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封測巨頭成長史,長電科技是如何完成蛻變的?

TechSugar(探索科技)編輯部在本欄目中深扒國內知名半導體企業的發展歷史,給讀者呈現中國半導體頭部企業的真實歷史故事與境況。

本期的主角是長電科技。

文︱亞亞君

圖︱網絡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各地一窩蜂搞起了晶體管。江陰地方政府創辦的長江內衣廠也不甘寂寞緊跟潮流,在1972年辦了一座江陰晶體管廠。不管你是造內衣的還是穿內衣的,從此就是我們半導體人。你別說,還真搞出點名堂。在我國同步衛星發射中作出貢獻,還得到了國家級表揚。從此該內衣廠……啊不……是晶體管廠一飛沖天,然後瀕臨倒閉。

世界封測巨頭成長史,長電科技是如何完成蛻變的?

江陰晶體管廠

成績不錯,咋越混越次?這不得不說,當時改革開放國策之後,大批有“絕活”的外資半導體企業來到我國,除了國資背景的華晶集團(原742廠)得益於國家投資建立的一條4英寸生產線外,其他都慘不忍睹。而這家江陰晶體管廠,從1985年開始只為華晶做配套服務。這沒做三年,日子越發蕭條,瀕臨倒閉。就在1988年尾(12月30日),一個32歲青年人被提拔為廠黨支部書記,這個人名叫王新潮。

32歲小年輕能行嗎?除此之外,我們再看一下王新潮當時的履歷。1956年出生,政治出身不好,初中文憑,後取得“大專”同等學歷,2年泥瓦匠工作經驗,11年紡布廠機修工經驗,還沒高級證書。夢想:小提琴家、記者、哲學家。愛好:讀書(尤其馬列主義相關)。自我評價:肯吃苦,愛學習。

唯一的客戶華晶看到這個簡歷,心想“什麼玩意?”哪一個跟半導體相關?沒轍,還是市領導出面,王新潮在質疑中當上了副廠長。如果是個厲害的廠子,當個傀儡副廠長也美滋滋,奈何當時全廠200人,平均工資1500,江陰倒數第二。關鍵該廠子的成品率只有50%,這如坐鍼氈啊。

王新潮死抓質量,一年後,成品率飆升到了70%-80%。華晶一看,這小子有前途,於是在1990年,王新潮搖身一變成了王廠長。雖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時候,但這是一個虧損已高達218萬資不抵債且只有一個客戶的爛攤子。在這裡當廠長,想想就刺激,刺激到夜不能寐。

世界封測巨頭成長史,長電科技是如何完成蛻變的?

王新潮出任廠長就職演說,圖源:長電科技官網

據說,王廠長當時燒了三把火,第一,親自作詞作曲寫廠歌,搞企業文化。第二,抓質量。第三,帶人搞新型LED指示燈,弄點新項目。前兩者嘛,不用多說。這第三把火貌似遭遇點麻煩。廠裡有領導和工人投反對票,表示太冒險。這些反對的人也真是的,平時唱唱廠歌,搞點娛樂活動積極的很,現在要錢搞新項目了,縮了。

但王新潮不縮,在銀行不能貸款的情況下,四處借錢,真湊出了5萬塊。從1991年到1993年,王廠長化身王銷售骨幹,騎著28槓到處推銷,最終新開發的LED指示燈銷售額佔比達到了三分之一,以前只能抱華晶大腿的廠子也終於實現了扭虧為盈。

在1992年,江陰晶體管廠正式更名為長江電子實業公司。開啟了新的征程。

新故事的開頭就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真的是人逢喜事……不對,應該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時還遭遇器件走私危機。生意慘淡,又遇絕境,甚至要賣廠子。

話說,有一天,工廠停電,王新潮和5位骨幹來到揚子飯店開會。這會一開就是兩天啊,氣氛凝重、現場壓抑。據當時記錄員——長電科技黨委副書記瀋陽表示,整個過程經歷了擔心、猶豫、熱血沸騰等潮起潮落。

如果把長電科技幾個字去了,還以為在開傳銷大會。之所以氣氛凝重,因為會上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假設——把生產規模擴大4.5倍(即TO-92封裝晶體管的產能從已有的3億隻提升到13億隻),品質提高到三星的標準,外觀做得和進口產品一樣漂亮。王新潮認為: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分立電子元器件的中心,而中國的集成電路市場還處於人才和技術的積累中。

規劃的好!但是錢呢?

找來找去,王新潮終於找到北京一家合資的融資租賃公司。當時該融資租賃公司的日方代表來到長電逛了一圈,說了句:“規模太小了,我們都是幾億幾億地投。”王新潮等人頓感絕望。

看在長電還有點樣子,工人努力。這位日方代表又說了句:“橋豆麻袋,我回去再討論討論。”

最終,這家租賃公司分三期共投入了800多萬美元。這給長電跨越式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錢的問題搞定後,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了。當年產能從3億顆增至13.5億顆,企業一下子成為國內最大的分立器件製造商。

當時也恰逢國家大力打擊走私,曾經氾濫的走私產品被阻擋在國門外,分立器件市場出現較大空白,長電數錢數到手抽筋。據王新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1999年30億顆、2000年60億顆、2001年100億顆,產銷兩旺自然帶來了盈利的快速增長,公司一下子發展起來了。

千禧之年改制,成立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更是壯大為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同年6月3日,長電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半導體封裝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世界封測巨頭成長史,長電科技是如何完成蛻變的?

圖源:長電科技官網

你知道的,有點歷史的大廠,熬過了98年,就要迎來08年。新一輪的金融危機讓公司銷量斷崖式下降。據媒體一篇專訪王新潮的報道中,名為奚靜娟的封裝後線導班主任回憶道:“一個車間三個班,一個班10多個人,那段時間,一個班只有2—3人幹活,其餘人輪休。大家每天早上到車間,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值日班長排的輪休名單上有沒有自己的名字。每次進車間時,心中總會默默地祈禱‘別輪上’。”

不過那一年,長電在國內首家建立了SiP(系統封裝)生產線。此外,直到現在也僅有一家美資公司在國內建有SiP生產線。

雖然08金融危機很可怕,畢竟長電這麼多年也做了不少事情。比如2002,王新潮專程到摩托羅拉總部所在地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買下了一條生產線,併成立了新順微電子公司;比如,長電和新加坡APS公司合資成立了長電先進封裝有限公司。顯然,面對危機還需自身硬。

不斷壯大的長電似乎要玩一票大的。

就在2015年初,已坐穩國內封裝龍頭地位的新潮集團宣佈旗下長電科技對全球排名第四的星科金朋進行收購。

該收購要約刺激的地方在於,星科金朋的資產規模兩倍於長電科技,收購前者無異於“蛇吞象”。在收購之前,高層內部已經爭論半年之久。據採訪資料顯示,當時,集團裡反對聲此起彼伏,尤其是幾位快到退休年齡的副總,他們是2000年改制時一起創業的。這麼多年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風雨,辛辛苦苦才創下了這大好的企業。“現在日子過得挺好的。放棄吧!不要再冒風險了。”幾位老字輩副總表明了態度。

王新潮卻認為:我們的技術尚未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尚未進入國際一流客戶供應鏈,如何來突破這一瓶頸?如何敲開高端客戶的大門?如何躋身全球產業第一梯隊?

世界封測巨頭成長史,長電科技是如何完成蛻變的?

圖源:長電科技官網

此番話醍醐灌頂,直擊心靈,安於現狀是不可能安於現狀的,要玩就玩“蛇吞象”。最終收購星科金朋花了7.8億美金(摺合人民幣47.8億元),其中長電科技投入2.6億美金(摺合人民幣12.5億元),其餘資金來源於產業基金和銀行貸款。

對於這筆收購至今仍眾說紛紜,有人用數據分析道:

“要約收購完成後,星科金朋連續3年大幅虧損,長電科技以業績預測無減值為由,未對星科金朋的20餘億元商譽計提減值準備,但以該公司2018年上半年的表現來看,2018年度商譽減值在所難免。

這場收購還引發了後續的採購補償和債券贖回等問題,拖累了長電科技的整體業績,2015年,公司淨利潤為-1.6億元,即使2016年公司收到了2.1億元的政府補助,淨利潤依舊虧損3.2億元。2017年,公司只能通過變賣子公司股份、調整所得稅等方式勉強扭虧為贏,避免成為ST公司。2018年11月,公司向關聯方出售了分立器件自銷業務相關資產,交易金額達6.6億元,力保2018財年贏利。

2018年下半年,半導體產業降溫,機構預測封測行業下行週期可延續至2019年,長電科技能否順利通過資本市場的考驗尚待觀察。”

此外,就在去年9月份,有媒體報道,長電科技董事會全票通過董事長兼CEO王新潮、總裁賴志明分別辭去職務的請求。同時,公司第二大股東--王新潮的新潮科技繼續減持股份,市場譁然。

今年4月25日召開的長電科技第六屆董事會上,提名名單宣告了王新潮已經無緣下屆董事會。同時,據業內人士透露,從上個月17號開始,長電科技新任董事長是周子學,而王新潮正式退出。

前不久,長電科技發佈了其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在本季度營收45.14億元,同比下降17.77%,公司虧損達到4951萬元,扣非後的虧損更是高達1.67億元。

世界封測巨頭成長史,長電科技是如何完成蛻變的?

長電科技2019Q1財報截圖

此前,拓墣產業研究院公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封測廠排名,日月光以11.16億美元的營收排在第一。長電科技排在了第三,但營收同比下降是最高的。

世界封測巨頭成長史,長電科技是如何完成蛻變的?

再加之如今大環境影響,長電科技似乎正在經歷新一輪考驗。

本欄目往前回顧:

《華為海思成長史,憑什麼可以成為國產驕傲?》

END

探索訪談

從蘇州開始,TechSugar編輯部計劃走訪上百家電子半導體公司,貼近企業一線,探索產業真相,為大家帶來更真實、更接地氣的報道,給本土企業一個發聲的機會。歡迎企業留言或私信接洽採訪事宜。

探索訪談

《探索訪談》往期回顧:

●能訊半導體:5G時間窗口只有三年

●曼普拉斯:AGV導航傳感器的市場進階路

●美圖半導體: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生存啟示錄

●慧聞科技:傳感器“細嗅薔薇”

●三榮高科:四十年經驗日本芯片設計服務公司如何看中國市場

●美思迪賽半導體:在電源管理IC市場“攻城略地”

●銳成芯微:IP生意的尬與順

●TTM:PCB技術發展兩大趨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