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丁磊:華人運通要抓住“好時機”

當汽車產業結構變革,遇上車市發展逆行,只會加速這一進程的轉變。中國車市已連續11個月出現銷量下滑,從趨勢上來看還在持續加速。當傳統車市遇冷成為常態,新能源汽車遭遇補貼大退坡、增長收窄等挑戰,新老造車勢力之間的博弈加劇,整個汽車產業鏈開始轉型、重構,或者變革。

對話丁磊:華人運通要抓住“好時機”

這個被稱為車市“寒冬”的階段,無論是新勢力還是老勢力,都面臨著巨大的困境、挑戰。作為新生力量的華人運通,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丁磊在近期與網通社溝通時提出了他對當前市場的看法,“市場調整不是過冬,更需要‘有知無畏’的戰略勇氣。”丁磊認為這是“大好機會”,通過產業變革,抓住歷史機遇發展壯大,形成中國發展的新力量。

不是“寒冬”,而是“大好時機”

面對汽車產業結構性的變革,就像在每個關鍵的歷史節點中一樣,變革如同選擇重生還是被淘汰一般,都需要勇氣。對企業來講,勇氣不單單指毅力和執著,更多的是一種戰略。丁磊從兩方面談到他對勇氣的理解,一是來自於對未來的戰略眼光以及判斷程度;另一個是對未知風險的承受度。這些都需要功力和經驗。

當下,傳統的主機廠面臨著重大變革和轉型的挑戰,與此同時,新勢力又缺乏製造經驗,他們更多的是在互聯網、客戶端、用戶心理、生態等方面的考慮。他們都擁有著各自的焦慮。

對話丁磊:華人運通要抓住“好時機”

相較於傳統廠商和新勢力,華人運通在戰略、團隊、影響力、企業文化等多維度的獨特優勢。丁磊說:“我們沒有任何包袱,有雄厚的積累,又有自主品牌和有國際跨國公司的經驗,我們團隊中也不乏大量的互聯網領軍人物,積累了智能互聯的領先技術。”這些條件使其成為明顯區別於新勢力、引領市場的新力量。

對這個行業也是大好時機,如果銷量還是很好的話,大家也不想再要變革。市場的變化、消費需求的升級都在加速汽車行業的變革,推動整個產業鏈的洗牌重組。“對行業也是大好時機,如果銷量還是很好的話,大家也不想再要變革。”丁磊接著說道,“通過產業變革,抓住歷史機遇發展壯大,形成中國發展的新力量。

從“單維造車”到“升維超車”

我們先來思考,在信息爆炸的後互聯網時代,汽車產業的“變革”意味這什麼?

丁磊給出的回答是如果還在用傳統的單車製造思維指望“破局”過冬,就是新時代下的“閉門造車”,無法打造面向未來的產品,更無法適應交通的發展。要考慮到路的智能化、城市的智能化這些與車強相關的產業,把原來的跑道打通,多個維度考慮這個問題,就會發現充滿機會。

在丁磊看來,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汽車並不能滿足未來只能出行需求。因此,華人運通將業務定位在升維,系統地解決人類未來出行上。

對話丁磊:華人運通要抓住“好時機”

華人運通提出智能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三個維度的“三智”戰略,實現車、路、城的相互關聯,打造適應未來交通的產品。其中智能汽車是作為智捷交通的載體,將具備數據採集、數據分享等多項功能;“智路”可實現多目標系統性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及交通綜合調度;智慧城市作為互聯平臺可支持多元化服務。

按照規劃,今年7月,華人運通將發佈其智能汽車新世代品類,基於H-整車開發(體現在整車性能集成上)、U-車路協同、A-互聯共享的“H.U.A”(華)三大維度立體呈現,並將於2020年底上市,2021年上半年形成規模批量銷售。

對話丁磊:華人運通要抓住“好時機”

關於華人運通的發展節奏,丁磊透露,“三智”戰略已完整呈現,在智捷交通、智慧城市這“二智”業務已經開始落地,並形成可複製的產業模式為企業“造血”,二智技術方面的突破也可以為智能汽車反哺和攤銷。丁磊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人運通已經有了銷售收入。

“智路”作為“三智”戰略的具體落地之一,標誌著“三智” 戰略在迅速穩步推進。目前鹽城智路二期正在建設,下半年也會完成;臨港智能園區的升級工程也會在6月份落地;智慧城市項目的改造也會在下半年開展。

寫在最後:隨著政策、技術、市場、供應鏈、基礎設施等配套需要逐步成熟,丁磊認為,在2021年補貼完全退出之後,才會迎來新能源汽車的真正元年,是新一代新能源汽車發力之時。不管是華人運通生逢其時,還是丁磊有自信成為行業領袖,2021年的新能源風口一定在,屆時汽車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局面。(圖/文 網通社 王靜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