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陶瓷 景德鎮 手工藝 瓷器 南河公安 2017-06-16

歡迎大家閱讀“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今天

人民日報用了半版的文字

生動刻畫了景德鎮的“老手藝”

深入其中

你會發現這些絕活散發著時代的新鮮魅力

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我姓馮,名祖發,今年71歲,土生土長的景德鎮人。你看我這雙糙手,已經做了60多年的陶瓷了。你別覺得利坯看著很容易,要做好可不簡單嘞。”

日前,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提出了“振興中國傳統工藝”的口號,馮祖發以實際行動響應號召。早在2006年,“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景德鎮市陶瓷業產值為291.6億元。在各方推動下,到2016年,陶瓷業總產值就達366.7億元,兩年間增長了25.7%,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例超1/4,陶瓷出口則突破1億美元。

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馮祖發在利坯,將經過印坯後粗厚不平、規格不齊的粗坯不斷旋削,使之厚度適當、表裡一致。

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傳統手藝人:“肩上擔子重,馬虎不得”

利坯,是指用刀修整已拉成的坯,使器表光潔、厚薄均勻的工序。在馮祖發的手中,刻刀收放自如,陶坯左旋右轉,幾十秒的時間,一件瓷碗的利坯已經完成。他將瓷碗小心翼翼地擱在身旁的木板上,邊轉身邊說:“這道工之後,瓷器的薄厚、品種就基本確定。如果燒出來是殘次品,多數是利坯沒做好。我肩上擔子重,馬虎不得。”

馮祖發的父親就是利坯工人,婚房就是坯房,他自己也出生併成長在坯房裡,“從小耳濡目染,對這些泥土天生就有親切感,沒辦法”。

從8歲起,他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利坯手藝,到1958年,11歲的馮祖發出師。“這一干就是一輩子。如今也算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啦。”老人嘴邊深陷的皺紋中,咧出天真的笑意。

像馮祖發這樣的傳統派手藝人,製作的基本都是四大傳統名瓷,即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顏色釉瓷,也代表著制瓷傳統技藝的最高標準。為實現對傳統制瓷工藝真實、完整的保護,分佈於景德鎮市老城區的幾十家國營老瓷廠內,均完整保留了近現代陶瓷工業廠房、窯爐設備等遺存。而保護、利用工業遺產建設文化產業園也成為一項經驗,市內已經建成併成功運營的雕塑瓷廠、建國瓷廠文化產業園等,正吸納著大批創業者。

“上世紀70年代以後,城裡大搞機械化,我也被派到工廠裡面當生產組組長。”機器制瓷雖然產量高,次品率低,工人的工作強度也相對小,但馮祖發總覺得機器做出來的瓷器“不是那麼回事兒,千篇一律的,沒有從前的感覺了”。

此外,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還重建並點火復燒了一批古代瓷窯,如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等,同時復原了全套傳統制瓷流程。馮祖發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得以撿回手工制瓷的手藝。據他說,“利坯是難度最大的工序之一,一般得學3到5年”,除了手上功夫,還要熟識器物造型的直曲變化,燒成時各部位的留泥、收縮情況。

老人執刀的右手沾滿泥土,粗糙不堪,彷彿銘刻著歲月的痕跡,但經這雙手燒造出來的瓷器,光潔細膩,亮可照人。

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現在的年輕人愛玩創意,走藝術路線,了不起啊!我老了,跟不上時代了。”馮祖發對創意派發出這樣的感慨。

景德鎮手工制瓷工序複雜,“共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一件瓷器出爐需要72道工序,意味著至少需要70多人的流程化協作。”景德鎮陶瓷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主任周榮林直言技藝傳承中的問題,“只能申報單個非遺傳承人,這會挫傷絕大多數沒被認定為非遺傳承人的手藝人的積極性,造成傳統制作流水線上專門人才的流失。”對此,他建議官方設立非遺傳承群體,對流水線上所有手藝人進行資格認定,一起享受政策優待,保持傳統工藝的完整性,“流水線上,誰都少不得”。

馮祖發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就是個普通手藝人。”這是一位是年屆古稀的傳統工匠,在這個擁有兩千年冶陶史、一千年官窯史、六百年御窯史的城市,他只是微小縮影,站立在他身後的是傳統工藝的振興力量。

人民日報記錄瓷都景德鎮的制瓷老手藝,千百年來,彷彿從未改變!

轉自:人民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