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器輻射傷害排行榜

隨著家中電器的逐漸增多,一般來說,每種家電都有國標規定的固定工作頻率。究竟哪些常用家電的輻射最大?潛在的輻射危害也日益受到大家的關注,諸如此類的問題困擾著大多數家庭。

家用電器輻射傷害排行榜

孕婦若頻繁使用電爐,可增加出生後小兒癌症的發病率……近10年來,關於電磁波對人體損害的報告接連不斷。

於是電腦、電視、洗衣機、電冰箱甚至電吹風等每日與人接觸的電器,因為被稱為“隱形殺手”的電磁輻射而顯得可怕起來。家用電器是否存在電磁輻射,輻射有多大?專家表示,其實日常生活中,電磁輻射無處不在,要學會主動防護,但也不必過於緊張,但是有些電器千萬別放臥室!

家用電器輻射傷害排行榜

收音機測出安全距離

專家表示,任何電器只要通上電流就有電磁輻射,大到空調、電視機、電腦、微波爐、加溼器,小到吹風機、手機、充電器甚至接線板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但各種電器產生的輻射量不盡相同。

關於具體的輻射量,記者在努力搜尋一番之後,並未發現國內有不同電器輻射量的標準表格出臺。不過,日本出版的SAPIO雜誌就公佈了一組家庭常用電器電磁輻射檢測數據。

家用電器輻射傷害排行榜

家庭常用電器電磁輻射檢測數據參考表(mG:毫高斯)

電器咖啡爐傳真機電熨斗錄像機VCD
電磁輻射量1mG2mG3mG6mG10mG
電器音響電冰箱空調電視機洗衣機
電磁輻射量20mG20mG20mG20mG30mG
電器電飯鍋複印機吹風機手機電腦
電磁輻射量40mG40mG70mG100mG100mG
電器電鬚刀電熱毯吸塵器無繩電話微波爐
電磁輻射量100mG100mG200mG200mG200mG

雖然輻射無處不在,但是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趙玉峰指出,並非所有的電磁輻射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磁場強度控制在規定範圍內對人體的作用是積極和有益的,比如市場出售的理療機就是利用電磁輻射的溫熱作用達到消除炎症和治療目的,因此關鍵問題是要把電磁輻射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少量輻射有益健康?

如果消費者想了解自己所處環境的輻射量,可以採取儀器檢測方法。但目前國產售價為幾百元的測試儀在測量數據上可能出現偏差,而一些國外進口的測試儀需幾十萬元,普通百姓很難接受。

趙玉峰表示,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監測方法讓人們瞭解電器使用的安全距離:利用可接收AM(調幅)頻道的收音機,打開後將頻道調在沒有廣播的地方,並且靠近所要測量的電視、冰箱、微波爐或電腦等家電用品,就會發現收音機所傳出的噪音突然變大。走出一段距離後,才會恢復原來較小的噪音量;這樣就可以測出安全距離,平常生活中與這個電器保持測量出的安全距離即可。

教您7招防電磁輻射

1.別讓電器扎堆。

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特別是電視、電腦、電冰箱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裡,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中。

2.勿在電腦身後逗留。電腦的擺放位置很重要。儘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

3.用水吸電磁波。室內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如舒適的溫度、清潔的空氣等。因為水是吸收電磁波的最好介質,可在電腦的周邊多放幾瓶水。不過,必須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絕對不能用金屬杯盛水。

4.減少待機。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讓它們長時間處於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5.及時洗臉洗手。電腦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聚集的灰塵可轉射到臉部和手部皮膚裸露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等,因此在使用後應及時洗臉洗手。

6.補充營養。電腦操作者應多吃些胡蘿蔔、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還可多飲茶水,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喝綠豆湯可防夏季室內輻射

7.接手機別性急。手機在接通瞬間及充電時通話,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因此最好在手機響過一兩秒後接聽電話。充電時則不要接聽電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