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藝節|茅善玉這一代人為滬劇騰飛交出的答卷

在觀眾熱烈掌聲中,上海滬劇院原創大型滬劇《敦煌女兒》5月30日完成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首秀。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在謝幕時走上舞臺,祝賀演出成功。

《敦煌女兒》根據樊錦詩半個世紀紮根大漠、潛心敦煌研究的事蹟改編。樊錦詩在上海長大,同為“上海女兒”的主演茅善玉被樊錦詩的守望經歷深深打動,六次深入敦煌,與樊錦詩成為忘年交,力求“貼著人物的靈魂演戲”。在《敦煌女兒》歷時八年的創排過程中,敦煌人傳遞給上海滬劇院的精神力量融於血脈,化於行動。全劇成功上演50餘場,每一場戲演員們都“滿宮滿調”上陣,90後和00後青年演員任勞任怨,毫不懈怠。

除了搶裝時間,茅善玉幾乎全程在臺上。她時而展現神奇的時空變化,一個轉身,“樊錦詩”從25歲變為80歲,30秒後形體、唱腔和神態全然不同;時而是讓觀眾叫好的大段唱,尤其是講述敦煌歷史的時候,茅善玉運用大段滬劇特有的賦子板,表現敦煌女兒柔弱外表下的剛毅和知識分子縝密的理性思考。據介紹,“樊錦詩”主要唱段由茅善玉自己設計,唱腔中既有滬劇的細膩溫婉,又根據人物不同年齡和情境融入京劇等劇種或高亢或低沉的情韻。

十二藝節|茅善玉這一代人為滬劇騰飛交出的答卷

“大家都拼了!”茅善玉形容5月30日、31日演出。為做最後衝刺,導演張曼君、領銜主演茅善玉攜劇組全體演職人員特地在演出前移師江蘇海安大劇院調整和合成全劇,力求盡善盡美。大家不顧舟車勞頓,一到海安就開始走臺、練樂。回到上海,舞美團隊來不及休息,又投入緊張裝臺中。以往《敦煌女兒》需要兩天裝臺、調試設備,由於藝術節日程,這次都壓縮到一天。演出前夜,50多名舞美工作人員徹夜加班,既要高效,又要確保舞臺的安全,大家對每一顆螺絲,每一束燈光、每一塊佈景都反覆確認。

茅善玉感慨:“我們歷經千辛萬苦走到今天,在逾50場演出中見證觀眾對我們的支持與熱愛,劇組全體人員也鍛鍊了打硬仗的素質。面對十二藝節‘大考’,我們格外認真,今天發揮讓人滿意,力爭下一場演出有更完美的呈現。”

十二藝節|茅善玉這一代人為滬劇騰飛交出的答卷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專程從北京趕來上海看戲。再度修改提升的《敦煌女兒》深深吸引著樊錦詩,舞臺上絢爛的“數字敦煌”配以茅善玉聲情並茂的表演,將她拉回到莫高窟,“敦煌的偉大吸引了幾代人,我們繼承前輩精神,將敦煌學、敦煌藝術發揚光大。我不覺得寂寞和後悔,這是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使命和責任。”從去年《敦煌女兒》首演,昨晚是樊錦詩第五次看戲,“每看一次,都有變化,劇組精雕細刻、毫不自滿,追求卓越,越改越好了。”上海滬劇院的敬業精神讓樊錦詩感動,“《敦煌女兒》從藝術性、思想性與專業性展現了敦煌人的追求,是一部好作品,向劇組全體成員致敬。”

“滬劇,作為上海特有的劇種,一直與城市同行,與時代同步,它是上海的聲音,是上海人的家鄉戲,更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名片。”演出結束,面對激動的戲迷,茅善玉難掩感慨,“上海滬劇院必須要有引領作用,把戲做出影響力,可以延續老戲迷的熱情,更能激勵年輕戲迷的加入。”在高校演出時,茅善玉邂逅一位來自江西的女生,“她告訴我,自己已學會幾段滬劇,必須和我拍照。不少觀眾看滬劇或許需要過語言觀,但大家對藝術的欣賞與審美是沒有隔閡的。《敦煌女兒》證明了這一點。滬劇的持續繁榮發展,依靠的是一部又一部經典劇目。我希望《敦煌女兒》能躋身其中,這是我們這代人為滬劇騰飛交出的答卷。”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