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壽51%股權被出售 又一波險企股權交易潮將至?

近期,一則信達資管擬出清幸福人壽51%股權的消息引發熱議,對此,更多的評論將原因指向了幸福人壽累計的鉅額虧損,但信達資管的解釋是“為落實有關監管精神,優化整合子公司平臺資源”,稱此舉是圍繞“突出主業”做出的戰略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也早有傳聞稱幸福人壽第二大股東三胞集團也正擬出清所持全部股權。作為一家典型的民營金控企業,三胞集團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現金流危機,出清部分金融企業股權或是其當下最現實的選擇。

在一系列的風險事件之後,在嚴格監管以及下行的宏觀經濟環境下,野蠻生長數年的金控企業正走向一個尷尬的境地,無論是對於國營金控還是對於民營金控而言都是如此。減持或出清部分金融機構股權,徹底減肥,然後迴歸主業正成為一些企業的共同選擇,海航集團、中植集團、九鼎集團等莫不是如此,而幸福人壽股權出售問題,只不過是這大風大浪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1

先是信達財險再是幸福人壽,信達資管出售旗下險企股權

6月11日,信達資管發佈公告稱擬轉讓所持幸福人壽的全部股份。根據其公告,其擬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一次性轉讓持有幸福人壽50.995%的全部股份,掛牌底價不低於幸福人壽的資產評估備案結果,評估基準日為2019年3月31日。

作為本次被掛牌對象,幸福人壽在2018年以鉅虧68億元在所有壽險公司中居首位,這被認為是其被大股東信達資管拋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進入2019年一季度,雖然其數據有所改善,終未逃過被處置的命運。幸福人壽2019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淨資產58.30億元,淨利潤2.63億元,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16.65%和216.19%。

工商信息顯示,幸福人壽成立於2007年11月,先後歷經多次增資後,註冊資本從初始的11.59億元增至101.3億元,股東包括中國信達(持股50.995%)、三胞集團(持股14.182%)、深圳市億輝特(持股9.271%)等17家公司。

然而近十年來,幸福人壽幾乎連年虧損,僅在2016、2017兩年實現微盈利。2009-2017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2.45億元、-4.76億元、-7.37億元、-7.91億元、-7.53億元、-3.93億元、0.18億元、0.49億元,算上2018年淨虧損68億元,十年來累計虧損101.28億元。也就是說,十年來幸福人壽不但沒有盈利,反而累計虧掉全部資本金

資料顯示,2007年底,幸福人壽成立時,其註冊資本金11.59億元,從2011年開始,股東幾乎每年都在為其增資,一直到2017年底,其註冊資本金已經達到101.30億元之巨。

然而對於股東來說,巨大的資本投入顯然並沒有換來相應的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信達資管第二次出售保險公司股權。就在2016年12月,信達資管作價42.2億元將信達財險41%股權轉讓給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自己只保留10%的股權。隨著控股股東的變更,信達財險也更名為國任財險,年報顯示,2009年-2016年,國任財險累計虧損3.51億元。

2

監管要求專注主業,國營金控信達資管瘦身棄“幸福”,會否引發其他國有資管公司效仿?

雖然成立十餘年,累計鉅額虧損百億被視為幸福人壽被大股東拋棄的主要原因,但信達資管的解釋卻是“落實有關監管精神,優化整合子公司平臺資源”,並稱此舉是圍繞“突出主業”做出的戰略選擇。

企查查股權結構顯示,信達已經從最初的單純的資管公司,發展成為擁有多個金融牌照的金控企業。其旗下共有22個控股子公司,橫跨金融業、房地產、住宿和餐飲、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等多個行業,並擁有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租賃、基金、期貨等金融牌照,同時還持有25個新三板或A股上市公司股票,涉及領域從煤炭開採、化工到文化傳媒、航空航天等。

無論是出售信達財險部分股權,還是此次出清幸福人壽全部股權,毫無疑問,信達資管已經開始減肥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與信達資管類似,四大國有資管公司均都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多種金融牌照的金控企業,且除華融資管外,信達資管、東方資管、長城資管三家旗下都有保險公司。2007年、2009年,信達資管旗下幸福人壽和信達財險相繼成立,2009年長城資管收購長生人壽半數股權;2012年東方資管入主中華聯合控股。

而且,從目前來看,信達財險易主、幸福人壽被拋售,中華聯合人事更迭不斷,長生人壽停滯不前,資管公司在保險領域未能大放異彩。

三大國有資管公司的保險之路走得並不順利,這其中或有行業、監管等客觀因素存在,但其大股東對公司經營的影響也不可忽略。

資產管理公司的運營模式可以概括為收購資產,通過追償、出售及重組,發現並提升不良資產價值以獲取收益,相對於壽險公司“七平八盈”、財險公司“三平五盈”的盈利週期相對較短。

資管公司的“快”作風與保險公司的“慢”盈利,也就決定了不同的用人理念。資管公司的核心能力在於價值發現和處置能力,在買進環節的精準眼光和估值體系,在賣出環節的多樣化手段。因此,其對人才判斷的標準是敏銳,是對機會的把握能力。

而保險行業的經營往往慢工出細活,需要經久的打磨,逐步調整業務流程,優化人員配置,管理效益在於點滴進步中凝結。因此,其對人才判斷的標準是韌性,是對長線條的統籌能力。畢竟,幾萬人的隊伍和幾千人的隊伍不是一個打法。

不同金融業務間不同的經營特點加劇了業務協同的難度,而從幾家資管公司所經營的險企來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母公司的業績表現,這或者正是金融監管部門要求其“專注”的原因所在。

2019年2月1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赴中國信達調研時強調,各會管經營類機構要強化風險防控,更加專注主責主業,在新形勢下推進業務拓展創新,通過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健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模式。

在迴歸主業的號召下,作為幾乎擁有全金融牌照的四大資管公司之一,信達資管已然準備捨棄壽險牌照,其他金融資管公司是否會跟隨值得關注。

3

嚴監管+流動性緊張,三胞集團等民營金控忙瘦身,傳幸福人壽或被二股東“拋棄”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信達預備出清幸福人壽股權之時,也有傳言稱幸福人壽的第二大股東三胞集團也擬出清幸福人壽股權。截至目前,三胞集團持有幸福人壽14.18%的股權。

三胞集團與信達資管不同,是一家民營企業,不過,經過多年的擴張,其也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多種金融牌照的金控企業。據統計,截至目前,三胞集團控股或參股的金融企業包括紫金商業保理、江蘇匯通擔保、南京宏圖科技小額貸款,以及江蘇銀行、華泰證券、南京證券、紫金信託、錦泰期貨等。

不過,保險才是其最為青睞的金融牌照。三胞集團官網資料顯示,其還是上海同人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天眼查數據顯示該保險經紀公司還100%控股青島元和通達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同時持有天下同安保險代理有限公司30%股權。

除以上三家保險中介公司外,三胞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宏圖高科(600122)2015年還曾投資100萬元參股恆泰保險經紀公司,不過持股比例較低。

對於一家對金融有執念的企業來說,保險中介牌照顯然並不能滿足其對於保險牌照的嚮往。

2014年12月31日,原保監會正式批准幸福人壽增資事宜,三胞集團斥資10億元,成為幸福人壽第二大股東。

2016年8月16日,三胞集團又與美國利寶互助保險集團簽署合資經營合同及股權轉讓協議,欲收購利寶保險(中國)公司的51%股權。協議達成後,三胞集團很快派人入駐利寶保險,不過由於該項交易遲遲未能獲批,2017年11月,三胞集團決定徹底退出。

擴張的美夢最終被債務危機驚醒。2018年7月,三胞集團被曝634億元債務危機,多家江蘇省外金融機構要求未到期債務提前還款,並對三胞集團及關聯企業採取起訴及查封、凍結賬戶、資產和股票等,相關訴訟、執行案件達50多起,企業流動性凝固。

受流動性問題影響,2018年三胞集團旗下多個項目或停滯或延期,多個短期債券和在P2P融資平臺的理財計劃也出現延期。

對此,三胞集團掌門人袁亞非提出“100億資產減肥計劃”,專注健康產業,出售或清理現有資產,陸續出售非核心資產,以解決階段性的流動性問題。

截至2018年年底,三胞集團已經通過處置多個國內外項目回籠資金,其中包括紫金信託約4.89%股權。

進入2019年,減肥計劃仍在繼續,其目標是在2020年,將負債率降到50%以下。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開始有傳言稱三胞集團擬出售幸福人壽股權。

從傳統產業起家,為追逐更多利潤,開始進行多元化擴張,並逐步構建起自己的金控平臺,三胞集團的發展軌跡其實也正代表了很多民營企業,所謂“明天系”“安邦系”“復星系”“海航系”“中植系”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以及監管機制,也為這些機構突破監管防線埋下了隱患。

在2018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央行行長易綱就曾表示:“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著較大風險,抽逃資本、循環注資、虛假注資,以及通過不正當的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比較突出,帶來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的傳染風險。”

民營金控儼然已經成為近年來監管的重點關注對象。2018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關於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直指金控企業,尤其是民營金控的合規問題。

嚴監管疊加不景氣的大環境,很多民營金控都開始瘦身計劃。海航集團已陸續出售多個金融機構股權,包括新光海航人壽全部股權、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全部股份以及部分德意志銀行股份,部分皖江金租股權等。

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海航高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海航將陸續放棄手中持有的所有金融機構股權,從一家擁有保險、信託、券商等牌照的大型金控集團迴歸航空主業。

安邦保險集團被接管之後,也已經陸續售出多個金融機構股權,其中和諧健康保險已經被出售給大連的福佳集團。

九鼎集團也將香港富通保險的全部股權一次性出清。

至於最為知名的明天集團,根據銀保監會最新發文,截至目前,已將持有濰坊銀行、泰安銀行、中江信託等十餘家金融機構的股權向新的投資者轉讓。

國營金控在瘦身,民營金控也在瘦身,在這個齊齊瘦身,迴歸主業的時代,有多少險企股權會被拋棄,又會有哪些擁有足夠實力的新資本湧入?

本文源自慧保天下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