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術甘湯治療手汗、背部冷痛的臨床驗案

茯苓 白朮 甘草 張仲景 黃芪 黨蔘 藥品 黃酒 張機書友會 2019-04-04

苓桂術甘湯載於張仲景之《傷寒論》,由茯苓、桂枝、白朮、甘草等4味藥組成。是一個通陽化氣、溫化寒痰的良方。筆者運用該方加減,治效頗良。現舉例如下:

例1:手汗

張某某,男,19歲,學生。患手出冷汗症1年餘。於1986年3月7日來我院中醫科就診:手汗頻出如露珠,手帕擦後數秒鐘即現。手腳發涼,汗出冰冷,精神萎靡,面色少華,舌苔淡白,脈象沉遲。平素伴有頭昏心悸,食慾不振。前醫曾用玉屏風散加止汗斂汗之品及西藥B族維生素之類藥品屢治不效。

處方:茯苓15g,桂枝8g,白朮15g,甘草10g。6劑水煎服。

3月13日二診:上方服後,手汗漸止,精神好轉,飲食增加。再以原方加黨蔘、黃芪各15g,又進7劑而告痊癒。隨訪2年未見覆發。

按:氣血虛弱,不能遠達四末,而致手腳發涼,冷汗頻出。筆者根據《註解傷寒論》“陽不足者補之以甘,裡氣逆者散之以辛”的道理。用茯苓、白朮生津液而益陽氣,用桂枝、甘草行陽散氣。以達到陽氣通而汗自止的目的。後又加黨蔘、黃芪是以補氣益陽,從而使陽氣去之有路,生之有源。

例2:背部冷痛

王某某,男,46歲,農民。患背部寒冷疼痛2年餘,屢治不效,十分痛苦。於1986年4月3日來我院中醫科就診:病人除有背部寒冷疼痛外,無任何其它不適。疼痛部位在心俞穴左附近,疼痛時患處如置冰塊,寒冷徹骨。疼痛範圍約手掌大小,並可連及心前區隱痛,痛甚時有小汗出。舌淡苔白,脈象遲緊。

此為寒痰積聚,陽氣不通之故。查前醫曾單以閉證論治,而投與當歸四逆湯之類加減,久治不愈。處方:茯苓15g,桂枝10g,白朮15g,甘草10g。另加蔥白2寸,並囑其每次服藥後飲用黃酒兩杯。共服藥7劑,症狀消除。為鞏固療效,又追加3劑,1年半後隨訪未見覆發。

按:背部冷痛案屬雜病範疇,就其病因病機來說,多與寒痰積聚,陽氣閉塞有關。正如張仲景所云:“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所以治療此疾,首先要以溫藥健脾陽,助氣化,以達到散寒除溼消飲之目的,正如張仲景所說:“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故取茯苓甘淡滲溼以利水飲,桂枝辛溫宣導以行陽氣,白朮去溼以健脾陽,甘草和中以益中氣,另加蔥白黃酒以加強通陽化氣之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