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大像山永明寺創建於何時,沒有確切歷史記載,1992年重建,是佛、法、僧三寶的常住處,又是甘谷一帶佛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遊覽勝地。

永明寺位於靈巖寺之南,師傅溝內臺地上。座東南向西北,雄踞山間,全部建築分佈在階梯式的臺地上,設施佈局以正規寺院而設置,由山門、天王殿、齋堂、客堂、鐘鼓二樓、十三祖師殿、伽藍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組成,總面積達4,224平房米。寺院山門為並排連體拱形狀牌樓頂。中門頂額內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手書''永明寺''三個陽刻字,對聯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揚法師敬書''風月無邊一塵不到菩提地,山河環繞萬善同歸般若天''。兩邊門首摹配民國時當地名人何鴻吉題書的陰刻''無上法讓、出塵入淨''八個大字。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山門內迎面是天王殿,頂為四面坡歇山造,琉璃脊獸飾裝,結構為單挑簷外圍16住迴廊式,棋盤讓窗對開,前後相通,殿內正在供奉大肚彌勒佛,身高1.8米,踩餓鬼,神氣威武,金剛怒目。左邊是手拿寶劍的東方天王多羅吒和手拿琵琶的南方天王毗琉璃,右手是手拿寶劍傘的西方天王毗留博叉和手抓一龍的北方天王毗沙門。他們共同負有視察眾生的善惡和保持內佛法僧三寶神聖的職責。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在彌勒佛身後,讓立著全身金色的韋馱菩薩,高2.2米,手拿一根寶杵,保護著寺院及修行著的安全。離開天王殿向南行進,兩邊各建有對稱的八間硬冊頂磚木結構客堂,齋堂及復簷塔頂四角形鐘鼓二樓。在客、齋二堂院中間安放一高3.9米的三足三層寶鼎薰爐。再上條石臺階38階,右邊是十三祖師殿,內塑十三祖師泥塑坐像,齊高1.1米。左為伽藍殿,內塑四尊坐像,齊高1.5米。兩殿對峙,各五間,殿頂硬山造,橫堅疹皆用陶製花卉獸吻飾裝,兩殿中央也放置著一個高3.9米的三足三層寶鼎薰爐。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十三祖師是淨土宗從晉代初祖慧遠大師至清代印光大師等十三位法師。伽藍是印度名稱,在中國叫寺院。殿內供奉的四尊坐像是給孤獨者、祗陀太子、波斯尼王、關羽(中國的伽藍護法),他們均為寺院護法,也體現了中西方佛教融合的事實。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大雄寶殿正座東南,巍峨雄壯,頂為懸山造,鋪瓦琉璃脊,耀眼奪目。脊吻為雙面雕飾,橫脊是兩龍兩鹿戲寶珠,豎脊為荷花連枝。殿內正中供奉三佛二弟子泥塑金裝像,妙相莊嚴,慈祥可敬。三佛均結跏跌坐於金剛座上,北光同為木雕縷孔火焰紋,中為釋迦牟尼佛,手託金缽,左為藥師琉璃光佛,手掛充璃寶,右為阿瀰瀰佛,雙手捧金臺,二弟子兩手合十,站於釋迦牟尼佛兩邊,年長者為迦葉尊者,年輕的為阿難尊者。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殿內東西壁各供奉九尊泥塑羅漢像,同高1.75米,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他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優秀大弟子,均有拿手看家本領,修習善行。殿後兩側須彌座上有文殊菩薩坐雄獅和普賢菩薩白角之泥塑像,菩薩高2米,雄獅、白象各長1.95米。在三佛背後站立著觀音菩薩,高2.4米,由緬甸漢白玉雕成。除藏有大量經書外,還分層安置由緬甸贈送的漢白玉佛、菩薩像。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千佛洞開鑿在峻險崖壁上,僅有一個小巧洞窟供人出入。入洞,迎面一尊笑容可掬的彌勒大佛安坐。遊經此處的人,必先叩拜,然後伸手在彌勒佛渾圓的肚皮上摸一摸,以求笑口常開。

往裡走是一大石殿。正中有眾佛。有安坐如磐石,有長臥如橫雲,有默立,有輕身飛度,有訴,有誦,有含笑不露,皆為慈眉善目,姿態迥異,氣象萬千。四壁多繪佛傳、因緣和本生故事。佛龕前香火極盛。每有遊人香客跪於蒲團上膜拜時,一旁年長的僧人就敲出清越的缽聲來,使人不禁心安神寧。再往裡走,拐過幾個石鑿甬道,閃現在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此處正是十殿閻王的閻羅殿。順著洞門兩側,分別站立著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四位凶神惡煞的鬼卒,叫人不寒而慄。洞窟的四壁上彩繪著冥界地府的各種刑法,殘忍之極。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大像山伏羲廟,明萬曆時建,處大像山山麓。清葉芝等乾隆《伏羌縣誌·建置》雲:伏羲廟,前萬曆年建。在大像山足。民國《甘肅鄉土志稿·甘肅省之重要都市名勝古蹟》大假山伏羲廟條雲: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約二百尺、相傳伏羲為甘谷人。生長於此山溝之內,明萬曆年間建廟于山麓以祀之。清代,廟移上大像山,在大佛窟側建太昊宮,專祀伏羲。而原處縣西五里鋪的''羲皇故里''石碑現今也被移上大像山。前清進士、翰林院編修王海涵曾為太昊宮撰二長聯:,聯曰:

從一畫開天,說什麼蟲書鳥篆,梵高佛經,到卦臺前齊俯首;繼三皇立極,看後來帝升王降,商質周文,於史冊上見傳心。

紹皇開泰運,厥後又石子訪道,伯約懷忠,問化育根源,發矇在炎黃顓嚳而上;望天動幽情,其下則煙火成鄰,桑榆布蔭、幸邃初風景。復睹於金戈瓦礫之餘。

甘谷縣內文昌閣有多處,但大像山文昌閣規模最大。沿大像山寺小道拾級慢步而止,約三百餘步,即為文昌閣。文昌閣建築面積為182.9平方米,總面積為260.9平方米。閣門前有石階二十四臺,門首有磚雕陽刻篆字''孝友門''三字,兩邊''閣凌碧字迎朝爽,門對朱山映晚霞''磚刻隸書楹聯,系清末民國初本縣名士宋延楨手筆.門右側立有虎皮照壁,南向,壁上嵌有今人魏學文(書名雨)隸書''落霞巖''三字,字體清秀柔和。文昌樓樓矗於院內,為重簷門柱六角亭式閣樓,分上下兩層,磚木結構。上層簷下繪棟畫壁,其圖案富於寫實。下層簷前回廊壁間有書畫五幅。其中竹與蘭草為天水名字何曉峰所畫;別有本縣書法家武克雄草書:''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缺溪水鳥飛。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泉聲戀翠微''。魏學文隸書《蘭亭序》;另一幅''喜鵲鬧梅''為禮縣文化館幹部馬所畫。樓頂作六脊攢尖式,有鴟甍。閣樓高10.米,佔地33.5平方米,樓座為磚砌築的須彌座。樓上舊有泥塑文昌帝君像和清代邑人王權寫的長聯:''帝坐面三峰,恰在此時鄂騫石鼓,鴻翥緹群,簷前便是重霄路,星池涵萬象,看氣潤珠躔,渾聯壁府,榜下頻出五色雲''。樓下有1944年新塑的文昌帝。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文昌閣始建於明末。早期僅有樓、東亭、從北至西南的走廊和院中兩棵古柏。清同治二年節(1863)回民反清時,樓閣一時盡毀。現閣院東南角的一棵古柏為當年被燒去半面皮而倖存下來的。清代光緒年間重建樓閣和東南廈房,其內牆壁嵌有光緒二十八年(1902)邑人王權撰《大像山文昌閣創立文社碑記》。民國十五年(1926)又增修南廂房,為捲棚頂,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底層為地藏室,上層為僧房,後牆左右皆有望窗。門兩邊有木刻聯,為民國時縣內名人宋延楨題,其子宋梓篆聯:''樓構數椽竄膝易,窗開三面會心多''。內耳房門額有籀字''共星軒''、''通帝座'',中央佛閣中所奉木雕''西方三聖''(中為阿彌陀佛、左為觀世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立像)。文昌閣整個建築以四合式封閉院落為佈局,東亭、北廊、西宇皆有望窗,可任意瞰視渭川風光。出後門額首籀''積上臺''三字,並通甬道。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甘肅甘谷大像山石窟(北朝至唐)(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