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一些狀況,就是在做事的時候有一種“有心插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

有的時候用心去做一件事情,未必能夠成功,努力追求的,反而得不到,但是在無心之舉的時候,反而能夠成就一些事情。

對於這樣一種現象,很多人覺得無法理解,但是從道家的思想中來說,這是合理的,這種狀態符合了道家思想所說的“無為而治”。

因為當你用心對待一件事情的時候,因為摻雜了太多的人為因素,摻雜了太多的妄念,所以說不容易成功。而順其自然發揮,沒有人為的干擾,這也是以無為的狀態去任由他發揮,任憑他盡情的,順其自然的生長,所以才能夠成功。而太過於努力的追求,則有了很多人為因素的干擾,是一種物極必反的狀態。

在《莊子》中,莊周藉由一個小的寓言故事,來說明了“無為而治”這樣一種道家思想,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莊子》中有這樣一篇文章:黃帝在赤水的北邊遊覽,登上了崑崙山向南望去,然後在回去的時候丟失了玄珠,皇帝就讓知去尋找,但是知並沒有找到,就讓離朱去尋找,離朱也沒有找到,又讓喫詬去尋找,喫詬也沒有找到,於是就讓象罔去尋找,而象罔終於找到了玄珠,黃帝就說:奇怪呀,只有象罔能找到玄珠嗎?

莊子這一篇文章中設計的非常巧妙,他藉由這樣一個小故事來說明幾種分別不同的狀態去對待一件事情的結果。

黃帝把玄珠弄丟了,這裡的玄珠由道德經中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玄”字的意思,暗喻的是一種智慧,其實就是拿玄珠暗喻大道的一個智慧。

莊子以此來描述大道對人的重要性,認為玄珠就是需要尋找的“道”,但是莊子同時在這裡又用“知”暗喻智慧,用“離朱”來暗喻眼力好,用“喫詬”來暗喻善於拾取的人,也就是擁有機巧的人。

而《莊子》的這一個小故事巧妙的地方,就在於他說擁有智慧和擁有眼力以及擁有機巧的人都沒有找到玄珠,就是說都沒有找到道,而唯獨“象罔”卻找到了,而“象罔”所代表的是一個無心之人。

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那麼莊子所表達的這一個智慧就很容易理解,他認為只有“無心無為”方能符合大道,方能真正的體會道。

莊子就是藉由這樣一篇智慧,表達求道不可用聰明智慧,也不可用機巧用心,只要無所用心,以無為狀態,便能夠真正的理解和明白道德智慧。

莊子認為道是一種空虛的存在,而依靠智慧,依靠勢力和技巧,通通都到不了這一個目的。而為有順其自然,無心之舉才能夠真正的感悟大道。

莊子認為有天道和人道,所謂的天道就是一種順其自然,而人道就是人為的去控制,應該符合天道,一切事物就會有一個良好的運行和變化。

由此可見,莊子對於大道智慧的一個痴迷,認為需要絕聖棄智,才能夠真正的到達其實莊子的這一個智慧。

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就如同唐代頗有名氣的詩人孟浩然,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

孟浩然是在唐代頗有名氣的一個文人,賦有靈氣,文采不凡,靠著他的詩書和才華去求取功名。但是卻因為他年輕氣盛,鋒芒畢露,惹怒了唐玄宗,後來仕途一直不順。

後來孟浩然索性脫離了仕途的俗念,讓自己置身於大自然之中,與花鳥魚蟲為伴,創造了佳句天成的詩歌。

有一天孟浩然和朋友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孟浩然駐足觀賞遠處的漁夫收好漁網,在暮色中歸來。孟浩然就去詢問漁夫收穫如何,又看了魚簍裡的魚,莫名其妙的笑了。

朋友問孟浩然:你在笑什麼呢?孟浩然開心的說:看到翠竹詩性大發,琢磨出一些詩句,只是平時沒有注意竹子有多少節,魚有多少鱗,所以剛才看了一個明白,心裡甚是高興。

通過這樣一個故事,我們可以感受到,孟浩然在這樣一個淳樸田園的生活中,以山水為伴,以渾然忘我的狀態生活,沒有去追求仕途,反而能夠創作出很多流傳後世的名篇。

孟浩然年輕的時候特別用心的去求取仕途,但是一直不順,後來忘情于山水之中,反而會有好的收穫。這個似乎也是印證了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摒棄機巧,棄絕用心,有的時候順其自然,或許會有另外一番不俗的成績。

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而莊子的智慧和老子的“絕聖棄智”的觀點非常的吻合,可以說莊子也是引喻了老子的這個思想,所闡述的是隻有“絕聖棄智”方可體會道的方法。

在《道德經》第十九章中,就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很多人最初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並不理解為什麼道家要提倡杜絕智慧和技巧呢?難道這不是好東西嗎?而大道中所說的“無為而治”一再闡述要摒棄智慧和技巧,並非是認為他不是好東西,而是認為大多數人會因為機巧和智慧的用心,會干擾事物的本質,而導致行為出現偏頗的地方。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遠古時期,我們人類和自然是和諧相處的,吃的用的,都是以一個適度的狀態,向大自然去索取。

那個時候人的智慧並不發達,並不會比其他動物聰明,也不會凌駕於其他動物和植物之上,這是一個非常和諧的狀態,這也是大道的一種狀態。

就是因為後來人類逐漸擁有了智慧之後,就開始凌駕於其他動物之上,砍伐植物,獵殺動物,也變得更加的虛偽和醜陋。《道德經》認為,這就是智慧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後果。

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所以道家思想中,就一再闡述去除智慧和機巧,方得始終的一個道理。

其實我們通過這樣一個《道德經》中的理念,可以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我們需要合理的利用智慧,不能被智慧所左右。

而道家思想中所說的完全以無為而治的狀態生存,摒棄所有的智慧和技巧,這個對於我們生活來說,或許有一些片面和極端,我們應該取一個適度,在保留智慧和機巧的時候,控制自我的言行,讓好的東西有好的用途。不要讓自己的智慧,讓自己變得虛偽和醜陋,也不會因為自己的智慧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在《莊子》中認為天地雖然說很大,但是當天地也符合了大道的一個規律的時候,它們的運行和變化就是均衡的。萬物非雖然說紛雜,但是它歸根到底,都是屬於一種互相調和的狀態。百姓眾多,但是他們的主宰,都是由一種統治的系統,以順應自然為根本的狀態,一切無為,一切順其自然,才能有一個良好的狀態。

當我們把道家的思想引申到我們生活中,以追求達到的態度來追求我們內心的一個平衡,那麼就如同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雖然面對著外界紛雜的事物,雖然說我們擁有機巧和智慧,但是我們能夠守恆住內心的一個平衡,不會被外在紛繁的一個慾望迷惑了本性,自然能保持一種均衡和內心的和諧,這就是道家思想帶給我們最好的一種影響。

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這句話的意思就說:減少私心,減少慾望,棄絕學習,無為之心去修行,去求取智慧,能做到這些就沒有憂患了。

有的時候刻意去強求一件事情,就好像有心插花花不成,無心栽柳柳成蔭一樣。毫不起眼的人卻奪了頭彩,努力追求的事情反而做不到,棄絕智慧之後,反而能夠成就大道。

這種現象對於現實生活中,雖然說看似不合理,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也符合了事物的一個規律。太過於努力的追求反而會物極必反,違反大道的一個準則。

這似乎也印證了道家所闡述的順應天命的一個道理,順應天命,是順應道的自然規律,而逆天而行,就是違背常理的一個狀態。

莊子:摒棄機巧用心,以無為之念,方為大道的智慧

懂得順應天命,懂得以無為而治,去應對自我人生,應對自我的生活,方能有一個良好的收穫。刻意為之的東西,因為干涉太多,未必能奪得頭彩,未必能有自己想要的一個結果,這就是道家思想對我們來說,產生的一個最重要的影響。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莊子》這一篇章的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