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利川 油菜 梯田 四川 重慶 建築 李子 湖北 恩施土家小哥 2019-06-02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古遺址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田園生活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美麗油菜花田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美麗油菜花田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流水潺潺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農家屋周圍開滿油菜花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美麗油菜花田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美麗油菜花田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美麗油菜花田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美麗油菜花田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遊客留影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高墩特大橋

恩施土家人文地理:利川磁洞溝 峽谷傳美名

美麗油菜花田

人們常說,利川是重慶的後花園,蘇馬蕩是花園的核心,殊不知蘇馬蕩也有一個後花園,那就是磁洞溝大峽谷。由於這裡海拔低,水資源豐富,兩邊的高山擋住了嚴冬的寒流,因而物產十分豐富。稻穀、洋芋都是兩季,還盛產小麥、油菜、紅薯、桃子、李子等物產,可以說磁洞溝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

這裡春來早

磁洞溝的春天總是比別的地方來得早。每當蘇馬蕩還是寒風料峭時,這裡白色的李花、紅色的桃花已是滿眼春色;當蘇馬蕩李花白桃花紅時,這裡卻是油菜花金黃滿溝,香飄四溢;當蘇馬蕩油菜花盛放時,這裡卻是青色的李子、粉紅的桃子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當蘇馬蕩桃李枝頭搖曳時,這裡層層的梯田早已翠綠;當蘇馬蕩秋收時,這裡滿溝的翠綠又覆蓋了層層梯田。

我們一行在油菜花開放的季節沿以前的老路領略了一番這個後花園。駕車來到謀道鎮,穿過蘇馬蕩大道下的涵洞,便來到峽谷的起點觀音巖。一條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伸向峽谷的密林、鮮花的深處。車輛轉過兩個回頭線,我們向左邊望去,還殘存一段陡峭的石梯,上面披紅掛綵,有鞭炮炸過的痕跡。找一個稍微寬闊的地方停下車,來到石梯前,正巧一位揹著揹簍的老人拾級而下,老者彷彿是從藍天白雲間走來。在未修公路前,這裡是出入磁洞溝唯一的交通要道。

沿著主幹道繼續前行,便是下磁了。下磁,是磁洞溝的下游,與重慶臨界。這裡地勢較寬,沿河岸是層層梯田,號稱萬畝油菜花海,以依託蘇馬蕩拓展旅遊優勢。

沿一彎曲而下的公路前行,一陣陣帶有花香的暖風從車窗外飄來,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間,粉紅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遍地隨山勢起伏的金黃油菜花讓人賞心悅目。

到達下磁的興隆集鎮,停好車,與遊人們一道興沖沖地拾級而下,或是來到一吊橋上,心驚膽戰地跑過去;或是融入花海,擺弄姿勢隨風起舞;或是徜徉在河水中,讓泉水漫過腳踝。

盡興地遊玩了花海,又來到興隆觀看老街。這是一段專門留存的約200米長的老街,通公路之前,這裡是湖北和四川的邊貿集鎮,也是古鹽道的一部分,因生意興隆故取名興隆場。那時,南來北往的商賈、小販在這裡打尖、住宿、交易。街上酒店、客棧、商鋪密佈,熱情的老闆娘、精明的商賈們,在這裡演繹出一段段傳奇和故事。

響水洞為何得名

沿盤山公路繼續向下,一座雄偉的大橋從金黃的油菜田、潺潺的小溪和各種不知名的山花頭頂跨過,那是利萬高速公路大橋。

繼續向下,來到一個叫花園的地方,右邊的山上一座歷經幾十年風雨的歐式風格建築仍然矗立著,那是原來的地主莊園,新中國成立後變成了一所小學校,而當年那一坡長長的石梯已被盤山公路替代。

繼續前行,來到一個叫唐坊的地方,據說這裡原是上磁公社所在地。右邊不遠處的一個峽谷,就是響水洞了。驅車沿著響水溪上行約3公里,便來到了響水洞。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我們攀爬懸崖峭壁,終於來到響水洞出水口,只見一泓碧水從洞穴深處源源不斷傾瀉而下,落下後形成一個幽靜的、碧綠的水潭。如果運氣好,還可以見到水潭裡的“透明魚”。在水潭靠近懸崖邊的地方,清泉突然性情大變,發出震天的吼聲,把自己變成一條山間的白色錦緞,奮勇而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洞裡住著一位神仙,從洞口到地面是一條寬闊的石梯路。一泓碧水沿路旁小溪叮叮咚咚蜿蜒而下。當附近村民辦紅白喜事時,只要提前一天來到洞口焚香禱告,第二天太陽出來時就會在洞口出現辦事所需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等餐具,用完後只需搬到洞口,焚香表示謝意方可。特別貧困而又善良的人家還會得到糧食、肉食等饋贈。

後來,一個貪心的人,在焚香禱告後,躲在一旁偷窺。天快亮時,只見一位白衣仙女從洞裡飄出,在洞口看了看,一揮長袖,桌椅板凳、餐具等都整齊地排列在洞口。

這個貪心的人跑上前去想抱住仙女,仙女大怒,一揮長袖,原來的石梯變成懸崖,一泓碧水也變成怒吼的瀑布,將這個貪心的人衝下懸崖。從此,人們不再來到洞口,也借不到桌椅板凳和餐具了。一泓叮叮咚咚的山泉變成了日夜不停怒吼的瀑布,響水洞因此而得名。

洞溪的悽美傳說

從這裡驅車向南行駛約2公里,便來到一個叫洞溪的地方,這裡可觀看“神泉”。這“神泉”平常無水,只是每天早、中、晚各出一次水,且水量很大,每次出水約40分鐘左右。果然,剛到時還乾涸的小溝,不一會就聽到隆隆的響聲,一股清泉從洞裡湧出,越來越大,不一會兒就形成了瀑布。

傳說從前的下磁十年九旱,就靠這眼終年不斷的泉水滋養。有一年大旱,一個從四川逃難的漢子來到下磁,因為勤勞善良,被招為上門女婿。他平時不苟言笑,只知道幹活,往往錯過飯點,直到太陽落山。美麗善良的妻子常常帶上飯菜滿山遍野去尋找上山開荒種地的夫君,最後不幸落入虎口。當晚,她便託夢夫君:一定要記住每當洞溪山泉出水時就是該吃飯的時候了。該泉每日早、中、晚各出一次水的故事就是這樣來的。

傳說雖然悽美,可定時出水卻是真的,為保護這一眼“神泉”,這裡還有專人在此守候呢!

美麗的風景,動人的傳說,豐富的物產,使這個蘇馬蕩的後花園充滿了神祕。在今年的正月裡,一批在外打工的磁洞溝人,聚在一起商議要將這個後花園建得更美,還要利用豐富的物產使這裡成為蘇馬蕩的蔬菜基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