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純乾貨(五)完結

心理健康 陶冶 民主 教育 快樂生活每一天哦 快樂生活每一天哦 2017-09-30

第七章 中學德育

一、瞭解品德結構,理解中學生品德發展的特點

(一)涵義

是道德品質的簡稱; 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規範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

和傾向。

品德與德育的關係 【辨析】

(二)構成【題 單選題】

知——情——意——行(衡量個體品德高低的最主要指標)

知:道德概念掌握、信念確立、評價能力發展是衡量個體道德認識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指標

(三)中學生品德發展 特點——自律性、動盪向成熟過渡【 單選題】

法 二、品德發展的基本理論、影響因素、促進個體形成良好品德方法

(一)品德發展基本理論【 單選題題 、簡答題】

1、 、 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 —— 對偶故事法

皮亞傑認為, 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一個由他律逐步向自律、 由客觀責任感逐步向主觀責任感的

轉化過程。根據公正觀念的發展水平,分四個階段:

前道德階段(1-2) 他律道德階段(2-8) 【 (1)自我中心階段(2-5 歲) :自我中心主

義(2)權威階段(5-8 歲)不具備可逆性和守恆性, 】

自律道德階段(8-12) 公證階段(12-) 【 簡答題 題】

2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道德兩難故事法(海因茨難題)——三水平六階段

(1) 、前習俗水平。這一水平上的兒童已具備關於是非善惡的社會準則和道德要求,但他們

是從行動的結果及與自身的利害關係來判斷是非的。

階段 1:懲罰與服從的定向階段。

階段 2:工具性的相對主義的定向階段

2、習俗水平。這一水平上的兒童有了滿足社會的願望,比較關心別人的需要。這一水平的

兩個階段是:

階段 3:人際關係的定向階段或好孩子定向。

階段 4: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3、後習俗水平。這一水平上的人們力求對正當而合適的道德價值和道德原則作出自己的解

釋,而不理會權威人士如何支持這些原則,履行自己選擇的道德準則。這個水平的兩個階段

是:

階段 5:社會契約的定向階段。

階段 6:普遍的道德原則的定向階段。

(二)影響品德的因素【 簡答題 題】

1、社會環境對學生品德發展的影響

社會風氣:直接影響

大眾媒體 社會輿論

2、家庭環境對學生品德發展的影響

3、學校對學生品德發展的作用

德育途徑、教學、班集體、教師風格、師生關係等

4、個性對學生品德發展的影響

個性傾向:道德動機、道德理想、人生觀、自我意識

個性心理:能力、氣質、性格

(三) 培養中學生良好品德的方法 — 【簡答、材料】

★ 教師以身作則 發揮學生中榜樣的示範作用

★ 學科中參透品德教育 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教育作用 開展專題活動

三、熟悉德育的內容 【 簡答 題】

(一)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中學德育的核心內容

(二)理想和傳統教育 (三)集體主義教育

(四)勞動教育 (五)紀律和法制教育

(六)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德育內容的最高層次

四、德育的基本規律【材料題】

(一)概述【 單選題】

1、構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德育方法

2 、存在的矛盾 —— 三對【題 單選題】

學校與社會 老師與學生(最主要的矛盾) 知與行

(二)德育過程基本規律【 材料題 題】

1、多端性(知情意行) 2、多方面影響

3、矛盾轉化 4、曲折中發展

五、德育原則、方法、途徑

(一)德育原則 —— 【 單選、 簡答、材料】

1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1)理論學習要結合實際,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

(2)注重實踐,培養道德行為

2 、疏導原則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1)要正面說理,疏通引導,啟發自覺。

(2)要樹立先進典型,用正面榜樣教育引導學生前進。

(3)要以表揚為主,批評、處分為輔,利用學生的自 尊心和積極向上的心理,鼓勵他

們不斷前進,抑制不良思想行為的產生和發展。

3 、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長善救失原則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1)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特別是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積極 因素, 激發其上進心。

(2)引導學生自覺評價自己,克服消極因素。

(3)根據學生的特點,因勢利導,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4 、嚴格要求與尊重熱愛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

(1)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尊重和信賴學生。

(2)教師要實行民主化的教育。

(3)嚴格要求學生。

5 、因材施教的原則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1)德育的要求、內容、形式和方法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2)要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

(3)從學生的思想特點出發進行德育。

(4)要客觀地全面地深入地瞭解研究學生。

6 、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1)努力培養和形成良好的學生集體。

(2)要充分發揮學生集體的教育作用。通過集體教育個人,通過個人轉變影響集體。

(3)教師主導作用與集體的教育力量相結合。

7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1)校內各方面德育影響要一致。

(2)做好銜接工作,使對學生的教育前後連貫和一致。

(3)正確認識和發揮學校德育的引領作用,使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對 學生影響達到

最佳狀態。

(二)德育方法 【單選題、簡答題】

1 、說服

涵義: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 點的方法。中小學德育的基本方

法。

運用說服的要求:

明確目的性。富有知識性、趣味性。注意時機。以誠待人

2 、榜樣

涵義: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運用榜樣的要求:

⑴選好學習的榜樣

⑵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

⑶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3 、鍛鍊

涵義: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運用鍛鍊的要求:

(1) 堅持嚴格要求 (2) 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3) 注意檢查和堅持, (4)適當指導

4 、修養

涵義: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

一種重要方法。

指導修養的要求:

⑴培養學生自我修養的興趣與自覺性

⑵指導學生掌握修養的標準

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5 、陶冶

涵義: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

陶冶包括:個人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運用陶冶的要求:

⑴創設良好的情境

⑵與啟發說服相結合

⑶引導學生參與情景的創設

6 、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

運用獎勵與處分的要求:

⑴公平、正確、合情合理

⑵發揚民主、獲得群眾支持

⑶注重宣傳與教育

7 、自我教育法

涵義: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省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

一種重要方法。

要求:

培養學生自我修養的興趣與自覺性;指導學生掌握自我修養的標準;引導學生積極參加

社會實踐

(三)德育途徑 【簡答題】

☆ 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 勞動和其他社會事件活動

☆ 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 ☆ 學校青年團、少先隊活動

☆ 心理諮詢 ☆ 班主任工作

☆ 校園生活

六、三生教育 —— 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 【 單選題】

第八章 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一、熟悉班集體的發展階段

(一)班集體的概念【題 單選題】

班集體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學計劃和教育要求組織起來的學生群體。

我國最早實施班級授課制的時間是 1862 年宗師同文館

(二)學生群體 —— 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題 單選題】

非正式群體——積極、中性、消極

(三)班集體發展階段 —— 【 簡答題】 】

1、組建階段(班主任階段)

2、核心初步形成階段(班幹階段)

3、集體自主活動階段(自我階段)

(四)班集體形成的標誌 —— 【簡答題】

1、班集體的發展目標 2、班集體核心隊伍

3、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5、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

二、瞭解課堂管理的原則,影響課堂管理的 因素;瞭解課堂氣氛的類型,理解

影響課堂氣氛的因素,掌握創造良好課堂氣氛的條件

(一)課堂管理的原則【 簡答題 題】

1、瞭解學生需要 2、建立積極師生關係與同伴關係

3、實施有效的教學措施 4、建立相對穩定的課堂規範

(二)影響課堂管理因素【簡答題】

1、教師的領導風格 2、班級規模

3、班級的性質 4、對教師的期望 5、學生學習行為

(三)課堂氣氛的類型 —— 積極的、消極的、對抗的【題 單選題】

(四)影響課堂氣氛的因素【 簡答題 題】

1、教師因素

教師的領導方式、移情、期望、焦慮、教學能力、教師對管理對象的偏愛

2、學生因素

學生之間彼此是否團結、和睦;

學生對集體目標是否贊同,個人需求與課堂教學目標是否一致;

學生是否自覺遵守課堂紀律。

3、師生關係

4、課堂物理環境因素

教學時間安排、教學設備、教具、噪聲、光線、空氣、溫度、座位編排等

(五)創設良好課堂氣氛的條件【 簡答題 題】

1、教師:

採取民主方式對待學生;

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要講究藝術性,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

對學生一視同仁;

採用多元評價的方式來客觀的對學生進行評價;

樹立自己的人格魅力;

2、師生關係

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讓班級充滿朝氣和活力;

增強課堂教學中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師生關

三、瞭解課堂紀律類型,理解課堂結構,能有效管理課堂;瞭解課堂問題行為

的性質、類型,分析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掌握處置與矯正課堂問題

行為的方法

(一)課堂紀律的類型【題 單選題】

特點具有約束性、標準性、自律性三大特徵

類型:教師促成紀律、集體促成紀律、任務促成紀律、自我促成紀律

(二)課堂結構【題 單選題】

1、課堂情境結構——班級規模的控制、課堂常規的建立、學生座位的分配

2、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時間的合理利用、課程表的編制、教學過程的規劃

(三)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 簡答題 題】

1、建立有效的課堂規則 2、合理組織課堂教學

3、做好課堂監控 4、培養學生自律品質

(四)課堂問題行為的性質、類型

問題行為指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兒童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 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

行為。

主要表現:漫不經心、感情淡漠、逃避班級活動、關係緊張、易衝動、上課插嘴、坐立

不安等。

【辨析】問題生——差生——後進生

類型:奎伊將課堂問題行為分為人格型、行為型、情緒型【 單選題】

( 五 ) 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 【簡答題】

1、學生——適應不良、厭惡情緒、挫折與緊張、性別因素

2、教師隱私——要求不當、濫用懲罰手段、教師缺乏自我批評精神

3、環境因素——家庭、大眾傳媒、課堂內部環境

(六)課堂問題行為的處置與矯正【 簡答題 題】

對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應以預防為主, 引導和促進學生端正態度, 幫助學生適應學習環境,

逐漸減少問題行為的產生。

A、正確對待學生的課堂行為

B、行為矯正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排除不良行為的一種行為療法。 (外部)

C、心理輔導:通過改變學生的認知、信念、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來改變學生外部行為的一

種方法。 (內部)

D、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方法、要適合學生程度和水平,是學生通過學習獲得

成就感,提高自信心,減少焦慮。

E、對於可也給予精確的指導,是學生了解要做什麼、怎麼做以及如何得到幫助。

F、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營造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

G、協調同伴間的關係。

H、建立家庭和學校間的聯繫,教師主動與家長聯繫,相互配合,採取有效措施糾正學生的

問題行為。

四、瞭解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掌握培養班集體的方法

(一)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及方法【 簡答題 題】

1、瞭解學生,研究學生——班主任開展教育工作的前提。 【 單選題】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 單選題】

3、教導學生學好功課

4、組織班會活動

(二)班會活動的組織【 單選題】

特徵:集體性、自主性、針對性

類型:常規班會、生活班會、主題班會

(三)培養班集體的方法 【簡答題】

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 2.建立班集體核心隊伍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6、協調人及關係

五、課外活動組織與管理

課外活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之外,由學校組織指導或由校外教育機關組織指導的,用以補充

課堂教學,實現教育方針要求的一種教育活動。

(一)課外活動的意義—【簡答】

1、開闊視野,獲得新知識 2、培養良好的品德,豐富精神生活

3、促進學生全 4、因材施教,完善個性 5、啟迪智慧,形成能力

(二)課外活動的點 特點— 【單選】

1、自主性(組織、方法) 。 2、自願性(學生是否參與) 。

3、靈活性(內容、形式) 4、時代性(內容)

式 (三)課外活動的形式— 【單選】

按活動人數和規模,分為群眾性活動、小組活動和個人活動。

(四)課外活動組織管理的要求【 簡答題 題】

1、明確的目的和計劃性

2、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要多樣 3、指導到位

六、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結合 【 單選題】

。 人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起主導作用的是學校教育,影響最廣泛的是社會教育。

1、確定主輔關係:學校佔主導,家庭與社會為輔導

2、家庭聯繫模式:組織模式、隨機模式

3、社校聯繫模式:組織形式、隨機形式

七、瞭解教師角色心理與教師心理特徵

(一)教師角色形成的三個階段【題 單選題】

角色認知階段——角色認同階段——角色信念階段

( 二 )教師的職業角色【 簡答題 題】

1、知識傳授者 2、行為示範者 3、班級管理著 4、心理保健醫生

5、教育研究者。6、父母與朋友的角色

( 三 )教師的心理特徵【題 單選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純乾貨(五)完結

八、理解教師成長心理,掌握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理論與方法

(一)教師成長心理【 單選題題 、簡答題】

1、福勒和布朗教師發展三階段理論—單選

關注生存 —— 關注情境 —— 關注學生

2、Berliner 教師 教學專長髮展五段論

(1)第一階段:新手教師

(2)第二階段:熟練新手,工作 2-3 年

(3)第三階段:勝任型教師,教師發展的基本目標

(4)第四階段:業務精幹型教師

(5)第五階段:專家型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的最終目標

3 、途徑【題 單選題】

波斯納:經驗+ 反思= 成長

專家型教師的培養途徑——觀摩和分析、微型教學、教學決策訓練、教學反思【 簡答題 題】

(二)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 簡答題 題】

1、生理與心理狀況 2、人際關係問題

3、人格障礙 4、職業行為問題 5、職業倦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