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法院依託“互聯網+”助推執行款精細管理

法律 法制 社會 德州新聞網 2017-06-10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董建新 通訊員 李靜)“叮咚”,6月5日,德城區法院執行員張磊的手機發來一條短信:“您負責的(2017)魯1402執715號案件有一筆進賬記錄為5.1萬元,繳款人是被申請執行人王某某,請您及時查看。 ”

進入執行款管理系統,張磊將該信息轉發給德城區法院執行局局長朱建中,朱建中在審批無誤後,點擊“確認”按鍵,該款項便經由法院財務部門出賬到申請執行人的銀行賬戶上。從被申請執行人繳款到申請人足不出戶收款,前後只用了20分鐘。

然而,在德城區法院未啟用執行款管理系統前,申請執行人收到執行款需要等待兩天,甚至更久。“執行款數量多、金額大、收支也很頻繁。 ”朱建中說,大部分案件,往往需要數次甚至幾十次才能執結,執行款也可能分數次才能收取、支付完畢。“由於三角債、多角債等案件的存在,財務人員往往要進行多次轉賬、多次分配後才能支付,手續多,過程複雜。 ”

確定每筆款項的案號和當事人,是執行款管理的關鍵。以往,所有執行款項都會打進法院同一賬號,案款不分,以收款環節為例,一個經濟糾紛案件可能有多個當事人,當事人通過銀行向法院匯款,如果未能準確寫明姓名和案由,則可能給法院分辨款項帶來很大困擾。往往是一邊業務庭室在找錢,另一邊財務部門在找案,不但執行款發放不及時,執行款管理也存在截留、冒領等風險。

這些問題,隨著“一人一案一賬戶”的實行迎刃而解。 6月1日,德城區法院正式啟用執行款管理系統,系統為法院執行主賬戶分配虛擬賬戶,每個執行案件生成一個專屬虛擬賬戶,被執行人一旦主動付款或執行員扣劃、變現執行款,均打入該專屬賬戶,經執行法官和分管領導審核、複核,將執行款安全打到法院執行主賬戶上,並自動對應到案件。

而且,傳統的銀行信息管理系統、財務軟件、執行案件信息流程管理系統等未實現數據共享,辦理過付款手續繁多、過程複雜,當事人需要往返銀行和法院多次才能領走執行款。現在,執行款管理系統實現了銀行與法院聯網,便於及時掌控執行款動向,且執行員和法院分管領導可以在網上開展審批業務,有效縮短執行款發放時間。

執行款管理全程留痕,帶來的是執行過程透明化。應用執行款管理系統可以自動生成管理臺賬,執行款進出賬目清晰可見,指令下達和網上層級審批流轉均實現全程留痕,不可撤銷,不可篡改,有效避免承辦人接觸現金、私自辦理執行款收支現象,杜絕執行人員人為干預,確保執行款流轉安全合規。同時,相關部門能夠對執行款到賬、審批、支付等環節實行節點監控,實現了實時到賬、實時確認,確保執行款流轉公開透明,有利於接受當事人和社會各界監督,有效杜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執行不廉等問題,提升執行公信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