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觀〖唐.澄觀述〗

五蘊觀

沙門 澄觀 述

問。凡夫之人慾求解脫。當云何修。答曰。當修二觀。二觀者何。一人空觀。二法空觀。夫生死之本莫過人法二執。迷身心總相。故執人我為實有。迷五蘊自相。故計法我為實有。計人我者。用初觀照之。知五蘊和合假名為人。一一諦觀。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云何名為五蘊。色受想行識是。云何觀之。身則色蘊。所謂地水火風是。其相如何。堅則地。潤則水。暖則火。動則風。觀心則四蘊。所謂受想行識是其相。如何領納為受。取相為相。造作為行。了別為識。若能依此身心相。諦觀分明。於一切處但見五蘊。求人我相終不可得。名人空觀。乘此觀。行出分段生死。永處涅槃。名二乘解脫。計法我者用後觀照之。知一一蘊皆從緣生。都無自性。求蘊相不可得。則五蘊皆空。名法空觀。若二觀雙照。了人我法我。畢竟空無所有。離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變易生死。名究竟解脫。問。夫求解脫。祗是了妄證真。但能契真如理寂。然無念則便離縛。何假興心觀蘊方求解脫。豈不乖理哉。答。離蘊真妄約何而立。且五蘊者身心之異名。行人若不識身心。真妄何能懸契。不達真妄之本。諸行徒施。故經雲。若於虛空終不能成。斯之謂也。且計人我者。凡夫之執也。計法我者。二乘之滯也。故令修二觀。方能了妄證真。豈可離也。

五蘊觀(終)


注:

述者澄觀介紹

(1)【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人名)唐代州五臺山清涼寺澄觀,嗣賢首,弘華嚴宗。初居五臺山大華嚴寺,作新華嚴經疏二十卷。自興元元年正月至貞元三年十二月而畢功。四年正月寺主賢林請講新疏。七年河東節度使復請使於崇福寺講新疏。德宗下詔入都。使與罽賓般若三藏譯四十華嚴經。譯成,詔使作疏。師於終南草堂寺編成十卷進呈。天和年中寂,壽七十餘。初德宗誕節,講經於內殿,以妙法清涼帝心,遂賜號清涼法師,禮為教授和上。元和五年。憲宗問華嚴法界之旨,豁然有得,加號大統清涼國師。師身長九尺四寸,垂手過膝,歷九朝,為七帝之門師。師去賢首百餘年,遙稟其旨,所著疏記四百餘卷,宰相裴休奉敕作碑。見宋高僧傳五,佛祖統紀二十九。

(2)《宋高僧傳》卷第五:

唐代州五臺山清涼寺澄觀傳

釋澄觀。姓夏侯氏。越州山陰人也。年甫十一依寶林寺(今應天山)霈禪師出家。誦法華經。十四遇恩得度。便隸此寺。觀俊朗高逸。弗可以細務拘。遂遍尋名山旁求祕藏。梯航既具壼奧必臻。乾元中依潤州棲霞寺醴律師學相部律。本州依曇一隸南山律。詣金陵玄璧法師傳關河三論。三論之盛於江表觀之力也。大曆中就瓦棺寺傳起信涅槃。又於淮南法藏受海東起信疏義。卻復天竺詵法師門。溫習華嚴大經。七年往剡溪。從成都慧量法師覆尋三論。十年就蘇州。從湛然法師習天台止觀法華維摩等經疏。解從上智性自天然。所學之文如昨拋舍。鮑靜記井。蔡邕後身。信可知矣。又謁牛頭山忠師徑山欽師洛陽無名師。諮決南宗禪法。復見慧雲禪師了北宗玄理。觀自謂己曰。五地聖人身證真如棲心佛境。於後得智中起世俗念學世間技藝。況吾學地能忘是心。遂翻習經傳子史小學蒼雅天竺悉曇諸部異執四圍五明祕咒儀軌至於篇頌筆語書蹤。一皆博綜。多能之性自天縱之。大曆十一年誓遊五臺。一一巡禮祥瑞愈繁。仍往峨嵋求見普賢。登險陟高備觀聖像。卻還五臺居大華嚴寺。專行方等懺法。時寺主賢林請講大經。並演諸論。因慨華嚴舊疏文繁義約。惙然長想。況文殊主智普賢主理。二聖合為毗盧遮那。萬行兼通即是華嚴之義也。吾既遊普賢之境界。泊妙吉之鄉原。不疏毗盧有辜二聖矣。觀將撰疏。俄於寤寐之間見一金人。當陽挺立以手迎抱之。無何咀嚼都盡。覺即汗流自喜。吞納光明遍照之徵也。起興元元年正月。貞元三年十二月畢功。成二十軸。乃飯千僧以落成也。後常思付授。忽夜夢身化為龍。矯首於南臺。蟠尾于山北。拏攫碧落鱗鬣耀日。須臾蜿蜓化為千數小龍。騰耀青冥分散而去。蓋取象乎教法支分流佈也。四年春正月寺主賢林請講新疏。七年河東節度使李公自良。復請於崇福寺講。德宗降中使李輔光。宣詔入都。與罽賓三藏般若。譯烏荼國王所進華嚴後分四十卷。觀苦辭請明年入敕允。及具行至蒲津。中令樑公留安居。遂於中條山棲巖寺住。寺有禪客拳眉翦發。字曰痴人。披短褐操長策狂歌雜語。凡所指厈皆多應驗。觀未至之前狂僧驅眾僧。灑掃曰。不久菩薩來此。複次壁畫散脂大將及山麋之怪。往往不息。觀既止此寺。二事俱靜。五月內中使霍仙鳴。傳宣催入。觀至。帝頗敦重。延入譯場刊正。又詔令造疏。遂於終南草堂寺編成十卷。進呈。敕令兩街各講一遍為疏。時堂前池生五枝合歡蓮華。一華皆有三節。人鹹嘆伏。尋譯守護國界主經。觀綴文潤色。順宗在春宮。嘗垂教令述了義一卷心要一卷。並食肉得罪因緣。洎至長安頻加禮接。朝臣歸向。則齊相國杭韋太常渠牟皆結交最深。故相武元衡鄭絪李吉甫權德輿李逢吉中書舍人錢徽兵部侍郎歸登襄陽節度使嚴綬越州觀察使孟簡洪州韋丹。鹹慕高風。或從戒訓。以元和年卒。春秋七十餘。弟子傳法者一百許人。餘堪講者千數。觀嘗於新創雲花寺般若閣下。畫華藏世界圖相。又著隨疏演義四十卷。允齊相請述華嚴經綱要一卷法界玄鑑一卷三聖圓融觀一卷華嚴法華楞伽中觀論等別行小鈔疏共三十卷。設無遮大會十二中。其諸塑繢形像繕寫經典不可殫述。門人清沔記觀平時行狀雲。觀恆發十願。一長止方丈但三衣缽不畜長。二當代名利棄之如遺。三目不視女人。四身影不落俗家。五未舍執受長誦法華經。六長讀大乘經典普施含靈。七長講華嚴大經。八一生晝夜不臥。九不邀名惑眾伐善。十不退大慈悲普救法界。觀逮盡形期。恆依願而修行也。

(3)【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協會編)】:

澄觀,姓夏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十一歲時,從本州寶林寺霈禪師出家,肅宗至德二年(757),從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乾元年(758—759)中依潤州棲霞寺醴律師,學相部律;後回本州,依開元寺曇一受南山律學;更往金陵依玄璧,受學關河的三論。代宗大曆(766)年中在瓦官寺聽受《大乘起信論》及《涅槃經》。又從淮南法藏學新羅元曉的《大乘起信論疏》。隨後又到錢塘(今杭州)天竺寺聽華嚴宗法銑講《華嚴經》。大曆十年(772)又往剡溪從成都慧量重新研究三論。大曆十年(775)往蘇州從天台宗學者荊溪湛然學天台止觀及《法華》、《維摩》等經疏。又走謁牛頭慧忠、徑山道欽及洛陽無名,諮決南宗的禪法。更從禪僧慧雲,探習北宗的禪理。他一方面廣學律、禪、三論、天台、華嚴各宗的教義;一方面還研究佛教以外的各種學問。大曆十一年(776)歷遊五臺、峨嵋諸山,後仍回五臺,住大華嚴寺,行方等懺法。同時應寺主賢林之請,講《華嚴經》,感覺《華嚴經》的舊疏文繁義約,發願撰新《華嚴經疏》,從德宗興元元年(784)正月開始,到貞元三年(787)十二月,歷時四年,撰成《華嚴經疏》二十卷,即是現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然後在本寺及崇福寺一再講演。又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義數十卷,即是現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後世把疏、鈔合刻,略稱《華嚴經疏鈔》)。故有華嚴疏主之稱。貞元十二年(796)朝廷召他到長安,協助罽賓沙門般若翻譯南印度烏荼國送來的《華嚴經》後分梵本,由他加以審定,到十四年(798)譯成四十卷,也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世稱四十《華嚴》。又詔令他作疏解釋,於是在終南山草堂寺撰成《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又作《華嚴經行願品疏》或《普賢行願品疏》)十卷。次年,為德宗皇帝講《華嚴》,被授以“清涼國師”的稱號。不久又參與翻譯《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由他證義。以後順宗、憲宗、穆宗、敬宗各朝,他都很受尊敬。文宗開成三年(838)三月圓寂,年一百零二歲〔這是依《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二十五,古來佛教史家多取此說;《宋高僧傳(卷五)本傳》則說於元和年中圓寂,年七十餘,未詳所據〕。後世尊他為華嚴宗四祖。

澄觀的弟子有一百多人,就中圭峰宗密、東都僧睿、海印法印(一作寶)及寂光四人稱門下四哲,其中繼承他法統的是宗密。

澄觀一生著有《華嚴經疏》等書四百餘卷,講《華嚴經》達五十遍。他的著述現存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華嚴經行願品疏》十卷、《大華嚴經略策》一卷、《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一卷、《華嚴經入法界品十八問答》一卷、《三聖圓融觀門》一卷、《華嚴法界玄鏡》二卷、《五蘊觀》一卷、《華嚴心要法門》一卷、《華嚴經綱要》三卷。已佚的有《十二因緣觀》一卷等。此外,據說還有《法華經》、《楞伽經》及《中觀論》等疏鈔,今不傳。

澄觀早年曾廣泛參學禪教各家,對《大乘起信論》領契特深。在這基礎上,他雖以振興華嚴學說為己任,但思想中摻有禪宗、天台及《起信論》的成分,從而融會禪教,強調唯心,著重於一心法界的論述。他認為“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立一心法界無盡緣起說,以發揚華嚴性起的教義。

澄觀以前,法藏的弟子慧苑,違反師說,在所著《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中纂改法藏的“十玄”宗義,作德相、業用兩重十玄說。經澄觀在《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二)及《隨疏演義鈔》(卷一、二、十)中加以反駁,從而恢復了法藏《華嚴經探玄記》的十玄說,並加以發揮。又慧苑說法藏的“五教判”是受了天台四教的影響(在四教基礎上,只加了一個頓教),因而另立了迷真異執、真一分半、真一分滿、具分滿的四教。澄觀在《華嚴經疏》裡,對慧苑此說也加以駁斥,力彰法藏的“五教”義,更具體地以南北禪宗作為頓教(見《隨疏演義鈔》卷八)。

此外,由於澄觀所處的時代正是六祖慧能下南嶽懷讓、青原行思、荷澤神會等弘布禪法的時期。早年又參訪過牛頭宗的慧忠、道欽,荷澤宗的無名,以及北宗神秀一系的慧雲等,受禪宗影響頗大,從而極力融會禪教,如《隨疏演義鈔》卷二自述其心得說:“造解成觀,即事即行,口談其言,心詣其理,用以心傳心之旨,開示諸佛所證之門。會南北二宗之禪門,攝臺(天台)衡(南嶽)三觀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

同時,他在解述華嚴家理事無礙、真妄交徹的教義上,也採用天台家的性惡說,如《隨疏演義鈔》卷一說:“若論(一作依)交徹,亦合言即聖心而見凡心,如溼中見波。故如來不斷性惡,又佛心中有眾生等。”又《華嚴經疏》卷二十一說:“無盡即是無別之相。應雲:‘心佛與眾生,體性皆無盡’,以妄體本真故緣無盡,是以如來不斷性惡,亦就闡提不斷性善。”

澄觀這一諸宗融會、禪教一致的宗趣,對於中唐以後的佛教界影響很大。

(黃懺華)

五蘊觀〖唐.澄觀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