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造對話硅谷VC張璐:做人民幣基金暫時對我沒有幫助

創業 硅谷 張璐 投資 雷鋒網 2017-05-09

雷鋒網新智造按:Fusion Fund (第一期基金時名為 NewGen Capital)是一家年輕的硅谷風投公司,創辦於2015年,關注具有核心科技的早期創業公司。讓這家公司被貼上“年輕”標籤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其創始人張璐很年輕,只有28歲。2017年,張璐入選 Forbes 美國 30 under 30 及投資行業主題人物(第一位在美國榜單當選主題人物的華人),同時也登上了 Forbes 亞洲 30 under 30 金融行業榜單,是唯一一位在同一年裡,上榜兩個區域 Forbes 榜單的投資人。本文為雷鋒網對張璐的專訪報道,講述了張璐的投資之道。

新智造對話硅谷VC張璐:做人民幣基金暫時對我沒有幫助

千禧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剛過而立的李彥宏內心躁動,但很快他便做出了決定。隨後,一如現在,他冷靜地遞上辭呈,訂好機票,從硅谷飛回中關村。在人類歷史進入新千年的第一天(2000年1月1日),正式創辦百度。而那時,張璐才十一歲。

在彼時的節點上,李彥宏視乎是一個符號,這個符號背後,是一群從硅谷回國的海歸派創業者。

十年之後,張璐大學畢業。她迅速收拾行裝,漂洋過海去斯坦福繼續求學。如同過去那些來自中國勤奮的在創業者一樣,斯坦福大學期間,技術出身的張璐便創辦 Acetone ,一家醫療科技公司,其產品用於早期診斷ii型糖尿病。兩年之後,張璐成功賣掉 Acetone,並受邀成為管理10億美元基金的 Fenox Venture Capital 合夥人。26歲時,她離開 Fenox,創辦 Fusion Fund,開始了第二家公司的征程,沒有選擇回國。

在此時的節點上,張璐似乎也是一個符號,這個符號背後,既是將眼光投向中國市場的外資,也是伺機出海的華人資本。

專注於在美國做投資

十年間,中美大趨勢的轉變,在冥冥中改變著個體的選擇。

張璐的 Fusion Fund 是一支純美元基金,目前已經是硅谷成長最快的新基金,有關她的報道頻見報端。很多人慕名而來,其中不乏國內機構,邀請她和 Fusion Fund 團隊管理人民幣基金,但她卻暫不考慮。

我希望在硅谷踏踏實實地專注科技投資,專注於我們背後能夠帶來的一些中國資源,讓 Fusion Fund 在未來10-15年內,成為硅谷一線的風投基金。硅谷的一線基金,現在還沒有華人創始而來的。目前看來做人民幣基金暫時對我的目標沒有幫助。

當然,如果在未來人民幣基金對實現這個目標有幫助,比如所投企業進入中國,需要更多國內資本支持,張璐覺得自己也會考慮來管理人民幣基金,但同時她也強調,無論如何重心一定是在美國。

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為深受硅谷影響的張璐覺得佈局國內她沒什麼優勢。在她看來,硅谷的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優勢,做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情,做投資也同樣如此。

張璐的優勢在於技術出身,連同 Fusion Fund 其他合夥人也都擁有斯坦福的技術背景,其中還有一個院士。 這樣的團隊組合,讓他們在性格上更親近技術,相信技術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所以,在她看來,模式創新只是把一群人的利益拿給另一群人,而技術可以從根本上創造新價值,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

這樣的想法並非出於感性,除了本身喜歡、擅長技術之外,在真實的資本運作中,張璐和團隊會有更多邏輯思考。作為團隊中唯一說中文的成員,張璐非常瞭解中國,因此對於中美的投資差異也更為清楚。模式創新憑藉人口紅利、大眾接受速度快等因素做的非常好,如果 Fusion Fund 在美國投模式創新,全球化競爭的大環境下,不一定能佔得優勢:

在每個歷史在節點中,經濟下行的時候,技術是唯一能夠克服經濟週期,提升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東西。硅谷領先全球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技術,正巧我們又擅長並喜歡,那我們就選擇投資技術。

有了這個充分條件,張璐和她的美國合夥人在行業中又發現——許多技術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不僅發展成熟,更好更快,同時也更為便宜,比如傳感器的低成本化,數據獲取的低成本化等,就為商業化帶來了可能,而不再像是2002、2003年那樣,技術聽起來很炫酷,但是找不到商業化前景。

這印證了張璐的投資邏輯,也更堅定了她堅持下去的決心。

不公平優勢和商業化前景決定投資

按照既定的投資邏輯,Fusion Fund 圍繞工業和企業級的“智能工業”、“網絡技術”、“人工智能”和“醫療”四個方向,一共投了三十多個項目。兩年多的時間裡,“錯過”了很多風口,不過對於張璐來說,風口確實也不太重要。在她看來,投風口項目可能很好看,但能不能讓資本最大化卻不一定:

我們從來不追風口,也不投社交遊戲,O2O在硅谷很火的時候,我們在投技術類公司。當然,也沒有投過VR和無人機。

新智造對話硅谷VC張璐:做人民幣基金暫時對我沒有幫助

話語間的堅定和自信,來自於一個判斷。她認為,所謂趨勢不是由資本決定的,而是由行業的從業者決定的:

我們判斷趨勢,很多時候是在研究從業者族群。媒體上熱炒的“風口”,表面上資本和企業基數很大,背後卻發現創業者進入的越來越少。作為投資人,如果和媒體是同步的,那要我們幹嘛?媒體去投資就可以了,我們要比市場的反應早半步。

張璐解釋說,早的這“半步”,不是憑空猜測,即便是硅谷成名的投資人也無法做這個判斷。而來自於對某個領域資深從業者進行的研究,如果在這個領域浸淫多年的人都開始就此創業,且越來越多的話,那就是她會重點關注的一個方向。

除此之外,決定要不要投資一個項目,張璐認為要考慮兩個方面:

  • 不公平優勢

如同張璐堅持在自己喜歡且擅長的領域進行投資一樣,她認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不公平優勢”非常重要。沒有“不公平優勢”來形成高壁壘,很難突出重圍。這個“不公平優勢”可以是技術的,也可以是資源的,但無論哪種都是決定是否投資的關鍵因素。這種“不公平優勢”,讓張璐相信,在資本的幫助下,這家公司能夠快速崛起。

  • 商業化前景

關注技術形成壁壘的同時,張璐也非常務實,如果沒有可觀的商業化前景,Fusion Fund 也是不會投的。比如投資 Paradromics 的過程。Paradromics是一個做納米機器人的項目,當時團隊、技術都非常好,但是還沒看到商業化前景,所以 Fusion Fund 就沒投。半年之後,Paradromics 團隊將其技術應用在了帕金森老年痴呆治療上,Fusion Fund 則立即跟進,此後 Paradromics 隨後還得到了美國國防部也的資金支持。

新智造對話硅谷VC張璐:做人民幣基金暫時對我沒有幫助

此外,當問及技術出身是否會在金融方面形成短板,張璐一方面提到了此前在 Fenox 做合夥人的兩年,一方面向雷鋒網介紹硅谷投資人的情況。

按照背景,硅谷投資人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出身的,一類是金融出身的。前者關注早期的創業項目,後者關注中晚期的創業項目。對於前者來說,早期項目的核心在技術,如果讓金融出身的投資人去看,肯定一個頭兩個大,在財務上也都是漏洞;而讓技術出身的人去看中晚期的創業項目,有關財務、金融上肯定也沒什麼優勢。

與具備“不公平優勢”的項目一樣,自己的定位也需要找到“不公平優勢”。無疑,張璐依靠她的“不公平優勢”,似乎提前鎖定了未來的勝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