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橋」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楊劍橋」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楊劍橋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中心副主任,營養醫師、中藥藥師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運用食療學、營養學方法,調理各種偏頗體質狀態和亞健康狀態,例如:怕冷、倦怠、便祕、超重/肥胖、孕前調理、產後調理等。

門診地點: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營養門診726室。

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俗語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溼悶熱的日子,今年更是迎來了40天“加長版三伏”......今天聊聊三伏食養那些事兒

大家一起來數伏

數伏總聽不會數,“夏至三庚便數伏”,想要準確數出伏天,首先要了解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日以及干支紀日法。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而俗語中的“庚”字是指天干中的庚,何為天干呢,在我國古代使用的干支紀日法中,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組合來表示日期,它總共有 60 種組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十一甲子”。

「楊劍橋」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不同紀日法標識下的今天)

今年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是7月12日,於是今天便成為初伏的起始日。初伏持續時長規定為10天,到7月21日結束。數伏的下一步是確定末伏的時間,即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視為末伏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8日,再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8月11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的持續時長也是10天,到8月20日結束。最後,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根據庚日早晚不同,留給中伏的時間一定是 10 天或者20天,而不會是別的數值。因此,整個三伏的時長才會有30 天和 40 天的區別。今年的中伏便是7月22日至8月10日,整個伏天有40天~

「楊劍橋」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伏天,是會讓人不舒服的熱

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三伏天,天暑下迫,地溼上蒸,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空氣流動小,這種特殊的氣候,使人感到極不舒服,常會出現頭昏頭重、四肢乏力、食慾減少、胃口不開等溼邪困脾的表現。

「楊劍橋」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伏天食養注意

第一,“伏”即伏藏的意思,應當減少外出以避暑氣,防中暑。

“伏”可稱“長夏”,“伏”是五行家對季節的另類安排,其中“伏”為“土”。“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環。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來。就要潛伏一段時間,“潛伏”、“伏藏”就是“伏”的本義。

第二,三伏宜清補。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亦是養護陽氣的最好時機。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溼,適宜清補”。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以清淡為主。

第三,適當補充益氣養陰的湯水。

“三伏天”,尤其是“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人們常出現“無病三分虛”的情況。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清淡湯水,如用沙蔘、西洋參、玉竹、淮山等煲湯,以強健體質。

第四,三伏食養以通為要,忌肥甘厚膩。

中醫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所以一年當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過補。三伏天應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為主。此外,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損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

第五三伏天還應攝入充足維生素,並及時補充水分。

例如苦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鐵等,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熟食養血滋肝,亦能洩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民間亦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這也是為了增加身體排汗量,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推薦膳食:生脈飲

「楊劍橋」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圖片來源:網絡)

1. 主要食材:

人蔘5g、麥冬10g、五味子5g。


2. 製作方法

上述3味水煎去渣口服或用沸水浸泡20分鐘以後代茶飲用。

膳食點評

生脈飲是藥王孫思邈所創,味道酸甜可口,一般人都能接受。適宜汗出過多,勞神過度,造成心氣不足,出現怕熱、心煩、昏沉、憋悶等現象的氣陰兩虧人群飲用,本推薦劑量較小,如對症可代茶飲用,每日一劑。

三伏天易傷津耗氣,生脈飲中養心氣首先要養氣,所以用人蔘大補肺氣,心肺同補;因為暑邪傷津,所以用麥冬,麥冬甘寒,既清暑又生津;五味子味酸能收斂陰液,可以使汗出適度,同時又可以化痰除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