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免疫系統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腸道壁,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和潛在有害化合物的侵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抵禦外來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線,比如食物抗原、致病菌和寄生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對外來病原體或抗原具有兩層防禦:局部分泌型IgA抗體反應以及全身IgE和IgG抗體反應。這兩種反應占了人體免疫球蛋白的大部分,而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反應所需的重要蛋白質。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作為一個安全防禦系統,阻止潛在的有害抗原進入身體循環,並通過分泌IgA和誘導調節性T細胞等過程誘導機體對腸道抗原的耐受。分泌型IgA是胃腸道黏膜表面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細胞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中和病毒,並在抗原穿過黏膜屏障進入循環系統之前將其清除。逃過分泌型IgA監視的抗原和外來入侵者可以進入黏膜層,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在黏膜層中提供第二層防禦。抗原特異性IgE和IgG的相互作用誘導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還有助於對飲食和腸道共生菌中的無害抗原形成免疫或口服耐受性。口服耐受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能夠識別食物分子,而不會對它們做出免疫反應。口腔耐受性也受到腸道共生菌的刺激。

腸道通透性對全身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症有直接影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會導致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的抗原增加。當有抗原穿過時,就會對這些抗原產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激活和各種炎症反應。由於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許多毒性化合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比如脂多糖。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成分,也被稱為內毒素,當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時,會產生毒性的炎症反應。如果這種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個體將面臨免疫失調和自身免疫的風險。慢性腸道炎症導致腸道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免疫系統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腸道壁,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和潛在有害化合物的侵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抵禦外來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線,比如食物抗原、致病菌和寄生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對外來病原體或抗原具有兩層防禦:局部分泌型IgA抗體反應以及全身IgE和IgG抗體反應。這兩種反應占了人體免疫球蛋白的大部分,而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反應所需的重要蛋白質。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作為一個安全防禦系統,阻止潛在的有害抗原進入身體循環,並通過分泌IgA和誘導調節性T細胞等過程誘導機體對腸道抗原的耐受。分泌型IgA是胃腸道黏膜表面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細胞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中和病毒,並在抗原穿過黏膜屏障進入循環系統之前將其清除。逃過分泌型IgA監視的抗原和外來入侵者可以進入黏膜層,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在黏膜層中提供第二層防禦。抗原特異性IgE和IgG的相互作用誘導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還有助於對飲食和腸道共生菌中的無害抗原形成免疫或口服耐受性。口服耐受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能夠識別食物分子,而不會對它們做出免疫反應。口腔耐受性也受到腸道共生菌的刺激。

腸道通透性對全身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症有直接影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會導致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的抗原增加。當有抗原穿過時,就會對這些抗原產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激活和各種炎症反應。由於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許多毒性化合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比如脂多糖。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成分,也被稱為內毒素,當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時,會產生毒性的炎症反應。如果這種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個體將面臨免疫失調和自身免疫的風險。慢性腸道炎症導致腸道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大腦

你是否曾經一緊張就想拉肚子?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以刺激胃腸道肌肉的不正常收縮。你是否曾經坐過讓你噁心想吐的過山車?這是由於大腦區域向腸道神經系統發射的信號。你是否有過吃得太晚或者吃得太多而做噩夢的經歷?這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感受器向杏仁核發射信號,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會導致噩夢。你是否曾經因為吃過什麼東西而導致你的情緒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阿片類物質、細胞因子和神經生化物質被釋放到大腦。為什麼幾乎每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有消化不良和腸道不好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是腸腦連接的例子,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這種強烈的聯繫稱之為“腸腦軸”。

腸道功能異常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通常伴有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或其它腦部疾病。比如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恐慌症、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症。

大腦功能差導致腸道功能差

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的最早跡象之一不是認知能力下降,而是消化功能下降。大約90%的大腦輸出都進入到腦幹,這會向迷走神經發送信號,而迷走神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消化功能。迷走神經刺激腸道運動、消化酶分泌和正常的腸道活動。當一個人失去向腦幹發射信號的能力時,他們的迷走神經輸出就會減少,腸道功能也會下降。腸道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酵母菌過度生長,消化酶缺乏以及膽囊無法收縮等等,這可能將表現為腹痛或腹部不適、便祕、腹瀉、腹脹、食物過敏和消化困難。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會導致消化酶的分泌異常。大腦神經生化在調節腸腦關係中消化酶的分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免疫系統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腸道壁,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和潛在有害化合物的侵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抵禦外來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線,比如食物抗原、致病菌和寄生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對外來病原體或抗原具有兩層防禦:局部分泌型IgA抗體反應以及全身IgE和IgG抗體反應。這兩種反應占了人體免疫球蛋白的大部分,而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反應所需的重要蛋白質。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作為一個安全防禦系統,阻止潛在的有害抗原進入身體循環,並通過分泌IgA和誘導調節性T細胞等過程誘導機體對腸道抗原的耐受。分泌型IgA是胃腸道黏膜表面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細胞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中和病毒,並在抗原穿過黏膜屏障進入循環系統之前將其清除。逃過分泌型IgA監視的抗原和外來入侵者可以進入黏膜層,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在黏膜層中提供第二層防禦。抗原特異性IgE和IgG的相互作用誘導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還有助於對飲食和腸道共生菌中的無害抗原形成免疫或口服耐受性。口服耐受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能夠識別食物分子,而不會對它們做出免疫反應。口腔耐受性也受到腸道共生菌的刺激。

腸道通透性對全身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症有直接影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會導致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的抗原增加。當有抗原穿過時,就會對這些抗原產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激活和各種炎症反應。由於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許多毒性化合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比如脂多糖。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成分,也被稱為內毒素,當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時,會產生毒性的炎症反應。如果這種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個體將面臨免疫失調和自身免疫的風險。慢性腸道炎症導致腸道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大腦

你是否曾經一緊張就想拉肚子?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以刺激胃腸道肌肉的不正常收縮。你是否曾經坐過讓你噁心想吐的過山車?這是由於大腦區域向腸道神經系統發射的信號。你是否有過吃得太晚或者吃得太多而做噩夢的經歷?這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感受器向杏仁核發射信號,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會導致噩夢。你是否曾經因為吃過什麼東西而導致你的情緒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阿片類物質、細胞因子和神經生化物質被釋放到大腦。為什麼幾乎每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有消化不良和腸道不好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是腸腦連接的例子,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這種強烈的聯繫稱之為“腸腦軸”。

腸道功能異常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通常伴有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或其它腦部疾病。比如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恐慌症、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症。

大腦功能差導致腸道功能差

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的最早跡象之一不是認知能力下降,而是消化功能下降。大約90%的大腦輸出都進入到腦幹,這會向迷走神經發送信號,而迷走神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消化功能。迷走神經刺激腸道運動、消化酶分泌和正常的腸道活動。當一個人失去向腦幹發射信號的能力時,他們的迷走神經輸出就會減少,腸道功能也會下降。腸道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酵母菌過度生長,消化酶缺乏以及膽囊無法收縮等等,這可能將表現為腹痛或腹部不適、便祕、腹瀉、腹脹、食物過敏和消化困難。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會導致消化酶的分泌異常。大腦神經生化在調節腸腦關係中消化酶的分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易激綜合徵是全球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之一,醫生通常會將反覆發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以及不規則的排便(包括便祕或腹瀉)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其實,腸易激綜合徵是腸腦軸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涉及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當一個人的腸腦軸功能破壞,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便祕和腸動力差,他們必須使用藥物來幫助排便。除了便祕和消化酶缺乏以外,大腦功能差的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腸漏。大腦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腸道屏障的功能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大分子的侵害,這些大分子通常不應該進入循環系統,比如未消化的食物蛋白、細菌和其它毒素。當腸道屏障完整性受損時,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會進入循環系統,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多種食物過敏。腸道屏障功能的破壞也可能導致胃腸炎或胃腸潰瘍。

因此,大腦在調節正常的腸道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經典的神經遞質,比如乙酰膽鹼、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參與其中。健康的大腦促進健康的腸道。

腸道功能差導致大腦功能差

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未消化的蛋白質和毒素進入循環系統會導致全身炎症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細胞因子能夠穿過血腦屏障,激活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一旦被激活,就會在大腦中產生神經炎症。神經炎症會導致周圍的神經元失去它們的神經傳導能力,所以不能快速的傳遞信號。大腦中沒有疼痛纖維,神經炎症的主要症狀就是大腦功能減退或“腦霧”,他們很難清晰地思考,在學習和記憶方面也有問題。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免疫系統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腸道壁,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和潛在有害化合物的侵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抵禦外來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線,比如食物抗原、致病菌和寄生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對外來病原體或抗原具有兩層防禦:局部分泌型IgA抗體反應以及全身IgE和IgG抗體反應。這兩種反應占了人體免疫球蛋白的大部分,而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反應所需的重要蛋白質。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作為一個安全防禦系統,阻止潛在的有害抗原進入身體循環,並通過分泌IgA和誘導調節性T細胞等過程誘導機體對腸道抗原的耐受。分泌型IgA是胃腸道黏膜表面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細胞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中和病毒,並在抗原穿過黏膜屏障進入循環系統之前將其清除。逃過分泌型IgA監視的抗原和外來入侵者可以進入黏膜層,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在黏膜層中提供第二層防禦。抗原特異性IgE和IgG的相互作用誘導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還有助於對飲食和腸道共生菌中的無害抗原形成免疫或口服耐受性。口服耐受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能夠識別食物分子,而不會對它們做出免疫反應。口腔耐受性也受到腸道共生菌的刺激。

腸道通透性對全身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症有直接影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會導致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的抗原增加。當有抗原穿過時,就會對這些抗原產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激活和各種炎症反應。由於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許多毒性化合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比如脂多糖。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成分,也被稱為內毒素,當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時,會產生毒性的炎症反應。如果這種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個體將面臨免疫失調和自身免疫的風險。慢性腸道炎症導致腸道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大腦

你是否曾經一緊張就想拉肚子?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以刺激胃腸道肌肉的不正常收縮。你是否曾經坐過讓你噁心想吐的過山車?這是由於大腦區域向腸道神經系統發射的信號。你是否有過吃得太晚或者吃得太多而做噩夢的經歷?這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感受器向杏仁核發射信號,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會導致噩夢。你是否曾經因為吃過什麼東西而導致你的情緒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阿片類物質、細胞因子和神經生化物質被釋放到大腦。為什麼幾乎每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有消化不良和腸道不好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是腸腦連接的例子,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這種強烈的聯繫稱之為“腸腦軸”。

腸道功能異常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通常伴有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或其它腦部疾病。比如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恐慌症、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症。

大腦功能差導致腸道功能差

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的最早跡象之一不是認知能力下降,而是消化功能下降。大約90%的大腦輸出都進入到腦幹,這會向迷走神經發送信號,而迷走神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消化功能。迷走神經刺激腸道運動、消化酶分泌和正常的腸道活動。當一個人失去向腦幹發射信號的能力時,他們的迷走神經輸出就會減少,腸道功能也會下降。腸道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酵母菌過度生長,消化酶缺乏以及膽囊無法收縮等等,這可能將表現為腹痛或腹部不適、便祕、腹瀉、腹脹、食物過敏和消化困難。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會導致消化酶的分泌異常。大腦神經生化在調節腸腦關係中消化酶的分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易激綜合徵是全球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之一,醫生通常會將反覆發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以及不規則的排便(包括便祕或腹瀉)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其實,腸易激綜合徵是腸腦軸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涉及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當一個人的腸腦軸功能破壞,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便祕和腸動力差,他們必須使用藥物來幫助排便。除了便祕和消化酶缺乏以外,大腦功能差的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腸漏。大腦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腸道屏障的功能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大分子的侵害,這些大分子通常不應該進入循環系統,比如未消化的食物蛋白、細菌和其它毒素。當腸道屏障完整性受損時,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會進入循環系統,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多種食物過敏。腸道屏障功能的破壞也可能導致胃腸炎或胃腸潰瘍。

因此,大腦在調節正常的腸道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經典的神經遞質,比如乙酰膽鹼、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參與其中。健康的大腦促進健康的腸道。

腸道功能差導致大腦功能差

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未消化的蛋白質和毒素進入循環系統會導致全身炎症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細胞因子能夠穿過血腦屏障,激活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一旦被激活,就會在大腦中產生神經炎症。神經炎症會導致周圍的神經元失去它們的神經傳導能力,所以不能快速的傳遞信號。大腦中沒有疼痛纖維,神經炎症的主要症狀就是大腦功能減退或“腦霧”,他們很難清晰地思考,在學習和記憶方面也有問題。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如果這種神經膠質細胞的激活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它最終會使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功能退化。當一個人的腸道出現問題時,不止表現為腹脹、腹瀉、便祕和食物過敏,還可能出現腦霧或大腦功能受損。大腦功能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腸道功能,導致出現大腦退化、腸漏、細胞因子激活增加、進一步的大腦退化的惡性循環。

一旦腸道出現炎症反應,大腦也會跟著出現炎症反應。重度抑鬱症往往伴隨著大腦炎症反應系統的激活,因此腸道中的促炎細胞因子和脂多糖可能誘發抑鬱症狀。腸道黏膜功能受損和腸道細菌易位增加在抑鬱症的炎症性病理生理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梅奧診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炎症性腸病發作期間,多發性硬化的發病率是預期的3.7倍。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炎症性腸病患者的局灶性腦白質病變的頻率幾乎與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高。有研究甚至得出結論,大腦的神經病變和腸道神經病變幾乎總是同時發生,幾乎沒有辦法保證在腸道發生神經病變的同時而大腦不發生神經病變。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免疫系統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腸道壁,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和潛在有害化合物的侵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抵禦外來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線,比如食物抗原、致病菌和寄生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對外來病原體或抗原具有兩層防禦:局部分泌型IgA抗體反應以及全身IgE和IgG抗體反應。這兩種反應占了人體免疫球蛋白的大部分,而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反應所需的重要蛋白質。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作為一個安全防禦系統,阻止潛在的有害抗原進入身體循環,並通過分泌IgA和誘導調節性T細胞等過程誘導機體對腸道抗原的耐受。分泌型IgA是胃腸道黏膜表面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細胞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中和病毒,並在抗原穿過黏膜屏障進入循環系統之前將其清除。逃過分泌型IgA監視的抗原和外來入侵者可以進入黏膜層,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在黏膜層中提供第二層防禦。抗原特異性IgE和IgG的相互作用誘導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還有助於對飲食和腸道共生菌中的無害抗原形成免疫或口服耐受性。口服耐受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能夠識別食物分子,而不會對它們做出免疫反應。口腔耐受性也受到腸道共生菌的刺激。

腸道通透性對全身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症有直接影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會導致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的抗原增加。當有抗原穿過時,就會對這些抗原產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激活和各種炎症反應。由於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許多毒性化合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比如脂多糖。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成分,也被稱為內毒素,當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時,會產生毒性的炎症反應。如果這種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個體將面臨免疫失調和自身免疫的風險。慢性腸道炎症導致腸道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大腦

你是否曾經一緊張就想拉肚子?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以刺激胃腸道肌肉的不正常收縮。你是否曾經坐過讓你噁心想吐的過山車?這是由於大腦區域向腸道神經系統發射的信號。你是否有過吃得太晚或者吃得太多而做噩夢的經歷?這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感受器向杏仁核發射信號,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會導致噩夢。你是否曾經因為吃過什麼東西而導致你的情緒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阿片類物質、細胞因子和神經生化物質被釋放到大腦。為什麼幾乎每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有消化不良和腸道不好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是腸腦連接的例子,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這種強烈的聯繫稱之為“腸腦軸”。

腸道功能異常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通常伴有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或其它腦部疾病。比如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恐慌症、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症。

大腦功能差導致腸道功能差

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的最早跡象之一不是認知能力下降,而是消化功能下降。大約90%的大腦輸出都進入到腦幹,這會向迷走神經發送信號,而迷走神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消化功能。迷走神經刺激腸道運動、消化酶分泌和正常的腸道活動。當一個人失去向腦幹發射信號的能力時,他們的迷走神經輸出就會減少,腸道功能也會下降。腸道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酵母菌過度生長,消化酶缺乏以及膽囊無法收縮等等,這可能將表現為腹痛或腹部不適、便祕、腹瀉、腹脹、食物過敏和消化困難。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會導致消化酶的分泌異常。大腦神經生化在調節腸腦關係中消化酶的分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易激綜合徵是全球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之一,醫生通常會將反覆發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以及不規則的排便(包括便祕或腹瀉)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其實,腸易激綜合徵是腸腦軸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涉及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當一個人的腸腦軸功能破壞,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便祕和腸動力差,他們必須使用藥物來幫助排便。除了便祕和消化酶缺乏以外,大腦功能差的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腸漏。大腦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腸道屏障的功能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大分子的侵害,這些大分子通常不應該進入循環系統,比如未消化的食物蛋白、細菌和其它毒素。當腸道屏障完整性受損時,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會進入循環系統,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多種食物過敏。腸道屏障功能的破壞也可能導致胃腸炎或胃腸潰瘍。

因此,大腦在調節正常的腸道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經典的神經遞質,比如乙酰膽鹼、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參與其中。健康的大腦促進健康的腸道。

腸道功能差導致大腦功能差

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未消化的蛋白質和毒素進入循環系統會導致全身炎症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細胞因子能夠穿過血腦屏障,激活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一旦被激活,就會在大腦中產生神經炎症。神經炎症會導致周圍的神經元失去它們的神經傳導能力,所以不能快速的傳遞信號。大腦中沒有疼痛纖維,神經炎症的主要症狀就是大腦功能減退或“腦霧”,他們很難清晰地思考,在學習和記憶方面也有問題。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如果這種神經膠質細胞的激活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它最終會使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功能退化。當一個人的腸道出現問題時,不止表現為腹脹、腹瀉、便祕和食物過敏,還可能出現腦霧或大腦功能受損。大腦功能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腸道功能,導致出現大腦退化、腸漏、細胞因子激活增加、進一步的大腦退化的惡性循環。

一旦腸道出現炎症反應,大腦也會跟著出現炎症反應。重度抑鬱症往往伴隨著大腦炎症反應系統的激活,因此腸道中的促炎細胞因子和脂多糖可能誘發抑鬱症狀。腸道黏膜功能受損和腸道細菌易位增加在抑鬱症的炎症性病理生理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梅奧診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炎症性腸病發作期間,多發性硬化的發病率是預期的3.7倍。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炎症性腸病患者的局灶性腦白質病變的頻率幾乎與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高。有研究甚至得出結論,大腦的神經病變和腸道神經病變幾乎總是同時發生,幾乎沒有辦法保證在腸道發生神經病變的同時而大腦不發生神經病變。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腦腸肽

腦腸肽是腦腸軸的重要通訊介質。P物質、神經降壓素和丙甘肽等腦腸肽參與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和進程。膽囊收縮素是一種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的腦腸肽,在消化系統中的一種重要的調節激素,它也作為一種神經遞質或神經調節因子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許多報告顯示,膽囊收縮素基因變異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自殺行為和帕金森病等精神疾病有關。

胃飢餓素是一種腸道激素,也是一種神經肽,它通過大腦中下丘腦的活動影響能量平衡和生長激素的釋放。胃飢餓素進入海馬,與海馬形成有關的神經元結合,促進樹突狀突觸的形成和長時程增強作用的產生,以增強學習和記憶的過程。神經降壓素是一種內源性腦腸肽,與多巴胺系統功能密切相關。最新研究表明,它可能在神經和精神疾病中發揮作用。

大腦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大腦可以間接通過改變胃腸道運動和分泌功能以及腸道通透性或者直接通過刺激信號分子從腸道固有層細胞釋放到腸腔來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腸道菌群和大腦之間的雙向相互作用的破壞可能與急性和慢性胃腸道疾病狀態的病理生理學有關,包括功能性腸道疾病和炎症性腸病。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免疫系統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腸道壁,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和潛在有害化合物的侵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抵禦外來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線,比如食物抗原、致病菌和寄生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對外來病原體或抗原具有兩層防禦:局部分泌型IgA抗體反應以及全身IgE和IgG抗體反應。這兩種反應占了人體免疫球蛋白的大部分,而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反應所需的重要蛋白質。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作為一個安全防禦系統,阻止潛在的有害抗原進入身體循環,並通過分泌IgA和誘導調節性T細胞等過程誘導機體對腸道抗原的耐受。分泌型IgA是胃腸道黏膜表面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細胞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中和病毒,並在抗原穿過黏膜屏障進入循環系統之前將其清除。逃過分泌型IgA監視的抗原和外來入侵者可以進入黏膜層,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在黏膜層中提供第二層防禦。抗原特異性IgE和IgG的相互作用誘導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還有助於對飲食和腸道共生菌中的無害抗原形成免疫或口服耐受性。口服耐受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能夠識別食物分子,而不會對它們做出免疫反應。口腔耐受性也受到腸道共生菌的刺激。

腸道通透性對全身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症有直接影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會導致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的抗原增加。當有抗原穿過時,就會對這些抗原產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激活和各種炎症反應。由於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許多毒性化合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比如脂多糖。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成分,也被稱為內毒素,當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時,會產生毒性的炎症反應。如果這種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個體將面臨免疫失調和自身免疫的風險。慢性腸道炎症導致腸道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大腦

你是否曾經一緊張就想拉肚子?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以刺激胃腸道肌肉的不正常收縮。你是否曾經坐過讓你噁心想吐的過山車?這是由於大腦區域向腸道神經系統發射的信號。你是否有過吃得太晚或者吃得太多而做噩夢的經歷?這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感受器向杏仁核發射信號,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會導致噩夢。你是否曾經因為吃過什麼東西而導致你的情緒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阿片類物質、細胞因子和神經生化物質被釋放到大腦。為什麼幾乎每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有消化不良和腸道不好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是腸腦連接的例子,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這種強烈的聯繫稱之為“腸腦軸”。

腸道功能異常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通常伴有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或其它腦部疾病。比如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恐慌症、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症。

大腦功能差導致腸道功能差

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的最早跡象之一不是認知能力下降,而是消化功能下降。大約90%的大腦輸出都進入到腦幹,這會向迷走神經發送信號,而迷走神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消化功能。迷走神經刺激腸道運動、消化酶分泌和正常的腸道活動。當一個人失去向腦幹發射信號的能力時,他們的迷走神經輸出就會減少,腸道功能也會下降。腸道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酵母菌過度生長,消化酶缺乏以及膽囊無法收縮等等,這可能將表現為腹痛或腹部不適、便祕、腹瀉、腹脹、食物過敏和消化困難。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會導致消化酶的分泌異常。大腦神經生化在調節腸腦關係中消化酶的分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易激綜合徵是全球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之一,醫生通常會將反覆發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以及不規則的排便(包括便祕或腹瀉)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其實,腸易激綜合徵是腸腦軸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涉及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當一個人的腸腦軸功能破壞,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便祕和腸動力差,他們必須使用藥物來幫助排便。除了便祕和消化酶缺乏以外,大腦功能差的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腸漏。大腦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腸道屏障的功能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大分子的侵害,這些大分子通常不應該進入循環系統,比如未消化的食物蛋白、細菌和其它毒素。當腸道屏障完整性受損時,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會進入循環系統,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多種食物過敏。腸道屏障功能的破壞也可能導致胃腸炎或胃腸潰瘍。

因此,大腦在調節正常的腸道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經典的神經遞質,比如乙酰膽鹼、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參與其中。健康的大腦促進健康的腸道。

腸道功能差導致大腦功能差

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未消化的蛋白質和毒素進入循環系統會導致全身炎症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細胞因子能夠穿過血腦屏障,激活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一旦被激活,就會在大腦中產生神經炎症。神經炎症會導致周圍的神經元失去它們的神經傳導能力,所以不能快速的傳遞信號。大腦中沒有疼痛纖維,神經炎症的主要症狀就是大腦功能減退或“腦霧”,他們很難清晰地思考,在學習和記憶方面也有問題。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如果這種神經膠質細胞的激活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它最終會使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功能退化。當一個人的腸道出現問題時,不止表現為腹脹、腹瀉、便祕和食物過敏,還可能出現腦霧或大腦功能受損。大腦功能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腸道功能,導致出現大腦退化、腸漏、細胞因子激活增加、進一步的大腦退化的惡性循環。

一旦腸道出現炎症反應,大腦也會跟著出現炎症反應。重度抑鬱症往往伴隨著大腦炎症反應系統的激活,因此腸道中的促炎細胞因子和脂多糖可能誘發抑鬱症狀。腸道黏膜功能受損和腸道細菌易位增加在抑鬱症的炎症性病理生理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梅奧診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炎症性腸病發作期間,多發性硬化的發病率是預期的3.7倍。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炎症性腸病患者的局灶性腦白質病變的頻率幾乎與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高。有研究甚至得出結論,大腦的神經病變和腸道神經病變幾乎總是同時發生,幾乎沒有辦法保證在腸道發生神經病變的同時而大腦不發生神經病變。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腦腸肽

腦腸肽是腦腸軸的重要通訊介質。P物質、神經降壓素和丙甘肽等腦腸肽參與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和進程。膽囊收縮素是一種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的腦腸肽,在消化系統中的一種重要的調節激素,它也作為一種神經遞質或神經調節因子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許多報告顯示,膽囊收縮素基因變異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自殺行為和帕金森病等精神疾病有關。

胃飢餓素是一種腸道激素,也是一種神經肽,它通過大腦中下丘腦的活動影響能量平衡和生長激素的釋放。胃飢餓素進入海馬,與海馬形成有關的神經元結合,促進樹突狀突觸的形成和長時程增強作用的產生,以增強學習和記憶的過程。神經降壓素是一種內源性腦腸肽,與多巴胺系統功能密切相關。最新研究表明,它可能在神經和精神疾病中發揮作用。

大腦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大腦可以間接通過改變胃腸道運動和分泌功能以及腸道通透性或者直接通過刺激信號分子從腸道固有層細胞釋放到腸腔來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腸道菌群和大腦之間的雙向相互作用的破壞可能與急性和慢性胃腸道疾病狀態的病理生理學有關,包括功能性腸道疾病和炎症性腸病。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菌群對大腦的影響

腸道菌群在腸腦軸相互作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腸道中有益微生物的缺失不僅會對腸道局部產生不良影響,還會影響大腦中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活性以及單胺能神經遞質系統活性,這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病理生理學有關。

許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可以影響5-羥色胺系統功能,換句話說,它會影響我們製造5-羥色胺的能力,這是一種與抑鬱症相關的主要神經遞質。另外,腸道菌群失衡足以導致許多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生,比如研究人員將抑鬱症患者、帕金森病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自閉症患者的腸道細菌移植到無菌小鼠體內後,小鼠都會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問題。許多研究也發現,益生菌在治療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中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這些發現都使我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腸道和大腦功能是互相依賴,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腸道與甲狀腺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分泌產生甲狀腺激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有甲狀腺激素受體。甲狀腺激素可直接作用於大腦、心血管系統、骨骼代謝、血紅細胞代謝、肝臟和膽囊功能、甾類激素產生、葡萄糖代謝、脂質和膽固醇代謝、蛋白質代謝和體溫調節等。我們可以認為甲狀腺是一個複雜引擎的齒輪,如果這個齒輪受到破壞,整個引擎將會發生故障。甲狀腺激素對胃腸道也有影響,而且胃腸道症狀與甲狀腺疾病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免疫系統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腸道壁,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和潛在有害化合物的侵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抵禦外來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線,比如食物抗原、致病菌和寄生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對外來病原體或抗原具有兩層防禦:局部分泌型IgA抗體反應以及全身IgE和IgG抗體反應。這兩種反應占了人體免疫球蛋白的大部分,而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反應所需的重要蛋白質。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作為一個安全防禦系統,阻止潛在的有害抗原進入身體循環,並通過分泌IgA和誘導調節性T細胞等過程誘導機體對腸道抗原的耐受。分泌型IgA是胃腸道黏膜表面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細胞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中和病毒,並在抗原穿過黏膜屏障進入循環系統之前將其清除。逃過分泌型IgA監視的抗原和外來入侵者可以進入黏膜層,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在黏膜層中提供第二層防禦。抗原特異性IgE和IgG的相互作用誘導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還有助於對飲食和腸道共生菌中的無害抗原形成免疫或口服耐受性。口服耐受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能夠識別食物分子,而不會對它們做出免疫反應。口腔耐受性也受到腸道共生菌的刺激。

腸道通透性對全身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症有直接影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會導致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的抗原增加。當有抗原穿過時,就會對這些抗原產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激活和各種炎症反應。由於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許多毒性化合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比如脂多糖。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成分,也被稱為內毒素,當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時,會產生毒性的炎症反應。如果這種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個體將面臨免疫失調和自身免疫的風險。慢性腸道炎症導致腸道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大腦

你是否曾經一緊張就想拉肚子?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以刺激胃腸道肌肉的不正常收縮。你是否曾經坐過讓你噁心想吐的過山車?這是由於大腦區域向腸道神經系統發射的信號。你是否有過吃得太晚或者吃得太多而做噩夢的經歷?這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感受器向杏仁核發射信號,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會導致噩夢。你是否曾經因為吃過什麼東西而導致你的情緒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阿片類物質、細胞因子和神經生化物質被釋放到大腦。為什麼幾乎每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有消化不良和腸道不好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是腸腦連接的例子,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這種強烈的聯繫稱之為“腸腦軸”。

腸道功能異常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通常伴有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或其它腦部疾病。比如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恐慌症、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症。

大腦功能差導致腸道功能差

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的最早跡象之一不是認知能力下降,而是消化功能下降。大約90%的大腦輸出都進入到腦幹,這會向迷走神經發送信號,而迷走神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消化功能。迷走神經刺激腸道運動、消化酶分泌和正常的腸道活動。當一個人失去向腦幹發射信號的能力時,他們的迷走神經輸出就會減少,腸道功能也會下降。腸道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酵母菌過度生長,消化酶缺乏以及膽囊無法收縮等等,這可能將表現為腹痛或腹部不適、便祕、腹瀉、腹脹、食物過敏和消化困難。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會導致消化酶的分泌異常。大腦神經生化在調節腸腦關係中消化酶的分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易激綜合徵是全球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之一,醫生通常會將反覆發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以及不規則的排便(包括便祕或腹瀉)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其實,腸易激綜合徵是腸腦軸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涉及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當一個人的腸腦軸功能破壞,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便祕和腸動力差,他們必須使用藥物來幫助排便。除了便祕和消化酶缺乏以外,大腦功能差的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腸漏。大腦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腸道屏障的功能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大分子的侵害,這些大分子通常不應該進入循環系統,比如未消化的食物蛋白、細菌和其它毒素。當腸道屏障完整性受損時,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會進入循環系統,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多種食物過敏。腸道屏障功能的破壞也可能導致胃腸炎或胃腸潰瘍。

因此,大腦在調節正常的腸道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經典的神經遞質,比如乙酰膽鹼、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參與其中。健康的大腦促進健康的腸道。

腸道功能差導致大腦功能差

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未消化的蛋白質和毒素進入循環系統會導致全身炎症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細胞因子能夠穿過血腦屏障,激活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一旦被激活,就會在大腦中產生神經炎症。神經炎症會導致周圍的神經元失去它們的神經傳導能力,所以不能快速的傳遞信號。大腦中沒有疼痛纖維,神經炎症的主要症狀就是大腦功能減退或“腦霧”,他們很難清晰地思考,在學習和記憶方面也有問題。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如果這種神經膠質細胞的激活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它最終會使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功能退化。當一個人的腸道出現問題時,不止表現為腹脹、腹瀉、便祕和食物過敏,還可能出現腦霧或大腦功能受損。大腦功能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腸道功能,導致出現大腦退化、腸漏、細胞因子激活增加、進一步的大腦退化的惡性循環。

一旦腸道出現炎症反應,大腦也會跟著出現炎症反應。重度抑鬱症往往伴隨著大腦炎症反應系統的激活,因此腸道中的促炎細胞因子和脂多糖可能誘發抑鬱症狀。腸道黏膜功能受損和腸道細菌易位增加在抑鬱症的炎症性病理生理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梅奧診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炎症性腸病發作期間,多發性硬化的發病率是預期的3.7倍。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炎症性腸病患者的局灶性腦白質病變的頻率幾乎與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高。有研究甚至得出結論,大腦的神經病變和腸道神經病變幾乎總是同時發生,幾乎沒有辦法保證在腸道發生神經病變的同時而大腦不發生神經病變。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腦腸肽

腦腸肽是腦腸軸的重要通訊介質。P物質、神經降壓素和丙甘肽等腦腸肽參與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和進程。膽囊收縮素是一種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的腦腸肽,在消化系統中的一種重要的調節激素,它也作為一種神經遞質或神經調節因子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許多報告顯示,膽囊收縮素基因變異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自殺行為和帕金森病等精神疾病有關。

胃飢餓素是一種腸道激素,也是一種神經肽,它通過大腦中下丘腦的活動影響能量平衡和生長激素的釋放。胃飢餓素進入海馬,與海馬形成有關的神經元結合,促進樹突狀突觸的形成和長時程增強作用的產生,以增強學習和記憶的過程。神經降壓素是一種內源性腦腸肽,與多巴胺系統功能密切相關。最新研究表明,它可能在神經和精神疾病中發揮作用。

大腦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大腦可以間接通過改變胃腸道運動和分泌功能以及腸道通透性或者直接通過刺激信號分子從腸道固有層細胞釋放到腸腔來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腸道菌群和大腦之間的雙向相互作用的破壞可能與急性和慢性胃腸道疾病狀態的病理生理學有關,包括功能性腸道疾病和炎症性腸病。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菌群對大腦的影響

腸道菌群在腸腦軸相互作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腸道中有益微生物的缺失不僅會對腸道局部產生不良影響,還會影響大腦中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活性以及單胺能神經遞質系統活性,這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病理生理學有關。

許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可以影響5-羥色胺系統功能,換句話說,它會影響我們製造5-羥色胺的能力,這是一種與抑鬱症相關的主要神經遞質。另外,腸道菌群失衡足以導致許多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生,比如研究人員將抑鬱症患者、帕金森病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自閉症患者的腸道細菌移植到無菌小鼠體內後,小鼠都會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問題。許多研究也發現,益生菌在治療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中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這些發現都使我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腸道和大腦功能是互相依賴,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腸道與甲狀腺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分泌產生甲狀腺激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有甲狀腺激素受體。甲狀腺激素可直接作用於大腦、心血管系統、骨骼代謝、血紅細胞代謝、肝臟和膽囊功能、甾類激素產生、葡萄糖代謝、脂質和膽固醇代謝、蛋白質代謝和體溫調節等。我們可以認為甲狀腺是一個複雜引擎的齒輪,如果這個齒輪受到破壞,整個引擎將會發生故障。甲狀腺激素對胃腸道也有影響,而且胃腸道症狀與甲狀腺疾病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甲狀腺對腸道的影響

甲狀腺激素直接影響腸道運動,腸道轉運時間和各種腸道疾病的風險,包括膽結石的風險。甲狀腺疾病中最常見的與腸道相關的問題都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引起的,特別是胃腸動力改變和排便不規律。甲狀腺功能亢進時胃腸動力增強,甲狀腺功能減退時胃腸動力減弱。甲狀腺功能減退時的胃腸動力減弱可直接導致便祕甚至腸梗阻,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導致腹瀉和脂肪瀉。

胃酸分泌水平也隨甲狀腺功能減退和甲狀腺功能亢進而有很大差異。甲減和甲亢通常與胃炎和胃酸過少有關,這經常導致胃酸反流或胃食管反流病。甲狀腺功能減退時胃排空時間也會延長。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還可能出現直腸脫垂、慢性便祕、結腸擴張和糞便嵌塞等問題。胃快速排空和腸道轉運時間加快與甲狀腺功能亢進有關。

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的主要風險因素。胃腸道細胞缺乏甲狀腺激素的刺激會導致潰瘍形成和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胃潰瘍內鏡檢查發現胃潰瘍組織中甲狀腺激素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和T4(甲狀腺素)水平低、rT3(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水平異常。甲狀腺激素T3和T4可以保護腸道黏膜免受應激誘導的損傷。

甲狀腺功能減退一直是導致膽結石發生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危險因素。在臨床和亞臨床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中,膽總管結石形成的風險大大增加。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膽總管結石的形成和積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膽汁成分的改變、膽汁分泌減少和膽道排空。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免疫系統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腸道壁,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和潛在有害化合物的侵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抵禦外來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線,比如食物抗原、致病菌和寄生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對外來病原體或抗原具有兩層防禦:局部分泌型IgA抗體反應以及全身IgE和IgG抗體反應。這兩種反應占了人體免疫球蛋白的大部分,而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反應所需的重要蛋白質。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作為一個安全防禦系統,阻止潛在的有害抗原進入身體循環,並通過分泌IgA和誘導調節性T細胞等過程誘導機體對腸道抗原的耐受。分泌型IgA是胃腸道黏膜表面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細胞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中和病毒,並在抗原穿過黏膜屏障進入循環系統之前將其清除。逃過分泌型IgA監視的抗原和外來入侵者可以進入黏膜層,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在黏膜層中提供第二層防禦。抗原特異性IgE和IgG的相互作用誘導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還有助於對飲食和腸道共生菌中的無害抗原形成免疫或口服耐受性。口服耐受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能夠識別食物分子,而不會對它們做出免疫反應。口腔耐受性也受到腸道共生菌的刺激。

腸道通透性對全身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症有直接影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會導致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的抗原增加。當有抗原穿過時,就會對這些抗原產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激活和各種炎症反應。由於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許多毒性化合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比如脂多糖。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成分,也被稱為內毒素,當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時,會產生毒性的炎症反應。如果這種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個體將面臨免疫失調和自身免疫的風險。慢性腸道炎症導致腸道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大腦

你是否曾經一緊張就想拉肚子?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以刺激胃腸道肌肉的不正常收縮。你是否曾經坐過讓你噁心想吐的過山車?這是由於大腦區域向腸道神經系統發射的信號。你是否有過吃得太晚或者吃得太多而做噩夢的經歷?這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感受器向杏仁核發射信號,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會導致噩夢。你是否曾經因為吃過什麼東西而導致你的情緒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阿片類物質、細胞因子和神經生化物質被釋放到大腦。為什麼幾乎每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有消化不良和腸道不好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是腸腦連接的例子,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這種強烈的聯繫稱之為“腸腦軸”。

腸道功能異常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通常伴有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或其它腦部疾病。比如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恐慌症、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症。

大腦功能差導致腸道功能差

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的最早跡象之一不是認知能力下降,而是消化功能下降。大約90%的大腦輸出都進入到腦幹,這會向迷走神經發送信號,而迷走神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消化功能。迷走神經刺激腸道運動、消化酶分泌和正常的腸道活動。當一個人失去向腦幹發射信號的能力時,他們的迷走神經輸出就會減少,腸道功能也會下降。腸道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酵母菌過度生長,消化酶缺乏以及膽囊無法收縮等等,這可能將表現為腹痛或腹部不適、便祕、腹瀉、腹脹、食物過敏和消化困難。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會導致消化酶的分泌異常。大腦神經生化在調節腸腦關係中消化酶的分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易激綜合徵是全球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之一,醫生通常會將反覆發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以及不規則的排便(包括便祕或腹瀉)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其實,腸易激綜合徵是腸腦軸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涉及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當一個人的腸腦軸功能破壞,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便祕和腸動力差,他們必須使用藥物來幫助排便。除了便祕和消化酶缺乏以外,大腦功能差的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腸漏。大腦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腸道屏障的功能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大分子的侵害,這些大分子通常不應該進入循環系統,比如未消化的食物蛋白、細菌和其它毒素。當腸道屏障完整性受損時,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會進入循環系統,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多種食物過敏。腸道屏障功能的破壞也可能導致胃腸炎或胃腸潰瘍。

因此,大腦在調節正常的腸道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經典的神經遞質,比如乙酰膽鹼、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參與其中。健康的大腦促進健康的腸道。

腸道功能差導致大腦功能差

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未消化的蛋白質和毒素進入循環系統會導致全身炎症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細胞因子能夠穿過血腦屏障,激活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一旦被激活,就會在大腦中產生神經炎症。神經炎症會導致周圍的神經元失去它們的神經傳導能力,所以不能快速的傳遞信號。大腦中沒有疼痛纖維,神經炎症的主要症狀就是大腦功能減退或“腦霧”,他們很難清晰地思考,在學習和記憶方面也有問題。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如果這種神經膠質細胞的激活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它最終會使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功能退化。當一個人的腸道出現問題時,不止表現為腹脹、腹瀉、便祕和食物過敏,還可能出現腦霧或大腦功能受損。大腦功能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腸道功能,導致出現大腦退化、腸漏、細胞因子激活增加、進一步的大腦退化的惡性循環。

一旦腸道出現炎症反應,大腦也會跟著出現炎症反應。重度抑鬱症往往伴隨著大腦炎症反應系統的激活,因此腸道中的促炎細胞因子和脂多糖可能誘發抑鬱症狀。腸道黏膜功能受損和腸道細菌易位增加在抑鬱症的炎症性病理生理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梅奧診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炎症性腸病發作期間,多發性硬化的發病率是預期的3.7倍。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炎症性腸病患者的局灶性腦白質病變的頻率幾乎與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高。有研究甚至得出結論,大腦的神經病變和腸道神經病變幾乎總是同時發生,幾乎沒有辦法保證在腸道發生神經病變的同時而大腦不發生神經病變。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腦腸肽

腦腸肽是腦腸軸的重要通訊介質。P物質、神經降壓素和丙甘肽等腦腸肽參與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和進程。膽囊收縮素是一種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的腦腸肽,在消化系統中的一種重要的調節激素,它也作為一種神經遞質或神經調節因子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許多報告顯示,膽囊收縮素基因變異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自殺行為和帕金森病等精神疾病有關。

胃飢餓素是一種腸道激素,也是一種神經肽,它通過大腦中下丘腦的活動影響能量平衡和生長激素的釋放。胃飢餓素進入海馬,與海馬形成有關的神經元結合,促進樹突狀突觸的形成和長時程增強作用的產生,以增強學習和記憶的過程。神經降壓素是一種內源性腦腸肽,與多巴胺系統功能密切相關。最新研究表明,它可能在神經和精神疾病中發揮作用。

大腦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大腦可以間接通過改變胃腸道運動和分泌功能以及腸道通透性或者直接通過刺激信號分子從腸道固有層細胞釋放到腸腔來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腸道菌群和大腦之間的雙向相互作用的破壞可能與急性和慢性胃腸道疾病狀態的病理生理學有關,包括功能性腸道疾病和炎症性腸病。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菌群對大腦的影響

腸道菌群在腸腦軸相互作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腸道中有益微生物的缺失不僅會對腸道局部產生不良影響,還會影響大腦中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活性以及單胺能神經遞質系統活性,這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病理生理學有關。

許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可以影響5-羥色胺系統功能,換句話說,它會影響我們製造5-羥色胺的能力,這是一種與抑鬱症相關的主要神經遞質。另外,腸道菌群失衡足以導致許多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生,比如研究人員將抑鬱症患者、帕金森病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自閉症患者的腸道細菌移植到無菌小鼠體內後,小鼠都會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問題。許多研究也發現,益生菌在治療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中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這些發現都使我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腸道和大腦功能是互相依賴,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腸道與甲狀腺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分泌產生甲狀腺激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有甲狀腺激素受體。甲狀腺激素可直接作用於大腦、心血管系統、骨骼代謝、血紅細胞代謝、肝臟和膽囊功能、甾類激素產生、葡萄糖代謝、脂質和膽固醇代謝、蛋白質代謝和體溫調節等。我們可以認為甲狀腺是一個複雜引擎的齒輪,如果這個齒輪受到破壞,整個引擎將會發生故障。甲狀腺激素對胃腸道也有影響,而且胃腸道症狀與甲狀腺疾病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甲狀腺對腸道的影響

甲狀腺激素直接影響腸道運動,腸道轉運時間和各種腸道疾病的風險,包括膽結石的風險。甲狀腺疾病中最常見的與腸道相關的問題都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引起的,特別是胃腸動力改變和排便不規律。甲狀腺功能亢進時胃腸動力增強,甲狀腺功能減退時胃腸動力減弱。甲狀腺功能減退時的胃腸動力減弱可直接導致便祕甚至腸梗阻,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導致腹瀉和脂肪瀉。

胃酸分泌水平也隨甲狀腺功能減退和甲狀腺功能亢進而有很大差異。甲減和甲亢通常與胃炎和胃酸過少有關,這經常導致胃酸反流或胃食管反流病。甲狀腺功能減退時胃排空時間也會延長。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還可能出現直腸脫垂、慢性便祕、結腸擴張和糞便嵌塞等問題。胃快速排空和腸道轉運時間加快與甲狀腺功能亢進有關。

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的主要風險因素。胃腸道細胞缺乏甲狀腺激素的刺激會導致潰瘍形成和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胃潰瘍內鏡檢查發現胃潰瘍組織中甲狀腺激素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和T4(甲狀腺素)水平低、rT3(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水平異常。甲狀腺激素T3和T4可以保護腸道黏膜免受應激誘導的損傷。

甲狀腺功能減退一直是導致膽結石發生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危險因素。在臨床和亞臨床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中,膽總管結石形成的風險大大增加。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膽總管結石的形成和積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膽汁成分的改變、膽汁分泌減少和膽道排空。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對甲狀腺的影響

甲狀腺激素主要以T4的形式在甲狀腺中產生,由於T3是體內主要的活性甲狀腺激素,所以必須由T4轉化為T3形式。大多數甲狀腺反應是由於T3與機體各細胞的甲狀腺激素受體結合,而不是T4。甲狀腺分泌的激素93%為T4,只有7%為T3。這意味著產生的大部分甲狀腺激素必須轉化為活性的T3形式,才能產生甲狀腺反應。將T4轉化為T3的酶是5-脫碘酶,它幾乎存在於每個主要組織之中,尤其是肝臟。這種酶活性的缺陷會導致T4向T3的轉化不足。腸道感染或慢性炎症可導致細胞因子活性升高,從而對T4轉化為T3產生負面影響,導致T3激素水平降低和甲狀腺功能減退。

腸道影響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另一種方式是通過作用於T4激素的腸道酶活性。如前所述,T4主要在肝臟中轉化為T3,但是在正常的代謝過程中,只有60%的T4轉化為T3,大約20%的T4會被轉化為rT3。rT3是無活性的甲狀腺激素,沒有再次成為活性的甲狀腺激素T3的潛力,潛在的減少了T3的水平。剩餘20%的T4會轉化為T3硫酸鹽(T3S)或三碘甲酰乙酸(T3AC)的形式。但是與rT3不同的是,T3S和T3AC形式的甲狀腺激素可以再次活躍起來,這是通過與正常腸道細菌相互作用而發生的。腸道細菌有能力將T3S和T3AC轉化為活性的T3。因此,正常的甲狀腺激素水平依賴於健康的腸道環境和腸道代謝。

腸漏、脂多糖和甲狀腺代謝

慢性腸道問題,比如腸漏和慢性腸道感染會影響甲狀腺激素T4向T3的轉化。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組分脂多糖可以在很多方面對甲狀腺代謝產生負面影響。腸漏允許脂多糖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脂多糖一旦進入身體循環,就有可能影響甲狀腺各個水平的功能,包括降低甲狀腺激素水平、影響T4向T3的轉化、降低甲狀腺激素受體的表達、增加無活性的rT3水平、降低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促進甲狀腺疾病的發生。


"

現代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由不同“零件”組成的“機器”一樣,把身體看作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簡單綜合,認為每個器官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部分而發揮作用的。所以現代醫學研究也堅持以“還原論”的心態進行著,身體哪個部位出現問題我們就治療哪個部位,就如同機器壞了,我們就維修和更換某個零件一樣。這常常使得我們在治療某些複雜疾病時效率低下,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專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專業,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很少與其它領域的專家交流,即使是面對共同的病人。沒有人被允許質疑他們的專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然而,人體的器官系統都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並不是獨立工作的。身體的所有器官都在與其它器官相互交流並影響著其它器官,腸道也不例外。事實上,腸道與我們身體的其它所有器官都有聯繫。

在《腸道,一個最值得被重視的器官》一文中,我們介紹過,腸道是我們的健康之源和快樂之源。對於那些飽受便祕、腹瀉困擾的人來說,一定很能體會這句話的真諦,毫無疑問,對他們而言,消化系統的太平就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其實,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健康的胃腸道系統都是我們幸福快樂的保證。胃腸道不僅能夠吸收我們健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排出對我們身體有害的物質。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能夠幫助我們預防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腸道與我們的肝臟、免疫系統、大腦和甲狀腺之間的密切聯繫。

腸道與肝臟

胃腸道和肝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眾所周知,當毒素和外源性物質通過食物或水被人體吸收時,它們會進入肝門靜脈,而肝門靜脈將這些化合物運送到肝臟,然後再將其分配到人體各處。肝臟是我們食物和環境中有毒物質的主要解毒器官。體內清除脂溶性毒素的主要機制是肝臟生物轉化系統,將脂溶性物質轉化為水溶性物質,使其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小腸對營養物質的異常吸收會影響肝臟功能。例如,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肝臟的毒性負荷增加。當腸道屏障功能破壞時,毒素和未消化的食物化合物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身體循環,導致對肝臟的需求增加。這可能導致肝臟轉化毒素的能力受損,增加體內的毒性負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大多數食物都被抗生素、激素、殺蟲劑和除草劑汙染了,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此外,營養吸收不良也會影響肝臟功能。肝臟依靠許多營養物質來發揮其各種功能,比如維生素B、抗氧化劑、輔因子和輔酶,如果這些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吸收,肝臟功能就會受到損害。

除了調節許多涉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代謝的複雜生化反應以外,肝臟還合成膽汁,在脂質消化和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臟合成的膽汁在膽囊在存儲,膽汁被排出膽道後,進入小腸。膽汁用於乳化食物中的脂質,使脂質能在小腸內被人體吸收。健康膽汁的產生出現問題會導致脂肪消化問題和膽結石或膽道阻塞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膽汁在清除體內毒素方面也很重要。肝臟將代謝後的激素、藥物和外源性物質沉積到膽汁中,進入十二指腸,通過胃腸道排出體外。膽汁淤滯、膽汁分泌不健康或腸道轉運時間等問題都可能影響體內毒素的排出。

此外,腸道菌群失調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一些毒素在肝臟中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菌群失調會增加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這是一種腸道的酶,它能分解已解毒的毒素的共軛部分。這意味著肝臟在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方面的工作發生了逆轉,這也增加了肝臟對毒素的共軛作用的需求。葡萄糖醛酸酶將肝臟中已發生共軛作用而解毒的毒素和突變劑重新釋放出來,並與膽汁一起分泌到腸道。這會導致腸道內致癌物質的局部濃度升高,從而增加致癌的風險。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免疫系統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位於腸道壁,保護我們免受各種病原體和潛在有害化合物的侵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抵禦外來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線,比如食物抗原、致病菌和寄生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對外來病原體或抗原具有兩層防禦:局部分泌型IgA抗體反應以及全身IgE和IgG抗體反應。這兩種反應占了人體免疫球蛋白的大部分,而免疫球蛋白是免疫反應所需的重要蛋白質。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作為一個安全防禦系統,阻止潛在的有害抗原進入身體循環,並通過分泌IgA和誘導調節性T細胞等過程誘導機體對腸道抗原的耐受。分泌型IgA是胃腸道黏膜表面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細胞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中和病毒,並在抗原穿過黏膜屏障進入循環系統之前將其清除。逃過分泌型IgA監視的抗原和外來入侵者可以進入黏膜層,腸道相關淋巴組織在黏膜層中提供第二層防禦。抗原特異性IgE和IgG的相互作用誘導一種全身性免疫反應。

腸道相關淋巴組織還有助於對飲食和腸道共生菌中的無害抗原形成免疫或口服耐受性。口服耐受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能夠識別食物分子,而不會對它們做出免疫反應。口腔耐受性也受到腸道共生菌的刺激。

腸道通透性對全身免疫反應和慢性炎症有直接影響。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會導致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的抗原增加。當有抗原穿過時,就會對這些抗原產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激活和各種炎症反應。由於腸道屏障功能被破壞,許多毒性化合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比如脂多糖。脂多糖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成分,也被稱為內毒素,當它們進入循環系統時,會產生毒性的炎症反應。如果這種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個體將面臨免疫失調和自身免疫的風險。慢性腸道炎症導致腸道通透性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與大腦

你是否曾經一緊張就想拉肚子?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以刺激胃腸道肌肉的不正常收縮。你是否曾經坐過讓你噁心想吐的過山車?這是由於大腦區域向腸道神經系統發射的信號。你是否有過吃得太晚或者吃得太多而做噩夢的經歷?這是由於腸道中的壓力感受器向杏仁核發射信號,杏仁核是大腦的恐懼中心,會導致噩夢。你是否曾經因為吃過什麼東西而導致你的情緒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阿片類物質、細胞因子和神經生化物質被釋放到大腦。為什麼幾乎每個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有消化不良和腸道不好的問題?所有這些都是腸腦連接的例子,大腦和腸道之間的這種強烈的聯繫稱之為“腸腦軸”。

腸道功能異常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通常伴有與壓力有關的疾病或其它腦部疾病。比如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徵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恐慌症、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症。

大腦功能差導致腸道功能差

大腦健康狀況不佳的最早跡象之一不是認知能力下降,而是消化功能下降。大約90%的大腦輸出都進入到腦幹,這會向迷走神經發送信號,而迷走神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消化功能。迷走神經刺激腸道運動、消化酶分泌和正常的腸道活動。當一個人失去向腦幹發射信號的能力時,他們的迷走神經輸出就會減少,腸道功能也會下降。腸道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酵母菌過度生長,消化酶缺乏以及膽囊無法收縮等等,這可能將表現為腹痛或腹部不適、便祕、腹瀉、腹脹、食物過敏和消化困難。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會導致消化酶的分泌異常。大腦神經生化在調節腸腦關係中消化酶的分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易激綜合徵是全球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之一,醫生通常會將反覆發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以及不規則的排便(包括便祕或腹瀉)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其實,腸易激綜合徵是腸腦軸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涉及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當一個人的腸腦軸功能破壞,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便祕和腸動力差,他們必須使用藥物來幫助排便。除了便祕和消化酶缺乏以外,大腦功能差的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腸漏。大腦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腸道屏障的功能是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大分子的侵害,這些大分子通常不應該進入循環系統,比如未消化的食物蛋白、細菌和其它毒素。當腸道屏障完整性受損時,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會進入循環系統,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多種食物過敏。腸道屏障功能的破壞也可能導致胃腸炎或胃腸潰瘍。

因此,大腦在調節正常的腸道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經典的神經遞質,比如乙酰膽鹼、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參與其中。健康的大腦促進健康的腸道。

腸道功能差導致大腦功能差

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未消化的蛋白質和毒素進入循環系統會導致全身炎症和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細胞因子能夠穿過血腦屏障,激活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一旦被激活,就會在大腦中產生神經炎症。神經炎症會導致周圍的神經元失去它們的神經傳導能力,所以不能快速的傳遞信號。大腦中沒有疼痛纖維,神經炎症的主要症狀就是大腦功能減退或“腦霧”,他們很難清晰地思考,在學習和記憶方面也有問題。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如果這種神經膠質細胞的激活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它最終會使大腦和腸道神經系統功能退化。當一個人的腸道出現問題時,不止表現為腹脹、腹瀉、便祕和食物過敏,還可能出現腦霧或大腦功能受損。大腦功能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腸道功能,導致出現大腦退化、腸漏、細胞因子激活增加、進一步的大腦退化的惡性循環。

一旦腸道出現炎症反應,大腦也會跟著出現炎症反應。重度抑鬱症往往伴隨著大腦炎症反應系統的激活,因此腸道中的促炎細胞因子和脂多糖可能誘發抑鬱症狀。腸道黏膜功能受損和腸道細菌易位增加在抑鬱症的炎症性病理生理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梅奧診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炎症性腸病發作期間,多發性硬化的發病率是預期的3.7倍。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炎症性腸病患者的局灶性腦白質病變的頻率幾乎與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高。有研究甚至得出結論,大腦的神經病變和腸道神經病變幾乎總是同時發生,幾乎沒有辦法保證在腸道發生神經病變的同時而大腦不發生神經病變。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腦腸肽

腦腸肽是腦腸軸的重要通訊介質。P物質、神經降壓素和丙甘肽等腦腸肽參與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和進程。膽囊收縮素是一種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的腦腸肽,在消化系統中的一種重要的調節激素,它也作為一種神經遞質或神經調節因子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許多報告顯示,膽囊收縮素基因變異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自殺行為和帕金森病等精神疾病有關。

胃飢餓素是一種腸道激素,也是一種神經肽,它通過大腦中下丘腦的活動影響能量平衡和生長激素的釋放。胃飢餓素進入海馬,與海馬形成有關的神經元結合,促進樹突狀突觸的形成和長時程增強作用的產生,以增強學習和記憶的過程。神經降壓素是一種內源性腦腸肽,與多巴胺系統功能密切相關。最新研究表明,它可能在神經和精神疾病中發揮作用。

大腦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大腦可以間接通過改變胃腸道運動和分泌功能以及腸道通透性或者直接通過刺激信號分子從腸道固有層細胞釋放到腸腔來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腸道菌群和大腦之間的雙向相互作用的破壞可能與急性和慢性胃腸道疾病狀態的病理生理學有關,包括功能性腸道疾病和炎症性腸病。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菌群對大腦的影響

腸道菌群在腸腦軸相互作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腸道中有益微生物的缺失不僅會對腸道局部產生不良影響,還會影響大腦中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活性以及單胺能神經遞質系統活性,這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病理生理學有關。

許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可以影響5-羥色胺系統功能,換句話說,它會影響我們製造5-羥色胺的能力,這是一種與抑鬱症相關的主要神經遞質。另外,腸道菌群失衡足以導致許多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生,比如研究人員將抑鬱症患者、帕金森病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自閉症患者的腸道細菌移植到無菌小鼠體內後,小鼠都會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問題。許多研究也發現,益生菌在治療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中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這些發現都使我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腸道和大腦功能是互相依賴,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腸道與甲狀腺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分泌產生甲狀腺激素。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有甲狀腺激素受體。甲狀腺激素可直接作用於大腦、心血管系統、骨骼代謝、血紅細胞代謝、肝臟和膽囊功能、甾類激素產生、葡萄糖代謝、脂質和膽固醇代謝、蛋白質代謝和體溫調節等。我們可以認為甲狀腺是一個複雜引擎的齒輪,如果這個齒輪受到破壞,整個引擎將會發生故障。甲狀腺激素對胃腸道也有影響,而且胃腸道症狀與甲狀腺疾病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甲狀腺對腸道的影響

甲狀腺激素直接影響腸道運動,腸道轉運時間和各種腸道疾病的風險,包括膽結石的風險。甲狀腺疾病中最常見的與腸道相關的問題都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引起的,特別是胃腸動力改變和排便不規律。甲狀腺功能亢進時胃腸動力增強,甲狀腺功能減退時胃腸動力減弱。甲狀腺功能減退時的胃腸動力減弱可直接導致便祕甚至腸梗阻,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導致腹瀉和脂肪瀉。

胃酸分泌水平也隨甲狀腺功能減退和甲狀腺功能亢進而有很大差異。甲減和甲亢通常與胃炎和胃酸過少有關,這經常導致胃酸反流或胃食管反流病。甲狀腺功能減退時胃排空時間也會延長。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還可能出現直腸脫垂、慢性便祕、結腸擴張和糞便嵌塞等問題。胃快速排空和腸道轉運時間加快與甲狀腺功能亢進有關。

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是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的主要風險因素。胃腸道細胞缺乏甲狀腺激素的刺激會導致潰瘍形成和腸道通透性增加(腸漏)。胃潰瘍內鏡檢查發現胃潰瘍組織中甲狀腺激素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和T4(甲狀腺素)水平低、rT3(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水平異常。甲狀腺激素T3和T4可以保護腸道黏膜免受應激誘導的損傷。

甲狀腺功能減退一直是導致膽結石發生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危險因素。在臨床和亞臨床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中,膽總管結石形成的風險大大增加。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膽總管結石的形成和積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膽汁成分的改變、膽汁分泌減少和膽道排空。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對甲狀腺的影響

甲狀腺激素主要以T4的形式在甲狀腺中產生,由於T3是體內主要的活性甲狀腺激素,所以必須由T4轉化為T3形式。大多數甲狀腺反應是由於T3與機體各細胞的甲狀腺激素受體結合,而不是T4。甲狀腺分泌的激素93%為T4,只有7%為T3。這意味著產生的大部分甲狀腺激素必須轉化為活性的T3形式,才能產生甲狀腺反應。將T4轉化為T3的酶是5-脫碘酶,它幾乎存在於每個主要組織之中,尤其是肝臟。這種酶活性的缺陷會導致T4向T3的轉化不足。腸道感染或慢性炎症可導致細胞因子活性升高,從而對T4轉化為T3產生負面影響,導致T3激素水平降低和甲狀腺功能減退。

腸道影響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另一種方式是通過作用於T4激素的腸道酶活性。如前所述,T4主要在肝臟中轉化為T3,但是在正常的代謝過程中,只有60%的T4轉化為T3,大約20%的T4會被轉化為rT3。rT3是無活性的甲狀腺激素,沒有再次成為活性的甲狀腺激素T3的潛力,潛在的減少了T3的水平。剩餘20%的T4會轉化為T3硫酸鹽(T3S)或三碘甲酰乙酸(T3AC)的形式。但是與rT3不同的是,T3S和T3AC形式的甲狀腺激素可以再次活躍起來,這是通過與正常腸道細菌相互作用而發生的。腸道細菌有能力將T3S和T3AC轉化為活性的T3。因此,正常的甲狀腺激素水平依賴於健康的腸道環境和腸道代謝。

腸漏、脂多糖和甲狀腺代謝

慢性腸道問題,比如腸漏和慢性腸道感染會影響甲狀腺激素T4向T3的轉化。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組分脂多糖可以在很多方面對甲狀腺代謝產生負面影響。腸漏允許脂多糖穿過腸道屏障進入循環系統。脂多糖一旦進入身體循環,就有可能影響甲狀腺各個水平的功能,包括降低甲狀腺激素水平、影響T4向T3的轉化、降低甲狀腺激素受體的表達、增加無活性的rT3水平、降低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促進甲狀腺疾病的發生。


一腸牽全身,來看看腸道與其它身體器官的聯繫

腸道確實是我們身體一個極其重要卻往往被忽視的器官,它與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牽一髮而動全身”,胃腸道功能紊亂,最終都可能影響到我們的肝臟、我們的免疫系統、我們的大腦、我們的甲狀腺、我們所有的身體系統……胃腸道系統的功能紊亂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健康的腸道和腸道菌群才是我們健康和快樂的保證。

圖片均來自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