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林夕 雞湯 一個人聽一起吧 一個人聽一起吧 2017-08-26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生 活 本 無 聊 · 有 趣 的 是 你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是一種病,治不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紅玫瑰陳奕迅 - 認了吧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01.

林夕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陳蕭伯納說:人生有兩種悲劇,

一是得不到自己心愛的東西,

二是得到了自己心愛的東西。

在乎你的,你置之不理。

不在乎你的,你卻死心塌地。

有所謂對你的,卻無動於衷,

無所謂於你的,你偏偏躍躍欲試。

我們都中了“得不到才是最好”的毒。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是一種病,

還治不了。

李碧華在《青蛇》寫道:

“每個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兩個男人:許仙和法海。

法海是用盡千方百計博他偶一歡心的金漆神像,

生世靜候他稍假詞色,仰之彌高。

許仙是依依挽手,細細畫眉的美少年,

給你講最好聽的話語來熨帖心靈,但也會因他沒一句話說得準,沒一個動作硬朗而嫌他。

萬一法海肯臣服呢,又嫌他剛強怠慢,不解溫柔,枉費心機。”

你看,人是多麼矛盾,

沒得到之前,總會給自己拿出一萬個藉口說他的好,

而得到之後,也總會在平淡生活中挑出他的缺點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02.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說: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聖經說: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

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才是永恆。

得不到的事物之所以比得到的更好,

是因為Ta給了你充分的想象空間,

Ta基於你的想象而變得越來越完美。

有的讀者寫過感悟給我:

如果可以,不要手機和電腦,

但凡有點熟的人也都不要去聯繫,

陪自己去一個遙遠的完全陌生的地方,

或另一個小城鎮、或山間、或田野、或鄉村,

去獨享屬於自己的那份孤獨與寂寞,不是逃避,是讓內心沉靜,更平靜。

三、五年光陰,能有沉穩、堅定、平和、悠揚的模樣嗎?

或許也可消失一段時間,任誰也聯繫不上,不為別的,只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03.

薛冰悟得了一個道理:

“所以不要奢望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

不是和他在一起就能夠一切如意。

這個世界和別人無關,

別人只是我們生活中的助緣,

是我們發現自己、閱讀自己的鏡子。

當你真正放下了心中的索求,

才會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

我們別被“得不到的(錯過的)才是最好的”所欺騙,

畢竟連自己想要的東西都沒有想清楚,

別人是無法給你答案的。

哪怕別人給了你答案,

你若不知如何抉擇,

怎麼走,你都會發現路是錯的。

別以為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

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都寫成了詩。

我們的苟且是一群人的詩和遠方,

而我們的詩和遠方就在另一群人的苟且裡。

得不到的,從來金貴。

有人說: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這是一種美好,也是一種遺憾。

美好是因為那個安靜有愛的畫面,

那種關於男女之間微妙的情愫的暗暗滋長,

那種透露出一種淡淡因緣交際的遐想。

而遺憾終究是沒有相遇,沒有互相寒暄,

就像他看完了風景,轉頭回去了,

留你一個有心人,望著一個不知者暗暗傷感。

實際上,無論你在橋上,還是橋下,

選哪一條路走,成長都是一樣的。

所見的美好,如果是暫時的,

自己又為何跟自己折騰呢?

你放過自己,接受不完美,便獲得智慧與坦然;

你不放過自己,就永遠活在怨懟、假設與追悔中。

如果你一直握著手中沙不放下,

那麼我們將永遠騰不出手來去捧未來另一半的臉龐,

也牽不到對方給你伸來的一股熱愛。

也許這樣你也覺得不可惜,

但想想,得不到你想要的,又不肯去得到自己不想要的。

那我們豈不是早就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

人生選擇本就在想和不想裡,

何苦這麼相信自己,哪個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

或者哪個是對,哪種是錯?

人啊,有時候真的不要太相信自己,

更不要相信還在賭氣時候的時候。

那些真正過得好的的,從來都是淡出淡入,

不讓自己被他人靈魂“囚禁”,

也絕不會去勉強世事無常的事。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