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

在一個學習群裡認識了一位觀點獨到、經歷別樣的姑娘,她三十來歲,五年前剛被公司提為中層管理者的同時,突然得了急性白血病。

在整整三年的治療期間,她不斷做各項抽血檢查,頻繁做疼痛難耐的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每天吃藥,定期住院打針做化療,化療時被掉頭髮、噁心嘔吐、皮膚過敏發癢、渾身水腫、發燒等不適折磨,幾年的治療花費了十幾二十萬。

"

在一個學習群裡認識了一位觀點獨到、經歷別樣的姑娘,她三十來歲,五年前剛被公司提為中層管理者的同時,突然得了急性白血病。

在整整三年的治療期間,她不斷做各項抽血檢查,頻繁做疼痛難耐的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每天吃藥,定期住院打針做化療,化療時被掉頭髮、噁心嘔吐、皮膚過敏發癢、渾身水腫、發燒等不適折磨,幾年的治療花費了十幾二十萬。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有越來越多的人和這位得白血病的姑娘一樣,突然有一天,患上那些幾乎要長年與己相伴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腰椎間盤突出,糖尿病、高血壓、抑鬱症,甚至是癌症等等,每天要吃藥,時不時打個針,定期要上醫院檢查治療,備受各種症狀的折磨……

不在失去後重生,就在失去後滅亡。有些人因此觸底反彈,有些人鬱鬱寡歡,有些人破罐破摔。

"

在一個學習群裡認識了一位觀點獨到、經歷別樣的姑娘,她三十來歲,五年前剛被公司提為中層管理者的同時,突然得了急性白血病。

在整整三年的治療期間,她不斷做各項抽血檢查,頻繁做疼痛難耐的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每天吃藥,定期住院打針做化療,化療時被掉頭髮、噁心嘔吐、皮膚過敏發癢、渾身水腫、發燒等不適折磨,幾年的治療花費了十幾二十萬。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有越來越多的人和這位得白血病的姑娘一樣,突然有一天,患上那些幾乎要長年與己相伴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腰椎間盤突出,糖尿病、高血壓、抑鬱症,甚至是癌症等等,每天要吃藥,時不時打個針,定期要上醫院檢查治療,備受各種症狀的折磨……

不在失去後重生,就在失去後滅亡。有些人因此觸底反彈,有些人鬱鬱寡歡,有些人破罐破摔。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身體生病了,最可怕的是什麼?

打倒一個病患的,或許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他對自己患病這件事的焦慮。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是劉嘉玲的處世哲學。用在這裡,同樣適合。

張春,《一生裡的某一刻》和《在另一個宇宙的1003天》這兩本書的作者,一個抑鬱症患者,目前是職業作家。她用細膩天真的文字分享趣味橫生的細碎日常,也用坦然大氣的文字直言艱難的抑鬱症經歷。她用文字撫慰受苦於抑鬱症的人們,也療愈那些在生活中憂愁迷茫的讀者。

張春說:“我生病了,是不是就應該成為一個人們想象中的病人,除了憂鬱什麼都不做,並且除了病情,什麼都不談呢?”

她還說:“生病是一個客觀的事情,我們可以用它練習和困難同行:它存在,它不消失,在這個前提下,我還能做些什麼。”

把我們對生病的焦慮安放在一旁,而不是讓這份焦慮轉變成鬱悶愁苦、絕望自棄這樣的武器來傷害自己。你會發現,病痛或許在推了你一把之後,也拉了你一把。

"

在一個學習群裡認識了一位觀點獨到、經歷別樣的姑娘,她三十來歲,五年前剛被公司提為中層管理者的同時,突然得了急性白血病。

在整整三年的治療期間,她不斷做各項抽血檢查,頻繁做疼痛難耐的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每天吃藥,定期住院打針做化療,化療時被掉頭髮、噁心嘔吐、皮膚過敏發癢、渾身水腫、發燒等不適折磨,幾年的治療花費了十幾二十萬。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有越來越多的人和這位得白血病的姑娘一樣,突然有一天,患上那些幾乎要長年與己相伴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腰椎間盤突出,糖尿病、高血壓、抑鬱症,甚至是癌症等等,每天要吃藥,時不時打個針,定期要上醫院檢查治療,備受各種症狀的折磨……

不在失去後重生,就在失去後滅亡。有些人因此觸底反彈,有些人鬱鬱寡歡,有些人破罐破摔。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身體生病了,最可怕的是什麼?

打倒一個病患的,或許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他對自己患病這件事的焦慮。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是劉嘉玲的處世哲學。用在這裡,同樣適合。

張春,《一生裡的某一刻》和《在另一個宇宙的1003天》這兩本書的作者,一個抑鬱症患者,目前是職業作家。她用細膩天真的文字分享趣味橫生的細碎日常,也用坦然大氣的文字直言艱難的抑鬱症經歷。她用文字撫慰受苦於抑鬱症的人們,也療愈那些在生活中憂愁迷茫的讀者。

張春說:“我生病了,是不是就應該成為一個人們想象中的病人,除了憂鬱什麼都不做,並且除了病情,什麼都不談呢?”

她還說:“生病是一個客觀的事情,我們可以用它練習和困難同行:它存在,它不消失,在這個前提下,我還能做些什麼。”

把我們對生病的焦慮安放在一旁,而不是讓這份焦慮轉變成鬱悶愁苦、絕望自棄這樣的武器來傷害自己。你會發現,病痛或許在推了你一把之後,也拉了你一把。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我不再是我,我接受新的我

胡歌說,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一點,我現在就是這個樣子,我為什麼非要去,變回原來的樣子?這個就是現在的你!

這是胡歌在接受鳳凰網採訪,談及當年遭遇車禍臉部遭受重傷時發出的感悟。

胡歌,2005年因參演《仙劍奇俠傳》而一炮而紅,年少成名,卻在第二年拍《射鵰》時遭遇嚴重車禍,不止身體,臉部也嚴重受傷,經歷漫長的多次面部修復。備受打擊的他,總是希望臉部能夠恢復如初,結果卻並不如願,他的右眼留下一道永遠的傷疤,這道傷疤曾讓他在鏡頭面前畏縮不已。

對著鏡子看自己的臉,胡歌說:“這道疤永遠抹不掉了,難道你要困在這道疤痕裡一輩子嗎?既然這道疤痕會跟我一輩子,那我為什麼不索性接受它呢。”

重生後的胡歌,撕掉偶像標籤,轉而專注於做一個真正的演員,他讀書,演話劇,不斷沉澱自己,帶著不同以往的容顏,再次現於熒屏。歷經沉澱的胡歌,終於厚積薄發,在2015年憑藉《偽裝者》和《琅琊榜》這兩部劇裡深入人心的角色再度爆紅。

身體受了重傷,得了重病,亦或患了慢性病,這些不是感冒發燒過幾天就能好的事兒,它們很可能與你長年相伴終身相隨,你不再是從前的你,別總奢求你能完好無損一如往日,也別想著一如往日才能繼續前行。不如帶著不一樣的自己,重新出發,擁抱別於以往的生活。

這是過去美好的終結?還是現在涅槃重生的時候?你說了算。

"

在一個學習群裡認識了一位觀點獨到、經歷別樣的姑娘,她三十來歲,五年前剛被公司提為中層管理者的同時,突然得了急性白血病。

在整整三年的治療期間,她不斷做各項抽血檢查,頻繁做疼痛難耐的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每天吃藥,定期住院打針做化療,化療時被掉頭髮、噁心嘔吐、皮膚過敏發癢、渾身水腫、發燒等不適折磨,幾年的治療花費了十幾二十萬。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有越來越多的人和這位得白血病的姑娘一樣,突然有一天,患上那些幾乎要長年與己相伴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腰椎間盤突出,糖尿病、高血壓、抑鬱症,甚至是癌症等等,每天要吃藥,時不時打個針,定期要上醫院檢查治療,備受各種症狀的折磨……

不在失去後重生,就在失去後滅亡。有些人因此觸底反彈,有些人鬱鬱寡歡,有些人破罐破摔。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身體生病了,最可怕的是什麼?

打倒一個病患的,或許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他對自己患病這件事的焦慮。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是劉嘉玲的處世哲學。用在這裡,同樣適合。

張春,《一生裡的某一刻》和《在另一個宇宙的1003天》這兩本書的作者,一個抑鬱症患者,目前是職業作家。她用細膩天真的文字分享趣味橫生的細碎日常,也用坦然大氣的文字直言艱難的抑鬱症經歷。她用文字撫慰受苦於抑鬱症的人們,也療愈那些在生活中憂愁迷茫的讀者。

張春說:“我生病了,是不是就應該成為一個人們想象中的病人,除了憂鬱什麼都不做,並且除了病情,什麼都不談呢?”

她還說:“生病是一個客觀的事情,我們可以用它練習和困難同行:它存在,它不消失,在這個前提下,我還能做些什麼。”

把我們對生病的焦慮安放在一旁,而不是讓這份焦慮轉變成鬱悶愁苦、絕望自棄這樣的武器來傷害自己。你會發現,病痛或許在推了你一把之後,也拉了你一把。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我不再是我,我接受新的我

胡歌說,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一點,我現在就是這個樣子,我為什麼非要去,變回原來的樣子?這個就是現在的你!

這是胡歌在接受鳳凰網採訪,談及當年遭遇車禍臉部遭受重傷時發出的感悟。

胡歌,2005年因參演《仙劍奇俠傳》而一炮而紅,年少成名,卻在第二年拍《射鵰》時遭遇嚴重車禍,不止身體,臉部也嚴重受傷,經歷漫長的多次面部修復。備受打擊的他,總是希望臉部能夠恢復如初,結果卻並不如願,他的右眼留下一道永遠的傷疤,這道傷疤曾讓他在鏡頭面前畏縮不已。

對著鏡子看自己的臉,胡歌說:“這道疤永遠抹不掉了,難道你要困在這道疤痕裡一輩子嗎?既然這道疤痕會跟我一輩子,那我為什麼不索性接受它呢。”

重生後的胡歌,撕掉偶像標籤,轉而專注於做一個真正的演員,他讀書,演話劇,不斷沉澱自己,帶著不同以往的容顏,再次現於熒屏。歷經沉澱的胡歌,終於厚積薄發,在2015年憑藉《偽裝者》和《琅琊榜》這兩部劇裡深入人心的角色再度爆紅。

身體受了重傷,得了重病,亦或患了慢性病,這些不是感冒發燒過幾天就能好的事兒,它們很可能與你長年相伴終身相隨,你不再是從前的你,別總奢求你能完好無損一如往日,也別想著一如往日才能繼續前行。不如帶著不一樣的自己,重新出發,擁抱別於以往的生活。

這是過去美好的終結?還是現在涅槃重生的時候?你說了算。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一個長年帶病的人,有何價值可言?

樑冬說,你的使命就是現在讓自己痛苦或不得不去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讓你痛苦的事情。解決它,並把解決方案分享給眾人,你就獲得了這一段生命的使命。

知乎用戶程浩,網名:伯爵在城堡,1993年生,2013年去世,當時眾多網友和媒體大咖在網上發起了對他的緬懷。從出生就沒下過地的他,醫生曾斷定他活不過五歲,吃藥,扎針、住院、收到病危通知單是家常便飯。

但他常年在家讀書寫作,“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他,戲謔他的人生經歷,用幽默風趣、充滿理性與智慧的文字,給那些同樣困於病痛或苦難的人們,帶來不小的震撼,以及繼續生活的勇氣。

不管是張春、程浩還是胡歌,從他們的身上,你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身體病了,受傷了,沒以前完好了,等待我們的結果不只是無能和孱弱。我們也可以帶著病,帶著殘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超越自我,實現個體的價值。

"

在一個學習群裡認識了一位觀點獨到、經歷別樣的姑娘,她三十來歲,五年前剛被公司提為中層管理者的同時,突然得了急性白血病。

在整整三年的治療期間,她不斷做各項抽血檢查,頻繁做疼痛難耐的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每天吃藥,定期住院打針做化療,化療時被掉頭髮、噁心嘔吐、皮膚過敏發癢、渾身水腫、發燒等不適折磨,幾年的治療花費了十幾二十萬。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有越來越多的人和這位得白血病的姑娘一樣,突然有一天,患上那些幾乎要長年與己相伴的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腰椎間盤突出,糖尿病、高血壓、抑鬱症,甚至是癌症等等,每天要吃藥,時不時打個針,定期要上醫院檢查治療,備受各種症狀的折磨……

不在失去後重生,就在失去後滅亡。有些人因此觸底反彈,有些人鬱鬱寡歡,有些人破罐破摔。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身體生病了,最可怕的是什麼?

打倒一個病患的,或許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他對自己患病這件事的焦慮。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是劉嘉玲的處世哲學。用在這裡,同樣適合。

張春,《一生裡的某一刻》和《在另一個宇宙的1003天》這兩本書的作者,一個抑鬱症患者,目前是職業作家。她用細膩天真的文字分享趣味橫生的細碎日常,也用坦然大氣的文字直言艱難的抑鬱症經歷。她用文字撫慰受苦於抑鬱症的人們,也療愈那些在生活中憂愁迷茫的讀者。

張春說:“我生病了,是不是就應該成為一個人們想象中的病人,除了憂鬱什麼都不做,並且除了病情,什麼都不談呢?”

她還說:“生病是一個客觀的事情,我們可以用它練習和困難同行:它存在,它不消失,在這個前提下,我還能做些什麼。”

把我們對生病的焦慮安放在一旁,而不是讓這份焦慮轉變成鬱悶愁苦、絕望自棄這樣的武器來傷害自己。你會發現,病痛或許在推了你一把之後,也拉了你一把。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我不再是我,我接受新的我

胡歌說,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一點,我現在就是這個樣子,我為什麼非要去,變回原來的樣子?這個就是現在的你!

這是胡歌在接受鳳凰網採訪,談及當年遭遇車禍臉部遭受重傷時發出的感悟。

胡歌,2005年因參演《仙劍奇俠傳》而一炮而紅,年少成名,卻在第二年拍《射鵰》時遭遇嚴重車禍,不止身體,臉部也嚴重受傷,經歷漫長的多次面部修復。備受打擊的他,總是希望臉部能夠恢復如初,結果卻並不如願,他的右眼留下一道永遠的傷疤,這道傷疤曾讓他在鏡頭面前畏縮不已。

對著鏡子看自己的臉,胡歌說:“這道疤永遠抹不掉了,難道你要困在這道疤痕裡一輩子嗎?既然這道疤痕會跟我一輩子,那我為什麼不索性接受它呢。”

重生後的胡歌,撕掉偶像標籤,轉而專注於做一個真正的演員,他讀書,演話劇,不斷沉澱自己,帶著不同以往的容顏,再次現於熒屏。歷經沉澱的胡歌,終於厚積薄發,在2015年憑藉《偽裝者》和《琅琊榜》這兩部劇裡深入人心的角色再度爆紅。

身體受了重傷,得了重病,亦或患了慢性病,這些不是感冒發燒過幾天就能好的事兒,它們很可能與你長年相伴終身相隨,你不再是從前的你,別總奢求你能完好無損一如往日,也別想著一如往日才能繼續前行。不如帶著不一樣的自己,重新出發,擁抱別於以往的生活。

這是過去美好的終結?還是現在涅槃重生的時候?你說了算。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一個長年帶病的人,有何價值可言?

樑冬說,你的使命就是現在讓自己痛苦或不得不去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讓你痛苦的事情。解決它,並把解決方案分享給眾人,你就獲得了這一段生命的使命。

知乎用戶程浩,網名:伯爵在城堡,1993年生,2013年去世,當時眾多網友和媒體大咖在網上發起了對他的緬懷。從出生就沒下過地的他,醫生曾斷定他活不過五歲,吃藥,扎針、住院、收到病危通知單是家常便飯。

但他常年在家讀書寫作,“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他,戲謔他的人生經歷,用幽默風趣、充滿理性與智慧的文字,給那些同樣困於病痛或苦難的人們,帶來不小的震撼,以及繼續生活的勇氣。

不管是張春、程浩還是胡歌,從他們的身上,你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身體病了,受傷了,沒以前完好了,等待我們的結果不只是無能和孱弱。我們也可以帶著病,帶著殘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超越自我,實現個體的價值。

長年有病在身,焦慮自棄,你要如何打好手中這副爛牌?

我在開頭提到的那位得白血病的姑娘,後來怎麼樣了?其實當她結束治療後,無法朝九晚五上班的她,開始從事自由職業,兼職翻譯,平日裡大量讀書,參加馬拉松比賽,獨自一人去各地旅遊,每日在網上和網友打趣,過起了另一種別於原來卻並不糟糕的生活。

“為什麼老天爺要這麼對我?”“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我只能這樣了……”當你不幸生病的時候,不如把自怨自艾和自暴自棄都收起來,帶著殘缺,繼續積極面對荊棘叢生的生活。

世界很大,風景很美,機會很多,人生很短,即使傷病相隨,也要一往無前。

(本文圖片來自:unsplash.com)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