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首次整體盈利的詭異之處'

"


"


美團首次整體盈利的詭異之處

越吃越貴,越吃越差的外賣。

核心導讀: 1.外賣市場目前戰況如何? 2.外賣市場出現了哪些新的變化?3.外賣市場變化的背後,有哪些驅動因素?


上週五(8月23日),美團宣佈首次實現整體盈利。

美團Q2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美團總收入227億元,同比增長50.6%。總收入構成中,餐飲外賣一項收入為128.45億元,同比增長44.2%,佔整體收入的56.6%。餐飲外賣當季交易金為931億元,增長36.5%。交易筆數21億,同比增長34.6%。美團外賣行業佔比,也增至65.1%(數據來源:Trustdata)。

這份財報數據,投資人看了會很開心,消費者看了沒感覺,美團入駐商家看了不知道心情如何。因為美團再次交付了一份詭異的財報——美團的外賣收入增長率(+44.2%),高於外賣交易的增長率(+36.5%)。

簡單的說,好比1個人出1元錢,10個人就是10元錢。但是現在美團,愣是在15個人裡,掙到了20元錢。

2019,一直有著外賣“雙寡頭元年”之說。

一切始於2017年8月的那場收購,百度外賣歸於餓了麼旗下,正式宣告了外賣市場“三足鼎立”時代的結束。

自此,百度外賣在雙品牌戰略下,成為餓了麼進軍高端市場的敲門磚。而在這樁收購案的背後,為餓了麼提供資金和流量入口的阿里,被視為是外賣市場隱藏的新主角。

關於阿里與餓了麼,一系列的猜想最終在2018年4月得到了答案——餓了麼以95億美金的價格被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全資收購。同年10月,百度外賣正式更名為“餓了麼星選”。

根據Trustdata發佈的《2019年上半年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Q1美團外賣市場份額佔比升至63.4%(Q2增至65.1%),餓了麼+餓了麼星選市場份額佔比為33.8%,二者共同佔據了外賣市場的97.2%。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外賣市場競爭,即阿里與美團之間的競爭。

然而,這並非終局。圍繞著餓了麼併入阿里系之後的生態打法,與美團“food+platform”戰略,過去一段時間的外賣市場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 1 -

佣金上漲與外賣“割韭菜”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7年我國外賣市場交易規模繼續擴大,但增速已經放緩。2017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052.7億元,同比增長23.5%。預計到2018年我國在線外賣市場交易規模增速將會進一步放緩,但交易規模將達到2430億元。我國外賣市場交易規模已從爆發期過渡到穩定期。

對剛盈利的美團外賣和未盈利的餓了麼來說,市場交易規模趨於平緩增長,意味著營收增長駛離快車道。

而長久以來,外賣平臺的業務結構導致,其收入來源絕對倚重佣金。美團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Q1,美團外賣佣金收入佔總收入比重達68.7%,而這個數字在去年同期高達81.7%。

“雙寡頭”的遊戲規則下,佣金上漲首當其衝。

以美團外賣為例,2018年度財報數據顯示,美團外賣收入達110.1億元,同比增長66%,而外賣佣金收入從202.8億元增加至375.2億元,同比增長76.1%。

美團外賣的佣金上漲早已不是新聞。據央視報道,美團外賣在廣西南寧的商家合作佣金從15%調至18%,後又上調至22%。

餓了麼調整程度稍小一些。「北京商報」報道,今年4月,餓了麼在廈門地區實行商戶費率調整,蜂鳥快送、專送、混合送的佣金由原來的18%變更為21%,保底收費專送、混合送的費用為4元。自配送商戶由原來費率的6%變更為8%。這些收費項目均出現2%-3%程度上的上漲。

伴隨佣金上漲的,還有“二選一”條款,以低費率作為優惠,吸引商家簽訂獨家協議。

面對這種“割韭菜”的業務模式,不少商家表示難以為繼,而接受平臺遊戲規則的商家們,也少不了將這種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 2 -

外賣消費和到店消費差距持續拉大


越吃越貴,越吃越差,外賣消費與到店消費體驗的差距正越來越大。

首先是價格,據南都NDX實驗室發起的投票結果,有超8成網友遇到過外賣比堂食貴的情況,58%的網友認為,這種定價模式不合理。

原因自然離不開我們前面所提,外賣平臺的佣金增長導致商家轉嫁成本至消費者,其中就包括同品不同價和同價不同量。

在本就已經負擔包裝費、配送費的情況下,面對這種“揩油”行為,拒絕接受的消費者並沒有話語權,只能是避開某些商家,或是拒絕外賣。

即便撇開價格因素,迴歸到餐飲外賣本身,實際上,堂食與外賣的消費體驗也是相差甚遠。

問題就在於餐飲這個品類本身,在講究“鍋氣”的中餐大背景下,經歷將近一個小時的路程顛簸,喪失溫度、口感,捂在餐盒中、只為果腹的外賣,是缺乏靈魂的表現。

如麵食類外賣,一定是差評和投訴的高發區。

再比如夏天的冰飲,外送快如瑞幸,截至2019年一季度,外送訂單佔比也只有27.7%。而截至2019年二季度,瑞幸快取店數量達到2741家,佔總門店數量超過92%。

刨除價格,刨除多數餐飲品堂食體驗遠超外送的因素,更要命的則是頻發的安全事故。作為平臺、商家與消費者之間唯一的直接聯繫,外賣配送員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從未停歇,由此引發的社會事件也是層出不窮。

知乎上一條關於“你們為什麼會給外賣小哥差評?”的問題下有多達4624個回答,其中不乏外賣騎手電話騷擾、言語辱罵甚至於上門尋釁的情況。

頻發的安全事件,成為很多人遠離外賣平臺的最後一根稻草。

- 3 -

非餐業務增長迅猛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外賣平臺的價值取向已經發生了改變。

外賣平臺的核心價值,已經開始由外賣業務本身轉移到騎手體系上,隨著平臺業務向藥品、便利店、生鮮、鮮花等品類拓展,基於同城即時物流能力,外賣平臺的品類邊界正在被打破。

今年6月,餓了麼宣佈旗下即時物流平臺蜂鳥品牌獨立,並升級品牌名為蜂鳥即配。未來3年,蜂鳥將建設2萬個全數字化即配站,建立數智化的開放即配生態。

這是餓了麼被併入阿里新零售體系後的一次全方位融合,依託於配送核心設施,升級外賣服務品質的同時,打造更多新零售全場景的服務入口。

與此同時,藉助與阿里88會員體系的打通,實現與阿里生活服務以及新零售大體系的協同,享受阿里新零售體系的生態紅利。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從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因外賣成為習慣而使用網絡外賣服務用戶的佔比由41.5%增長至44.5%。

用戶對網絡外賣多品類服務使用增多,其中,九成以上網民主要通過網絡外賣平臺訂購餐飲美食。而且,從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使用水果生鮮、飲料點心、超市食品、鮮花蛋糕等品類的用戶佔比提高。

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也顯示了相同的趨勢,2018年第三季度,80.1%的受訪用戶偏好使用在線外賣平臺的外賣服務。48.1%的受訪用戶偏好使用在線外賣平臺的超市/網購配送服務。42.0%的受訪用戶偏好使用在線外賣平臺的生鮮水果服務。在線外賣平臺提供的多元化服務,覆蓋大部分本地生活服務場景。

- 4 -

夜間經濟成為新價值點

在上文我們提到的,外賣平臺的非餐業務方面,最為常見的場景之一,就是夜間的代買和跑腿服務。

事實上,夜間經濟已經成為已經成為外賣平臺另一個新的增長點。今年以來,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紛紛出臺關於打造“夜間經濟”的相關政策,以期促進消費升級,激發城市活力。

其中,餐飲消費是重要一環,以夜宵之王小龍蝦為例,美團點評報告稱,2018年我國小龍蝦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僅在美團平臺就賣掉約4.5萬噸小龍蝦。18點至21點、23點至次日凌晨1點,均是小龍蝦訂單高峰期。

這當中少不了外賣平臺的助力。觀研天下數據顯示,21個重點城市的外賣店鋪中,餐飲店鋪佔比89.6%,其中,快餐便當和小吃夜宵是最大的品類,佔比分別為42.2%和19.3%。

外賣平臺要拓展消費場景,無外乎兩點,其一是拉長時間線,其二便是拓寬品類,而夜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價值點之一。

至於夜間的非餐業務,則是外賣平臺在晚間時段向24小時便利店、藥店等去切份額,也可以理解為是夜間即時消費在線上的一種補足。

然而仔細研究關於城市夜間經濟的政策,我們不難發現,包括優化夜間經商環境,打造經濟示範街區等等,政策本身更多圍繞的卻是如何讓消費者走出家門。

對於強在家消費場景的外賣平臺而言,這種導向是利是弊,還有待考量,但就目前而言,夜間經濟依然作為新的價值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