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百年仍鮮香 義烏婆媳三代做宗塘鹽滷豆腐'

""歷經百年仍鮮香 義烏婆媳三代做宗塘鹽滷豆腐

提起義烏市江東街道宗塘村,大多數義烏人最先想到是宗塘豆腐。

不少義烏人愛拿醬油或醬涼拌豆腐,覺得宗塘豆腐帶股甜味,特別清香。生吃豆腐或做煎豆腐、煮豆腐、黴豆腐、或做油豆腐……宗塘豆腐以各種面目在餐桌上登場。它在部分義烏人心中的地位,不亞於義烏紅糖。

在義烏民間還有道出名的家常菜——“宗塘鹽滷豆腐燒魚頭”,即採用宗塘豆腐燒製的魚頭湯,豆腐不但入味,而且不易破損,無論煮多長時間撈起豆腐都不散架,很有嚼勁。

宗塘鹽滷豆腐不但因其製作工藝傳統地道,而且頗具歷史淵源。在義烏,鹽滷豆腐已有數百年曆史,宗塘村約有三分之二人口以此為業,相傳義烏歷史名臣宗澤留守汴京(現在的開封)時,當地正遭遇天災兵禍,官兵大多患病,黃豆成為軍中主糧。這時,宗澤憶起孩提時跟母親做豆腐的事,於是下伙房親自動手做豆腐。官兵們吃上了美味豆腐,,沒過幾日,軍中病號就都好了。

早些年,宗塘人挑著豆腐在家門口叫賣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全村約三分之二以上為宗澤後裔,這些宗澤後人利用祖先發明的豆腐發家,祖祖輩輩從事這個行當已經幾百年了。

朱碩苓:

做豆腐的第三代,要把宗塘豆腐傳承下去

宗塘村地處義烏繁華地帶,地理環境優越。早些年,不少宗塘人早出晚歸,堅持著這份老一輩代代相傳的老行當。

宗塘媳婦朱碩苓今年43歲,她在幾個月前開始做豆腐。記者來到宗塘村時,她正與婆婆付慧芳在自家門前的豆腐坊裡一起做豆腐。

鹽滷豆腐的製作工藝較為繁瑣,從大豆浸泡、磨漿、蒸制,到過濾、凝結,再到最後的壓榨成型,大大小小得經過六道工序。每天凌晨一點,朱碩苓就開始做豆腐。“做豆腐不難,但要做好,是非常難的。”

辛苦了一天,只能賣兩盞豆腐,一盞豆腐賣一百五十元左右。朱碩苓謙虛地說:“我從婆婆手上學會了做豆腐,現在速度還不算快,或許以後一天可以做三、四盞豆腐。”

上午六點到中午,朱碩苓都在菜市場賣豆腐,下午三點多,朱碩苓再次來到菜市場賣豆腐。到晚上六點多,才能回到家。“有的時候賣得很快,但這段時間是蔬菜上市的旺季,買豆腐的人會相對少些。”不過,朱碩苓也說,逢年過節時,豆腐就顯得特別吃香。

在宗塘村有這樣一種說法,有宗塘外嫁女試著用與孃家相同的工序製作鹽滷豆腐,味道卻始終沒有宗塘豆腐地道。朱碩苓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在宗塘村長者的指點下才知曉箇中原因。原來,製作上品的鹽滷豆腐,除了保證選用上好的黃豆加上手工工藝等因素外,所用的水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宗塘鹽滷豆腐正是採用了村口的一眼天然山泉水,才確保了其獨特的風味。

朱碩苓說,宗塘鹽滷豆腐不僅軟,還有嚼勁,略帶甜味,這是石膏豆腐完全不能比的。

當天做的豆腐,朱碩苓都要把它賣完,如果有剩下的,會直接送人,或者把豆腐炸成油豆腐,以便於保存。

說話間,朱碩苓端起一碗熱氣騰騰的熟豆漿,讓記者品嚐,那味道真叫一個純正。她說:“現在做豆腐的人越來越少了,我想把宗塘豆腐傳承下去。”

朱小奶:

走街串巷,挑著扁擔叫賣豆腐

據朱碩苓的公公黃昌鬆介紹,付慧芳做豆腐的手藝是從他母親朱小奶手上傳下來的。“那時候豆腐都是用石頭磨的,每天天不亮,她就起來做豆腐了。天矇矇亮,她就出門賣豆腐去了。”老母親朱小奶做了近三十年豆腐,讓黃昌鬆記憶深刻。“賣豆腐哦,賣豆腐哦!”朱小奶走街串巷,四處叫賣。

“那個時候,豆渣拿來養豬,等把豬賣了能多賺點錢。”每天晚上,朱小奶將10斤左右黃豆浸泡,半夜12點左右,起床開始磨豆腐。

“當年我幫母親一起做豆腐。年輕時,我就挑著豆腐到新馬路、西門、義駕山等地叫賣。一擔豆腐挑來挑去,從繡湖挑到青口,還沒賣完。一天下來筋疲力盡,最後只得挑回家中。”憶起往事,黃昌鬆有些苦澀,“那時候一盞豆腐利潤也就一元錢左右。”

“宗塘豆腐山口柴,鯰溪補破鞋,東江橋撈水柴。”這是流傳在宗塘村的民間諺語,也是過去宗塘豆腐人的生活寫照。

“我們村裡山好水好,泉水冬暖夏涼,喝起來有點甜。”提起宗塘村,黃昌松露出幸福的笑容,他說:“或許讓我老婆去外地做豆腐,就不一定有這麼好吃了。”他認為,水質好是宗塘豆腐特別好吃的原因之一。

付慧芳:

做了幾十年宗塘豆腐,希望豆腐還能繼續香飄四方

做了幾十年的宗塘豆腐,怎樣把豆腐做得好吃?付慧芳有話說。“現在是夏天,浸黃豆只要三四個小時就可以了。要是在冬天,得浸個一天一夜。”付慧芳說,“我們宗塘豆腐不但水質好,黃豆也是上乘的。只有用上等的黃豆、好水、鹽滷等原料,加上傳統的工藝,才能做出正宗的宗塘豆腐。”

以前使用石磨磨豆腐,磨是用一個架子傳輸動力的,把事先用水浸脹了的黃豆倒入石磨中,磨的時候要不斷加水。而現在,早已用上電動機械加工了。

據《義烏縣糧食志》(1987年11月版)記載:城陽區大塘鄉宗塘大隊,200多戶中有90戶做豆腐。據史料記載,鼎盛時期,靠做豆腐發家致富的有100多家,每天能生產200多灶、3500公斤以上。當外地人做的豆腐每斤賣0.8元時,宗塘人做的豆腐每斤能賣到1.2元。

據瞭解,宗塘村進行舊村改造前,還有豆腐生產加工戶50多戶,現只剩下約8戶人家還在堅守。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豆腐每斤賣0.2元,如今每斤已賣到3元左右,但做豆腐的人卻越來越少,因為做豆腐實在很辛苦。

“人世三樣苦,打鐵撐船磨豆腐。”這是流傳在民間的俗語。磨豆腐苦在哪裡呢?大半夜起來推磨燒火,做好豆腐,然後挑著豆腐走街串巷叫賣,融加工業和銷售業於一體,價格便宜,且極易變質……

據宗塘村村民介紹,與過去相比,宗塘鹽滷豆腐已處在瀕臨消失的尷尬境地。

付慧芳,這位在宗塘村做了20多年豆腐的農家女,對於宗塘豆腐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她做的鹽滷豆腐,時常有在上海、杭州等地工作的義烏人在回家探親時找上門來購買;憂的是,很少有年輕人願意繼承這一老行當。付慧芳有個願望,她希望在數年後,宗塘的鹽滷豆腐仍能香飄四方。

【記者手記】

正宗的“宗塘豆腐”需要傳承

眾所周知,宗塘豆腐價廉物美。舊村改造完成後,宗塘村的村民生活條件都得到了好轉,如今不少農民都有房租作為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做豆腐因為是家庭作坊,利潤低,又辛苦,很多人都不願意再做。

另外,據村民們介紹,做豆腐的人家也缺少場地。一樓的房子年租金昂貴,不少村民都捨不得用來當豆腐作坊。但不用自家的房子,又到哪裡去找房子做豆腐呢?再加上,現在在家門口做豆腐,也不一定符合城市文明創建的要求。長此以往,還能不能再吃到正宗的宗塘豆腐?

記者尋訪現在的宗塘村,發現做豆腐的家庭已經不多,真希望能有人把宗塘老祖宗的老行當一直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能繼續吃上正宗的義烏“宗塘豆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