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太重,很難除?中醫師:回南天喝這碗湯,幫你一掃體內溼毒

中醫 茯苓 紅豆 食療 生薑 家庭醫生雜誌 2019-03-08

生活在南方的小夥伴都知道,每年一到3、4月份都比較潮溼。氣溫升高溼度又大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回南天”。

一到回南天,整個房屋都是溼漉漉的,尤其是玻璃、牆壁都掛滿水珠,家裡的東西很容易發黴。

雖說剛剛才送走2月,但最近幾天,小編對此已是深有感觸。

  溼氣太重,很難除?中醫師:回南天喝這碗湯,幫你一掃體內溼毒

回南天時,不但周遭環境溼漉漉、滑膩膩,人體同樣容易變得不清爽,除了疲倦無力,胃口也不好,大便也常常黏廁所。

很明顯,有這類情況的人,大多是體內溼氣太重了。對於這種情況,中醫一般會用健脾益氣、利水祛溼的方法來應對。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款時令湯水——茯苓雙豆祛溼湯。

回南天喝這碗湯,幫你一掃體內溼毒

茯苓雙豆祛溼湯

材料: 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陳皮5克、生薑2片、瘦肉300克(2~3人分量)

製作方法:

  • 將茯苓、陳皮洗淨,生薑切片備用;
  • 將瘦肉洗淨,切大塊備用;
  • 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洗淨,浸泡數小時備用;
  • 把所有原料放入大燉盅內,加適量清水,加蓋後隔水燉2小時,即可調味食用。

這款湯水聽起來沒啥特別的,做起來也很簡單,但要說清楚它的養生效用,那一句兩句可說不完。尤其是它用到的幾個主要食材,都是祛溼的重要角色。

下面,小編就著重講講這3個食材是怎麼造就一碗回南天祛溼湯的!

3個祛溼高手,可利水消腫、健脾祛溼

1. 茯 苓

  溼氣太重,很難除?中醫師:回南天喝這碗湯,幫你一掃體內溼毒

茯苓又稱為雲苓,是利水祛溼的要藥,具有良好的利水消腫、健脾安神的作用,可用於各種水腫、小便不利以及痰多的症狀。

它的優點是利水但不傷正氣,性味平和,同時兼具健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下降、身體乏力、大便溏稀等情況。

2. 赤小豆

藥食兼用的赤小豆也是日常家庭常備的食材。它同樣具有利水消腫、解毒祛溼的作用,口感好,性味又平和,所以很適合拿來作為食療,常用於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溼氣太重,很難除?中醫師:回南天喝這碗湯,幫你一掃體內溼毒

P.S. 紅豆、赤小豆,傻傻分不清?

我們日常吃的紅豆顆粒比較大,色呈紅棕色,在五穀雜糧店裡有賣。紅豆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澱粉形式存在,因此在飲食業中應用廣泛,如製成八寶粥、紅豆沙等。

而中藥的赤小豆也被稱為紅豆,在《神家本草經》和《本草綱目》中正式名稱均為赤小豆,其實比我們現在所見的紅豆要小,多用於藥膳或湯藥中。

如果嚴格來區分,赤小豆藥效更佳,紅豆食用較好。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人祛溼時喜歡喝紅豆薏米粥/水,結果效果平平,很可能就是用錯了豆子,這裡應該選用赤小豆。

3. 炒扁豆

  溼氣太重,很難除?中醫師:回南天喝這碗湯,幫你一掃體內溼毒

炒扁豆性微溫,味甘,有健脾化溼、和中解毒的作用,可用於體內溼氣過重,如脾虛溼盛、脾胃運化失常所導致的食慾減少、大便溏稀、白帶過多等。

它的特點是補脾而不膩,除溼而不燥,為健脾化溼的食藥,對於機體脾虛夾溼效果良好。

總的來說,春季溫度及溼度變化大,健脾除溼去濁,是這段時期的重點之一。

本祛溼湯選用茯苓和赤小豆配合,可加強祛溼利尿消腫的功效;加上炒扁豆,可增強健脾祛溼的作用;再輔以少量陳皮運氣化痰燥溼,四者可共奏春季祛溼之神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