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最愛“拌豆腐絲”,做豆腐絲手藝傳承百年,需經十幾道工序

中國古代史 豆腐 康熙 清朝 豆漿 天津往事 2018-12-04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屢屢外出,他曾三次出巡東北祭祀祖陵,五上五臺山,六巡江南,十幾次巡幸畿甸,二十九次駕臨白洋澱,四十五次謁東陵,五十七次塞外行圍。其出行的目的,除了祭祖之外,就是河務與漕運。《清實錄》記載,康熙途經或巡幸、駐蹕天津武清共有二十三次,留下許多故事。當地傳說,如果沒有康熙皇帝,也就沒有武清著名的小吃“城關東馬房豆腐絲”。

康熙四十八年(1709)五月,55歲的康熙皇帝到武清城關南王慶坨,巡視永定河堤防,武清知縣王原博率眾出城關南門跪迎。皇帝一見沿河堤防經洪水沖刷後仍很堅固;二見田間地頭春苗覆壟,男女老少在麥場上打軋麥子,又是豐年,龍顏大悅,讚許地方官治理有方,當晚駐蹕城西許莊行宮,回京後下詔書,為許莊撥款修廟、打井。

天津人最愛“拌豆腐絲”,做豆腐絲手藝傳承百年,需經十幾道工序

康熙

城關鎮許莊村,至今保留著康熙皇帝當年下詔打的一口水井。相傳過去這一帶的井水都有幾分鹹苦,許莊這口井打完之後,連帶週週圍圍村莊的井水,也都變得甘甜清爽,當地人用井水磨豆腐,做豆腐絲,味道與眾不同。最早城關一帶的西黃新莊,有個山東來的老趙專賣豆腐絲,老趙有個親戚老劉,住在附近東馬房村,跟老趙學了做豆腐絲的手藝,如今武清最有名的“城關豆腐絲”,以東馬房人做的最為正宗。

做豆腐絲,要先用井水做豆腐,一斤豆子能出四斤豆腐。除了井水好,關鍵所在,還是十幾道傳統工藝——豆子必須精挑細選,壞的不能要;泡豆子冬天要十三四個小時,夏天要六七個小時;接下來磨豆、煮漿、點漿,豆漿形成豆腐腦後,打碎潑在豆包布上;再進行壓制,將豆腐腦多餘的水分擠壓出去,形成豆皮,然後揭皮、晾晒、滷製。這些製作工序缺一不可。

天津人最愛“拌豆腐絲”,做豆腐絲手藝傳承百年,需經十幾道工序

豆腐絲

傳統豆腐坊,師傅每天凌晨一點就得起床幹活,五點之前白豆皮就做好了,放到院子裡晒乾,太陽出來後晒出油,才能進行下一步。滷製煮豆腐絲也要兩個小時,還得接著在太陽底下晾晒,把多餘的水分晒出去。到轉過天來,豆腐絲才能做好。上好的豆腐絲,點火就著,油性大,水分低,口感好。

東馬房村人過去賣豆腐絲,都是挑著擔子,帶著筐和板凳,吆喝著走街串巷。有人要買豆腐絲,就把板凳放穩,豆皮平鋪在板凳上,再拿木頭板壓住豆腐絲,拿兩把刀切絲。

咱們再說康熙皇帝。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60歲的康熙皇帝在河道總督的陪同下,再次駕臨武清,巡視河防,行至武清城關城東郊邱古莊時,想起有位告老還鄉的老臣李煒住在此處,便傳令召見。邱古莊緊鄰東馬房,李煒前來參見皇帝,特意奉上東馬房豆腐絲,請皇帝品嚐,又說,正是因為皇帝下令打井,當地百姓用井水做出豆腐絲,味道非常特別。皇帝品嚐後龍顏大悅,給了四字評語:“味壓京城。”後來東馬房豆腐絲常被送到宮裡,成了貢品。

天津人最愛“拌豆腐絲”,做豆腐絲手藝傳承百年,需經十幾道工序

豆腐絲

晚清到民國,東馬房村將近一半人家都會做豆腐絲,或以此為業,或補貼家用。如今東馬房還在堅持做豆腐絲的仍有十多戶人家。“長順堂”,是東馬房有近百年曆史的老字號,做豆腐絲的手藝傳到了第五代。想做出老味武清城關豆腐絲,傳統工藝不能丟,比方說點漿,全看師傅的手法,滷點老了做出的豆腐絲髮硬,點嫩了做出的豆腐絲容易碎。再有,傳統大鍋熬出的豆漿,和磨漿機磨出來的味道不一樣,這一點也是必須保持傳統的。

“滷”是豆腐絲好吃的祕訣。東馬房豆腐絲的滷製,至少有二十多味調料,各家有各家的祕笈,除了小茴香、桂皮、大料、草果、良姜等香辛料之外,還會留著老湯,循環利用。老湯每日煮開一次,不會壞,時間長了,這老湯就跟藥引子差不多。當然也不可能是“幾十年老湯”,出於衛生考慮,到一定週期要倒掉。各家有各家老湯的配方,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五香味”。武清人說話吃字,所以在天津賣武清豆腐絲的都會這樣吆喝:“豆絲——武清豆腐絲——五香豆絲哎!”

1979年,武清組團參加天津南市食品街開業典禮,城關東馬房豆腐絲隨團參展,有師傅現場表演切絲技巧。食品街開業典禮期間,東馬房豆腐絲賣了一萬斤,可見天津人對豆腐絲的寵愛。時至今日,“拌豆腐絲”仍是天津大大小小的飯館必不可少的一道小菜。(文:何玉新)

天津人最愛“拌豆腐絲”,做豆腐絲手藝傳承百年,需經十幾道工序

天津人最愛“拌豆腐絲”,做豆腐絲手藝傳承百年,需經十幾道工序

今日武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