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簡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級行政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連本省的神農架林區,宜昌市。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華中藥庫”、 “菸草王國”、“世界硒都”之稱號。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風電資源蘊藏量達300萬千瓦,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鐵礦是中國四大鐵礦之一,已探明儲量13億噸,預測儲量達40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500億立方米,預測資源量達1.5萬億立方米。恩施還擁有世界最大的獨立硒礦床。

恩施州屬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溼潤氣候。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氣候特徵明顯,垂直差異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恩施州境內年均氣溫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處武漢和重慶兩大“火爐”之間,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簡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級行政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連本省的神農架林區,宜昌市。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華中藥庫”、 “菸草王國”、“世界硒都”之稱號。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風電資源蘊藏量達300萬千瓦,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鐵礦是中國四大鐵礦之一,已探明儲量13億噸,預測儲量達40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500億立方米,預測資源量達1.5萬億立方米。恩施還擁有世界最大的獨立硒礦床。

恩施州屬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溼潤氣候。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氣候特徵明顯,垂直差異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恩施州境內年均氣溫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處武漢和重慶兩大“火爐”之間,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沿革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樑、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

1993年4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36號文批覆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05年開始,州慶日定為8月19日。

截至2016年,恩施自治州下轄恩施、利川2個縣級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6個縣。全州共有8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46個鄉,37個鎮,5個辦事處;2627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村民委員會2543個;23510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22662個。

"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簡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級行政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連本省的神農架林區,宜昌市。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華中藥庫”、 “菸草王國”、“世界硒都”之稱號。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風電資源蘊藏量達300萬千瓦,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鐵礦是中國四大鐵礦之一,已探明儲量13億噸,預測儲量達40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500億立方米,預測資源量達1.5萬億立方米。恩施還擁有世界最大的獨立硒礦床。

恩施州屬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溼潤氣候。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氣候特徵明顯,垂直差異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恩施州境內年均氣溫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處武漢和重慶兩大“火爐”之間,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沿革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樑、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

1993年4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36號文批覆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05年開始,州慶日定為8月19日。

截至2016年,恩施自治州下轄恩施、利川2個縣級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6個縣。全州共有8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46個鄉,37個鎮,5個辦事處;2627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村民委員會2543個;23510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22662個。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理環境

恩施州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湘、鄂、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北端連本省神農架林區,東面與本省宜昌市為鄰。州域東西相距約220千米,南北相距約260千米。

由北部大巴山脈的南緣分支——巫山山脈,東南部和中部屬苗嶺分支——武陵山脈,西部大婁山山脈的北延部分——齊躍山脈等三大主要山脈組成的山地。全州地勢是三山鼎立,呈現北部,西北部和東南部高,逐漸向中、南傾斜而相對低下的狀態。其地貌基本特徵是:階梯狀地貌發育。由於受新構造運動間歇活動的影響,大面積隆起成山,局部斷陷,沉積形成多級夷面與山間河谷斷陷盆地。境內除東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積山地外,普遍展示著海拔2000至1700米,1500至1300米,1200至1000米,900至800米,700至500米等五級面積不等的夷平面,並存在一至二級河谷階地。呈現明顯層狀地貌。岩溶地貌發育,山間谷地星羅棋佈。全州碳酸鹽巖類(石灰岩、白雲岩)面積佔總面積54.4%,裸露的碳酸鹽巖受本州溫暖多雨氣候的影響,岩溶地貌發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恩施屬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特點是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霧多寡照,終年溼潤,降水充沛,雨熱同期。但因地形錯綜複雜,地勢高低懸殊,又呈現出極其明顯的氣候垂直地域差異。

熱量、溫度隨地勢升高而下降,年平均氣溫,低山16.3℃,二高山13.4℃,高山7.8℃;年降水量,東南部1100—1300毫米,西北部1000-1900毫米,中部1400-1600毫米;年平均日照,低山1300小時,二高山1200-1350小時,高山1000—1350小時;無霜期,低山238—348天,二高山237—264天,高山170—233天;相對溼度,低山82%,二高山85%,高山82%。

恩施自治州除漢族外,還居住著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28個少數民族。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2000年全州總人口378萬人,漢族178.4萬人,佔47.2%;土家族170萬人,佔45.0%;苗族20.6萬人,佔5.5%;侗族6.7萬人,佔1.8%;其他少數民族1.97萬人,佔0.5%。土家族主要分部在清江以南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和利川五縣市,巴東、建始和恩施三縣市的土家族佔其總人口的25%至30%不等。苗族主要分佈在利川、來鳳、宣恩、咸豐,佔全州苗族人口總數的90.8%,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較為典型的有宣恩縣的小茅坡營、苗寨,咸豐的官壩、小村、梅坪、龍坪,利川的文鬥等。侗族主要分佈在宣恩、恩施、咸豐等縣市交界的山區裡。蒙古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三家臺等地和利川。白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鐵爐等地。回族在全州各縣市均有分佈。另外一些少數民族零星地分佈全州各地。

"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簡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級行政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連本省的神農架林區,宜昌市。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華中藥庫”、 “菸草王國”、“世界硒都”之稱號。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風電資源蘊藏量達300萬千瓦,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鐵礦是中國四大鐵礦之一,已探明儲量13億噸,預測儲量達40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500億立方米,預測資源量達1.5萬億立方米。恩施還擁有世界最大的獨立硒礦床。

恩施州屬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溼潤氣候。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氣候特徵明顯,垂直差異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恩施州境內年均氣溫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處武漢和重慶兩大“火爐”之間,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沿革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樑、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

1993年4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36號文批覆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05年開始,州慶日定為8月19日。

截至2016年,恩施自治州下轄恩施、利川2個縣級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6個縣。全州共有8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46個鄉,37個鎮,5個辦事處;2627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村民委員會2543個;23510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22662個。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理環境

恩施州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湘、鄂、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北端連本省神農架林區,東面與本省宜昌市為鄰。州域東西相距約220千米,南北相距約260千米。

由北部大巴山脈的南緣分支——巫山山脈,東南部和中部屬苗嶺分支——武陵山脈,西部大婁山山脈的北延部分——齊躍山脈等三大主要山脈組成的山地。全州地勢是三山鼎立,呈現北部,西北部和東南部高,逐漸向中、南傾斜而相對低下的狀態。其地貌基本特徵是:階梯狀地貌發育。由於受新構造運動間歇活動的影響,大面積隆起成山,局部斷陷,沉積形成多級夷面與山間河谷斷陷盆地。境內除東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積山地外,普遍展示著海拔2000至1700米,1500至1300米,1200至1000米,900至800米,700至500米等五級面積不等的夷平面,並存在一至二級河谷階地。呈現明顯層狀地貌。岩溶地貌發育,山間谷地星羅棋佈。全州碳酸鹽巖類(石灰岩、白雲岩)面積佔總面積54.4%,裸露的碳酸鹽巖受本州溫暖多雨氣候的影響,岩溶地貌發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恩施屬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特點是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霧多寡照,終年溼潤,降水充沛,雨熱同期。但因地形錯綜複雜,地勢高低懸殊,又呈現出極其明顯的氣候垂直地域差異。

熱量、溫度隨地勢升高而下降,年平均氣溫,低山16.3℃,二高山13.4℃,高山7.8℃;年降水量,東南部1100—1300毫米,西北部1000-1900毫米,中部1400-1600毫米;年平均日照,低山1300小時,二高山1200-1350小時,高山1000—1350小時;無霜期,低山238—348天,二高山237—264天,高山170—233天;相對溼度,低山82%,二高山85%,高山82%。

恩施自治州除漢族外,還居住著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28個少數民族。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2000年全州總人口378萬人,漢族178.4萬人,佔47.2%;土家族170萬人,佔45.0%;苗族20.6萬人,佔5.5%;侗族6.7萬人,佔1.8%;其他少數民族1.97萬人,佔0.5%。土家族主要分部在清江以南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和利川五縣市,巴東、建始和恩施三縣市的土家族佔其總人口的25%至30%不等。苗族主要分佈在利川、來鳳、宣恩、咸豐,佔全州苗族人口總數的90.8%,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較為典型的有宣恩縣的小茅坡營、苗寨,咸豐的官壩、小村、梅坪、龍坪,利川的文鬥等。侗族主要分佈在宣恩、恩施、咸豐等縣市交界的山區裡。蒙古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三家臺等地和利川。白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鐵爐等地。回族在全州各縣市均有分佈。另外一些少數民族零星地分佈全州各地。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文化

風俗

居住

土家人“所居必擇高嶺”,往往同姓數十戶或上百戶集聚而成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內,客家人多居山外。土司時,只有土司、舍把、族長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樑畫柱,而一般土民,多編竹為牆,茅草蓋屋,若蓋瓦房,則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設有祖先神位,兩旁側室住人。側房內靠前處設火坑,置三腳架,用來架鍋做飯。側房近屋頂處,編竹為樓;樓底懸一木架。竹樓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燒火的熱氣,烘糧食、肉、木柴等。現土家房舍,多建“吊腳樓”式木板瓦房,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苗家喜合族聚居,一姓一寨,或數姓一寨,居室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極為簡陋的所謂三根柱子通天,“八”字木,上蓋茅草的居室,另種是較好的即為吊腳樓。樓下養牲畜,樓上住人。堂屋一側為火屋,置有火坑,坑內置三腳架用以煮飯或炒菜,火坑後方供奉的家神。火坑屋的套間即為該家長者居住。

衣著

土家人“男女垂鬢,短衣跣足,以布勒額,喜斑爛服色”。過去,“男女服飾,以貧富分,貧者僅足蔽體,富者夏葛冬裘。”土家人穿的衣料,一般為自織、自染的土布,史書上稱為“溪布”、“洞布”,多為青、藍二色。服裝式樣:青年男子多穿對襟短衣。也有穿“琵琶襟”的。女裝全是大衣大袖,褲管也特別大;袖口與褲腿口都鑲上五寸來寬的花邊,與袖口褲腳口同一花色。婦女一般不纏足。男女喜包頭,纏黑、白長帕,四季不離。頭帕長達一丈多,纏成“人字路”式。對襟短衣,外套黑布單掛,稱為“鴉鵲褂”。以布纏腿,不常穿鞋。

苗人服飾多種多樣,女裝一般為上裝無領斜襟、袖大而短、衣長至膝,即所為“前遮羞、後遮溝”、有顏色布作外託肩,袖口、襟邊均為花邊,下裝有褲和裙兩種,褲腳大而短,鑲有花邊,裙帶子多為甚密的摺裙,裙長至踝,內著長褲。男裝,老人無領,右斜襟,喜扎腰帶,青年則多穿對襟,7扣或9扣,袖長而口小,男女多包頭,老人喜青色,青年人喜白色。頭巾較長,常包成大盤。男女均扎綁腿。女性更多戴金銀手飾,項圈等。

飲食

恩施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當地餐飲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瀟湘鹹辣風格。特別是當地頗具土家族和苗族特色的風味小吃更是吸引了不少的遊人,比如有合渣、臘肉、土豆乾等。

土家人吃食主要為雜糧,如苞谷、小米、蕎麥、紅苕等,吃大米較少。喜腥羶,好飲酒。以大塊大砣肉待客為至誠,若切剁太細,就會被譏為小氣、吝嗇。喝酒用土碗豪飲。對於五味,尤喜辛辣、每餐不離辣椒,另有喝油茶的習慣。即“土家人以油炸黃豆、苞谷、米花、豆乳、芝麻、綠豆諸物,取水和油,貢茶葉作湯泡之,餉客致敬。”舊時還有咂酒習俗。

苗家飲食,多以苞谷,洋芋為主、較少大米。 喜食酸辣,好飲酒,紅白喜事或親友客人,常以酒款待。

"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簡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級行政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連本省的神農架林區,宜昌市。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華中藥庫”、 “菸草王國”、“世界硒都”之稱號。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風電資源蘊藏量達300萬千瓦,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鐵礦是中國四大鐵礦之一,已探明儲量13億噸,預測儲量達40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500億立方米,預測資源量達1.5萬億立方米。恩施還擁有世界最大的獨立硒礦床。

恩施州屬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溼潤氣候。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氣候特徵明顯,垂直差異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恩施州境內年均氣溫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處武漢和重慶兩大“火爐”之間,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沿革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樑、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

1993年4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36號文批覆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05年開始,州慶日定為8月19日。

截至2016年,恩施自治州下轄恩施、利川2個縣級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6個縣。全州共有8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46個鄉,37個鎮,5個辦事處;2627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村民委員會2543個;23510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22662個。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理環境

恩施州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湘、鄂、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北端連本省神農架林區,東面與本省宜昌市為鄰。州域東西相距約220千米,南北相距約260千米。

由北部大巴山脈的南緣分支——巫山山脈,東南部和中部屬苗嶺分支——武陵山脈,西部大婁山山脈的北延部分——齊躍山脈等三大主要山脈組成的山地。全州地勢是三山鼎立,呈現北部,西北部和東南部高,逐漸向中、南傾斜而相對低下的狀態。其地貌基本特徵是:階梯狀地貌發育。由於受新構造運動間歇活動的影響,大面積隆起成山,局部斷陷,沉積形成多級夷面與山間河谷斷陷盆地。境內除東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積山地外,普遍展示著海拔2000至1700米,1500至1300米,1200至1000米,900至800米,700至500米等五級面積不等的夷平面,並存在一至二級河谷階地。呈現明顯層狀地貌。岩溶地貌發育,山間谷地星羅棋佈。全州碳酸鹽巖類(石灰岩、白雲岩)面積佔總面積54.4%,裸露的碳酸鹽巖受本州溫暖多雨氣候的影響,岩溶地貌發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恩施屬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特點是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霧多寡照,終年溼潤,降水充沛,雨熱同期。但因地形錯綜複雜,地勢高低懸殊,又呈現出極其明顯的氣候垂直地域差異。

熱量、溫度隨地勢升高而下降,年平均氣溫,低山16.3℃,二高山13.4℃,高山7.8℃;年降水量,東南部1100—1300毫米,西北部1000-1900毫米,中部1400-1600毫米;年平均日照,低山1300小時,二高山1200-1350小時,高山1000—1350小時;無霜期,低山238—348天,二高山237—264天,高山170—233天;相對溼度,低山82%,二高山85%,高山82%。

恩施自治州除漢族外,還居住著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28個少數民族。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2000年全州總人口378萬人,漢族178.4萬人,佔47.2%;土家族170萬人,佔45.0%;苗族20.6萬人,佔5.5%;侗族6.7萬人,佔1.8%;其他少數民族1.97萬人,佔0.5%。土家族主要分部在清江以南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和利川五縣市,巴東、建始和恩施三縣市的土家族佔其總人口的25%至30%不等。苗族主要分佈在利川、來鳳、宣恩、咸豐,佔全州苗族人口總數的90.8%,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較為典型的有宣恩縣的小茅坡營、苗寨,咸豐的官壩、小村、梅坪、龍坪,利川的文鬥等。侗族主要分佈在宣恩、恩施、咸豐等縣市交界的山區裡。蒙古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三家臺等地和利川。白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鐵爐等地。回族在全州各縣市均有分佈。另外一些少數民族零星地分佈全州各地。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文化

風俗

居住

土家人“所居必擇高嶺”,往往同姓數十戶或上百戶集聚而成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內,客家人多居山外。土司時,只有土司、舍把、族長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樑畫柱,而一般土民,多編竹為牆,茅草蓋屋,若蓋瓦房,則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設有祖先神位,兩旁側室住人。側房內靠前處設火坑,置三腳架,用來架鍋做飯。側房近屋頂處,編竹為樓;樓底懸一木架。竹樓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燒火的熱氣,烘糧食、肉、木柴等。現土家房舍,多建“吊腳樓”式木板瓦房,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苗家喜合族聚居,一姓一寨,或數姓一寨,居室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極為簡陋的所謂三根柱子通天,“八”字木,上蓋茅草的居室,另種是較好的即為吊腳樓。樓下養牲畜,樓上住人。堂屋一側為火屋,置有火坑,坑內置三腳架用以煮飯或炒菜,火坑後方供奉的家神。火坑屋的套間即為該家長者居住。

衣著

土家人“男女垂鬢,短衣跣足,以布勒額,喜斑爛服色”。過去,“男女服飾,以貧富分,貧者僅足蔽體,富者夏葛冬裘。”土家人穿的衣料,一般為自織、自染的土布,史書上稱為“溪布”、“洞布”,多為青、藍二色。服裝式樣:青年男子多穿對襟短衣。也有穿“琵琶襟”的。女裝全是大衣大袖,褲管也特別大;袖口與褲腿口都鑲上五寸來寬的花邊,與袖口褲腳口同一花色。婦女一般不纏足。男女喜包頭,纏黑、白長帕,四季不離。頭帕長達一丈多,纏成“人字路”式。對襟短衣,外套黑布單掛,稱為“鴉鵲褂”。以布纏腿,不常穿鞋。

苗人服飾多種多樣,女裝一般為上裝無領斜襟、袖大而短、衣長至膝,即所為“前遮羞、後遮溝”、有顏色布作外託肩,袖口、襟邊均為花邊,下裝有褲和裙兩種,褲腳大而短,鑲有花邊,裙帶子多為甚密的摺裙,裙長至踝,內著長褲。男裝,老人無領,右斜襟,喜扎腰帶,青年則多穿對襟,7扣或9扣,袖長而口小,男女多包頭,老人喜青色,青年人喜白色。頭巾較長,常包成大盤。男女均扎綁腿。女性更多戴金銀手飾,項圈等。

飲食

恩施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當地餐飲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瀟湘鹹辣風格。特別是當地頗具土家族和苗族特色的風味小吃更是吸引了不少的遊人,比如有合渣、臘肉、土豆乾等。

土家人吃食主要為雜糧,如苞谷、小米、蕎麥、紅苕等,吃大米較少。喜腥羶,好飲酒。以大塊大砣肉待客為至誠,若切剁太細,就會被譏為小氣、吝嗇。喝酒用土碗豪飲。對於五味,尤喜辛辣、每餐不離辣椒,另有喝油茶的習慣。即“土家人以油炸黃豆、苞谷、米花、豆乳、芝麻、綠豆諸物,取水和油,貢茶葉作湯泡之,餉客致敬。”舊時還有咂酒習俗。

苗家飲食,多以苞谷,洋芋為主、較少大米。 喜食酸辣,好飲酒,紅白喜事或親友客人,常以酒款待。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歌

特點

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全面,與勞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清新悽豔、鄉土風俗、兒女情長,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優美襯詞的烘托,男女對唱的方式,唱白夾雜、歌舞並舉的“路數”,灑脫潑辣的抒懷,愛情婚姻的主題等,構成了恩施民歌獨特的地域特色。

民歌

1.《黃四姐》:至今已傳唱150多年,起源於建始縣三裡鄉。是在恩施州廣泛流傳的土家族民歌經典,它以喜花鼓的明快節奏和生動歡樂的情愛內容,表現了青年男女互相愛慕追求、饋贈定情信物的情節,被譽為中國民歌中鮮豔盛開的奇葩,經歷百年而不衰。

2、《龍船調》:是利川民歌,現為世界25首優秀民歌之一。特點:歌詞質相通俗,朗朗上口,襯詞特多,音樂旋律起伏悠揚,音域寬廣,高亢婉轉。

3、《柑子樹》:是表性很強的優秀民歌。“柑子樹來柑子葉,乾姊乾妹捨不得。柑子成樹樹成林,乾姊乾妹長成人。柑子結果姐出門,乾姊乾妹兩離分。”《柑子樹》歌詞巧妙運用諧音來詠歎乾姊乾妹的情戀,表達了土家先民對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強烈追求。

4、《巴東石工號子》:表現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時配合勞動節奏喊唱的歌謠,7個土家漢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聲高過一聲的號子,用洪亮高亢的氣勢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齊心協力與樂天精神。

5、《六口茶》,是恩施土苗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及其嚮往幸福生活的古老民族禮節。一口一問,一口一答,濃香釅醇,似嬌音纏綿;香甜不膩,似情人香吻;清爽神怡,似絃歌繞樑。歲月悠然,萬種風情;洗滌昏寐,婀娜搖曳。遠道慕名而來的遊客,喝完六口茶,經得茶娛道,也就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這“六口茶”,在湖北土苗山寨,實際上寓含著:“親切歡迎,友誼長存”之意。

"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簡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級行政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連本省的神農架林區,宜昌市。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華中藥庫”、 “菸草王國”、“世界硒都”之稱號。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風電資源蘊藏量達300萬千瓦,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鐵礦是中國四大鐵礦之一,已探明儲量13億噸,預測儲量達40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500億立方米,預測資源量達1.5萬億立方米。恩施還擁有世界最大的獨立硒礦床。

恩施州屬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溼潤氣候。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氣候特徵明顯,垂直差異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恩施州境內年均氣溫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處武漢和重慶兩大“火爐”之間,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沿革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樑、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

1993年4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36號文批覆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05年開始,州慶日定為8月19日。

截至2016年,恩施自治州下轄恩施、利川2個縣級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6個縣。全州共有8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46個鄉,37個鎮,5個辦事處;2627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村民委員會2543個;23510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22662個。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理環境

恩施州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湘、鄂、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北端連本省神農架林區,東面與本省宜昌市為鄰。州域東西相距約220千米,南北相距約260千米。

由北部大巴山脈的南緣分支——巫山山脈,東南部和中部屬苗嶺分支——武陵山脈,西部大婁山山脈的北延部分——齊躍山脈等三大主要山脈組成的山地。全州地勢是三山鼎立,呈現北部,西北部和東南部高,逐漸向中、南傾斜而相對低下的狀態。其地貌基本特徵是:階梯狀地貌發育。由於受新構造運動間歇活動的影響,大面積隆起成山,局部斷陷,沉積形成多級夷面與山間河谷斷陷盆地。境內除東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積山地外,普遍展示著海拔2000至1700米,1500至1300米,1200至1000米,900至800米,700至500米等五級面積不等的夷平面,並存在一至二級河谷階地。呈現明顯層狀地貌。岩溶地貌發育,山間谷地星羅棋佈。全州碳酸鹽巖類(石灰岩、白雲岩)面積佔總面積54.4%,裸露的碳酸鹽巖受本州溫暖多雨氣候的影響,岩溶地貌發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恩施屬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特點是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霧多寡照,終年溼潤,降水充沛,雨熱同期。但因地形錯綜複雜,地勢高低懸殊,又呈現出極其明顯的氣候垂直地域差異。

熱量、溫度隨地勢升高而下降,年平均氣溫,低山16.3℃,二高山13.4℃,高山7.8℃;年降水量,東南部1100—1300毫米,西北部1000-1900毫米,中部1400-1600毫米;年平均日照,低山1300小時,二高山1200-1350小時,高山1000—1350小時;無霜期,低山238—348天,二高山237—264天,高山170—233天;相對溼度,低山82%,二高山85%,高山82%。

恩施自治州除漢族外,還居住著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28個少數民族。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2000年全州總人口378萬人,漢族178.4萬人,佔47.2%;土家族170萬人,佔45.0%;苗族20.6萬人,佔5.5%;侗族6.7萬人,佔1.8%;其他少數民族1.97萬人,佔0.5%。土家族主要分部在清江以南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和利川五縣市,巴東、建始和恩施三縣市的土家族佔其總人口的25%至30%不等。苗族主要分佈在利川、來鳳、宣恩、咸豐,佔全州苗族人口總數的90.8%,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較為典型的有宣恩縣的小茅坡營、苗寨,咸豐的官壩、小村、梅坪、龍坪,利川的文鬥等。侗族主要分佈在宣恩、恩施、咸豐等縣市交界的山區裡。蒙古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三家臺等地和利川。白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鐵爐等地。回族在全州各縣市均有分佈。另外一些少數民族零星地分佈全州各地。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文化

風俗

居住

土家人“所居必擇高嶺”,往往同姓數十戶或上百戶集聚而成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內,客家人多居山外。土司時,只有土司、舍把、族長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樑畫柱,而一般土民,多編竹為牆,茅草蓋屋,若蓋瓦房,則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設有祖先神位,兩旁側室住人。側房內靠前處設火坑,置三腳架,用來架鍋做飯。側房近屋頂處,編竹為樓;樓底懸一木架。竹樓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燒火的熱氣,烘糧食、肉、木柴等。現土家房舍,多建“吊腳樓”式木板瓦房,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苗家喜合族聚居,一姓一寨,或數姓一寨,居室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極為簡陋的所謂三根柱子通天,“八”字木,上蓋茅草的居室,另種是較好的即為吊腳樓。樓下養牲畜,樓上住人。堂屋一側為火屋,置有火坑,坑內置三腳架用以煮飯或炒菜,火坑後方供奉的家神。火坑屋的套間即為該家長者居住。

衣著

土家人“男女垂鬢,短衣跣足,以布勒額,喜斑爛服色”。過去,“男女服飾,以貧富分,貧者僅足蔽體,富者夏葛冬裘。”土家人穿的衣料,一般為自織、自染的土布,史書上稱為“溪布”、“洞布”,多為青、藍二色。服裝式樣:青年男子多穿對襟短衣。也有穿“琵琶襟”的。女裝全是大衣大袖,褲管也特別大;袖口與褲腿口都鑲上五寸來寬的花邊,與袖口褲腳口同一花色。婦女一般不纏足。男女喜包頭,纏黑、白長帕,四季不離。頭帕長達一丈多,纏成“人字路”式。對襟短衣,外套黑布單掛,稱為“鴉鵲褂”。以布纏腿,不常穿鞋。

苗人服飾多種多樣,女裝一般為上裝無領斜襟、袖大而短、衣長至膝,即所為“前遮羞、後遮溝”、有顏色布作外託肩,袖口、襟邊均為花邊,下裝有褲和裙兩種,褲腳大而短,鑲有花邊,裙帶子多為甚密的摺裙,裙長至踝,內著長褲。男裝,老人無領,右斜襟,喜扎腰帶,青年則多穿對襟,7扣或9扣,袖長而口小,男女多包頭,老人喜青色,青年人喜白色。頭巾較長,常包成大盤。男女均扎綁腿。女性更多戴金銀手飾,項圈等。

飲食

恩施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當地餐飲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瀟湘鹹辣風格。特別是當地頗具土家族和苗族特色的風味小吃更是吸引了不少的遊人,比如有合渣、臘肉、土豆乾等。

土家人吃食主要為雜糧,如苞谷、小米、蕎麥、紅苕等,吃大米較少。喜腥羶,好飲酒。以大塊大砣肉待客為至誠,若切剁太細,就會被譏為小氣、吝嗇。喝酒用土碗豪飲。對於五味,尤喜辛辣、每餐不離辣椒,另有喝油茶的習慣。即“土家人以油炸黃豆、苞谷、米花、豆乳、芝麻、綠豆諸物,取水和油,貢茶葉作湯泡之,餉客致敬。”舊時還有咂酒習俗。

苗家飲食,多以苞谷,洋芋為主、較少大米。 喜食酸辣,好飲酒,紅白喜事或親友客人,常以酒款待。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歌

特點

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全面,與勞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清新悽豔、鄉土風俗、兒女情長,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優美襯詞的烘托,男女對唱的方式,唱白夾雜、歌舞並舉的“路數”,灑脫潑辣的抒懷,愛情婚姻的主題等,構成了恩施民歌獨特的地域特色。

民歌

1.《黃四姐》:至今已傳唱150多年,起源於建始縣三裡鄉。是在恩施州廣泛流傳的土家族民歌經典,它以喜花鼓的明快節奏和生動歡樂的情愛內容,表現了青年男女互相愛慕追求、饋贈定情信物的情節,被譽為中國民歌中鮮豔盛開的奇葩,經歷百年而不衰。

2、《龍船調》:是利川民歌,現為世界25首優秀民歌之一。特點:歌詞質相通俗,朗朗上口,襯詞特多,音樂旋律起伏悠揚,音域寬廣,高亢婉轉。

3、《柑子樹》:是表性很強的優秀民歌。“柑子樹來柑子葉,乾姊乾妹捨不得。柑子成樹樹成林,乾姊乾妹長成人。柑子結果姐出門,乾姊乾妹兩離分。”《柑子樹》歌詞巧妙運用諧音來詠歎乾姊乾妹的情戀,表達了土家先民對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強烈追求。

4、《巴東石工號子》:表現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時配合勞動節奏喊唱的歌謠,7個土家漢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聲高過一聲的號子,用洪亮高亢的氣勢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齊心協力與樂天精神。

5、《六口茶》,是恩施土苗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及其嚮往幸福生活的古老民族禮節。一口一問,一口一答,濃香釅醇,似嬌音纏綿;香甜不膩,似情人香吻;清爽神怡,似絃歌繞樑。歲月悠然,萬種風情;洗滌昏寐,婀娜搖曳。遠道慕名而來的遊客,喝完六口茶,經得茶娛道,也就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這“六口茶”,在湖北土苗山寨,實際上寓含著:“親切歡迎,友誼長存”之意。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舞蹈

1、擺手舞 ,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按其活動規模分為“大擺手”、“小擺手”兩種;按其舞蹈形式分為“單擺”、“雙擺”、“迴旋擺”等;特點:土家擺手舞基本風格是以手的動作帶動身體轉動,左右擺動,雙手自然屈伸,舞姿粗獷健美。

2、撒爾嗬,又名跳喪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野三關是“撒爾嗬”的發源地,其唱腔古老獨特,其動作粗獷豪放,其鼓點明快、節奏感強。內容大多為追念死者的生平勞績,土家人把白喪事當作紅喜事來辦,把死亡看成登入極樂世界,表現了土家民族最質樸的生命觀。

3、板凳龍舞,是苗族請番薯神保佑番薯收成好的一種舞蹈形式。男女表演者排成長蛇陣,手握板凳腿轉著火堆舞動,就像龍在騰飛。

4、儺戲,本意是滿足人們的一種願望,驅逐疫鬼,消災納福,多為喜慶場合演出。表演形式豐富,融法事和戲劇於一體。唱腔音樂豐富多彩。獲獎劇目《姜女下池》《禾多多》《剃那比》。 [26]

風俗

女兒會——被譽為 “土家情人節”,是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其主要特徵是以歌為媒,自主擇偶。

月半節——又稱“鬼節”、“亡人節”,時間為農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其主要活動是祭祖,祭祖時燒紙錢,表示對已故親人的哀悼。過月半須全家團聚,並接回出嫁的女兒。

祝米——土家族人家生了孩子,必會對小生命的出世舉行熱烈慶典,俗稱“整祝米酒”。時間定於“洗三”那天,或定於滿月之際。無論地位貴賤,嬰兒的外祖母在這天都將享受到上等貴客的殊榮。

哭嫁——土家族女兒出嫁之前要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韻味的文化特色。哭嫁本是對封建禮教取代土家族自由婚俗的一種反叛,後來,逐漸形成了以悲言喜的文化形態。(哭嫁完全是一種熱熱鬧鬧的愛的慶典形式)

"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簡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級行政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連本省的神農架林區,宜昌市。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華中藥庫”、 “菸草王國”、“世界硒都”之稱號。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風電資源蘊藏量達300萬千瓦,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鐵礦是中國四大鐵礦之一,已探明儲量13億噸,預測儲量達40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500億立方米,預測資源量達1.5萬億立方米。恩施還擁有世界最大的獨立硒礦床。

恩施州屬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溼潤氣候。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氣候特徵明顯,垂直差異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恩施州境內年均氣溫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處武漢和重慶兩大“火爐”之間,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沿革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樑、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

1993年4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36號文批覆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05年開始,州慶日定為8月19日。

截至2016年,恩施自治州下轄恩施、利川2個縣級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6個縣。全州共有8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46個鄉,37個鎮,5個辦事處;2627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村民委員會2543個;23510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22662個。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理環境

恩施州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湘、鄂、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北端連本省神農架林區,東面與本省宜昌市為鄰。州域東西相距約220千米,南北相距約260千米。

由北部大巴山脈的南緣分支——巫山山脈,東南部和中部屬苗嶺分支——武陵山脈,西部大婁山山脈的北延部分——齊躍山脈等三大主要山脈組成的山地。全州地勢是三山鼎立,呈現北部,西北部和東南部高,逐漸向中、南傾斜而相對低下的狀態。其地貌基本特徵是:階梯狀地貌發育。由於受新構造運動間歇活動的影響,大面積隆起成山,局部斷陷,沉積形成多級夷面與山間河谷斷陷盆地。境內除東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積山地外,普遍展示著海拔2000至1700米,1500至1300米,1200至1000米,900至800米,700至500米等五級面積不等的夷平面,並存在一至二級河谷階地。呈現明顯層狀地貌。岩溶地貌發育,山間谷地星羅棋佈。全州碳酸鹽巖類(石灰岩、白雲岩)面積佔總面積54.4%,裸露的碳酸鹽巖受本州溫暖多雨氣候的影響,岩溶地貌發育、石芽、溶洞、漏斗、育谷、伏流比比皆是。

恩施屬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特點是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霧多寡照,終年溼潤,降水充沛,雨熱同期。但因地形錯綜複雜,地勢高低懸殊,又呈現出極其明顯的氣候垂直地域差異。

熱量、溫度隨地勢升高而下降,年平均氣溫,低山16.3℃,二高山13.4℃,高山7.8℃;年降水量,東南部1100—1300毫米,西北部1000-1900毫米,中部1400-1600毫米;年平均日照,低山1300小時,二高山1200-1350小時,高山1000—1350小時;無霜期,低山238—348天,二高山237—264天,高山170—233天;相對溼度,低山82%,二高山85%,高山82%。

恩施自治州除漢族外,還居住著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28個少數民族。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2000年全州總人口378萬人,漢族178.4萬人,佔47.2%;土家族170萬人,佔45.0%;苗族20.6萬人,佔5.5%;侗族6.7萬人,佔1.8%;其他少數民族1.97萬人,佔0.5%。土家族主要分部在清江以南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和利川五縣市,巴東、建始和恩施三縣市的土家族佔其總人口的25%至30%不等。苗族主要分佈在利川、來鳳、宣恩、咸豐,佔全州苗族人口總數的90.8%,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較為典型的有宣恩縣的小茅坡營、苗寨,咸豐的官壩、小村、梅坪、龍坪,利川的文鬥等。侗族主要分佈在宣恩、恩施、咸豐等縣市交界的山區裡。蒙古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三家臺等地和利川。白族主要分佈在鶴峰的鐵爐等地。回族在全州各縣市均有分佈。另外一些少數民族零星地分佈全州各地。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歷史文化

風俗

居住

土家人“所居必擇高嶺”,往往同姓數十戶或上百戶集聚而成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內,客家人多居山外。土司時,只有土司、舍把、族長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樑畫柱,而一般土民,多編竹為牆,茅草蓋屋,若蓋瓦房,則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設有祖先神位,兩旁側室住人。側房內靠前處設火坑,置三腳架,用來架鍋做飯。側房近屋頂處,編竹為樓;樓底懸一木架。竹樓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燒火的熱氣,烘糧食、肉、木柴等。現土家房舍,多建“吊腳樓”式木板瓦房,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

苗家喜合族聚居,一姓一寨,或數姓一寨,居室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極為簡陋的所謂三根柱子通天,“八”字木,上蓋茅草的居室,另種是較好的即為吊腳樓。樓下養牲畜,樓上住人。堂屋一側為火屋,置有火坑,坑內置三腳架用以煮飯或炒菜,火坑後方供奉的家神。火坑屋的套間即為該家長者居住。

衣著

土家人“男女垂鬢,短衣跣足,以布勒額,喜斑爛服色”。過去,“男女服飾,以貧富分,貧者僅足蔽體,富者夏葛冬裘。”土家人穿的衣料,一般為自織、自染的土布,史書上稱為“溪布”、“洞布”,多為青、藍二色。服裝式樣:青年男子多穿對襟短衣。也有穿“琵琶襟”的。女裝全是大衣大袖,褲管也特別大;袖口與褲腿口都鑲上五寸來寬的花邊,與袖口褲腳口同一花色。婦女一般不纏足。男女喜包頭,纏黑、白長帕,四季不離。頭帕長達一丈多,纏成“人字路”式。對襟短衣,外套黑布單掛,稱為“鴉鵲褂”。以布纏腿,不常穿鞋。

苗人服飾多種多樣,女裝一般為上裝無領斜襟、袖大而短、衣長至膝,即所為“前遮羞、後遮溝”、有顏色布作外託肩,袖口、襟邊均為花邊,下裝有褲和裙兩種,褲腳大而短,鑲有花邊,裙帶子多為甚密的摺裙,裙長至踝,內著長褲。男裝,老人無領,右斜襟,喜扎腰帶,青年則多穿對襟,7扣或9扣,袖長而口小,男女多包頭,老人喜青色,青年人喜白色。頭巾較長,常包成大盤。男女均扎綁腿。女性更多戴金銀手飾,項圈等。

飲食

恩施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當地餐飲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瀟湘鹹辣風格。特別是當地頗具土家族和苗族特色的風味小吃更是吸引了不少的遊人,比如有合渣、臘肉、土豆乾等。

土家人吃食主要為雜糧,如苞谷、小米、蕎麥、紅苕等,吃大米較少。喜腥羶,好飲酒。以大塊大砣肉待客為至誠,若切剁太細,就會被譏為小氣、吝嗇。喝酒用土碗豪飲。對於五味,尤喜辛辣、每餐不離辣椒,另有喝油茶的習慣。即“土家人以油炸黃豆、苞谷、米花、豆乳、芝麻、綠豆諸物,取水和油,貢茶葉作湯泡之,餉客致敬。”舊時還有咂酒習俗。

苗家飲食,多以苞谷,洋芋為主、較少大米。 喜食酸辣,好飲酒,紅白喜事或親友客人,常以酒款待。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歌

特點

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全面,與勞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清新悽豔、鄉土風俗、兒女情長,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優美襯詞的烘托,男女對唱的方式,唱白夾雜、歌舞並舉的“路數”,灑脫潑辣的抒懷,愛情婚姻的主題等,構成了恩施民歌獨特的地域特色。

民歌

1.《黃四姐》:至今已傳唱150多年,起源於建始縣三裡鄉。是在恩施州廣泛流傳的土家族民歌經典,它以喜花鼓的明快節奏和生動歡樂的情愛內容,表現了青年男女互相愛慕追求、饋贈定情信物的情節,被譽為中國民歌中鮮豔盛開的奇葩,經歷百年而不衰。

2、《龍船調》:是利川民歌,現為世界25首優秀民歌之一。特點:歌詞質相通俗,朗朗上口,襯詞特多,音樂旋律起伏悠揚,音域寬廣,高亢婉轉。

3、《柑子樹》:是表性很強的優秀民歌。“柑子樹來柑子葉,乾姊乾妹捨不得。柑子成樹樹成林,乾姊乾妹長成人。柑子結果姐出門,乾姊乾妹兩離分。”《柑子樹》歌詞巧妙運用諧音來詠歎乾姊乾妹的情戀,表達了土家先民對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強烈追求。

4、《巴東石工號子》:表現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時配合勞動節奏喊唱的歌謠,7個土家漢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聲高過一聲的號子,用洪亮高亢的氣勢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齊心協力與樂天精神。

5、《六口茶》,是恩施土苗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及其嚮往幸福生活的古老民族禮節。一口一問,一口一答,濃香釅醇,似嬌音纏綿;香甜不膩,似情人香吻;清爽神怡,似絃歌繞樑。歲月悠然,萬種風情;洗滌昏寐,婀娜搖曳。遠道慕名而來的遊客,喝完六口茶,經得茶娛道,也就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這“六口茶”,在湖北土苗山寨,實際上寓含著:“親切歡迎,友誼長存”之意。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舞蹈

1、擺手舞 ,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歌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按其活動規模分為“大擺手”、“小擺手”兩種;按其舞蹈形式分為“單擺”、“雙擺”、“迴旋擺”等;特點:土家擺手舞基本風格是以手的動作帶動身體轉動,左右擺動,雙手自然屈伸,舞姿粗獷健美。

2、撒爾嗬,又名跳喪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野三關是“撒爾嗬”的發源地,其唱腔古老獨特,其動作粗獷豪放,其鼓點明快、節奏感強。內容大多為追念死者的生平勞績,土家人把白喪事當作紅喜事來辦,把死亡看成登入極樂世界,表現了土家民族最質樸的生命觀。

3、板凳龍舞,是苗族請番薯神保佑番薯收成好的一種舞蹈形式。男女表演者排成長蛇陣,手握板凳腿轉著火堆舞動,就像龍在騰飛。

4、儺戲,本意是滿足人們的一種願望,驅逐疫鬼,消災納福,多為喜慶場合演出。表演形式豐富,融法事和戲劇於一體。唱腔音樂豐富多彩。獲獎劇目《姜女下池》《禾多多》《剃那比》。 [26]

風俗

女兒會——被譽為 “土家情人節”,是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其主要特徵是以歌為媒,自主擇偶。

月半節——又稱“鬼節”、“亡人節”,時間為農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其主要活動是祭祖,祭祖時燒紙錢,表示對已故親人的哀悼。過月半須全家團聚,並接回出嫁的女兒。

祝米——土家族人家生了孩子,必會對小生命的出世舉行熱烈慶典,俗稱“整祝米酒”。時間定於“洗三”那天,或定於滿月之際。無論地位貴賤,嬰兒的外祖母在這天都將享受到上等貴客的殊榮。

哭嫁——土家族女兒出嫁之前要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韻味的文化特色。哭嫁本是對封建禮教取代土家族自由婚俗的一種反叛,後來,逐漸形成了以悲言喜的文化形態。(哭嫁完全是一種熱熱鬧鬧的愛的慶典形式)

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旅遊名勝

恩施州境地形以山區為主,喀斯特地貌發育,溶洞溶窪眾多,,自然風光以“雄、奇、秀、幽、險”著稱,自然景觀有:位於恩施、利川、咸豐3縣市交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星斗山,位於宣恩、鶴峰、恩施和湖南桑植4縣市交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姊妹山,咸豐縣的坪壩營、唐崖河(黃金洞)、小南海,利川騰龍洞、佛寶山大峽谷、玉龍洞、水蓮洞,巴東神農溪、格子河石林、水布埡,恩施的梭步埡石林、恩施大峽谷、龍洞河風景區,建始縣野三河、黃鶴橋風景區,來鳳的仙佛寺風景區、卯洞風景區,鶴峰的省級自然保護區木林子等。

恩施大峽谷

恩施大峽谷是國家AAAAA級景區,峽谷全長108公里,以龐大著稱,峽谷中沐撫大小龍門6平方公里範圍內就有百座獨峰,僅200米以上的獨立石峰就有30餘座,可謂舉世無雙。主要有大河碥、大小龍門、雲龍河瀑布、前山絕壁、馬寨絕壁、朝東巖隧道、車壩水庫、羅針田農莊、天樓地枕電站、銅盆水森林公園等11個景點。

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是國家AAAA級景區,是土家族地區仿古土司莊園建築群,屬古蹟與建築類園林景觀民俗風景區,是以展示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以休閒、旅遊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園和旅遊景點,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區、宗教展示區、休閒娛樂區三個主要區。這裡建有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個主要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築,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築、雕刻藝術。

恩施龍鱗宮

恩施龍鱗宮是國家AAA級景區,屬地文景觀類洞穴風景區,龍麟宮俗稱“出水洞”,屬水旱兼備洞穴景觀,由水洞、幹洞和迷津洞組成,洞長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峽”長500多米,幹洞和迷津洞長1800多米。洞穴雄奇神秀、水陸兼備。洞內平均高度50米,寬30米。洞中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平均溫度20℃。龍麟宮的一罈、二府、三峽、九龍、十三廳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處景點分佈在水洞“小三峽”、幹洞和迷津洞中。

梭布埡石林

梭布埡石林是國家AAAA級景區,因地質岩溶現象而形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以石林為主的地文景觀類風景區。梭布是土家語三個的意思,梭布埡即三個埡。景區平均海拔900多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被譽為“戴冠石林”、“天然氧吧”。

巴東神農溪

巴東神農溪是國家AAAAA級景區,屬典型的水域風光類生態旅遊風景區,神農溪發源於神農架南麓,全長60公里,自南向北,沿途接納17條支流。神農溪有千古之謎——古巴人“懸棺”和巖棺葬群,古棧道遺痕依稀可見,沿途可探尋古巴人的足跡。碗豆角木扁舟是神農溪保存千年的原始交通運輸工具,土家縴夫是古巴人縴夫的活化石,是土家民族文化和縴夫文化的結合。

利川騰龍洞

利川騰龍洞由水洞、旱洞、鯰魚洞、涼風洞、獨家寨以及三個龍門、化仙坑等景區組成,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與旱洞相連,主洞與支洞互通,洞口垂直高度74米,寬64米,洞長52.5公里,專家認為該洞穴繫世界特級溶洞之一,位居世界第七,亞洲第一。2005年10月,騰龍洞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

唐崖土司城

唐崖土司城遺址位於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唐崖鎮,主要遺存年代為明代中後期至清初(17世紀—18世紀初),佔地規模約80公頃,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唐崖土司歷史上大多為安撫司、長官司等,屬等級較低的土司,管轄周圍約600平方公里的領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