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吃牛肉是不可能的,最多隻會是“切兩斤羊肉”

水滸傳 武松 宋朝 度他餘生 2017-06-15

《水滸傳》裡的好漢動則要求店家切牛肉上好酒,已經成為一種水滸英雄特定的食俗了。請看《水滸傳》卷23經典段落<景陽岡武松打虎>中武松去打著酒旗“三碗不過崗”的酒店喝酒吃肉的描寫:武松入到裡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只見店主 人把三隻碗,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篩一碗酒來。武松拿起碗, 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店家去裡面切出二斤熟牛肉, 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篩一碗酒。

水滸傳中吃牛肉是不可能的,最多隻會是“切兩斤羊肉”

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篩 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結果大家都是知道的,好漢武松連吃了十五碗酒,切了兩次牛肉,一次兩斤。然後大發神威,上山去把個老虎給打死了。水滸裡的好漢形象就是如此,魯智深林沖李逵,都吃牛肉,喝酒。已經變成身份標識了。當時吃牛肉相當於現在吃國家級保護動物,是違法行為,這才顯得好漢們無法無天、老子天下第一的氣勢。宋真宗在即位之初,格外勤於政事,他不僅蠲免了五代以來老百姓的各種欠稅,還在鹹平六年(1003年)下了一道聖旨,禁止殺牛和食用牛肉。宋真宗說,早在春秋時期,《禮記》中就立下了規矩:“諸侯無故不殺牛”,意思是要杜絕社會各階層濫殺耕牛和飲食奢侈的風氣,遏制腐敗。宋真宗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耕牛,發展農業生產?

水滸傳中吃牛肉是不可能的,最多隻會是“切兩斤羊肉”

事實上,牛肉在當年相當昂貴,原因很簡單――官府不許殺牛。在農業社會,耕牛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西周時就有“諸侯無故不殺牛”的規定。中國古代政府給予耕牛的特殊保護,怕是今天的印度人也望塵莫及。比如,在漢朝,殺牛是要償命的,即使你是牛的主人。漢以後,對殺牛的懲罰不再那麼嚴厲了,牛主人擅自殺牛,在唐朝判徒刑一年,在元朝則要杖責一百。漢族有些地區有禁食牛肉的習俗。對於農耕民族來說,牛是必不可少的勞動工具,有時顯得比人本身還重要。

水滸傳中吃牛肉是不可能的,最多隻會是“切兩斤羊肉”

因其有助於人,終年勞苦,又通人性,所以不忍殺食。食者,良心受譴責,便想到會遭到鬼神的報應。實際上,好漢們下館子最可能吆喝小二的是:“切二斤羊肉。”北宋以羊肉為主要肉食,《清波雜誌》 記載北宋時皇宮“御廚止用羊肉”。蘇東坡也有“十年京國厭肥羜”的詩句,這位美食家連出生五個月的羊羔都吃膩了,於是發明了“東坡肉”,當然,豬肉在宋朝城市消費量也不小。那麼,梁山好漢為何喜歡吃牛肉?漢族人的飲食習慣,吃肉以豬肉為主,其次是牛羊肉和雞鴨鵝及魚蝦等。遼人的筵席之物,無非是拿出兔子的肝生切,用鹿舌醬拌著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