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三個故事讀懂道家智慧: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莊子 子貢 孔子 老子 春節家書 小播讀書 2019-07-09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大宗師》。這是《莊子》內篇的第六篇。

《莊子》三個故事讀懂道家智慧: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01

前面我們“大宗師”這一篇內容上半部分內容,即莊子對於古代“真人”的闡釋,莊子的真人和老子的聖人其實是一個意思,都是道家思想中具有最高德行和最高智慧的人。而不管是真人還是聖人,都體現了道家思想“無為”的核心理念。

莊子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而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實都強調要成為聖人,就不要過分、刻意為之,要懂得自己順應大道,順勢而為。

今天,我們來繼續分享《莊子·大宗師》的後半部分內容,這後半部分內容中,莊子用了七個寓言故事來闡釋了他的“真人”的道德品質、思想行為等。接下來,我們選取其中三個故事跟大家聊聊。

02

第一個故事,道與生老病死
《莊子》三個故事讀懂道家智慧: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莊子在這一篇中杜撰了幾個人,子祀、子輿、子犁、子來。莊子說“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他們四個人在一起見面聊天說:“誰能夠把無當作頭,把生當作脊柱,把死當作尻尾,誰能夠通曉生死存亡渾然一體的道理,我們就可以跟他交朋友。”四個人都會心地相視而笑,心心相契卻不說話,於是相互交往成為朋友。這裡也就是成語“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的來源。

不久,子輿生病了,子祀去探望。子輿說:“偉大啊!造物者把我變成這樣一個屈曲不申的人。”他的腰彎了,背駝了,五臟的穴位向上,面頰藏在了肚臍下,肩膀高出頭頂,髮髻朝天,陰陽失調。他卻仍然心情閒適而若無其事,蹣跚地走到井邊照了照自己的影子,說:“哎呀!造物者又把我變成這樣一個屈曲不申的人啊!”

子祀說:“你厭惡這種變化嗎?”

子輿說:“不,我為什麼厭惡?造物者假使把我的左臂變成雞,我就以司夜報曉;假使把我的右臂變成彈丸,我就以之打可以烤吃的小鳥;假使把我的屁股變成車輪,把我的精神化為馬,我就乘著它行走,哪裡還用得著更換別的車馬呢!況且人的得生,乃是應時;死去,乃是順其自然。安心適時且順其自然,哀樂的情緒不能侵入人的心中,這就是古語所說的束縛解除。而不能自己解脫的人,是被外物束縛住了。況且,人為不能勝過自然由來已久,我又為什麼要厭惡呢?”

在《莊子·人間世》中,莊子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其實跟這裡子輿生病的遭遇和他對自己遭遇的態度是一樣的。簡單來說,就是生病已經成為事實,我們唯有的辦法就是選擇接受這樣的事實,而好好生活,這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和智慧。

《莊子》三個故事讀懂道家智慧: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03

第二個故事,道與生死


莊子在這裡又杜撰了幾個人物,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並且再次使用了“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展現了得道之人的心靈相通。莊子說: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曰:“孰能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孰能登天遊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在一起談話:“誰能夠相互交往於無心交往之中,相互有所幫助卻像沒有幫助一樣?誰能登上高天巡遊霧裡,循環升登於無窮的太空,忘掉自己的存在,而永遠沒有終結和窮盡?”三人會心地相視而笑,彼此心意相通,於是相互結成好友。

不久,子桑戶死了,還沒有埋葬。孔子聽說了,就派子貢去助辦喪事。子貢看到一個人在編歌曲,另一個人在彈琴,二人合唱道:“哎呀桑戶啊,哎呀桑戶啊!你已經返璞歸真了,而我們還在做人啊!”子貢走上前問道:“請問對著屍體唱歌,合乎禮儀嗎?”

他二人相視而笑,說:“你哪裡知道禮的真意呢?”

子貢回來後,把聽到看到的告訴孔子,說:“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啊,不修德行,將形體置之度外,面對屍體唱歌,臉不變色,無法形容他們。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呢?”

《莊子》三個故事讀懂道家智慧: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孔子說:“他們都是些擺脫禮儀約束而逍遙於人世之外的人,我卻是生活在具體的世俗環境中的人。人世之外和人世之內彼此不相干涉,可是我卻讓你前去弔唁,我實在是淺薄呀!他們正跟造物者結為伴侶,而逍遙於天地渾一的元氣之中。他們把人的生命看作像贅瘤一樣多餘,他們把人的死亡看作是毒癰化膿後的潰破,像這樣的人,又怎麼會顧及死生優劣的存在!假借於不同的物體,寄託於同一個身體。忘卻內部的肝膽,遺忘外面的耳目,讓生命順其自然而生死循環,不去追究它們的頭緒。無所牽掛地神遊於塵世之外,逍遙自在地遨遊於無為太虛之鄉。他們又怎能心煩意亂地拘守世俗的禮儀,以此讓眾人來觀看聽聞!”

子貢說:“那麼,先生依從哪一方呢?”

孔子說:“我是個終究要遭天道處罰的人。雖然如此,我與你還是嚮往著方外之道。”

子貢說:“請問有什麼方法嗎?”

孔子回答:“魚爭相投水,人爭相求道。爭相投水的魚,掘地成池便給養充裕;爭相求道的人,漠然無所作為便心性平適。所以說,魚相忘於江湖裡,人相忘於道術中。”

子貢說:“再冒昧地請教異人的問題。”

孔子說:“所謂異人,乃是異於俗人而順合自然天道。所以說,天道視為的小人,正是俗人眼中的君子;俗人眼中的君子,正是天道認為的小人。”

在這一篇中,莊子借用孔子的話說,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首次提出了,道家是出世的哲學,而儒家是入世的哲學,什麼是出世?什麼是入世?在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中說。

儒家學說是社會組織的哲學,所以也是日常生活的哲學。儒家強調人的社會責任,但是道家強調人的內部的自然自發的東西。《莊子·大宗師》中說,儒家遊方之內,道家遊方之外。方,指社會。公元3 世紀、4 世紀,道家學說再度盛行,人們常說孔子重“名教”,老、莊重“自然”。

中國哲學的這兩種趨勢,約略相當於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種傳統。讀杜甫和李白的詩,可以從中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這兩位偉大的詩人,生活在同一時期(公元8世紀),在他們的詩裡同時表現出中國思想的這兩個主要傳統。

因為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為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一些。這兩種趨勢彼此對立,但是也互相補充。兩者演習著一種力的平衡。這使得中國人對於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在公元3 世紀、4世紀有些道家的人試圖使道家更加接近儒家;在11 世紀、12世紀也有些儒家的人試圖使儒家更加接近道家。我們把這些道家的人稱為新道家,把這些儒家的人稱為新儒家。正是這些運動使中國哲學既入世而又出世。

《莊子》三個故事讀懂道家智慧: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04

第三個故事,道與大宗師

在這個故事裡,莊子提出了大宗師,由此這一章也被定名為“大宗師”。這個故事大概是說。

意而子去見許由,許由說:“堯教導了你什麼?”

意而子說:“堯對我說:‘你一定要親自實行仁義,明辨是非。'”

許由說:“你為何還要到這裡來呢?堯既然用仁義給你施行了墨刑,又用是非施行了劓刑。你將來怎麼能夠逍遙放蕩、無拘無束地遨遊於變化著的境界中呢?”

意而子說:“雖然如此,我還是願意遊於大道的門牆。”

許由說:“不對。有眼無珠的盲人,沒法給他觀賞姣好的眉目和容顏,沒法給他賞鑑禮服上各種不同顏色的花紋。”

意而子說:“讓美人無莊失去她的美麗,讓大力士據樑失去他的力氣,讓黃帝失去他的智慧,這都在於造物者一爐一錘的掌握之中。怎麼知道那造物者不會養息我受黥刑的傷痕和補全我受劓刑所殘缺的鼻子,使我得以保全託載精神的身軀而跟隨先生呢?”

許由說:“唉!這是不可知道的。我為你說個大概:我的大宗師啊!我的大宗師啊!調和萬物卻不以為是義,澤及萬世卻不以為是仁,長於上古卻不以為是老,覆蓋天,承載地,雕刻眾物的形狀卻不算為技巧,這就是我所逍遙的境界!”

《莊子》三個故事讀懂道家智慧: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莊子通過這個故事說明,道其實就在每個人的心中,要回到道的懷抱,只要遠離世俗的社會,迴歸自我,順應自然即可。這裡莊子借許由之口講述了觀念差異的人之間的隔閡,許由認為,意而子接受了堯的觀念,再要給意而子講述道已經沒有用了。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見到,有的人只要聽了別人的講座就對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深信不疑,任外人怎麼講也改變不了他那被人洗腦的觀念。當然,好的一點,是意而子虛懷若谷,所以他又復得自然之道。

05

通過這三個故事,莊子闡釋了“真人”或者“大宗師”,是如何應對人生的生老病死的態度,再回到這一篇中,之前我們聊到,莊子說要達到“真人”的七個步驟: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看淡生死,知天命是道家學者的至高智慧

所以,莊子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意思是說,蒼天沒有偏私地覆蓋著整個大地,大地沒有偏私地託載著所有生靈,天地難道會單單讓我貧困嗎?去尋找使我貧困的東西,可是我沒能找到。然而已經達到如此極度的睏乏,還是命啊!

在之前,我們講《莊子·人間世》中說,莊子對於人生的態度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是一種“知命”而不是“認命”的智慧,和今天我們講到的“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