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這套制瓷連環畫,以水彩繪成,共34幅,將十八世紀清代景德鎮制瓷的工序進行了全面的記錄,每幅畫上均有榜題,詳細的描繪出景德鎮燒瓷原料、工序、人員配置及廣彩瓷器的製作、運輸全過程,還有廣州外國商人的活動。這類畫興起於廣州的畫室,延及香港,主要外銷西方市場。

饒州:

這幅畫表現了官員乘船抵達景德鎮的情景。左下角的七級紅色寶塔,建於北宋初年,江上的龍船懸掛杏黃旗,上書“漕運督糧船”。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饒州

鑿土:

工匠在山中開採、挑運瓷石。瓷石由長英巖、細晶巖、石英斑岩、次生石英岩等酸性淺成巖經熱液蝕變作用而成,是制瓷的原料。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鑿土

樁土:

畫中有一架很大的水車,依靠水的衝擊力衝擊葉輪,使輪軸轉動,產生動力,藉以推動水碓,將瓷石打碎,旁邊有工匠進行淘洗,還有擔瓷石的工匠朝這邊走來,右下方一個頭戴涼帽的官員騎白馬來視察。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樁土

踏土:

平地上挖有一個池子,一個工匠往池中注入打碎並淘洗過的瓷土和水,另一個工匠趕著兩頭水牛在池中來回踩踏,藉以將瓷土與水混和成漿,表面的一層由別的工匠裝入桶中,抬至作坊進行沉澱。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踏土

篩土:

工匠把泥漿抬到作坊,兩名婦女用馬尾織成的篩子,將泥漿過篩,再倒進雙層絹袋過濾。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篩土

泌砂:

過篩後的泥漿被倒入缸內,箅出水份,凝結成固體。再將泥塊包入布中,加磚壓實,將所有水份吸收乾淨。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泌砂

印土:

在泥塊全乾未乾之間,倒如長方形模具內切割定型,打上店鋪字號名稱。等泥磚全部晒乾後,送到作坊存放。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印土

賣土:

《天工開物》卷中《陶埏·白瓷》中記述景德鎮瓷器瓷胎製備工藝時說:“土出婺源、祁門兩山。一名高梁(嶺)山,出粳米土,其性堅硬;一名開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軟。兩土和合,瓷器方成。”這兩種產於安徽祁門諸山的白墩子及高嶺土,製成泥磚後才運往景德鎮。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賣土

煉土:

泥磚運到景德鎮後,並不能馬上用於制瓷,要先貯于山洞,還要經過淘淨、攪拌等步驟,然後,再把高嶺土與白墩子按照特定的比例進行混和,放進鋪砌的地坑內用木鏟搓揉。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煉土

車胎:

圖中好像桌子一樣的工具,稱為輪車,是工匠制盤、碗、杯、碟等圓器必備的工具,不停轉動可使拉坯厚度均勻。旁站著的工匠,用手拽著繩子保持身體的平衡,用腳推動輪車轉動,從旁協助拉坯的工匠。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車胎

修胎:

草地上放著一排排正在晒乾的泥坯。一名工匠走向旁邊的工棚,他正肩頭扛著一長板條,板條上擺放著數件泥坯。工棚內的工匠正在輪車上用小刀修削泥坯的外表。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修胎

蕩釉:

給器物上釉有幾種方法,一種是浸釉法,就是把坯體整個浸入釉槳中,操作簡單,也稱蘸釉。但是因為需要較多的釉槳,故而不適用於大型器。若是為大型器上釉,則要使用吹釉法,將泥坯放在輪車的轉盤上,一邊轉動轉盤,一邊用竹筒蘸上釉色,均勻吹向器表。此外,還有淋釉法、刷釉法等。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蕩釉

據柴:

從圖上看應該是伐木後,鋸成燒窯用的木柴,並擔回作坊。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據柴

裝窯:

泥坯放入匣缽後,依次碼放在窯內,經過高溫燒製,才能最終成為瓷器。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裝窯

燒窯:

工匠挑著剛才鋸好的木柴來到陶窯,燒窯的工匠點火添柴,使陶窯保持需要的高溫。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燒窯

出窯:

瓷器燒好後,打開窯門,可以見到裝著瓷器的匣缽已經被燒紅。此時窯內溫度仍然很高,窯工必須用溼布把頭包好,同時,雙手戴上浸過冷水且極厚的手套,穿上使腳離開地面的高齒鞋,進入窯中捧出匣缽。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出窯

出裝:

這幅畫描繪了廣東一帶的商人,前往景德鎮會見當地商人訂購瓷器的情景,他坐在二人抬的滑竿上,隨從挑著各種禮物和行李的擔子。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出裝

投行:

廣東商人到達景德鎮後,前往拜訪“然惠行”商號,這是當地的瓷商。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投行

請酒:

景德鎮當地的瓷商為廣東商人接風,盛情款待。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請酒

定貨:

廣東商人向景德鎮的瓷商訂貨。屋內門邊牆上貼有一張紅紙,上面寫著“早晚時價不同,目下一言為定”十二個字,意思是,早一點晚一點,價格也就不一樣,買賣雙方以當前約定的價格為準。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定貨

催貨:

廣東商人在約定的日子來提貨,可能是量大,尚未全部燒成,因此催促起來,旁邊的陶工想上前理論,但被旁人拉走。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催貨

鬥彩:

此圖表現的是釉上彩瓷器的製作過程,第一步就是,工匠在燒好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繪製紋飾圖案。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鬥彩

明爐:

第二步,是把釉上彩瓷器放入窯爐,以低溫固化彩料。圖中工匠正在打開的爐門前,以鐵叉轉動鐵輪,使瓷器隨著鐵輪轉動受火均勻。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明爐

箍桶:

工匠們正在製作木桶,它們是盛裝瓷器之物,以保護瓷器在運輸中減少破損。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箍桶

交草:

交草工匠把瓷器用草紮緊,那個時候比現在人性化,旁邊還有專門的樂師進行演奏,以使交草工匠能夠身心愉悅的投入到工作中。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交草

裝桶:

瓷器不斷地被挑來,工匠把這些瓷器依次裝入桶中,此外,還有人專門負責在桶邊寫上自家商號的名稱。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裝桶

送客:

一切都妥帖後,廣東商人帶著一船的瓷器從水路啟程,景德鎮的商人前來碼頭送別,約好下次再來。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送客

過灘:

船行鄱陽湖中,不巧遇到風浪極大,船頭兩個船伕極力的撐穩船,船後的兩個船伕則死死的掌住舵,廣東商人在船艙中嚇得瑟瑟發抖。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過灘

過嶺:

廣東商人到達南昌府後,棄舟轉行陸路,他坐著二人抬的滑竿,裝桶的彩瓷由四名挑夫抬運,裝在籮筐中的白瓷則一個人即可挑運。他們翻過梅嶺,再循水路沿北江南下到達廣州。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過嶺

歸裝:

珠江上有一艘懸掛外國旗幟的小船,以及裝滿瓷桶的兩艘大船。江心處有一塊巨型的白堊紀礁石島,名“海珠石”,上面建有亭臺樓閣,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海珠秋月”就在這裡。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歸裝

法琅:

廣東商人從江西販來景德鎮白色瓷器,在廣州本地仿照西洋彩畫的方法,繪上具有嶺南地方特色的風格圖案,再進行焙燒,名為“廣彩”。因最初技法借鑑自西方傳入的“金胎燒琺琅”技法,故又稱“琺琅彩”,專為出口製作。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法琅

暗爐:

這是燒製大型釉上彩瓷器的陶窯,它有雙層爐壁,內置炭火,一般要燒製一天一夜方成。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暗爐

開鋪:

中國的瓷器風靡歐洲,大批的歐洲商人紛紛來到廣州,進行瓷器交易。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開鋪

發財:

買賣興隆,交易順暢,到了年底祭神典禮時,自然隆重熱鬧,而且,還請了戲班表演酬神戲,也就是向風火仙師酬謝神恩,感謝祂一年來的庇佑。

中國景德鎮制瓷工序等祕密,被18世紀的外銷畫冊記錄並售往西方

發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