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C】專訪硅谷VC張璐:不追風口 更願意找具有“不公平優勢”的項目

風投 投資 硅谷 創業 界面新聞 2017-05-01

“我們從來不追風口,也不投社交遊戲,O2O在硅谷很火的時候,我們在投技術類公司。當然,我們也沒有投過VR和無人機。”4月28日,Fusion Fund創辦人張璐在GMIC 2017(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接受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

張璐的名字出現在福布斯最近公佈的30位Under 30俊傑名單中,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獲得碩士學位。

此前,張璐曾經創立了一家醫療設備公司Acetone Inc.併成功退出。隨後她成為10億美元盤子的美國主流基金Fenox Venture Capital任投資合夥人,負責中後期的項目。

2014年,張璐在美國硅谷創辦風險投資機構Fusion Fund(原NewGen Capital)將投資對準中早期科技創業市場。

在美國存在兩大不同派系的投資人,一派是以華爾街分析師、由財務資訊背景的VC,另一派是有過創業經驗VC。在張璐看來,有過創業經驗的投資人能對產品技術、公司生命週期有更好的理解,因而做早中期投資有著天然優勢,而數據分析師背景、MBA背景的投資人可能更擅長於大企業和中後期項目的投資。

Fusion Fund團隊更多是來自於斯坦福大學有技術背景的校友,而技術創業出身的張璐將投資對準中早期科技項目,則是在自己更熟悉和擅長的領域作投資佈局。

張璐介紹說,細分來看Fusion Fund主要投資在智能工業、人工智能、移動網絡技術、醫療健康等4大版塊,她表示,這也是目前她在硅谷所見到的“資本開始往技術上靠的趨勢。”

“在整個經濟下行的時候,技術的低成本化,數據獲取增強,都是能使產品快速商業化的重要因素。”張璐稱,這是資本轉向技術投資的原因。

張璐說,Fusion Fund更傾向於投資人工智能2B的工業企業級應用,或者說能容易做到技術和商業鏈接的創業項目,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工業醫療用的機器人等商業化比較明朗的點。

她舉了個例子,Fusion Fund之前看的PARADOMICS納米機器人項目,“有炫酷的技術和團隊優勢,但暫時看不到市場驗證”,張璐解釋說, “大家都喜歡,不一定付錢,大家需要才會買單。” 投資人看趨勢產品,除了技術和團隊,也需要看市場反饋。在跟進PARADOMICS項目半年之後,PARADOMICS找到了做帕金森老年痴呆治療的商業化落腳點,“項目有技術前沿的一面,也有馬上商業的一面,我們立馬就投“,張璐稱,這就是Fusion Fund的投資邏輯,而PARADOMICS隨後也拿到了美國國防部2000萬美金的融資。

以硅谷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逐漸形成包容的氛圍,為了保持自己的創新和行業領先的地位,他們更願意付合適的價格去收購這些新科技公司,“這也是美國現在很多大公司的商業邏輯”,像Facebook收購Instagram就是很好的證明”。在張璐看來,這讓2B的技術項目更容易被併購,而資本也更容易退出。

當前一段時間內,Fusion Fund沒有在國內佈局的打算,張璐拎的很清楚,“我們在國內暫時還沒有特別大的優勢,也可能拿不到特別好的項目。”

“Fusion Fund不是特別願意去追風口的一個基金”,張璐一再強調,他們的投資判斷主要是來自和創業者的交互。通過創立一個數據庫來分析每個階段的創業者族群,“我們會去看,一個大的領域是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進入,還是越來越少。如果是越來越少,可能就不是我們投資的方向。”

張璐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一定要比市場的反應還要稍微早半步,通過預先發現一小波優質的、已經研究行業多年的創業者,逐步往某個行業聚集,“它的基數不一定很大,但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往裡走”,Fusion Fund就會重點關注這個方向。

她覺得,風口和趨勢並不是投資人所決定的,很多時候是由行業裡的從業者決定的。而外界所炒作的熱點,很多時候其實是“越來越少的創業者正在往裡走”。

在選擇投資什麼樣的項目時,張璐明確表示,更願意去尋找具有“不公平優勢”的項目。不公平指的是,技術上有門檻、資源網絡的不公平優勢、以及先發優勢上的“不公平”,甚至公司創始人是連續創業者時也是一大優勢,張璐說,如果這個企業沒有不公平優勢,它只是說能做得更快,會融到更多資本, “這可能不太能夠說服我們,我們需要一些競爭對手沒有辦法突破的壁壘。”

Fusion Fund並沒有給所投資的創業者做過畫圖像,但有洞察力(INSIGHT)的團隊是他們所青睞的。

“這些比較成熟優質的創業者,他會想得會更長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中早期的價格,項目估值反倒不會很高,也會更加理性地對市場進行反饋,再製定自己的價格”,而不是拿到很多錢可能一下就會膨脹起來,“進入一種上帝視角”,覺得能七天造世界,但到最後發現都推進不了。

不同階段的公司創業者需要不同的考量點,“幾百人的時候主要是產品、趨勢、客戶,但是到幾千人的時候就要考慮公司的戰略、文化和底蘊,不能只關注當下,而是要做長線考慮。” 張璐認為,有洞察力的創業者能在公司成長到一定階段後,主動發現這些問題並進行適時的調整。

“我自己做過公司,也非常討厭投資人過來跟我指手劃腳”,在投後管理風格上,張璐並不喜歡過多幹涉和進行微觀層面的控制,有些創業者對產品和公司管理很有想法,但卻在與資本市場打交道時經驗不足,有些人覺得融資節奏和產品進度是一致的,但事實上,“這也需要看市場的反饋” ,而Fusion Fund就會更多的在融資節奏上進行把控和幫助創業者在資源上進行對接。

有研究數據顯示,國內創業項目多數是經過新三板、IPO進行資本退出,但在美國市場,90%的企業是通過收併購退出的。

即便作為中早期投資人,張璐不諱言Fusion也在探索資本退出的渠道。美國項目的投資併購活躍,一般項目市場平均估值在5000萬~1億美金左右,“這個價格,作為中早期投資人,可能一張支票進去時,它估值也就是幾百萬美金,它哪怕賣個3000萬美金對於投資人來說也是很好的”,這也是當前很多美國中早期的投資會通過併購選擇快速退出的渠道,而不用等到IPO。

張璐預測,在今年,美國的併購可能更活躍些,今年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的新政策裡,要求高科技企業把資金回籠,“除了自身發展,這些大企業都會把錢投放到併購市場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