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8醫共體牽頭醫院下轉病人破“零”

農村改革 三農 醫療改革 農村 黃山新聞網 2017-06-13

一季度,我市11家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中,3家醫院無下轉病人,8家醫院實現“零”的突破,但下轉病人偏少。6月9日,記者從全市縣域醫共體試點工作推進會上獲此消息。為加快推進基層分級診療,重構縣域醫療服務體系,我市有關負責人強調,進一步完善縣域醫共體運行機制,對病情平穩且鄉鎮衛生院具備收治條件的患者,縣級醫院必須下轉,並逐年提高下轉比例。

縣域醫共體建設是解決基層分級診療的有效模式,是重構縣域醫療服務體系、事關醫改全局的重要環節。目的在於依靠縣級醫院的龍頭作用,發揮中心衛生院的醫療服務功能,利用新農合基金按人頭預算的辦法,逐步建立完善縣域內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推進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發展,實現發展方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今年,我省的縣域醫共體試點工作上升為國家醫改政策,在全國推廣。

目前,我市已在除屯溪區和徽州區以外的區縣全面開展縣域醫共體試點,全市有11家醫院被確定為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分別是:歙縣人民醫院、歙縣中醫院、歙縣昌仁醫院、休寧縣人民醫院、休寧縣中醫院、祁門縣人民醫院、祁門縣中醫院、祁門縣平安醫院、黃山區人民醫院、黟縣人民醫院和黟縣碧陽鎮衛生院。

為推進縣域醫共體試點,我市部分牽頭醫院對鄉鎮衛生院開展技術骨幹常見病診斷、臨床診療技能培訓,對免費進修培訓的基層醫務人員經考核合格後給予適當補助,幫助鄉鎮衛生院開展手術及特色專科,顯著提高了基層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目前,所有牽頭醫院均開展村醫培訓,建立官方微信群,與鄉鎮衛生院醫師和村衛生室村醫結成“1+1+1”師徒關係。

市衛計委通報,一季度,我市縣域醫共體整體運行平穩。全市11家牽頭醫院中,住院可補償費用佔比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的有9家;住院實際補償比同比上升的有10家,其中4家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縣外住院人次同比上升的有11家;人均三費水平低於全省同類醫院平均水平的有7家;按病種付費執行率均比2016年有所上升,其中歙縣的3家牽頭醫院排在前三位。

市衛計委主任硃紅娟指出,目前縣域醫共體內下轉病人仍然偏少,雙向轉診制度有待完善。一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11家牽頭醫院的出院病人合計14328人次,下轉病人合計19人,下轉率僅為0.13%。除黃山區人民醫院、歙縣昌仁醫院和祁門縣中醫院無下轉病人外,其餘8家均實現“零”的突破。此外,所有醫共體的鄉鎮外住院人數均呈上升趨勢。

縣域醫共體建設對我市意義重大。但是,現階段我市農村基層人才缺乏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技術力量比較薄弱,部分縣級醫院沒有起到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的龍頭帶動作用,農村患者就醫無序,縣域內病人外流、新農合基金外流、縣域醫療資源外流現象並存,基層分級診療和“90%病人住院不出縣”的目標難以實現。

簽署負責人要求,在縣域醫共體建設中,要按照“基層首診、急慢分治、雙向轉診、連續服務”的原則,一般常見病留在中心(鄉鎮)衛生院診治,輕度疑難複雜或急性期的常見病由縣級醫院派專家現場指導鄉鎮衛生院就地治療,受鄉鎮衛生院技術條件所限難以診治的應轉往縣級醫院診治。凡鄉鎮衛生院能夠收治的病種,縣級醫院應當嚴格控制收治數量。

(來源:黃山在線 作者:許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