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色瓷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

陶瓷 瓷器 文物 考古 收藏的藝術在心態 收藏的藝術在心態 2017-08-29

祕色瓷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中國古代越州名窯(今浙江一帶)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瓷器,簡稱“祕瓷”。"祕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祕色越器》。

宋、明、清迄今,學者們為“祕色”一詞的確切含義聚訟不已。據宋人說,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規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其說近是。據本百科“色”字條解釋,“色”除了“顏色”一解外,尚可解為“配方”。“祕色”的“祕”意思是“機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藥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謂“祕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祕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祕色瓷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

越窯祕色瓷,又稱祕瓷、祕色越器。“祕色”一詞最早出於晚唐詩人陸龜蒙(?—881年)寫的一首詩的篇名:《祕色越器》。據本百科“祕”字條和“色”字條的解釋,“祕”字從禾從必,“禾”指五穀糧食,“必”指隱匿,兩個字符聯合起來表示“國家糧食庫存數量機密”。“色”字從刀從巴,“刀”指“剁碎”

,轉義指“齏粉”;“巴”指“附著”、“黏著”。兩個字符聯合起來表示“敷臉用的粉末”,引申指“藥粉配方”。所以,“祕色”的意思是“保密的釉料配方”。“祕色瓷”就是用保密的釉料配方塗抹器物表面而燒成的瓷器。

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以後,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祕色瓷”。例如,歷史上有過“高麗祕色瓷”等。

祕色瓷是越窯青瓷精品之一。祕色瓷是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的瓷器精品,因其製作工藝祕而不宣得名。所謂“祕色瓷”,實為唐、五代之際越窯青瓷中的上乘之作

祕色瓷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

“祕色”一名最早見於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祕色越器》詩中,詩云:“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可見“祕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祕色”似應指稀見的顏

色,是當時讚譽越窯瓷器釉色之美而演變成越窯釉色的專有名稱。

據文獻記載,相傳五代時吳越國王錢繆命令燒造瓷器專供錢氏宮廷所用,併入貢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稱越窯瓷為“祕色瓷”。周輝《清波雜誌》雲:“越上祕色器,錢氏有國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祕色”。對此,趙麟《候鯖錄》、趙彥衛《雲麓漫鈔》、曾梃的《高齋漫錄》以及嘉泰《會稽志》等書都提出異議,認為“祕色”唐代已有而非始於吳越錢氏。關於“祕色”究竟指何種顏色,以前人們對此眾說紛紜。一九八七年四月陝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掘出13件越窯青瓷器,在記錄法門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帳上,這批瓷器的確記載為“瓷祕色”,從而使人們進一步認識了“祕色瓷”。這批“祕色瓷”除兩件為青黃色外,其餘釉面青碧,晶瑩潤澤,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綠。

法門寺“祕色瓷”的出土,解決了陶瓷界長期以來議論不休的問題,同時有力地說明了“祕色瓷”晚唐時開始燒造,五代時達到高峰。

祕色瓷中國只有十四件,全部出自扶風法門寺地宮。從單個瓷器種類來說,它是存世最少的瓷器類型。汝窯認為不少於六十三件(還是六十七,人傻,忘了)。在史書上,我們在它出土之前也一直認為五代才有成熟的祕色瓷燒製。不造題主有木有見過祕色瓷,兩件在陝西曆史博物館,餘下的都在法門寺保存祕色瓷器顏色就是祕而不宣,唐代南青北白,作為南青的代表,祕色瓷的顏色給人的感覺比較恬靜,這個只有看過才有體會。而且它的釉色肥厚,很肥厚!換個詞,瑩潤,提升了整體的立體感,簡單來說看見這麼個祕色盤,你會流口水。文物藝術品和時代分不開。唐代富裕,國力昌盛,也就是這個時代才能有這樣的審美情趣,才能有這樣的瓷器。咱看瓷器不能盯著一個東西來看,要看它的背景,它的文化。 宋代五大名窯開始皇家特供(其實元代才開始有浮樑瓷局,所謂浮樑就是景德鎮。琵琶行裡面有“前月浮樑買茶去。”說的就是這個浮樑,景德鎮),唐代是沒有官窯這一說的。最多我們在白瓷中看到的有“盈”字款。這是唐代百寶大盈庫裡的東西。大盈庫類似皇帝私庫,所以大盈庫類似於半官窯。我們說祕色瓷珍貴,就在於對於祕色這兩個字,有學者認為它是燒製工藝祕而不宣所以這麼命名。也有認為它就是皇家特供,所以要祕密其顏色,故稱祕色。這十四件就是當時皇家頂尖瓷器的代表。

祕色瓷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