體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實施光伏產業和資源整合”等多種發展路徑。

1

以盤活集體資產實現“破零”。以“三資”清理為突破口,通過整合集體土地、辦公用房、集體財產等村集體資源,按照資產入股、合作開發等思路盤活存量,提高資產利用率,實現了集體經濟“破零”。順會鄉戍子村通過集中流轉集體土地500餘畝入股村祥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劉襯會村利用村集體土地新建薯窖2座,通過租賃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牛灣子村整合村集體土地50餘畝新建蔬菜大棚19座,通過租賃給本村種植大戶,每年實現集體收益14000元、戶均收入33000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破零”和種糧大戶增收“雙贏”的局面。

2

以開發集體資源實現“破零”。依託自身資源優勢,通過創新機制,實現集體經濟“破零”。王獅鄉緊抓我縣被確定為全省林業資產收益扶貧試點縣的政策機遇,依託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的有利時機,因勢利導,乘勢而為,以蛤蟆神村和府臺村為試點,依託5000畝退耕還林地,採取“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構建林業資產收益脫貧新模式。造林公司通過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形式獲得退耕土地20年的經營權,因地制宜發展沙棘、中藥材等林業產業。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組織貧困戶進行林業生產,參與沙棘管理管護,剪枝整形收果,每個農民年可收入4800元,每年可相對固定解決本村勞力50人。村集體在土地流轉期內獲得每年每畝10元的公益金。目前,蛤蟆神村流轉退耕地2254畝,村集體每年收入22540元,府臺村流轉退耕地1040畝,村集體每年可收入10400元,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退耕農戶(貧困戶)在五年國家退耕還林補貼政策結束後,按照“利潤分紅+保底收益”的方式,獲得不低於土地實際經營利潤6%的分紅,保底收益每年每畝50元,每畝退耕還林將來效益可達5000元左右,每戶退耕地均在5畝以上,退耕戶至少實現分紅1500元。

3

以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破零”。利用由村集體領辦企業或合作社,延長產業鏈條,實行規模化經營的模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上明鄉官橋村結合本村實際,因地制宜,以“合作社帶動集體經濟與貧困戶共贏”的模式,按照“村委主導、合作社運營、產業帶動、貧困戶參與、群眾共享”的思路,通過發展以蔬菜種植為主的綜合農業園區作為促農增收、脫貧致富發展的重要產業來抓,同時藉助整村脫貧的有利時機,擴大產業規模,打造產業品牌,培育村級特色主導產業。王獅鄉史家莊村與山西新大象集團合作發展生豬養殖項目,項目採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享受金融扶貧貸款政策,由新大象集團進行擔保,貧困戶貸款入股,年底分紅至少可達到15%,按每戶入股金額5萬元計算,每戶至少增收7500元,實現穩定脫貧,村集體按入股金額20萬元計算,年收益將達到30000元。

4

以實施光伏產業實現“破零”。藉助資源、地理等優勢,內引外聯、企地聯合,加快發展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採用集體經營模式,就近接入電網,實現併網發電,售電收入由村集體與貧困戶共享。以縣扶貧開發總公司為主體,按照“成本控制、效益優先”的原則,與山西華潤和山西晉能合作的方式,採取集中式與分佈式,建設樑家莊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30MW和工業園區1MW、畢家坡村2.7MW、史家莊等3村0.3MW共34MW光伏發電項目,全縣112個貧困村每村收益2-3萬元、深度貧困戶每年收入不少於3000元、持續20年的收入,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和貧困戶收入共贏。

5

以整合各類資源實現“破零”。通過爭取上級政策或整合扶貧資金,發展項目獲得集體收益。順會鄉扶持龍頭企業,整合使用扶貧資金實施肉羊育肥項目,遴選確定祥源種養專業合作社為戍子、崖底兩村肉羊育肥項目經營主體,採取專業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合作模式,整合使用扶貧資金129.96萬元入股合作社,在10%的保底分紅的基礎上,根據合作社收益情況,實行二次分紅,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村集體獲得收益。2016年,合作社出欄肉羊5千餘隻,實現銷售額400餘萬元,戍子、崖底兩村村集體分別分紅3萬元、貧困戶分紅7萬元,實現了貧困戶增收、村集體“破零”、合作社提效三方共贏。土峪鄉東土峪村籌集資金20餘萬購置農機具,通過租賃實現集體經濟收入“破零”。

隨著村集體經濟“破零”脫貧攻堅戰的深入推進,使村集體收入有了源頭活水,激發了群眾脫貧致富動力,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核心地位將進一步鞏固,為推動全縣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凝聚起強大正能量。下一步,我們將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突破點,繼續加大資金、政策扶持力度,爭取年內167個行政村全部“破零”、50%的村集體經濟收入1萬元以上,實現“破零數”與“增實力”兩個提升的目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