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新舉措 內蒙古首家醫共體“試水”

醫療改革 農村改革 基金 農村 正北方網 2017-06-18
醫改新舉措 內蒙古首家醫共體“試水”

“前兩天,因為咳嗽,我到西小召衛生院就診,醫生把胸片傳送到前旗大醫院,僅用半個多小時,大醫院專家傳回診斷結果,讓輸幾天液,現在已經好多了。以前我們去旗裡看病,連檢查帶住院,不方便不說,開銷還大。”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居民王老根高興地說,王老根成為了該旗建成的全區首家醫療服務共同體的受益者。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神,烏拉特前旗以創新運行機制為核心,首創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並於2016年11月組建了旗域醫療服務共同體(簡稱醫共體)。做法是以旗人民醫院為龍頭、20家蘇木鎮衛生院聯合組建旗域醫共體,此舉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衛生資源,實現醫療資源共享,縣域內就診率提升至90%。

醫改新舉措 內蒙古首家醫共體“試水”

醫共體制度的實施給基層衛生院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過去基層衛生院無法看的病,現在能看了。診查手段比過去增多了,服務能力提高了,通過網絡和旗醫院專家共同指導、探索治療方案,如此一來,患者願意留在基層看病了,從而使基層衛生院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呈遞增趨勢,初步形成了“小病首診在基層、大病在旗內、康復治療回基層”的良性就醫格局。

縣域“醫共體”是什麼?

當前,病人無序就診,小病到大醫院,名醫看小病,患者外轉現象嚴重,不僅耽誤患者的治療時間,醫療報銷問題也困擾群眾,患者“看病難,看病貴” 突出。為解決這一難題, 醫共體”通過“整合縣鄉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實行新農合基金對縣域醫共體按參合人頭指標總額預算”等綜合改革。促進分級診療,提高縣域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減少住院病人外流,使群眾就近得到優質服務,以減少患者的家庭負擔。

實施“醫共體”改革有哪些好處?

(一)實施醫共體建設,形成分級診療新秩序

通過明確縣鄉村醫療機構各自功能,一般常見病在鄉鎮衛生院診治,輕度疑難複雜或急性期的常見病,由縣級醫院派專家現場指導鄉鎮衛生院就地治療,難以診治的,轉往縣級醫院診治。

醫改新舉措 內蒙古首家醫共體“試水”

遠程會診

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建立雙向轉診,在縣級醫院已完成難度較大的診治,並且病情平穩後,轉回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派原經治醫生跟蹤病人至鄉鎮衛生院,指導後續診治工作。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轉來的病人,縣級醫院優先安排入院。這樣,縣、鄉、村三級聯動,使群眾就近能看得上病。

(二)醫保基金總額預算,撬動形成服務新模式

通過醫保基金按人頭總額預算,倒逼縣域醫共體內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能力,減少病人外出,降低基金支出。縣級牽頭醫院提高“治大病”能力,衛生院提升“看小病”的水平,使群眾就近能看得好病。病人外出減少,降低了醫療成本,使群眾看病少花錢。

縣域內醫療機構改變了服務方式,從‘逐利’轉為‘節約’,從過去以收治疾病、增加醫療收入為主,轉變為強化居民健康管理,通過醫療與預防深度融合,減少疾病發生,讓群眾少生病或不生病。

這樣,由大醫院“牽手”基層醫療機構,打造新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縣鄉村醫療機構形成了發展共同體、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讓群眾就近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病少花錢、少生病或不生病。醫院得發展、群眾得實惠、醫保基金有保障。

【範例】小醫院也可做大手術

11月9日上午,在天長市(縣級市)汊澗鎮中心衛生院,72歲的劉慶美老人很安心地躺在病床上,“開始想去大醫院,一問押金都要4萬,在這裡住了一個月,花了不到2千,手術也是有專家指導。”老人家的女兒陳玉珍告訴記者。作為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4個示範縣(市)之一,天長市組建了三個醫療服務共同體,汊澗鎮衛生院是天長市人民醫院醫共體的成員之一,醫共體內實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結對幫扶等,患者負擔大大減輕,醫務人員收入提高,2016年10月底縣域內就診率達92.2%。

病人做手術省了一半錢

劉慶美患有下肢靜脈曲張,行動不便,家人商量後決定給她做手術,“到大城市的醫院打聽一下,押金就要4萬,我媽說要回來做。”陳玉珍現居揚州,開始她不理解,但打聽了一下後,同意了,“都說這裡態度好,醫術也好,有專家指導。”“老人年紀大了,有心臟病,手術有風險。”汊澗鎮衛生院院長兼外科主任孫友和告訴記者,他向所在的醫共體牽頭單位天長市人民醫院發出遠程會診的申請,專家會診後,建議雙腿分兩次手術,並且在手術中,一直有麻醉專家遠程指導。最終,兩次手術都非常成功,住院一個月,劉慶美花的費用不到2000元。“老人家回來手術,至少省了一半錢。而我們學會了不少東西,以後遇到這類手術我們心裡也有底了。”孫友告訴記者,自今年5月份,遠程會診室設立後,已有40場手術申請了市醫院專家會診,甚至包括安醫一附院專家參與的三方會診,“我們的醫生現在技術提高不少,很有成就感和獲得感。”

各級醫院按比例分報酬

在隔壁病房,77歲的包貴英也正在等待第二天的手術,“是頜下包塊,是市醫院檢查的,我問醫生能不能回鎮衛生院做手術,醫生說可以,隨我。”

以前是醫院多開藥、多檢查,醫保就能多付錢,從而刺激醫院提高醫療費,而在醫共體內,醫保調整為按人頭總額預付,醫院少開藥少檢查,節省下的錢醫共體可結餘分配。

醫改新舉措 內蒙古首家醫共體“試水”

安徽天長新街鎮衛生院院長介紹醫共體遠程會診平臺

天長市衛計委主任楊輔仁解釋:“一個手術,在市醫院開,結算後醫保要支付4000元,在鄉鎮開是1500元,節省下的2500元,會轉到醫共體,最終醫共體成員醫院按6:3:1分配。”患者在鄉鎮做手術,同樣有專家的指導,所使用藥品都在目錄內,費用少,報銷比例高,花費也大大節省。

醫共體內實現技術共享

在醫共體內,技術、利益共享,最終讓利於患者。在該市,天長市人民醫院、天長市中醫院以及一家民營醫院分別與基層醫院結對,組建了三個醫共體。

醫改新舉措 內蒙古首家醫共體“試水”

天長市中醫院醫共體微信交流群

天長市人民醫院與21家鄉鎮衛生院、76家村衛生室結成醫共體,醫共體內實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結對幫扶等,牽頭醫院醫生與基層醫生結成“師徒”,對其中3家衛生院每週去指導一次,另18家衛生院每月指導一次,該院院長許長鬆表示:“醫生必須去衛生院,授課,或者指導手術,都要登記‘留痕’。”醫共體內,醫院之間的幫扶不再僅僅是友好合作,而是責任與義務。楊輔仁解釋,該市還在試點醫共體內人員、經費、資產統一管理,“大小醫院都是一家人。”

患者半年省錢6.38億

安徽省首創的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模式,目前40個試點縣覆蓋人口2891.5萬,佔新農合覆蓋人數的56.3%。僅今年上半年,試點縣住院總費用減少6.38億元,次均住院費用減少221元,新農合資金支出減少4.02億元。試點縣縣外住院病人同比下降;鄉鎮衛生院住院人次同比增長。天長、太和等市縣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

【評論】醫共體:消腫“胖墩醫院”

“看病貴”的疑難雜症逐漸得到緩解,“看病難”的沉痾痼疾卻仍高燒不退,讓稍稍“恢復神志”的芸芸眾生,又被“燒得”直犯迷糊。何因?幾十年一貫制的“以治療為中心”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之所致。

隨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以治療為中心”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強大慣性,使得直轄市乃至省會城市的名醫院,在患者的擁躉下越來越“肥胖”、越來越“浮腫”,無一例外地長成了“胖墩醫院”,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診治需求中,“胖墩醫院”生成了毋庸置疑、不可替代的巨大“正能量”;憂的是,“肥胖”“浮腫”不可避免滋生的種種“負能量”,卻讓“胖墩醫院”體力嚴重透支,不得不在“痛並快樂著”中蹣跚前行。

醫改新舉措 內蒙古首家醫共體“試水”

冷眼觀潮,“胖墩醫院”的遺患連連,直讓人“羨慕嫉妒恨”。遺患之一,“肥胖業務”吃不消:超一流的醫療設備,超一流的專家醫師,帶來的卻是以數百萬計的年門診量、以數十萬計的年出院患者和年手術檯數,迫使醫護人員在超負荷工作中疲於奔命;遺患之二,“臃腫人流”賽春運:村裡的、鄉里的、縣裡的乃至市裡的患者,在迷信省城大醫院水平高的衝動驅使下,成群結隊蜂擁而至,致使“胖墩醫院”排隊難、掛號難、預約難、就診難、治療難;遺患之三,“虹吸效應”挖牆腳:“胖墩醫院”的超一流平臺,吸來了基層醫院本就稀缺的醫療資源、優秀人才,吸走了基層醫院本就沒多少的就醫患者、醫療費用,吸弱了基層醫院本就不牢固的醫療基礎。

望聞問切,要想為“胖墩醫院”消消腫,就應與“以治療為中心”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說拜拜,轉而打造“以健康為中心”新型衛生服務模式。新年新氣象,山西省人民醫院召開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啟動大會,全力推進上下聯動、利益共享的深入融合型“醫共體”建設,以“醫療質量統一、護理質量統一、藥品耗材價格統一”為抓手,讓市縣鄉村患者都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到省城大醫院的優質優價診療服務。

古代中醫名典《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有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說的是,人的經脈通暢,就不會感覺疼痛和難受;一旦經脈不通暢,就會產生疼痛和疾病。同理,沿襲“以治療為中心”的舊例,就會“痛則不通”看病難;力推“以健康為中心”的新法,就會“通則不痛”看病易。(正北方網綜合自《內蒙古日報》、《山西日報》、《安徽商報》等媒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