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富、點融、和信的助貸生意:確實可以掙到錢,難處也不少

信而富、點融、和信的助貸生意:確實可以掙到錢,難處也不少

信而富轉型助貸的消息還在耳邊,點融網又宣佈將助貸業務作為重點方向,緊隨其後的和信貸,於昨天(7月2日)公告稱將進軍助貸業務。

P2P網貸,這是要在助貸領域,開啟下半場競賽?

今年年初,國家頒佈《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175號文》),除了明確要堅決清理違法違規業務外,還特別指出,積極引導部分機構,向小貸公司、助貸或導流機構轉型。

一位業內人士稱,雖說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從拍拍貸、趣店等平臺的業績表現看,助貸業務確實可以掙到錢。

那麼,這些互聯網金融平臺轉型業務的難點在哪裡,他們又是怎樣克服,成功開展助貸業務的呢?

信而富、點融、和信的助貸生意:確實可以掙到錢,難處也不少

To C轉To B,業務邏輯需要重新調整

從大體邏輯上看,P2P網貸資金來源面向大眾,而轉向助貸,就要向機構獲取。這種轉變,需要公司架構做出調整。

“有的公司需要新設置幾個崗位,比如資金BD等。有的公司需要單獨設置一個部門,有的企業甚至需要單獨成立一條業務線,來專門做助貸這塊業務。”某助貸從業者這樣對消金界表示。

而像信而富、拍拍貸這種體量的公司在轉型助貸時,甚至需要單獨成立一個子公司。

從信而富所發佈的公告中可以看出,信而富與Hongkong Outjoy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簡稱“OET”)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信而富下屬的新的運營公司(“項目公司”),以開展助貸業務。

拍拍貸在其2018年財報中也表示,為向機構融資夥伴提供相應服務,並促進他們參與在線借貸業務,拍拍貸單獨成立了一家實體公司——上海紫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說到底,拍拍貸就是為了開展助貸業務,從而單獨成立了這麼一家實體公司。

企查查數據顯示,上海紫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股東,均為原拍拍貸股東或董事。

除了調整業務架構外,P2P機構要想向助貸轉型,還需出清原有業務。

“原有業務不出清、不處理,肯定是沒辦法開展新業務的。”獨立研究人士郭大剛表示,如果沒有處理好原有業務,就開展助貸,原有業務的風險敞口,或許會嫁接到新業務上,這也是對機構的不負責任。

信而富、點融、和信的助貸生意:確實可以掙到錢,難處也不少

買不到的牌照,拿不到的資金

調整業務架構、出清原有業務後,意圖轉型助貸的P2P平臺還需要考慮牌照問題。

國家在141號文件中明確規定,“銀行類持牌機構不能為無牌照的放貸機構提供資金,不能與無牌照機構合資成立放貸機構”。

而且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得接受無擔保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提供的增信服務以及兜底承諾等變相增信服務。

“最低強度的信貸類信用中介,是小貸牌照,其次是一些融資擔保牌照。”郭大剛說。

可隨著監管收緊、小貸行業出清,網絡小貸牌照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某牌照從業者告訴消金界,去年以9000萬元的高價,成交了一個互聯網小貸牌照。

除了小貸牌照,融資擔保牌照的銷路也很緊俏。

“深圳的融資擔保牌照已可賣到600多萬一張,而北京則高達750—800萬一張。”上述牌照從業者介紹。

而且牌照成交數量極少,四五個月不能形成一單交易是常態。

調整了公司整體業務架構,也拿到了相應牌照,下一步最為關鍵的,就是找資金。

某頭部貸超平臺負責人黃一帆告訴消金界,助貸轉型的關鍵是——能不能找到足夠的資金。

“像六大行,他們對資金體量是有要求的,你拿20個億的資產過去,他們連瞧都不帶瞧的。”

黃一帆表示,像工農中建交郵六大行,他們一般會選擇和BAT、頭條這種體量的公司合作。

不僅數據全、流量大,也具備著龐大的資產規模,而且牌照等方面也一應俱全。

“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金融牌照他都有。”一帆表示。

當然,經頭部P2P平臺轉型後的助貸業務,資產體量足夠大且相對合規化,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是願意坐下來談的。

“你拿100個億的優質資產,我不信銀行不拿正眼看你。”一帆笑著說。

除了資產規模,自身的資金體量也很重要。

在和金融機構合作的助貸模式中,雖然引入了第三方保險或融資擔保公司,但這更多是助貸機構,強行在明面上符合監管硬性要求的一種舉措。

在實際操作中,保險、融資擔保公司並不真正承擔風險,最主要的風險承擔方,還是助貸機構自己。

消金界瞭解到,助貸方一般需要拿出貸款總額的30%,作為保障金給到資金方。當然並不絕對,關係好的可以降到20%左右。

一位業內人士稱,助貸金額是10億的話,並不是所有平臺都能實力和魄力,拿出2-3個億的資金作為保障金。

但一些頭部P2P平臺,比如拍拍貸,還是較有實力的。

消金界瞭解到,為了擴大資金規模,拍拍貸不僅將“擁有貸款許可證的機構資金”納入資金來源,還通過設立聯合信託機構,從“沒有貸款許可證的機構”處,拿取到了助貸資金。

拍拍貸在財報中對這種模式是這樣描述的:

“對於沒有許可延長貸款的機構資金合作伙伴,我們通過聯合設立信託並向我們通過信託引入的借款人提供貸款,為他們提供替代方案。根據信託安排,我們在信託中投資下屬部分,我們的機構資金合作伙伴投資於高級部分。信託的高級投資者通常會獲得固定的回報率。”

不過從近日國家頒佈的文件來看,這種將信託作為放款通道的模式很有可能面臨終止。

銀保監會於近日修訂併發布《關於保險資金投資集合資金信託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寫明,禁止將信託作為通道、強化信託公司主動管理責任、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拍拍貸做得早,當時資金並不緊缺,監管也不如當前這麼緊。不過,它當時也有自己的苦惱。外界傳言,當年做助貸,它家是從某家獲得了強有力的幫助,才獲得了成功。(想要知道獲得了哪方面的幫助,關注“消金界”,後臺回覆“拍拍”

信而富、點融、和信的助貸生意:確實可以掙到錢,難處也不少

如何另闢蹊徑,從城商行處拿錢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對媒體表示:“頭部機構轉型助貸因為公司或者股東實力較強,在外部合作時,可以給予平臺信用背書或者提供風險保證金,因此,傳統金融機構願意與其合作。”

他們的資金成本一般是這樣的:

一等是銀行機構,資金成本低,三到四個點,但要求高,助貸機構需要自擔風險;

二等是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及信託公司,資金成本能高到14個點左右,但對借款人要求相對於銀行有所降低;

三等便是一些排名較為合規的小貸平臺。

不過,凡事不能只看頭部平臺,現在市面上還有很多想往助貸方向轉型的長尾P2P平臺,沒有強勁的平臺知名度和背景很硬的股東,很難從頭部金融機構拿到助貸資金。

這時一些中小金融機構,比如城商行、農商行,就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但城商行、農商行的問題是,資金來源受到了政策、自身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限制。

微貸網之前曾對媒體表示:“銀行受限很多,如各個農商行系統的權限不在自己手上,而是在上一級或者省級機構,金融科技有迫切的需求,但審批和需求採購存在滯後和偏差,這是當前業務推進的難點。”

此外,很多農商行、城商行等地方性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無法標準化。

“中小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不足以支持這種跟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的對接業務。”黃一帆說。

更為致命的是,很多農商行,因為“資金不得出省”這一條例的硬性限制,不可能作為資金提供方,大面積開展助貸業務。

那麼,對於意圖向助貸轉型的中小P2P機構來說,是不是壓根不可能從中小金融機構處拿到錢了?

未必!

很多保險公司,利用自己的系統,背後嫁接了一堆包括中小金融機構在內的資金方。

“他們就像路由器一樣,一端鏈接資金方、另一端連接助貸平臺,”黃一帆表示,“利用自己已經搭建好的互聯網設施,從中撮合、連接。”

目前一些保險公司甚至會主動接洽助貸方,他們會主動聯繫助貸方負責人,告訴他們,我這裡有一堆金融機構,你只管給我篩人,資金沒問題。

保險公司在這個業務模式裡,有點“躺著賺錢”的嫌疑,不用承擔任何風險,還有大把銀子入賬。但牌照就是這麼地管用。

“反正這個事,誰主動誰賺錢。”黃一帆笑著講道。

即使資金來源、業務轉型、合規等問題全都得到了解決,助貸方還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副祕書長陳文就曾直言:“部分助貸平臺短期利潤雖然亮眼,但賬面利潤可能虛高了。”

在早期的跑馬圈地中,助貸業務的利潤能夠很快體現出來,但最後往往需要助貸推薦方揹負的壞賬還沒有真實暴露出來。這種業務也具有相當程度的收益前置,風險後置特徵。

此外,監管仍是懸在每個人助貸人頭上的達摩斯之劍。

“萬一哪天,監管突然心血來潮,說金融機構們只能自己鋪獲客渠道,那我們還有什麼獲利空間呢。”不止一位助貸從業者這樣憂心忡忡地表示。

“P2P轉助貸,對整個金融環境和社會而言,都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但不合理的就是不合理的,未來總歸會遇到問題。”郭大剛也對助貸前景表示不樂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