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億成立合資公司,曾經的果汁大王朱新禮能否重現輝煌?

如果當年出售成功,或許匯源已經是一個千億級了的企業了。

1992年,官員出身的朱新禮辭職下海,從沂源縣政府手中接手了一個停產了近三年的縣辦罐頭廠。面對負債千萬罐頭廠,朱新禮拿它當了一回試驗田,幸運的是這塊試驗田真的長出匯源這樣的“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特定的時代造就特定的人。朱新禮這批下海創業的官員,最後大多成為了中國商業界中流砥柱,在野蠻生長的年代,他們還有一個響亮的代名詞——“92派”。

36億成立合資公司,曾經的果汁大王朱新禮能否重現輝煌?

90年代中國經濟進入了新時期,面對更加開放的市場,很多體制內的人不願意做制度的設計者,他們更想做制度的參與者。在接手了這個縣辦罐頭廠之後,朱新禮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資金問題。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朱新禮曾想過向銀行貸款。但是當時民辦企業想從銀行貸款,困難是可想而知的。既然銀行貸款的路走不通,那麼就需要想其他的辦法。

1993年,匯源的第一批濃縮果汁生產出來了,為了儘可能的開拓市場,朱新禮帶著樣品肚子來到了德國的食品展,由於付不起昂貴的餐費,朱新禮每頓只能吃他自己從山東帶來的大煎餅。

不得不說,當時的匯源是幸運的。在吃了幾天煎餅之後,德國有一家企業看上了朱新禮的產品,當即決定向和匯源簽訂了500萬美元的訂單。

36億成立合資公司,曾經的果汁大王朱新禮能否重現輝煌?

500萬美元的訂將當時的匯源向前推了一大把,由於這批訂單,朱新禮想到了一個發展生產的最佳辦法,即通過貿易補償的方法,買外國人的設備,最後將產品賣給外國人。

匯源在發展兩年之後,朱新禮開始了將眼光瞄向罐裝果汁飲料市場。彼時山東已經不能滿足朱新禮全國發展的需要。1994年10月,朱新禮帶著30多號人來到了北京順義,這一步棋子落下,匯源的命運開始迎來新的轉折。

順利的打開了北京市場之後,匯源便打開了全國的市場。到了90年代末,匯源已經成為了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品牌了。

2000年,新疆起價的“德隆系”找到了匯源,再多次邀請朱新禮去新疆考察之後,德隆系旗下的新疆屯河便出資5.1億,同匯源成立合資公司,股權佔比上匯源佔比49%,新疆屯河佔比51%。

正是因為有了這次合作,匯源開始了在全國的擴張步伐,而“德隆系”也藉此機會對國內的數家飲料巨頭進行了收購兼併。

36億成立合資公司,曾經的果汁大王朱新禮能否重現輝煌?

2003年,“德隆系”資金鍊出現了問題,他們想以當年合資公司7倍利潤的價格收購匯源手上49%的股權,並提出了三年之後支付全部款項。對此朱新禮提出了反收購,僅僅2天時間,朱新禮就籌集到了相應的資金,從德隆系手中買回了北京匯源51%的股權。

這次事件沒多久,德隆系就轟然倒塌,而匯源也成為了唯一一個從德隆系安全退出的企業。

2005年,匯源和統一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統一以2.5億元的作價持有新公司中國匯源果汁控股5%的股權。一年以後,匯源相繼引入了法國達能、美國平華基金等企業,並以2.2億美元的作價出售了匯源果汁35%的股權。

2007年,匯源果汁順利在港交所上市。至此匯源成為了一家“國際性”企業。

正是因為匯源上市,2008年可口可樂擬179.2億港元的價格收購匯源所有股權。而彼時的朱新禮也很快答應了這筆交易,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可口可樂都挑好了派往匯源的管理班子。當雙方都認為這筆交易水到渠成的時候,沒想到的是這筆交易在國內掀起了一陣輿論潮,這筆交易最終被商務部否決了。

這筆交易的失敗,最令匯源元氣大傷。朱新禮曾經坦言:“併購案之後的兩年,是我創業十多年以來最辛苦的兩年”。

2009年之後,匯源的市場佔有率也開始下降,淨利開始大幅下滑,同時伴隨著的還有大幅增加的負債。

36億成立合資公司,曾經的果汁大王朱新禮能否重現輝煌?

此後的十年匯源一直在走下坡路,要不是今年傳出匯源“賣身”天地壹號的消息,估計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這個曾經家喻戶曉的品牌了。

去年三月,匯源承認沒有得到董事會的批准,也沒有簽訂協議,更沒有披露的情況下公司向朱新禮控制的北京匯源飲料集團有限公司違規出借貸款42.75億元,後匯源開始停牌。今年年初匯源公告,公司正在面臨10億港元可轉債的違約,暴風中的匯源似乎走到了盡頭。

如果2020年匯源還未完成港交所列出的復牌條件,那麼退市就成了匯源最終的結局。

如今,匯源以36億的價格“委身”天地壹號,這筆生意最終能否成功還是一個未知之數。假如這筆生意最終成了,那麼天地壹號能否帶領匯源重現往日的輝煌亦不得而知。

不管如何,作為一家老牌的行業龍頭,走到這一步著實讓人唏噓。這幾十年下來,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朱新禮本人才能知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