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這句話就是“果腹”一詞的由來。很多人也覺得吃就是為了不餓,吃就是為了填飽肚子。

“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陌生。每日的三餐飯食,大街小巷的小吃,豪華餐廳的美食。然而我們為了果腹大口朵頤,卻沒有更多去體味口中食物的淵源。忽略了對於吃,自古以來都是一種文化的延綿,一種歷史的記錄。

《人間食話》這本書,是梁實秋原汁原味談吃的散文名篇。看著封面上豐收的果實,也被封面的那句話感動:溫存靜默的歲月,豐頤美味的人間煙火。

"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這句話就是“果腹”一詞的由來。很多人也覺得吃就是為了不餓,吃就是為了填飽肚子。

“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陌生。每日的三餐飯食,大街小巷的小吃,豪華餐廳的美食。然而我們為了果腹大口朵頤,卻沒有更多去體味口中食物的淵源。忽略了對於吃,自古以來都是一種文化的延綿,一種歷史的記錄。

《人間食話》這本書,是梁實秋原汁原味談吃的散文名篇。看著封面上豐收的果實,也被封面的那句話感動:溫存靜默的歲月,豐頤美味的人間煙火。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梁實秋,名治華,字實秋。華語散文一代宗師,翻譯家、學者、文學批評家,國內首位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代表作品有《人間食話》、《人間意趣》、《人間況味》。

一、歷史與美味的結合

1、 何為火腿?

每一種美食應該都它的歷史淵源,只是很多人不去探究罷了。這不,在梁實秋的這本《人間食話》裡,你可以嗅到美食的歷史味道,在梁實秋的筆觸之中,似乎美食放於案前,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火腿我們並不陌生,還記得前幾年《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節目熱播的時候,從鏡頭裡看到過火腿這種美食,但是對於火腿的由來卻不得而知。

書中說道,也許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澤於無意中所發明。宗澤是義烏人,在金華之東。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華火腿。

"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這句話就是“果腹”一詞的由來。很多人也覺得吃就是為了不餓,吃就是為了填飽肚子。

“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陌生。每日的三餐飯食,大街小巷的小吃,豪華餐廳的美食。然而我們為了果腹大口朵頤,卻沒有更多去體味口中食物的淵源。忽略了對於吃,自古以來都是一種文化的延綿,一種歷史的記錄。

《人間食話》這本書,是梁實秋原汁原味談吃的散文名篇。看著封面上豐收的果實,也被封面的那句話感動:溫存靜默的歲月,豐頤美味的人間煙火。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梁實秋,名治華,字實秋。華語散文一代宗師,翻譯家、學者、文學批評家,國內首位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代表作品有《人間食話》、《人間意趣》、《人間況味》。

一、歷史與美味的結合

1、 何為火腿?

每一種美食應該都它的歷史淵源,只是很多人不去探究罷了。這不,在梁實秋的這本《人間食話》裡,你可以嗅到美食的歷史味道,在梁實秋的筆觸之中,似乎美食放於案前,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火腿我們並不陌生,還記得前幾年《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節目熱播的時候,從鏡頭裡看到過火腿這種美食,但是對於火腿的由來卻不得而知。

書中說道,也許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澤於無意中所發明。宗澤是義烏人,在金華之東。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華火腿。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東陽縣誌》雲:“薰蹄,俗稱火腿,其實煙燻,非火也。醃晒薰將如法者,果勝常品,以所醃之鹽必臺鹽,所薰之必松煙,氣象烈而善入,制之及時如法,固久而彌旨。”

美食的誕生都有著其必成的原理,原料和所需材料的嚴謹,必然成就人間美味。闡述歷史淵源,記錄美味特點,循著歷史足跡品美味,口水已不知嚥下幾回。

2、 蟹的吃法吃多少?

單單就說各種蟹的吃法,書中的介紹就已經讓讀者欲罷不能。

“有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這是《晉書·畢卓傳》中對於酒船吃蟹的描寫。右手酒,走手蟹,酒中作樂,便滿足一生。有些輕狂,但是也能感受到那種樂陶陶的場景。

原來蟹肉可以醃後收藏起來,是為蟹胥,也就是俗稱的蟹醬,原來這是一種已有之的美味。《周禮·天官·庖人》注:“青州之蟹胥。”“清水變雞湯”是作者描述自己的陽春麵加入一兩匙蟹醬後的變化,黃澄澄的一層蟹油,香氣撲鼻。

"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這句話就是“果腹”一詞的由來。很多人也覺得吃就是為了不餓,吃就是為了填飽肚子。

“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陌生。每日的三餐飯食,大街小巷的小吃,豪華餐廳的美食。然而我們為了果腹大口朵頤,卻沒有更多去體味口中食物的淵源。忽略了對於吃,自古以來都是一種文化的延綿,一種歷史的記錄。

《人間食話》這本書,是梁實秋原汁原味談吃的散文名篇。看著封面上豐收的果實,也被封面的那句話感動:溫存靜默的歲月,豐頤美味的人間煙火。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梁實秋,名治華,字實秋。華語散文一代宗師,翻譯家、學者、文學批評家,國內首位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代表作品有《人間食話》、《人間意趣》、《人間況味》。

一、歷史與美味的結合

1、 何為火腿?

每一種美食應該都它的歷史淵源,只是很多人不去探究罷了。這不,在梁實秋的這本《人間食話》裡,你可以嗅到美食的歷史味道,在梁實秋的筆觸之中,似乎美食放於案前,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火腿我們並不陌生,還記得前幾年《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節目熱播的時候,從鏡頭裡看到過火腿這種美食,但是對於火腿的由來卻不得而知。

書中說道,也許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澤於無意中所發明。宗澤是義烏人,在金華之東。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華火腿。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東陽縣誌》雲:“薰蹄,俗稱火腿,其實煙燻,非火也。醃晒薰將如法者,果勝常品,以所醃之鹽必臺鹽,所薰之必松煙,氣象烈而善入,制之及時如法,固久而彌旨。”

美食的誕生都有著其必成的原理,原料和所需材料的嚴謹,必然成就人間美味。闡述歷史淵源,記錄美味特點,循著歷史足跡品美味,口水已不知嚥下幾回。

2、 蟹的吃法吃多少?

單單就說各種蟹的吃法,書中的介紹就已經讓讀者欲罷不能。

“有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這是《晉書·畢卓傳》中對於酒船吃蟹的描寫。右手酒,走手蟹,酒中作樂,便滿足一生。有些輕狂,但是也能感受到那種樂陶陶的場景。

原來蟹肉可以醃後收藏起來,是為蟹胥,也就是俗稱的蟹醬,原來這是一種已有之的美味。《周禮·天官·庖人》注:“青州之蟹胥。”“清水變雞湯”是作者描述自己的陽春麵加入一兩匙蟹醬後的變化,黃澄澄的一層蟹油,香氣撲鼻。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原來螃蟹還可以加糖,也是古人早有記載的。陸放翁詩:“磊落金盤薦糖蟹。”《夢溪筆談》中也曾記載:“大業中,吳郡貢蜜蟹二千頭……有何胤嗜糖蟹。大抵南人嗜鹹,北人嗜甘,魚蟹加糖蜜,蓋便於北俗也。”

二、生活與藝術的結合

1、 餃子的故事

我也是北方人,所以也對書中的那句話頗有感觸:“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而我的老家還有一句關於餃子的話:“迎客餃子,送客面。”老輩人也說:“滾蛋餃子。”

餃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特別的感情,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感的寄託。作者平生吃過最低級的一次餃子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除夕街頭的二十個韭菜餃子,讓作者十分滿足。然而最精緻的餃子是在青島順興樓的宴會,長僅寸許,配以清澈而濃的雞湯,食者連連叫好。

對於包餃子的工序作者更是瞭如指掌,作者敘述的包餃子和麵的方法,就像是在說一件工藝品的製作方法,包餃子也是在包生活。平凡生活之中,每日三餐,即使簡單隨意,也是生活的饋贈。

"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這句話就是“果腹”一詞的由來。很多人也覺得吃就是為了不餓,吃就是為了填飽肚子。

“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陌生。每日的三餐飯食,大街小巷的小吃,豪華餐廳的美食。然而我們為了果腹大口朵頤,卻沒有更多去體味口中食物的淵源。忽略了對於吃,自古以來都是一種文化的延綿,一種歷史的記錄。

《人間食話》這本書,是梁實秋原汁原味談吃的散文名篇。看著封面上豐收的果實,也被封面的那句話感動:溫存靜默的歲月,豐頤美味的人間煙火。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梁實秋,名治華,字實秋。華語散文一代宗師,翻譯家、學者、文學批評家,國內首位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代表作品有《人間食話》、《人間意趣》、《人間況味》。

一、歷史與美味的結合

1、 何為火腿?

每一種美食應該都它的歷史淵源,只是很多人不去探究罷了。這不,在梁實秋的這本《人間食話》裡,你可以嗅到美食的歷史味道,在梁實秋的筆觸之中,似乎美食放於案前,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火腿我們並不陌生,還記得前幾年《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節目熱播的時候,從鏡頭裡看到過火腿這種美食,但是對於火腿的由來卻不得而知。

書中說道,也許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澤於無意中所發明。宗澤是義烏人,在金華之東。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華火腿。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東陽縣誌》雲:“薰蹄,俗稱火腿,其實煙燻,非火也。醃晒薰將如法者,果勝常品,以所醃之鹽必臺鹽,所薰之必松煙,氣象烈而善入,制之及時如法,固久而彌旨。”

美食的誕生都有著其必成的原理,原料和所需材料的嚴謹,必然成就人間美味。闡述歷史淵源,記錄美味特點,循著歷史足跡品美味,口水已不知嚥下幾回。

2、 蟹的吃法吃多少?

單單就說各種蟹的吃法,書中的介紹就已經讓讀者欲罷不能。

“有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這是《晉書·畢卓傳》中對於酒船吃蟹的描寫。右手酒,走手蟹,酒中作樂,便滿足一生。有些輕狂,但是也能感受到那種樂陶陶的場景。

原來蟹肉可以醃後收藏起來,是為蟹胥,也就是俗稱的蟹醬,原來這是一種已有之的美味。《周禮·天官·庖人》注:“青州之蟹胥。”“清水變雞湯”是作者描述自己的陽春麵加入一兩匙蟹醬後的變化,黃澄澄的一層蟹油,香氣撲鼻。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原來螃蟹還可以加糖,也是古人早有記載的。陸放翁詩:“磊落金盤薦糖蟹。”《夢溪筆談》中也曾記載:“大業中,吳郡貢蜜蟹二千頭……有何胤嗜糖蟹。大抵南人嗜鹹,北人嗜甘,魚蟹加糖蜜,蓋便於北俗也。”

二、生活與藝術的結合

1、 餃子的故事

我也是北方人,所以也對書中的那句話頗有感觸:“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而我的老家還有一句關於餃子的話:“迎客餃子,送客面。”老輩人也說:“滾蛋餃子。”

餃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特別的感情,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感的寄託。作者平生吃過最低級的一次餃子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除夕街頭的二十個韭菜餃子,讓作者十分滿足。然而最精緻的餃子是在青島順興樓的宴會,長僅寸許,配以清澈而濃的雞湯,食者連連叫好。

對於包餃子的工序作者更是瞭如指掌,作者敘述的包餃子和麵的方法,就像是在說一件工藝品的製作方法,包餃子也是在包生活。平凡生活之中,每日三餐,即使簡單隨意,也是生活的饋贈。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梁實秋也在書中批評了有些夥計的手法很快,一握一個,但是煮出來就是一個個的麵疙瘩。這是對於美食的褻瀆,是對食物的不敬。美食也要講究藝術性,因為它們是成就我們靜好歲月的一種表現。

2、興趣鑄就名作

梁實秋的這本《人間食話》會讓讀者生髮出走入廚房,嘗試做各種美食的想法。他把書中所涉及到的美食都研究透徹,加之自己的親身經歷,親自品嚐,把各種美食的“形與味”都完美展現在讀者面前。

不是真正興趣使然,估計梁實秋不會寫出這本《人間食話》。而且對於中國研究飲食的著作更是分析透徹,《飲膳正要》、《媛珊食譜》、《中國吃》、《烹調原理》,梁實秋都給出了自己獨到的見地。

篇篇散文,字字情懷。於文字中暢飲歷史食味,字裡行間散發人間煙火的氣息。《舌尖上的中國》裡有這樣一句解說詞:“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事物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物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

"

《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這句話就是“果腹”一詞的由來。很多人也覺得吃就是為了不餓,吃就是為了填飽肚子。

“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陌生。每日的三餐飯食,大街小巷的小吃,豪華餐廳的美食。然而我們為了果腹大口朵頤,卻沒有更多去體味口中食物的淵源。忽略了對於吃,自古以來都是一種文化的延綿,一種歷史的記錄。

《人間食話》這本書,是梁實秋原汁原味談吃的散文名篇。看著封面上豐收的果實,也被封面的那句話感動:溫存靜默的歲月,豐頤美味的人間煙火。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梁實秋,名治華,字實秋。華語散文一代宗師,翻譯家、學者、文學批評家,國內首位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代表作品有《人間食話》、《人間意趣》、《人間況味》。

一、歷史與美味的結合

1、 何為火腿?

每一種美食應該都它的歷史淵源,只是很多人不去探究罷了。這不,在梁實秋的這本《人間食話》裡,你可以嗅到美食的歷史味道,在梁實秋的筆觸之中,似乎美食放於案前,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火腿我們並不陌生,還記得前幾年《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節目熱播的時候,從鏡頭裡看到過火腿這種美食,但是對於火腿的由來卻不得而知。

書中說道,也許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澤於無意中所發明。宗澤是義烏人,在金華之東。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華火腿。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東陽縣誌》雲:“薰蹄,俗稱火腿,其實煙燻,非火也。醃晒薰將如法者,果勝常品,以所醃之鹽必臺鹽,所薰之必松煙,氣象烈而善入,制之及時如法,固久而彌旨。”

美食的誕生都有著其必成的原理,原料和所需材料的嚴謹,必然成就人間美味。闡述歷史淵源,記錄美味特點,循著歷史足跡品美味,口水已不知嚥下幾回。

2、 蟹的吃法吃多少?

單單就說各種蟹的吃法,書中的介紹就已經讓讀者欲罷不能。

“有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這是《晉書·畢卓傳》中對於酒船吃蟹的描寫。右手酒,走手蟹,酒中作樂,便滿足一生。有些輕狂,但是也能感受到那種樂陶陶的場景。

原來蟹肉可以醃後收藏起來,是為蟹胥,也就是俗稱的蟹醬,原來這是一種已有之的美味。《周禮·天官·庖人》注:“青州之蟹胥。”“清水變雞湯”是作者描述自己的陽春麵加入一兩匙蟹醬後的變化,黃澄澄的一層蟹油,香氣撲鼻。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原來螃蟹還可以加糖,也是古人早有記載的。陸放翁詩:“磊落金盤薦糖蟹。”《夢溪筆談》中也曾記載:“大業中,吳郡貢蜜蟹二千頭……有何胤嗜糖蟹。大抵南人嗜鹹,北人嗜甘,魚蟹加糖蜜,蓋便於北俗也。”

二、生活與藝術的結合

1、 餃子的故事

我也是北方人,所以也對書中的那句話頗有感觸:“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而我的老家還有一句關於餃子的話:“迎客餃子,送客面。”老輩人也說:“滾蛋餃子。”

餃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特別的感情,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感的寄託。作者平生吃過最低級的一次餃子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除夕街頭的二十個韭菜餃子,讓作者十分滿足。然而最精緻的餃子是在青島順興樓的宴會,長僅寸許,配以清澈而濃的雞湯,食者連連叫好。

對於包餃子的工序作者更是瞭如指掌,作者敘述的包餃子和麵的方法,就像是在說一件工藝品的製作方法,包餃子也是在包生活。平凡生活之中,每日三餐,即使簡單隨意,也是生活的饋贈。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梁實秋也在書中批評了有些夥計的手法很快,一握一個,但是煮出來就是一個個的麵疙瘩。這是對於美食的褻瀆,是對食物的不敬。美食也要講究藝術性,因為它們是成就我們靜好歲月的一種表現。

2、興趣鑄就名作

梁實秋的這本《人間食話》會讓讀者生髮出走入廚房,嘗試做各種美食的想法。他把書中所涉及到的美食都研究透徹,加之自己的親身經歷,親自品嚐,把各種美食的“形與味”都完美展現在讀者面前。

不是真正興趣使然,估計梁實秋不會寫出這本《人間食話》。而且對於中國研究飲食的著作更是分析透徹,《飲膳正要》、《媛珊食譜》、《中國吃》、《烹調原理》,梁實秋都給出了自己獨到的見地。

篇篇散文,字字情懷。於文字中暢飲歷史食味,字裡行間散發人間煙火的氣息。《舌尖上的中國》裡有這樣一句解說詞:“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事物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物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

梁實秋《人間食話》:豐頤美味的盛宴

正如《人間食話》的扉頁上的那段話:

一飲一啄,

一蔬一飯

縱橫中外

開合古今

是風味,是故事,是情懷,是名人談吃中的經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