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石門坊人文歷史悠久,有據可查的文獻證據自然是唐朝天寶年間的摩崖石刻造像,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此時,臨朐譚氏已經在此定居多年,明朝進士張印立曾經應邀為譚氏家族撰寫《祖塋墓誌》,其文曰:“夫遠系難稽,溯其有據,嘗過墓門,閱豐碑,大半剝蝕,有建自貞觀間者。其前此不知歷幾春秋也。”貞觀,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是唐朝開國後的第二代皇帝,比天寶年間要早120多年。從明朝進士張印立的文章來看,譚氏祖林有唐朝貞觀年間的墓碑,證明譚氏唐初已在臨朐定居。其實,譚氏本為山東土著,西周分封諸侯國時為譚國,子爵級,封地在今章丘一帶,城子崖即譚國出土之遺。後被齊國所滅,國君譚子奔莒,譚國子民遂以國為姓,從此始有譚姓出現。臨朐譚氏應為譚國東遷之臣民,逐步遠離濟水之南,流落至海岱之間的青州臨朐地界。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天寶年間,石門山中雕塑佛像時,譚氏沒有參與者,可能當時人少,或許是家境寒微;但是後來的石門山歷次修造,譚氏不僅參與,而且是積極倡導者。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北宋至和元年八月,即公元1054年,朱王村(今大樓村)民在石門坊修造聖容九尊,其帶頭人便是“糾首譚江”,其他信民有譚景、譚辛、譚俊、譚懷、譚貴,書寫碑文的人是譚道深,可見宋代的臨朐譚氏已經是石門坊公益活動的組織者和積極參與者。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金國後期的蒙古憲宗己未年,是公元1259年,莒縣人張志賢來石門坊開創崇聖寺,並開鑿了僧房,後來成為張志賢臥化的石龕。元朝至元九年,即公元1272年所立的《石門坊張志賢聖山修行之記》碑記載:張志賢圓寂之後,弟子將其石龕封門。後來發現張志賢屍身不朽,涅槃成仙!時人以之為奇,首先由都維那會首、譚家莊社長譚清妻蘆氏挑頭,倡議捐資重修崇聖寺。譚家莊的譚義、朱王村譚淵都參與了捐助活動。這是石門坊第一次重修崇聖寺,其倡導者便是譚清。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明朝萬曆三十六年,即公元1608年,石門坊第四次重修崇聖寺,其碑文曰:“有譚馬莊信士譚鑑……教住持置募緣簿一扇,偕友踵朐西之善士門,以義激之,眾因舍資財,翁所舍費居其半……故鳩工聚力,擇日興徒,不數月間告竣,廟貌棟宇,牆垣繪塑,神像森然,耀目一新。”碑陰則鐫刻:“領袖譚鑑暨子譚科、譚稠,孫譚仁、譚義、譚所蘊”,另有譚尚義、譚豹、譚林、譚柱、譚亭、譚求、譚德等捐款參與。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清朝光緒二十四年,即公元1898年,石門坊第六次重修崇聖寺,創建文昌殿,領袖有12人,其中便有譚凝德、譚雲會、譚其相、譚尚□四人;而首事人共有30人,其中譚姓人士有譚其相、譚其昌、譚尚懷、譚雲會、譚雲峰、譚汝孚、譚汝起、譚汝俊、譚瑞成、譚鴻基等12人;書碑人是廩膳生員譚其昌。可見譚氏在本次石門坊修繕活動中的公益參與意識。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是公元1935年,石門坊進行第七次重修,起因是“民國三年,文昌殿毀於火,逄公殿亦早就頹極”,據《重修石門坊記》碑文記載:“歲乙亥,適麥秋豐禳,邑境安謐,譚君楓階以其距石門最近,不忍勝蹟久荒圮也,乃謀諸鄉眾倡議修葺,計自廿四年九月興工,文昌殿照基重建。”可見本次重修文昌殿是譚楓階發起的,雖然在碑文中鐫刻著領袖是縣長周鈞英,但譚氏族人還是佔有很大比例,如譚瑞昌、譚升德、譚殿文、譚延德、譚雲平、譚菊亭、譚其璋、譚書城、譚其成、譚煥亭、譚堃基、譚功臣、譚其綱、譚其超、 譚雲臺、譚兆基、譚立基、譚殿貴、譚殿福、譚殿聖等20人。查閱《譚氏族譜》,發現譚楓階原名叫譚殿陛,字楓階。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從上述文獻來看,臨朐譚氏與石門坊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淵源,也可以說石門坊的歷史傳承,譚氏起了很大作用!歷史上每一位造福後世的古人,都值得我們後人來尊重;因為他們創造的文明與輝煌,不僅是其後人獨自享用的私有財富,而且是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公共文化遺產,是我們整個社會共同擁有的社會財富。有鑑於此,他們才是讓我們肅然起敬的文化表率。(文圖:張銘璇)

臨朐譚氏與石門坊的歷史淵源(張銘璇)


賀《譚氏族譜》發行祝文

維 公元二零一九年四月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